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白血病诊断中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的应用价值探讨

在白血病诊断中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的应用价值探讨

来源:九壹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84l0 Jouma1 of Clinical Medical 2016年第3卷第42期 2016 Vb1.3 NO.42 ・诊断技术・ . 在白血病诊断中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的应用价值探讨 周黎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检验科,巴音郭楞841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l5#-6月~2016g-6 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测,采集血液,对患者进行全自动 血液分析仪检测,了解患者血常规指标状况,统计患者的诊断结果,并采集患者外周血,制成标本,进行染 色镜检,统计分析仪器检查与镜检对白血病的诊断效果。结果慢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血小板上升率与急 性白血病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警示异常率与镜检异常率对比明显较低,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5)。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血病时,易出现漏诊状况,不能完全取代镜 检,可作为白血病的筛选工具。 【关键词】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白血病 ;诊断;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6.42.8410.02 白血病也称血癌,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 运动,采集患者肘静脉血2 mL,置于真空采血管,加入 病,具有高度异质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 EDTA.K2抗凝剂进行抗凝,并立即送检。使用日本希森美 2000i型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血 患者病情存在较大差异,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治是改善患 康sysmes生产的XT-者预后的关键。血常规检查是当前临床诊断白血病的常用 常规指标检测,包括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水 方式,此次研究中探讨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在白血病诊断 平。根据直方图、散点图、异常图等信息警示图,获得诊 中的应用效果。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断结果。采集患者外周血,制成标本,使用瑞吉进行染色 处理,使用奥林巴斯显微镜对患者进行全片观测。 1资料与方法 1.3观察指标 1.1一般资料 统计分析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患者的仪器检测检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80 查结果。 统计对比采取仪器检测与镜检的诊断结果。全自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疾病诊断均采取血液病检查、 染色体检查等相关检查确诊: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患者 细胞比例≥60%,核红细胞比例≥10%表示异常…。 进行检查前均未服用影响检查效果的药物;均排除其他类 1.4统计学方法 型血液疾病;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能自主 动血液分析仪以出现警示图表示检测异常,镜检时以淋巴 使用SPSS 1 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 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患者中男54例,女26例;年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 检验,以 龄5~68岁,平均年龄(40.2±8.6)岁:疾病类型:急性白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血病50例,慢性白血病3O例。 1.2方法 2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测,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自 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和常规镜检。所有患者均空腹状态下, 慢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血小板上升率与急性白血病 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360、40.502, 检测前需禁烟禁酒,保持规律作息,采血前2 h避免过度 尸<0.05)。见表1。 表1 不同白血病类型患者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分析[n(%)】 采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时,警示异常74例,无异 床关注的重点。血常规检测是临床诊断血液疾病的常用方 常6例;采取镜检显示80例患者均为异常,仪器警示异常率 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出现使得 (92.5%)与镜检异常率(100.0%)对比明显较低,差异有 血常规指标的检测更加简单、快捷。白血病患者血细胞成 统计学意义(x =6.234,P<0.05)。 分、形态等均会出现明显异常,进而引起血常规指标出现 较大异常,从而采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时,仪器可出 3讨现警示异常,辅助疾病诊断【2]。此次研究中采取全自动血液 白血病患者血液、骨髓等相关造血组织中存在大量形 分析仪检测时,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指 态异常的白血病细胞,极易导致患者造血功能抑制、障 标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说明采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可 碍,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治是临 论 2016年第3卷第42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Ol6 VO1.3 NO.42 Journa1 of Clinical Medical 841 l 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徐鹏 (红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黄冈4384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l3- ̄r-12月在我院 健康体检患者1 5O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液检测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结果采用不同稀释比例、不 同放置时间和不同检测温度情况下针对血液细胞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JD<0.05)。结论稀释比例、 放置时间和检测温度等都是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因素,在血液细胞检测中,严格按照检验要求实施检验步 骤,提高检验质量,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 【关键词】・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6.42.8411.02 血液细胞检测即为血常规检测,是明确血液细胞成分 措施。对比其与在22℃室温内静置相同时间的血液细胞检 以及数量常规检测方法【1】。血液细胞包含三大类:白细胞、 测差异。 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液细胞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本身 1.3统计学方法 的不可控制性以及环境、搁置时间和室温等影响检测标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 本,对检测结果影响相对较大,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2】。本 以例数( ),百分数(%)表示,采用X 检验,计量资料 旨在研究影响血液细胞检测的因素,并作出针对性控制措 以“ ±S”表示,采用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施,现报道如下。 意义。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1.1一般资料 2.1不同比例抗凝荆的稀释影响结果 选取201 3年4月~201 3年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患者 1/5000稀释比例血液细胞检测明显少于1/10000(常规) 15oqO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血型相同。其中男 稀释比例血液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9例,女61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7.1±3.2)岁; 见表1。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实验。 2.2不同静置时间影响结果 1.2方法 在静脉血相同稀释比例情况下,不同静置时间血液细 针对健康体检患者进行专业静脉采集血液标本处理, 胞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见表2。 在标本采集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采集静脉血不良 2.3不同室温静置影响结果 反应发生。血液标本采集后针对不同影响血液细胞检测 相同静置时间和稀释情况下,不同室温放置检验标本 因素做具体实验分析:①不同比例抗凝剂的稀释:选用 血液细胞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 EDTA.K2抗凝剂将采集到的血液进行两种比例(1/10000和 见表3。 1/5000)稀释,将稀释液混匀后平均分为15O等分在针对其 表1 不同稀释比例血液细胞检测对比( ± ) 进行血液细胞检测,对比两中不同稀释比例的检测结果。 ②不同放置时间:将采集150例患者静脉血常规比例抗凝混 匀后分成I50等分,在22℃室温下均分分为静置半小时、静 置3 h两组不同静置时间,每组75例检验标本,再行检测措 施。③不同室温搁置:将采集l50例患者静脉血常规比例抗 凝混匀后分成1 50等分,在6℃室温下静置半小时再行检测 辅助白血病患者的疾病类型诊断。但仪器警示异常率与镜 病的筛查,提升诊断效果。 检异常率对比明显较低,说明采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 时,根据血常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时,常出现漏诊状况, 参考文献 进而易导致警示异常率较低。说明采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1] 王志伟.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在白血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J] _检测时,不能代替镜检,但可作为白血病筛查的重要方 中外医疗,2016,35(1):65—66. 式。临床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时,需提升检测操作 [2] 易艳群.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对白血病的诊断意义[J].中国社区 的规范性,对于各指标存在异常状况时,均需采取镜检复 医师,2014:115,117. 查,以提升诊断效果,减少漏检现象【3】。 [3】孙璀.白血病临床诊断中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的应用价值评 综上,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血病时,易出现漏诊 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94—95. 状况,临床需采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辅助镜检,进行白血 本文编辑:吴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