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拟益气养血止痛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123例

自拟益气养血止痛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123例

来源:九壹网
6 内蒙古中医药 中药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临床观察 陶朝晖’ 摘要:临床辨证主要针对脾肾阳虚,肝脾不调,湿热内蕴,久泻滑脱几型论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总有效率84%。本方法具有缓解症 状及改善体征的作用。 关键词:结肠炎;理气剂;清热利湿药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06一O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较难治的一种常见疾病,自2003 张某,男,52岁,2004年9月26日就诊,以间断性腹痛腹泻 年至2009年,运用中药辨证治疗本病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四年,时轻时重就诊。自诉大便稀溏,不成形,日大便3-6次,最多 现介绍如下。 时可达10次,经市中心医院结肠镜检查及粪常规化验,确诊为慢 1临床资料 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便溏薄,偶有粘液,里急后重,肠鸣腹痛, 38例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31—63岁,平均年龄42 五更加重,泻后减轻,伴精神倦怠,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 岁。病程2年以下的8例,2—5年的16例,5年以上的14例。全部 脾肾阳虚之泻泄,治疗以温肾健脾,涩肠止泻;方以党参20g、炒 茯苓15g、黄连4g、木香12g、炒山药30g、白芍 病例均经大便常规、纤维结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确诊。 白术15g、干姜15g、2治疗方法 15g、诃子15g、白及lOg、煨肉豆蔻15g、吴茱萸10g、焦山楂20g、 临床治疗主要以补气健脾益肠药剂为主,以党参,炒白术,干 炙甘草6g。共计服药15剂,大便日2~3次,诸证明显减轻。上方 姜,茯苓,山药,吴茱萸,肉豆蔻,白芍,白及,诃子,木香,甘草等为 去白芍,黄连,续服12剂,患者痊愈。 基础方药,临证进行辨证加减。如脾肾阳虚则加肉桂,制附子,补 6讨论 骨脂等温中健脾,温补肾阳;肝脾不调则加当归,川芎,白芍等调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迁延性疾病,临床 理肝脾;湿热内蕴则加黄芩,白头翁,地榆等清肠渗湿,荡湿涤浊; 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严重时便下粘液脓血,反复发作,不易根 久泻滑脱则加黄芪,赤石脂,米壳涩肠止泻。上方每日一剂水煎, 治为特征。属祖国医学“泄泻”范畴。病机多由脾虚不能胜湿所致。 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湿盛则困脾,脾失健运,水津敷补失常,水 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辛辣刺激之品。 3疗效标准 湿内停即又生湿,两邪相生,互为因果;唯燥湿健脾相济方可运化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检查发现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好 如常。另,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虚化源不足,则肾失所 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肠镜检查示肠黏膜损伤面积明显缩小。无 藏;肾虚阳气衰微,则脾失温煦运化不能,发病日久,则脾阳肾阳 俱虚,故治疗时应抓住脾肾之关键,既要健脾燥湿,又要温补肾 效: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变。 4治疗结果 阳。偏湿热者兼清热利湿;肝脾不调,肝气乘脾者调和肝脾;脾肾 痊愈23例,好转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 两虚者当温补脾肾,久泻滑脱者兼固涩止脱。如此诸药合用,辨证 5病案举例 施治,方可温肾健脾,化湿利浊,使胃肠中补,脾健肠生,从而有效 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肠胃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肠腔溃疡面 {陕西省洛南县中医医院(726100) 修复愈合。 2012年7月12日收稿 自拟益气养血止痛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1 23例 周蓉芳’常宗焕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血止痛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的疗效。方法:选择气血虚弱型痛经病A-123例,采用自拟益气养血止痛汤 (人参、白术、山药、黄芪、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香附、元胡、川楝子、甘草)治疗。结果:治愈87例,治愈率70.7%,好转26例,好转率23.6o/o, 无效7例,无效率5.7%,总有效率94.3%。结论:益气养血止痛汤具有益气养血,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临床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疗效较好。 关键词:痛经,中医药疗法;益气养血荆;行气活血止痛剂;益气养血止痛汤 中图分类号:R271.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06—02 痛经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以青年女性居 多,据我国抽样调查,妇女痛经的发病率为33.2%,而临床气血虚 弱型也较为常见。笔者自1990年3月一2011年12月,采用自拟 益气养血止痛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123例,疗效较好,现总结 如下。 1临床资料 123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的气血虚弱型痛经患者。年龄l4~ 20岁46例,21—27岁27例,28—34岁34例,35岁以上16例。未 婚78例,已婚45例。