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精神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精神

来源:九壹网
2013年第1期 ・科技文献信息 管理 57 图苑杂谈・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精神 张文青 (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摘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要 高校图书馆与高校息息相关,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和精神就是大学的文化和精神,大 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21世纪大学的竞争将是大学文化的竞争。高校图书馆应从坚持以人 为本的人文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和发扬超越精神三个方面为大学文化的保存、发展和传承做出自 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中图分类号G258.6 大学文化传承大学精神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信息集散地,是 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同时也发挥着 教育职能,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 是体现大学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场所。大学精 渗透性,是大学发展的底蕴所在。一流的大学 都有超凡脱俗的教育理念,都具有塑造人格、凝 聚人心、感召人情的大学精神。高校图书馆是 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传承大学精神。 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既是大学实现 自身目标的动力,也是师生员工为人、治学、做 事的精神支柱。大学精神体现在校训、校风、教 风和学风之中,有其个性特征。正像佛莱克斯 纳所说的那样:“总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 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 效”,高校图书馆既是人类文明智慧的传递者, 也是大学精神的传承者。 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与教会、世俗政 权的冲突,大学理念成为支撑大学发展的一种 精神、文化和制度,即所谓的大学文化。大学文 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学环境、大学秩 序、大学风气,这三个方面循序渐进,由浅人深、 由表及里。在大学文化中最为看重的是其内 涵——人的精神,这就是大学的学风。大学文 化的集中表现是大学风气,最高表现形式是大 1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关注人性特征,它包括人类积累 的智慧精神、心理精粹和经验阅历等。人文精 神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想态度,即关怀人生价值 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 间的和谐等。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 人类处境的终极关怀。 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认为,图书馆事业主 要还是人文主义的事业,图书馆始于人文主义。 人文价值是图书馆事业的核心,只有摆正人在 科学中的位置,作为人类智慧成果的管理者、传 承者的图书馆才能无愧于现代文明。由此可 见,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图书馆事业的核心。 人文精神是大学的脊梁。每所大学都有自 己的文化品位和个性魅力。从世界范围看,各 个大学的大学精神各有不同,波恩大学的校园 学精神。大学精神就是大学呈现出的凝聚力、 创造力和生命力,这是大学的历史文化积淀,是 办学理念和价值的追求。大学精神的形成,与 学校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的特殊性紧密 相关。优秀的大学文化所表现出的大学精神一 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较强的融合性与 精神崇尚严谨,耶鲁大学的校园精神注重实证, 牛津大学的校园精神为观念逻辑,普林斯顿大 学的校园精神是民主治校,威斯康星大学的校 园精神重视实用。我国的北大、清华相距不过 几华里,校园文化却相去甚远。清华有严谨的 58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第27卷 逻辑思维,推崇“行胜于言”;北大则注重求新求 异。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相距 5O英里,校园文化也不一样。哈佛大学校风则 是依靠校友宣传学校,由校友推荐最好的学生 和最好的教师,校友之间互相帮助,所以哈佛的 毕业生总能找到好的工作,在社会上身居要职, 这是哈佛的办学传统。许多学者认为,一到哈 佛就有对哈佛文化的震撼。不同的学校感觉不 同、品格不同,就是因为人文精神的实现形式各 有区别。 大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健全人 格。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 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 谐统一。“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 本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在以人 为本教育理念背景下,教育超越了智能学习的 范畴,教育的使命不仅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 为重要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 生活,在于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 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身心与人格得到培育和养 成。人的发展是根本目的。以人为本是现代教 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真正的教育应当是 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 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 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高校图书馆应 全力秉承大学精神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2弘扬科学精神 当人们积累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献资 料,又有保存与利用的意识和需求时,便产生了 图书馆,图书馆就是不断完善自我为主要内容 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产物。高校图 书馆是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科 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教育职能是与生俱来 的。新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进一步强化了 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功能,特别是研 究型学习的倡导,使得现代图书馆处于学生素 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并且,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 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广泛、深 入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图书馆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在探索科学真理和对科学本质 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心 理取向,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教育的结晶。 