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判断题
1. ( 2分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2. ( 2分 )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茨威格的名言。( ) 3. ( 10分 ) 判断
(1)伽利略和亚里斯多德是同时代的人。
(2)伽利略在校常提不寻常的问题,使老师很难回答,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 (3)两个铁球重量不一样,但落下的速度一样。
(4)伽利略的试验证明,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对的。 (5)伽利略是意大利人。
二、填空题
4. ( 6分 ) 回忆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填空。
本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叙述的。文中采用了________ 和________的写作方法描写聋哑青年的高超画技。这两个方面反映了聋哑青年的________的品质。文中“画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一次是________,一次是________ ,第三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 5. ( 6分 ) 看拼音写汉字。 jìng
biàn
xún
________界 ________ 论 ________常 huò
zhì
sù
疑 ________ ________友 ________ 像 6. ( 4分 ) 选词填空。 消失 消灭
①不多久,他就________在漆黑的雨夜中了。 ②敌人被坚决、彻底地________干净了。 准时 准备
③我做了一切________,等待着发令的声。 ④全班同学都________来到了集合地点。 7. ( 4分 ) 写出近义词
舒畅— 疑惑— 诧异— 坚毅— 8. ( 3分 ) 选择划线词的近义词。
①我们的心情都不大舒畅________(A舒服 B通畅 C高兴)。 ②全家人投去诧异________(A差异 B奇怪 C惊奇)的目光。 ③父亲望着我们疑惑________(A困惑 B迷惑 C诱惑)的神情。 9. ( 10分 ) 给形近字组词
偏 悄 端 详 异 骗 捎 瑞 祥 导
10. ( 4分 ) 找出下列句子字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①罗丹邀请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冢里作客。________ ②罗丹重新把湿布披在塑相上。________
③罗丹的人物碉朔,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________ ④罗丹正全身贯注地雕刻着。________
11. ( 4分 ) 仿词语填字,并给这个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不容 改,意思: ①、改变、改换;②、经历;③、计时单位 妄为,意思: ①胆囊;②胆量;③某些器物的内层大。 12. ( 8分 ) 看拼音,写词语。 diāo sù yāo qǐng hē zuì xiānqǐ bào qiàn dàn shēng duān xiáng zhòu méi 13. ( 5分 ) 下列诗句中分别包含一种植物,请填上使诗句完整。 ①墙角数枝 , 凌寒独自开。 ② 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少一人。 ④接天 叶无穷碧,映日 花别样红。 14. ( 4分 ) 给下面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见风使舵________ A.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走马观花________ B.比喻跟着情势转变方向 雾里看花________ C.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刮目相看________ D.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15. ( 4分 ) 选词填空。 果然 居然
①经过试验,两个铁球________同时着地! ②伽利略________敢挑战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试验 实验
③通过今天的________课,我们懂得了升华的原理。 ④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著名的________。
16. ( 7分 ) 按意思写词语。 ①仔细地看。 ②一个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端正庄重。 ③自作主张,直接行动。 ④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⑤全部精神高度集中的意思。 ⑥指罗丹塑造的女像,是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 三、现代文阅读
17. ( 4分 ) 课外阅读。
鲜花
又是一年花开时,小学校新来的女教师接到一个任务:放学后照看一下校园西南角的花坛。校长说:“孩子们放学后会来偷的。”
“偷?”二十一岁的女教师想像不出校长怎么会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用上这个词。
放学后,女教师来到花坛边,望着姹紫嫣红的鲜花,她深吸了一口气,陶醉在一片清香中。忽然,她发现一个小男孩躲在墙角探头探脑地朝这边看。“你过来!”女教师招招手,小男孩过来了,是一个二年级的同学。
“你怎么不回家?有什么事儿吗?”女教师问。 “我……我想……我想要枝花。”小男孩支支吾吾地说。
“ 你想要哪一枝?”女教师微笑着,拉着小男孩的手,来到花坛边。小男孩看了一会儿,指着一枝很艳的玫瑰,说:“这一枝,行吗?”“好,这枝花儿属于你了!”女教师真诚地说,“但是你准备怎么办?如果你把花留在这里,它还能开好几天,别的小朋友也可以来看;如果我现在帮你摘下它,你就只能玩一会儿了。你打算怎么办?”
小男孩想了想,说:“我把它留在这里,明天我再来看它。老师,你要帮我看好啊!”女教师微笑着点点头。
第二天傍晚,有二十多个孩子找女教师,等着要一枝属于自己的花儿。他们同那个小男孩一样,都同意把自己的花留在花坛里。
鲜花盛开最美的那一个月,女教师把学校花坛中所有的鲜花都送给了可爱的孩子们,却没有发生往年经常被偷走的事情。相反,一群孩子放学后总会积极地帮她照看花儿,一直到深秋,鲜花和绿叶全部枯萎,孩子们还有期盼着自己的花儿明年再开放。 (1)概括一下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吗?