病程1年内53例,1-3年33例,4-6年28 以自拟益气养血止痛汤为基本方:人参1 (炖)、黄芪24g、 白术、山药、当归、熟地、川芎各lOg、白芍15g、香附、元胡、川楝子 各12g、甘草6g。随证加减:若血虚肝郁证见胁痛,乳胀,小腹胀 痛,上方加柴胡、台乌药、小茴香。血虚甚证见头晕、心悸、眠差者, 加酸枣仁、鸡血藤、大枣。兼肾虚,证见腰腿酸软者,加菟丝子、续 断、桑寄生。兼脾虚湿困者,加陈皮、砂仁、白叩仁等。经前3d开始 服药至月经净后3d停药。每日一剂,每剂两煎混匀共取汁约 400ml,分两次早晚温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严重者加 服1-2个疗程,经前10d忌服寒凉生冷之物,随访一年。 例,7-10年9例。 4疗效标准 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根据200o年出版的《西医妇产科》第5版及《中医临床病症 标准》。治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好转:疼痛 诊断疗效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经期或经后一、二日小腹疼痛或 减轻或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无效:疼痛未见改善。 小腹及阴部空坠,胀感,喜温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 5治疗结果 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舌质淡,脉细弱。其中主要症状必 治愈:87例,治愈率70.7%;好转:26例,好转率23.6%;无效 备,有2项以上伴随症状,妇检(肛查)或B超等排除阳性病变即 7例,无效率5.7%,总有效率94.3%。 可确诊。 6体会 3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与月经期官内膜中前列腺素含量 陕西省凤翔县医院(721400) 增高或子宫平滑肌不协调收缩、子宫供血不足,厌氧代谢物积贮 2012年7月12日收稿 刺激疼痛神经元及精神、神经因素有关,继发性痛经多与盆腔器 2012年9月 质性疾病有关。而祖国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病原因有情志所伤、起 居不慎或六淫为害,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 有关。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在这个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 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以致 “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病位在冲任、胞 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其所以随月经周期发作,是与经期 冲任气血变化有关。非行经期间,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尚未能 引起冲任、胞宫气血瘀滞或不足,故不发生疼痛,而在经期或经期 前后,由于血海由满盈而泻溢,气血变化急骤,致病因素乘时而 作,便可发生痛经。痛经的治疗原则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月经期 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同时,又宜结合素体情 况,或调肝,或益肾,或扶脾,使之气顺血和,冲任流通,经血畅行 则痛可痊愈。本病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诸 病源候论》则首立“月水来腹痛候”,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 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景 岳全书・妇人规》说:“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故 7 笔者采用益气养血,行气活血止痛之法,自拟益气养血止痛汤,结 合辨证施治。方中人参、白术、山药、黄芪补气健脾,熟地、当归、白 芍补血养血活血,其中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现代药理学认 为,可以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解痉而止痛;.Ill芎、香附、元胡、川 楝子行气止痛,其中川芎辛香行气,既能活血祛瘀以调经,又能行 气开郁而止痛。现代研究认为,具有镇痛、镇静、解除平滑肌痉挛 作用;香附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之效,乃血中气药;川楝子疏 肝理气,甘草甘缓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气血得补,瘀血得 祛,气机畅通,冲任得调,共达益气养血,行气活血止痛之目的,临 床若辨证准确,使用得当,均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西医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fM1 5版,2000,3. 【2】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学管理局颁布『M1.1994,2. [3]罗元恺,主编.中医妇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1). [4]》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集.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81,4(1). 清B:F ̄U胆汤治疗120例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梅雪峰’ 摘要:目的:探讨清肝利胆汤在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一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肝胆湿 热证患者共12O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清肝利胆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炎利胆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ff ̄.93.33%, 而对照组患者83.33%,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o表明采用清肝利胆汤治疗湿热型慢性胆囊炎,其效果确 切,患者应及早进行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清肝利胆汤;湿热型;慢性胆囊炎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07一Ol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病病程具有 慢性迁延性的特点,患者反复急性发作Ⅲ。