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斗”2012年覆盖亚太2020年覆盖全球

“北斗”2012年覆盖亚太2020年覆盖全球

来源:九壹网
创新论坛・观察II 中国拟在南极冰穹A装置首个自动远程遥控望远镜 3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 萎 远镜嘏光光谱仪等设备都是是第一次在南极 “计划在中国第27次南极科考中安装的南极施密特望远镜, 所(下简称“南京天光所”)宫雪非博士向记者透露:南极冰穹A 成为全球最佳的天文台址,中国已在该地建立自动天文台观测 一旦在冰穹A装好,我们就可以坐在南京办公室对其进行遥 控”,宫雪非解释说:比如在电脑上要求望远镜开始观测某个天 站,并拟在观测站安装首个全自动远程控制、具跟踪指向功能的 南极施密特(AST)望远镜,用来观测天体。 宫雪非说,南极冰穹A地区大气视宁度好,水汽含量少,风 速低,有可连续观测的极夜,是全球最佳的天文台址,现在不少 国家和地区都考虑在南极内陆建立天文台。目前,中国已于冰 穹A地区的南极昆仑站区建起自动天文台观测站。 体,那么点击鼠标,指令就能够通过铱星网络,遥控望远镜打开 电源、指挥轴系转动、自动跟踪观测天体,数据随后会通过铱星 网络回传至南京办公室的电脑上。 由南京天光所研制的施密特望远镜主镜口径为70公分、重 达2吨,目前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宫雪非透露,未来5年,南极 自动天文观测站还将推进研制2m~4m光学望远镜、5m级太赫 亚毫波傅立叶变换频谱仪(FTS)、月光闪烁仪(SHABA)、南 兹射电望远镜,建设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南极天文台。 中国大飞机研制今年全面开展 初步设计工作 3月2 Et,中国科学技术部重大专项办 “天宫一号”2011年发射年实现三次对接 两 “北斗”2012年覆盖亚太 2020年覆盖全球 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原总设计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空间技术专 公室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展情况举行媒 家戚发轫向新华社记者透露,中国将在 师戚发轫委员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 体吹风会称,2010年,“大型飞机”国家科 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并在 示,按照建设规划,2012年左右,北斗导 技重大专项的大型客机研制项目的主要工 2年时间内逐步实现与神舟八号、神舟九 航卫星系统将以10颗以上的组网卫星为 作,是全面开展飞机初步设计工作。 号、神舟十号的三次交会对接试验。此后, 亚太地区提供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全面开展飞机初步设计工作内容包 “天宫一号”可以被改造为一个短期有人照 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 括:完成载荷风洞试验;完成机头工程协调 料的空间实验室。 样机和展示样机研制;与各机载系统供应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共分“三步走”。第 2010年1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 商签订理解备忘录,开展系统初步联合定 一步载人飞船阶段,通过神舟五号和六号 发射中心用“长三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 义。在此基础上,将确定大型客机先锋用 已完成,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天,完成了 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户。同时,全面启动大型商用发动机研制 多人多天飞行,而且能准确回到预定地点; 标志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工程建设又迈 工作。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这一阶段要攻 出重要一步。此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四颗 星。按照规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相 过去一年,中国商飞公司形成了大型 破四项技术关键,为第三步的空间站建设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两颗北斗导航卫 客机C919基本总体方案,完成可行性研究 做技术准备。 阶段的各项任务。2009年12月,中国大型 初步设计阶段。 戚发轫介绍说,空间实验室阶段是目 继发射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O颗非静止 是出舱活动,神舟七号完成了这个任务;第 航系统。 据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开 客机总体技术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已转入 前正在进行的阶段。它的第一项技术关键 轨道卫星,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 按照目前方案,中国大型客机基本型 二个技术关键是交会对接,通过“天宫一 为单通道、双发运输机,全经济舱168座, 号”在太空飞行2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完 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开放 满足中国、美国和欧洲航空局的适航安全 成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的太空 服务是向全球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 标准,通过采用先进技术,飞机经济性将优 对接,突破并基本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 时服务,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 于目前运营的同类机型,并在l0—20年后 术。目前,国外交会对接技术已趋成熟,开 秒,授时精度10纳秒。授权服务是为有 的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中国大型飞 始应用在大型航天器组装上。 高精度、高可靠卫星导航需求的用户,授 机材料研制工作全面启动,大型客机机体 而第三个技术关键是补加,为飞行器 权提供更好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 我国自1970年4月24 13发射第一颗 材料研制工作目前已依托国内材料企业全 补给推进剂、空气、水、食品等;第四个关键 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面铺开,商用发动机和机载设备材料研制 则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工作正在加紧论证。 戚发轫透露说,神舟八号是无人飞船,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已研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机械 神舟九号、神舟十号是载人飞船,将搭载2 制发射了百余颗卫星,形成了通信广播、 学院院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 到3名航天员。届时,飞船上不排除搭载 对地观测、导航定位为主的三大应用卫 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职技术负责人卢 来自的种子。 星系列,实现了系列化、平台化发展,功 秉恒透露,该专项中为制造大飞机主体框 此外,低碳的理念也被应用到航天科 能、性能和工作寿命大幅提高。戚发轫 梁、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大型模锻件而研 研中。“原来的推进剂主要成分是有污染的 表示,近年来我国卫星发射频次高,去年 发的世界最大的8万吨模锻液压机进展顺 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现在将逐渐改用 平均每月发射一颗卫星,今年卫星发射 利。 液氧、煤油等。”戚发轫说。 频次将进一步加大。 CHUANGXlNKEJI 2010.3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