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读后感
花了两天的时间,看了凌志军先生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本书讲述了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的成长的过程,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他们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们能取得成功呢?作者从同为中国人的角度出发,挖掘、分析了30位中国北京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的成长故事,并尝试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你不需要成为“最好的”,只要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成功”是很诱人的两个字眼。一提到成功,我们一般都会想到:事业有成,收入丰厚,家庭幸福……俗话说,就是有钱、有权。于是,为了成功,众多的学子们便会“吃得苦中苦”,去“方为人上人”。可是,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并非任何“有志者”都能“事竟成”。残酷的竞争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残忍的竞争与相互淘汰。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互相攀比。人们好像开始觉得,把别人比下去了,自己就成功了。在学校里,我们比分数,比名次;在社会上,我们比地位,比收入,比学历,比等级;终于长大成人了,成了小孩子的家长了,还要互相之间攀比自己的孩子在哪所名校学习,有那些特长。每个人都用尽全力高处爬,为了达到成功的目的不择手段。其实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别人认可自己,为的是别人的看法,搞得自己筋疲力尽、焦头烂额。然而你自身得到发展了吗?得到成长了吗?
“成长”这两个字可能没有“成功”那么诱人,但是却比“成功”更有分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主要观点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虽然书中有30位成功者的成长之路,如张亚勤、朱文丽、张宏江、吴枫……但是这些成长之路都不是我们可以重走的。我们可以借鉴他们成长的心态,学习他们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而不是走他们所走的路。
成功是一个人的目标,成长是达到目标的道路,但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的,有的人没
有坚持到终点,有的人的挫折面前低下了头,也有的人能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强的信念就取得了成功。
这本书不仅对成长和成功进行了新的诠释,也让我们对中国的教育有了新的看法。从小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又有了三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越来越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桎梏,对教育体系总免不了有自己的一些抱怨和看法,当看到李开复先生与某著名高校的校长对话时,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中国教育在德育方面的欠缺。虽然心中对中国教育有无数感慨,但著名的李开复都无法去改变。正如作者所说的:“我们既然无法改变教育,那就改变对教育的看法。”是啊,我们是该改变对教育的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