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中职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的思考 ◆王凯丽 (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摘要】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也不断发生变化,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虽然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莘莘学子,但中职教育变 得越来越被接受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中职教育的主阵地——中职学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发现了诸多的问题,在这 种情况下,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创新影响 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教育。这在中 作,那一切的努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要切实的贯彻“以学 职教育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教育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对教育主体的 影响。教育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育,本文就当今中职学校德 育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德育教育的创新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中职教育中德育的重要作用 德育作为一门的课程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开展已经有了不短的时 间了,理解其基本概念并不难,德为道德,品德,育取教书育人之意。教育的 意思。一赢以来,中华民族都是拥有优良传统的民族,对于今天21世纪的 新人来说,优良传统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变得迫在 眉睫。所以德育在今天又有了将民族优良传统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并推动 发展的使命。因此,一直以来德育课都是中职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之一。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 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遵循以下原则:与时俱进,继承 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与行相统一的原 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规定: 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 理健康教育五个方面的德育内容。并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贴近 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原则。简而言之,德育教育就是对人性深层 的一种教育,其所影响虽然不直接体现在专业水平上,但其地位和影响却 是根本性的。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水平,职业 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将来是要在生产生活第一线的。所以德育教育成功与 否更加显得格外重要。 二、我国中职学校德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我国中职教育中,中职学校一直是“主力军”和“主阵地”。在整个职 业教育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不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有区别的,而 当今社会教育重心在普通教育上。这就出现了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发展有依 赖乃至照搬照抄普通教育的倾向。因此“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育 模式存在的问题自然屡见不鲜:教育思想呆板老化,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队 伍不思进取。并且教育理念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如系统性差、连贯性 弱、目标定位太高、内容脱离实际、滞后、忽视实际情况、时代特征、甚至出 现违反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的问题。这在德育课堂教育的问题上更加明 显。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德育课作为必修课,结课考试理所应当成为整个 课业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但是长时间来,中职学校教德育课的结课考试一 直沿用专业课、文化课的考试方法,即试卷评分的方式。这只能考查学生的 学习能力,对于德育的认知与掌握几乎起不到考察的作用。德育课俨然变 成了可有可无的“空架子”。 三、从创新的角度思考 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青少年思维方式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身边 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教育理念,特别是德育教育理念也必须 与时俱进。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理念的创新 职业教育已经不是新鲜的字眼,德育教育也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同样 是中职生,同样是未来的可塑之才,但因时代的变化,如果继续沿用几十年 前的教育理念,势必无法与当下实际相适应,也就无法更好地指导教学工 136 10/2013 生为本”的新思想,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做到这些,仅仅是中职学校 的德育课是无法达到的,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 老师”,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对于以青少年为主的中职生来说,家庭潜 移默化的影响力是课堂教育最好的辅助和推动。因此家长和社会也应该 支持、帮助学校的德育教育。学校也要摒弃就业率第一位的理念,保证德 育课的课时和质量。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 理念与时俱进还是远远不够的,好的理论需要更加实用的方法,德育 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其课程本身就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强 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树立实践第一的目标。还有一个根本性问题就 是中职生本身,中职生属于青少年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数都 是中考失利的学子,普遍存在着失落甚至自卑的心态。再加上社会对职业 教育的一些偏见,更是加重了这种情绪。德育教育是对人性本质的指引, 如果教育主体始终被负面情绪所左右则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还 应注意到,广大中职生正值青少年。因此自我调节能力弱,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还处于萌芽阶段,更存在着一定的叛逆心理。这些都需要教育着的 引导解决。因此,学校德育教育需要在新理论的指导下,更新教学方法,发 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广大中职生进行贴近生活,重视实践,实实在在的德 育教育。 (三)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考试模式的创新 善始善终方能成事,我们已经知道正值青少年叛逆期的广大中职生们 存在着自律能力弱的缺点,作为教育的平台——学校和课堂,以及教育的 引导者——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运用合理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 就是完善考试制度。这已经在国外一些领域得到了证实。人都是有惰性 的,但人也都是有兴趣和梦想的。特别是青少年,加以引导和推动。乃至适 当的压力,会激发他们的潜能。德育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如果采用传统的 考试模式,再完美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无法达到效果,所以必须告别传统 的试卷成绩决定一切的考试模式,将考核方式与生活实际和工作实践联系 起来,例如在考核中加入职业道德的考核。考核方式也要多样化,例如除 了基本知识考察之外,还对操作、领导、组织能力进行有效的考察。对整个 德育教育实现完整的验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是百年大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中职学校德育教 育作为特别人群的特别教育,更是无形中给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出了一 个大大的难题。解决这些难题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 始终不忘创新二字,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立昌.创新、教育创新、创新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 学版),2009,(4). [2]邓,刘文卿,陈庆合.职教中的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下的职教 [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3]石秀敏.创新教育下的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