________。
(2)“往年”孩子们为什么老爱偷学校花坛里的花?你认为他们是小偷吗?为什么?
________。
(3)新来的女教师照看花坛后,孩子们又为什么不偷花,反而帮老师照看花呢?
________。
(4)这篇文章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________。
18. ( 13分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X射线的发现(节选)
15年11月8日晚上,伦琴离开实验室回家时想起忘了关电源,便转身回实验室。忽然,他看到桌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走近一瞧,原来是一张感光纸。
伦琴知道,感光纸( )受到光照时,( )能放出幽幽的冷光。可是,房间里没有开灯,哪里来的光呢?他的目光停留在放电管上。
伦琴注意到放电管外面包着厚厚的黑纸。“就算是放电管发光,也不会穿透黑纸呀!”伦琴感到疑惑,“难道说,放电管放出了能穿透黑纸的射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从那以后,伦琴整天守在实验室中,白天黑夜地反复试验。他终于发现,放电管确实能放出一种神奇的射线。这种射线( )能穿透黑纸,( )能穿透厚厚的书,穿透木头,穿透玻璃,穿透铁,穿透铜……它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伦琴把这种奇妙的射线叫做X射线。
其实,早在伦琴发现X射线的17年前,法国的克鲁克斯就注意到,照相底片放在放电管旁边会变模糊。他以为是底片没有包好而漏了光,把这个现象放过去了。美国的古兹皮德也曾看到,使用放电管后照相底片会发黑,他也没有理会这个现象。后来,德国的勒纳德观察到在放电管附近出现了冷光,但是他也懒得去理它。所以,他们都错过了发现X射线的机会。
(选自《重大发现 见证人类前进足迹》,光明日报出版社)
(1).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①伦琴知道,感光纸 受到光照时, 能放出幽幽的冷光。可是,房间里没有开灯,哪里来的光呢?他的目光停留在放电管上。
②这种射线 能穿透黑纸, 能穿透厚厚的书,穿透木头,穿透玻璃,穿透铁,穿透铜……它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2).“水落石出”的意思是 。
(3).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B. 表示列举同类事物词语的省略 C. 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4).仔细读文中画“ ”的句子, “穿透”后面的事物能换一下顺序吗?为什么? (5).除了伦琴之外,还有谁差点发现了X射线?他们为什么和X射线的发现擦肩而过?
答案解析部分
一、判断题 1.【答案】错误 2.【答案】错误 3.【答案】 (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二、填空题
4.【答案】事情发展 ;正面 ;侧面;专注勤奋、坚持不懈 ;女孩惊奇地赞叹 ;作者的描写 5.【答案】境;辩;寻;惑;挚;塑 6.【答案】消失;消灭;准备;准时 7.【答案】 畅快;疑虑;惊异;坚强 8.【答案】A;C;A
9.【答案】 偏离;悄悄;端详;详细;异样;欺骗;捎信;瑞雪;吉祥;导师。 10.【答案】 冢-家、作-做;相-像;碉朔-雕塑;身-神 11.【答案】 更;胆大;①;②
12.【答案】 雕塑;邀请;喝醉;掀开;抱歉;诞生;端详;皱眉 13.【答案】 梅;松;茱萸;莲;荷 14.【答案】B;D;A;C
15.【答案】 居然;果然;实验;试验
16.【答案】 端详;仪态端庄;径自;莫名其妙;全神贯注;杰作;感触 三、现代文阅读
17.【答案】 (1)年轻的女老师在照看花坛的时候,通过对孩子们的教育,让他们不再采摘鲜花而主动的帮忙照顾鲜花
(2)往年”孩子们偷学校花坛里的花是因为他们喜爱鲜花。这不叫偷,因为他们采摘鲜花只是出于对花的喜爱,他们并不懂得怎样去保护鲜花
(3)因为老师告诉他们鲜花摘下来以后就会枯萎喜欢鲜花就应该去保护鲜花的道理 (4)文章最打动我的是女老师的和蔼可亲,让孩子们很愉快的明白怎样去喜爱鲜花 18.【答案】 (1)只有;才;不仅;还 (2)比喻事情终于大白 (3)B
“穿透”后面的事物不能换顺序,因为后面的事物是按照从薄到厚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排序能显示出X(4)
射线的威力很大。
(5)除了伦琴之外,还有克鲁克斯、古兹皮德、勒纳德差点发现了X射线,他们是因为粗心才和X射线擦肩而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