其因胆道系统经细菌感 染、病毒性肝炎、结石阻塞、寄生虫、化学损害与急性胆囊炎蔓延 而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及饮食结构的改 变,目前在国内,慢性胆囊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本文笔者 选取2010年1月一2012年1月我院收治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 的患者共120例,探讨清肝利胆汤治疗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 I}缶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于30%,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l1.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 学分析,并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总有 效率达93.33%,而对照组为83.33%,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的疗效比较(n,%)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一2012年1月我院收治慢性胆囊 炎肝胆湿热证的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9例,年龄 20 63岁,平均年龄47.1 ̄8.6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每组各6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隋_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3讨论 学意义,具可比性(P>0.05)。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以右胁胀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证,其是 1.2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清肝利胆汤治疗,一剂服用三次,2次, 由于病邪郁阻、胆腑气机失调,或“精汁”久淤邪结而引起。在中医 天,分早晚饭后O.5h温服。方剂组成:金钱草20g,元胡20g,郁金 学方面,慢性胆囊炎属于“胁痛”、“胆胀”、“黄疽”、“肝胀”等范畴目。 15g,木香10g,川谏子1呛,白芍15g,黄芩15g,柴胡lOg,车前子 清肝利胆汤的组成为金钱草、元胡、郁金、木香、川核子、白芍、柴 lOg,大黄5g,甘草7g。若患者伴有胆石,可加人海金沙、鸡内金; 胡、黄答、车前子、大黄、甘草。上述各药相互配合,具有保肝功效, 若患者苔白腻、湿重,则去黄芩、大黄,则加入砂仁、茯苓;若患者 能够促进胆汁的分泌且改变胆汁的成分,收缩胆囊,舒张奥狄氏 黄疽重,则加入枳壳、茵陈;若患者纳呆腹胀,则加入麦芽、山楂; 括约肌。最终达到利胆之效 。清肝利胆汤不仅可促进病原体的排 若患者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则加入半夏、竹茹;若患者出现烧心、 出及炎症的消退,还可促进病变局部修复。清肝利胆汤的抗菌及消 泛酸,则加入水红子、莱菔子、红豆蔻;若患者大便不爽,则去大 炎作用能够直接作用于胆囊与病原体,起到镇痛、解痉、促消化等 黄、黄琴,加入黄连。对照组患者采用消炎利胆片(广州白云山制 作用,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机体免疫,从而提高疗效、增 药厂,国药准字Z44022243)治疗,一次6片,每天口服3次。 强体质、缩短病程及防止复发。本课题结果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 l_3评价标准:按照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拟定的第1版 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两 《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患者的 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综上所述,采用清肝利胆汤治疗 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包括:若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完全,经 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效果确切,患者应及早进行诊断与治疗。 影像学检查为基本正常,证候积分降低超过90%,则为痊愈;若患 参考文献 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经影像学检查改善显著,证候积分 【1】马亦可,苏成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忉.医 降低超过70%,则为显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经 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296-1297. 影像学检查有所改善,症候积分降低超过30%,则为有效;若患者 【2】梁小觉,叶柏.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研究叨.吉林中医药, 的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经影像学检查无改善,证候积分降低少 2011,31(6):523-524. }常州市中医院(213000) 2012年7月22日收稿 『31黄培乐,李昕钰,梁军,等.中药清肝利胆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 疗中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6):461-4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