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阅读系列2

阅读系列2

来源:九壹网
阅读系列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利用脑筋急转弯导入课题

1.孟子和孔子有什么不同:“子”的位置不同 2.贝多芬弹琴(手势)

3.阅读题题型一共有多少道呢(一道题就是一类题型)

4.要做好阅读首先得认识到阅读在我们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它贯穿于我们学习语文的始终,无论是小学,初中,甚至是高中,阅读在我们的学习中都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学好阅读,并不仅有利于我们阅读文章,欣赏课文,还有利于在写作水平的提高,可见学好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可以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

5.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仅仅给同学们介绍阅读中的一类题型,那么是什么呢?(板书:欣赏类题型)那么这类题型主要涉及哪几类形式呢?老师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常见的阅读欣赏类题型主要有:

(1)·环境描写作用题:

1.比如在叙事性文学作品经常要借助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展开情节和深化主题,。老师在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看看同学们对这种题型的掌握 一、 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的内容做铺垫。

鲁迅在《药》中描写夏四奶奶给夏瑜上坟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这段文字的主要作用就是渲染一种凄凉、死寂的氛围,以此来烘托夏四奶奶悲伤麻木的心情,同时也影射和批判了当时社会民众的愚昧和麻木。

再以曹禺《雷雨》第二幕开始时的一段舞台说明为例: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寥寥几句话,

渲染了一种压抑、浮躁、郁闷的气氛,营造了一种“风雨欲来”之势,为后文“雷雨”的到来做好了铺垫。

二. 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这里以鲁迅的《祝福》为例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 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这里并没有对“四叔”这个人物作直接交代,但通过他书房里的相关描写,我们便恍然看到了一个信奉朱子理学,虚伪而又守旧的老派学究的形象 三、衬托托人物心理

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的环境描写在这一方面就更为突出。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 这里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衬托卢进勇因受伤而掉队后迷茫、无助、苦恼、着急、盼火的心理,当然也为后边火柴的出现作好了铺垫。 四,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还以孙梨的《荷花淀》为例,当水生嫂她们被追赶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描写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这段文字在小说中就有展开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正是因为荷花淀荷叶密,敌人追赶她们时,她们才望那儿跑,正是因为荷花淀荷叶密,水生他们才会在那儿打伏击,正是因为荷花淀荷叶密,水生他们打伏击才会成功,正是因为荷花淀荷叶密,她们和他们才会在那儿不期相遇。这段文字把本来不太相干的情节巧妙而自然的逢合到了一起,起到了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二)语句词语的赏析题(这类题型主要涉及到句子的修辞,某个词或字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等,老师主要结合以下句子给大家讲解)

语句赏析题目是中考阅读的一个热点题型,认真学习分析课文中的典型范例,一定会对该题型形成正确的解读思路。 7上1、在山的那边

二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做参考)。

1.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 7上4 紫藤萝瀑布

二 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揣摩景物描写,主要是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把握句意的基础上,细心地感受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

流向人的心底。 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7上11 春

二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品味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2

“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7上12 济南的冬天

二 (题略)设题意图:这是一道了解和运用知识,又揣摩语言的题目,引导学生借助题干的知识,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用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

活灵活现。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7下16 社戏 三、揣摩下列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以动词“踊跃”写山,把静物写活了。这个词的含义与现在不一样,作者在这里是创造性地赋予了这个词以新的含义。

3.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回望”两字,表现“我”依依的心情。“罩”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

4.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

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对他的豆子的夸奖。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

此外还有贯穿全文线索题,文章题目含义题,人物描写作用题,因为时间关系老是下节课在 给同学们做详细讲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