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课堂实录
上津镇中心小学     祝和兵
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4—16页内容及练习二的第1—4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比较数的大小,能认读写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通过摆一摆、连一连、涂一涂等活动,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锻炼自身的观察、操作及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3.通过创设“参观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联,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学习重、难点:
1.  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2.  难点: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野生动物园”电脑课件、1~5各数的写法课件、计数器;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1~5共5张数字卡片、计数器若干个(每小组一个)、教科书第16页上的点子图及“做一做”中的实物图片5张。
教学过程:
一,1—5的认识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5”的认识(板书)
师: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今天我们也去看看动物园里都来了谁!(出示情景图)仔细看一看,在心里想一想,不要出声,都有哪些动物?每只动物有几只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生:我发现了。。。。(学生边说,教师边把相应的图挂出来)
如:一头大象(把一头大象的图挂出来)
师:还有什么也是数量为1的呢?(让学生说一说,可以说身边的,也可以说图上的)
用相同方法讲授1—5,请学生读一读。
二,数序(拔计数器及点子图)
1,拔计数器
师:老师手上拿来数学工具是:计数器。我们一起来拔一拔,先拔一颗珠,表示数量为1,再添上一颗珠,那么现在是几?(2)怎么得来的2呢?(由一个添上一个得来的)如果我们再添一个呢?为几?(3)再添一个呢?(直到5为止)哦!每增加一个珠子,那么就会有一个新的数产生!
2,点子图(整体感知1—5的顺序)
(1)出示点子图,要求学生给它们排排队
[1]读一读,顺读,逆读,点着读。(因为之前学生有基础,此时应该关注那些学习上会有些困难的学生,可以提高其积极性)
[2]游戏:快速抢答,找邻居
如:知道吗?数字宝宝们都有他们各自的邻居呢!3的邻居是2和4,引导说出,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抽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说出它的邻居。
[3]小黑板出示题目:填空:1--3--5
三,完成练习二中1至4题
四,拓展练习
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一个数在4的前面,这个数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一个数在5的前面,而且在3的后面,这个数是几?还有可能是其他数字吗?
目标分解依据:
1.学科课标中的相关陈述。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关于“数与代数”提出了这样的目标: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 教材特点。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也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这节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通过“参观野生动物园”这一情境,帮助学生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学情分析。
1-5的认识对刚入学的学生而言并不是完全陌生的,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或多或少已经认识了有关1-5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学生已有知识上进行回忆、巩固以及提升,这样才能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写数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刚刚入学,握笔姿势需要纠正,加上刚刚练习书写,灵
活性较差,所以要想把1—5写规范,需进行一定的指导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