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课题  有理数的减法 学习 目标 单元 2.7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2、能熟练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3、体验转换的数学思想; 重点 能熟练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难点 能熟练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一、复习与练习 1、计算: (1)(-5.23)+(+2.11)+(+5.23) (2)(-1.8)+0.7+(-0.9)+1.3+(-0.2) (3)2(4)(1)() 2、填空; (1)-3+(   )=-8 (2)(-2.3)+(    )=-2.3 (3)7.6+(    )=0 (4)2+(     )=-3 二、提出问题 1、知道和与一个加数,怎样求另一个加数? 2、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8844米和-155米,你知道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地高多少吗? 讲授新课 一、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 1、加法算式的变形。 (1)-3+(-5)=-8, 变形:(-8)-(-3)=-5 容易得到(-8)+(+3)=-5    直接回答     直观感受加减法的关系   计算(可以找4位同学学生活动    复习巩固  设计意图 13572327到黑板上做)    直接回答     思考,也可以直接回答。        引出新课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于是有:(-8)-(-3)=(-8)+(+3) (2)0+( -2.3 )=-2.3 变形:(-2.3)-(-2.3)=0 容易得到:(-2.3)+(+2.3)=0   直接回答               应用举例     两种表现形式,培养符号感            于是有:(-2.3)-(-2.3)=(-2.3)+(+2.3)  (3)7.6+(-7.6  )=0 变形:0-7.6=-7.6 容易得到:0+(-7.6)=-7.6 于是有:0-7.6=0+(-7.6); (4)2+( -5 )=-3 变形:-3-2=-5 容易得到:-3+(-2)=-5 于是有:-3-2=-3+(-2); 上述这些等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依照发现的规律解决练习第2题: 8844-(-155)=8844+(+155)=99 答: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地高99米。 1、文字表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符号表述:aba(b); 3、有理数减法转换为有理数加法来计算。转换时有两变:一是减号变成加号,二是减数变成相反数才能成为加数。 二、例题讲解 例1、计算 (1)(-32)-(+5) (2)7.3-(-6.8) (3)(-2)-(-25) (4)12-21 分析:1、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什么?2、有理数加法 直接回答    直接回答   直接回答   读并理解             思考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法则有哪些? 解:(1)(-32)-(+5) =(-32)+(-5) =-37 (2)7.3-(-6.8) =7.3+6.8 =14.1 (3)(-2)-(-25) =(-2)+25 =23 (4)12-21 =12+(-21) =-9 例2、列式计算 (1)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是-6.2和4.9,求A、B两点间的距离; (2)6.7的相反数与-4.8的绝对值的差是多少? (3)-4.6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3.7的相反数的绝对值的差是多少? 直接回答    直接回答    直接回答          思考 规范格式             相反数,绝对值,减法的综合           绝对值的法则和性质与减法综合     分析:1、如何表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2、如 何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3、如何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 解:(1)4.9-(-6.2)=4.9+6.2=11.1; (2)-6.7-|-4.8|=-6.7-4.8=-6.7+(-4.8)=-11.5 (3)-|-4.6|-|-(+3.7)|=-4.6-3.7 =-4.6+(-3.7)=-8.3 直接回答       例3、已知|m|=2,|a+3|+|b+5|=0,求m-a-b的思考 值。 分析:1、去绝对值的法则是什么?2、绝对值的性质是什么?  直接回答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解:∵|m|=2, ∴m=+2或-2; ∵|a+3|+|b+5|=0, ∴a=-3,b=-5; (1)当m=2时,m-a-b=2-(-3)-(-5) =2+3+5=10;              巩固提升    (2)当m=-时,m-a-b=(-2)-(-3)-(- 5)=(-2)+3+5=6 三、课堂练习 1、课本P37页,练习第1、2、3题; 2、下列减法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5-3=-(5-3)=-2; B. 6.7-(-1.3)=6.7-1.3=5.4; C. (-9.2)-2.4=9.2+(-2.4)=6.8; D. (-3.1)-(-1.7)=(-3.1)+1.7=-1.4 3、若b<0,则a,a-b,a+b中最大的是( ) A. a   B.a-b     C.a+b     D.视a的符号而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是小于被减数; B.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减,差必为零; C. 若两个数差为0,则这两个数必相等; D.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差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都为正数。 5、如图所示:AB间的距离是           ; 完成  直接回答     直接回答  直接回答      直接回答    5、(1)-3的相反数与-7的绝对值的差是     ; (2)10比-5大       ; (3)比-1小5的数是      ; (4)-4比      大7; 6、观察下列等式: 直接回答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1 3-2-1=0 4-3-2-1=-2 5-4-3-2-1=-5 … (1)猜测它们的排列各有什么规律?请你按你的猜测结果的规律,接着写出后面的3个等式; (2)第10个等式右边的结果是多少? (3)第2018个等式右边的结果与第2017个等式右边的结果的差是多少? 四、布置作业 1、课本P37-38页,习题2.7第1、2、3、4、5、6 2、课本P79页,复习题第18题。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后,教师小结:这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把有理数减法转化为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板书  一、探索有理数减 法法则     二、有理数减法法则
例1、   例2、   例3   动手写  交流讨论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