科学精神主要包括理论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 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怀疑精神和献身精神 等。科学精神就是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大学 作为特殊的社会机构,在人类发展中具有独特 的价值和功能。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科尔曾 经指出:“大学在维护、传播和研究永恒真理方 面的作用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在探索新知识方 面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综观整个高等院校史, 她在服务于先进文明社会众多领域方面所作的 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许多学者认为,大学之 所以能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就是大学理念中 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的作用。要寻求真理,就 必须实事求是,思考,不唯书,不唯上,只唯 实;必须勇于创新,开拓认识世界的新概念、新 理论和新视角。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校训是:“大 工至善,大学至真”,就是说,事理在于求善,学 理在于求真。这既是人文精神的表述,又是科 学精神的表述,是大学精神的体现。耶鲁大学 强调“大学的意义及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哈佛 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历士多德为 友,以真理为友”,可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 大学理念中的宝贵精神。 现代图书馆教育的自由性、可选择性,图书 馆信息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多媒体技术、网 络化技术在图书馆教育中的应用,使学生对图 书馆的利用不仅为巩固课堂知识的需要,而且 成为有效接受课堂教育的充分条件,从而使图 书馆教育的地位日渐上升,与课堂教育平分秋 色,是师生们理想的学习中心。科学精神本来 是高校图书馆的一种精神,随着高校图书馆教 育地位的提升,使高校图书馆的科学精神与大 学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得以重合(相容)为一体, 是时代的诉求。 3发扬超越精神 大学的职能是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从理论上说是大学的价值功能问题。人们普遍 第l期 张文青: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精神 59 认为大学具有三大主要职能,即教学、科研和社 会服务。大学的职能属于历史范畴,也就是说, 流、碰撞中向前发展的,都属于一种耗散结构, 即通过自身的开放来保持有序,同时又向更高 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应当承担 的社会责任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有着不同的内容。农业社会时期,大学游离于 经济社会发展之外;工业社会时期,大学处于经 济社会发展的边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左右经济社会发展 的有序发展。大学是多种文化交流、撞击和整 合的场所,是新知识、新思想、新科技成果产生 的摇篮,在文化建设上必须超凡脱俗,追求理 想。赶超“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立足现实,根据 实际情况制定规划,脚踏实地做好当下的工作。 追求理想、追求创新、向往超越是大学理念和大 的重要力量,大学的职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 学精神。唯超越才能引领,唯超越才有动力,唯 新的变化和发展。基于大学在弘扬和发展先进 超越才能实现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大学只 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上具有不可替 有着眼未来,具有赶超“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 代的作用,“有必要将 引领文化 上升到大学的 和实际行动,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创造新 职能的高度”。 知识、新文化,引领社会向前发展。 真正的大学精神是超越向上的,应按照联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硬件设施,既是信息 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建立“前瞻性大学”的新 资源中心、教育阵地,又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 理念,立足现代大学建设的最新实践,着眼世界 组成部分。在《21世纪美国大学图书馆运作的 文化前沿,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 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对大学图书馆员有一个很 断开拓培育大学精神的新途径,使大学精神历 好的角色定位——“要求他们自身具备学者、研 久弥新,充满生机。大学精神赋予我国高校瞄 究者和教师的内涵”,还有“大学图书馆的管理、 准“世界一流大学”实现超越的雄心壮志。美国 运作和服务不是一项辅助教学的工作,本身就 高等教育学家阿特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必 是教学”,“图书馆员拥有教师身份”,“美国已有 须具备以下要素:卓越的科研水平,一流的教授 79 9/6以上的大学将图书馆员归于教师编制,并 群体,学术自由与良好的知识氛围,充足的实验 给予相应的职称和待遇”,可见高校图书馆与高 室,足以支持科研教育和其它大学职能的资金。 校是息息相关的同一个整体。高校图书馆的文 北大闵维方认为:“……一流大学还需 化和精神就是大学的文化和精神。大学精神是 要一流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一流的校园文 大学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大学教育质量、品牌和 化和软环境”。思想的创新,必然是超越前人、 地位的象征,21世纪大学的竞争将是大学文化 深入透彻思维的结果。世界在发展,教育在进 的竞争。高校图书馆应为大学文化的保存、发 步,时代使大学不断开阔新视野,开拓新境界。 展和传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纵观人类历史,古今中外的文化都是在交 参考文献 [1]Abraham 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OermanV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 [2]时书信.论图书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契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Clark Kerr.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M].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李灿.论现代大学的第四职能——引领文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4). [5] 闵维方.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 [6]赵俊玲,等.《21世纪世纪美国大学图书馆运作的理论与实践》小议口]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3). 收稿日期:2O12—09--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