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木兰诗》复习指要

《木兰诗》复习指要

来源:九壹网
《木兰诗》复习指要

1、重点词语解释:

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市场 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 关山度若飞 度:过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2、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tiē 贴,贴上。

火伴皆惊忙 火:huǒ 伙,伙伴。 3、重点句子默写:

(1)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 概括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雄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写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7)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8)成语“扑朔迷离”出典的句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句子翻译: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说不想做官。 5、结构层次:

本文以故事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年征战凯旋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6、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

写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战场,12年征战生活,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其中代父从军、辞官与家人团聚是详写。详写这些内容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祖国和家乡的中国女英雄的高尚品格。 7、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结尾一段用兔作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旁人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8、“木兰”的形象

木兰的形象,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乐观的优秀品质。 9、主题思想 《木兰诗》描述了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10、语言特点:这首诗中运用了排比、对偶、反复、互文等多种修辞手法。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写出木兰出发前紧张有序地准备着。“东、南、西、北”都是虚指而非实指。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这句中“开门、坐床、脱袍、著裳”内容前后相承,语气一致,结构相同。它们所构成的排比,渲染了归来的喜悦,强调了回家的兴奋。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是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边塞夜景,表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是互文,是说将军和壮士共同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十年后凯旋归来。上下句的意义互相渗透,说明兼顾合指。

(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这是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打仗归来后,天子为木兰记了很多功,赏赐她很多财物,这是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所作的铺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