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4.6.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导学案

4.6.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导学案

来源:九壹网
永川景圣中学物理导学案 姓名 班级 组别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 4.6.1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1)

----执教者:刘 娜

【学习目标】

1.能运用牛顿定律解答一般的动力学问题;

2.理解运用牛顿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即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和运动情况分析,然后用牛顿定律把二者联系起来;

3.在分析解题过程中学习体会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有效的方法,比如如何建立恰当的坐标系进行解题等。 【学习重、难点】

运用牛顿定律解答动力学与运动学的综合问题。

【学具准备】教材、学案、草稿纸、铅笔、刻度尺等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是你最好的向导!)(认真阅读教材p85—86页,了解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方法)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运动规律怎样描述?

1、五个运动学量:

2、 速度-时间公式: ;位移-时间公式: ;速度-位移公式: 二、复习牛顿运动定律内容:

3、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定性的确定了 和 的关系,物体的运动 力来维持,力是 的原因。

4、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的确定了 和 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 情况与物体的 情况联系起来。

5、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把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联系起来了。

【自主探究】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在 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

(研究对象是谁?已知条件有哪些?要解决哪些问题?你打算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

(1)物体的受力情况如何?画出受力分析图

受力分析图 我的课堂我作主 只有思考的学习才有真正的价值 互帮互学实现共赢! 第 1 页 共 4 页

永川景圣中学物理导学案 (2)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吗?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动情况中已知哪些运动学量?要求末速度和位移,还差什么物理量?(画出运动草图)

运动过程草图:

(5)如何求出加速度?本题的解题思路如何? 【解题过程】

【合作探究】(积极思考,勇于展示,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探究一 如果把自主探究中的条件变化一下,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在一个大小为10N与水平方向右斜向上30°力F作用下水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g=10m/s2)

F

300

探究二,将上题中的“水平地面上运动”改为“沿斜面上运动”,一个质量为2kg物体静止在倾角

为37°的斜面上,在一个大小为20N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是0.2,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①设斜面足够长g=10m/s2,cos37°=0.8, sin37°=0.6 )

受力分析图

我的课堂我作主 只有思考的学习才有真正的价值 互帮互学实现共赢!

第 2 页 共 4 页

永川景圣中学物理导学案 【心得体会】

1、 2、 3、 4、

【拓展应用】一个质量为75kg滑雪者,静止开始从一个长为8m,倾角为37°的斜坡顶端滑下,又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人与接触面动摩擦因数是0.25。(①不考虑空气阻力影响②假设斜坡与水平面平滑连接③g=10m/s2,cos37°=0.8, sin37°=0.6 ) (1) 人从斜坡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

(2) 人最终在离斜坡底端多远处停下下?

(提示:运动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如何建立物理模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课后小结】 1.解题思路

先确定( )分析物体( )求物体的( )由aF求( ) m选择( )公式求运动学量

2.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2)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或正交分解法),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包括大小和方向);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4)结合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出所需的运动学量——任意时刻的位移和速度及运动时间等。

我的课堂我作主 只有思考的学习才有真正的价值 互帮互学实现共赢!

第 3 页 共 4 页

永川景圣中学物理导学案 【学以致用】(考考你,本节课你有收获吗?)

1、 一个物体从离地面一定的高度由静止释放,如果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是物体重力的0.2倍,则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如果从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仍是重力的0.2倍,则物体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m/s。(g取10 m/s)

2、用30N的水平外力F拉一个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20kg的物体,力F作用3s后撤去,则第

2

2

2

5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

A.v4.5ms,a1.5ms2 B.v7.5ms,a1.5ms2 C.v4.5ms,a0 D.v7.5ms,a0

3、 质量为20kg的物体若用20N的水平力牵引它,刚好能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求:

(1)若改用50N拉力沿与水平方向成37°的夹角向斜上方拉它,使物体由静止出发在水平面上前进2.3m时,它的速度多大?

(2)在前进2.3m时撤去拉力,又经过3s钟,物体的速度多大?

【课后作业】

4、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沿平直铁轨匀加速行驶,在100s内速度由5.0ms增加到15.0ms。 (1) 求列车的加速度大小;

61.010kg,机车对列车的牵引力是1.5105N,求列车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大(2) 若列车的质量是

小。

5、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 = 75Kg,以v0 = 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 30o,在 t = 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 = 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知识点拨】对加速度的理解

1.加速度是运动学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加速度大小对应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大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小表示物体速度变化慢。 2.加速度又是动力学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存在因果关系和瞬时对应关系.

3.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桥梁和纽带.

我的课堂我作主 只有思考的学习才有真正的价值 互帮互学实现共赢!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