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来源:九壹网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

试卷

1. 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A.

B. 2022

C.

D.

的相反数是( )

2. 2021年9月20日“天舟三号”在海南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航天工程又一重大突破,

它的运行轨道距离地球393000米,数据393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3. 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 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

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点动成线

C. 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小文在做多项式减法运算时,将减去

答案是

误认为是加上

,求得的

其他运算无误,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

A.

6. 如图,若

B.

,求

C.

,且的度数为( )

D.

A. B. C. D.

7. 在解方程A. C.

时,第一步应先“去分母”,去分母后所得方程是( )

B. D.

第1页,共15页

8. 如图,点M是AB的中点,点N是BD的中点,

,则MN的长为( )

,,

A. 24cm

三个角分别为

B. 22cm

C. 26cm

,②

,③

D. 20cm

,,④

,下边三角尺的中,可以用这副三

9. 如图所示,是一副三角尺,上边三角尺的三个角分别为

,那么,在①

角尺画出来的是( )

A. ②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10. 程大位是我国明朝商人,珠算发明家.他60岁时完成的《直指算法统宗》是东方古

代数学名著,详述了传统的珠算规则,确立了算盘用法.书中有如下问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若设大和尚有x人,则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C.

11. 比较大小:12. 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______.

______

B. D.

选填“>”、“<”或“=”的解是

,则关于x的方程

13. 已知

11,

是钝角,与互补,与互余,则与的关系式为______.

14. 如图是某月的日历表,在此日历表上可以用一个“十”字圈出5个数如3,9,10,

照此方法,若圈出的5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和为46,则这5个数中的最大

第2页,共15页

数为______.

15. 如图所示,是一个运算程序示意图.若第一次输入k的值为25,则第2023次输出

的结果是______.

16. 计算:

17. 解方程:

; 。

18. 已知多项式

展示了一位同学的作业如下:解:

,,求;老师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3页,共15页

回答问题:

这位同学第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的结果与字母b的取值无关,求m的值.

19.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7小时,从乙码头到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10

小时.已知甲、乙两码头相距140km,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保持不变,求水流速度.

20. 【阅读材料】

“如果代数式我们可以这样来解:原式

把式子

两边同乘以2,得

的值为

,那么代数式

的值是多少?”

仿照上面的解题方法,完成下面的问题:

已知已知

,求,求

的值;

的值.

21.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某班开展了节电竞赛活动.通过随手关灯、提高夏季空调

温度、及时关闭电源等行为,小明和小玲两位同学半年共节电55度.据统计,节约1度电相当于节约

千克“标准煤”,在节电55度产生的节煤量中,小明“节煤量”的2倍比小

玲多8千克.设小明半年节电x度.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小玲半年节电量为______度,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这半年小明节电产生的“节煤量”为______千克,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这半年小玲节电产生的“节煤量”为______千克;不需要化简

请列方程求出小明半年节电的度数.

22. 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

新学期,两摞规格相同的数学课本整齐地叠放在讲台上,左边一摞有3本,右边一摞有6本,请根据图中所给出的数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知识运用】

求每本书的厚度和课桌的高度分别是多少cm?当课本数为的代数式表示【综合应用】

若桌面上有54本与题

中相同的数学课本,整齐叠放成摞,若有16名同学各从中取

本时,请写出同样叠放在桌面上的一摞数学课本高出地面的距离用含x

走1本,求余下的数学课本高出地面的距离.

第4页,共15页

23. 综合与探究

【背景知识】如图甲,已知线段AC,BD的中点.【知识探究】

,则

______cm;,

,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E,F分别是

当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判断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EF的长度,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类比探究】

对于角,也有和线段类似的规律.如图乙,已知别平分

,若

在,求

内部转动,OE,OF分

第5页,共15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故选:

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得出结论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的概念,熟练掌握相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的相反数是2022,

2.【答案】B

【解析】解:故选: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的形式,其中

,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

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时,n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

时,n是负整数.

的形式,其中

n,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A、

,且

,故本选项正确;

,故本选项错误;,故本选项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B、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知C、

D、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可知故选:

首先由数轴上表示的数的规律及绝对值的定义,得出加法、减法及乘法法则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且,然后根据有理数的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及乘法法则.结合数轴解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给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4.【答案】D

【解析】解: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第6页,共15页

故选:

根据线段的性质进行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5.【答案】D

【解析】解:设原多项式为A,则故

故选:

直接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减,正确合并同类项是解题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

,,,,

,,

故选:先求出

,则

,再由

,即可求

本题考查角的计算,熟练掌握角的和差运算,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在解方程

时,第一步应先“去分母”,去分母后所得方程是

第7页,共15页

故选:

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以4去分母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步骤是解本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

点M是AB的中点,

点N是BD的中点,

故选:

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直接可得出BM的长,计算出BD,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推出

,进而结合图形根据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表示线段的和差倍分,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9.【答案】D

【解析】解:上边三角尺的三个角分别为

用这副三角尺画出来的是:①③④正确.故选:

根据三角板的特点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的是角的计算,熟知一副三角板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

,下边三角尺的三个角分别为

10.【答案】C

【解析】解: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

故选:

人,由题意得:

第8页,共15页

设小和尚有x人,大和尚有人,由题意: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

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列出方程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11.【答案】>

【解析】解:

,,

故答案为:

先去括号,去绝对值符号,再根据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进行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知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

【解析】解:将

所以代入到

代入

得:

得:

解得故答案为:将

代入方程求出a的值,将a的值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求出a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根据余角和补角的定决此题.

第9页,共15页

本题主要考查余角和补角,熟练掌握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答案】30

【解析】【分析】

设圈出的5个数中第二行中间的数为x,则其他四个数分别为

,根

据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和为46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最大数.【解答】

解:设圈出的5个数中第二行中间的数为x,则其他四个数分别为

根据题意: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和为46,则解得

即圈出的5个数分别为16,22,23,24,30,所以最大数是故答案为:【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进而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15.【答案】5

【解析】解:当当当当当当…;

规律为从第一次开始,输出结果是5和1的循环,

…1,

即第2023次输出的结果是5,故答案为:

依次求出每次输出的结果,根据结果得出规律,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掌握题意得出规律是关键.

时,时,时,时,时,

,,,,,时,

第10页,共15页

16.【答案】解:

【解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先算乘方,再算除法,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绝对值,要先做绝对值内的运算.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

17.【答案】解:

移项合并得:解得:

去分母:去括号得:移项合并得:解得:【解析】

。 ;

去括号得:,

,,

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

18.【答案】解:

二;

第11页,共15页

因为所以

,,

因为所以解得:【解析】解:

第二步

第三步

这位同学第二步开始出现错误,错误原因是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号里面没有全部改变符号;故答案为:二;

的结果与字母b的取值无关,

第一步

见答案

直接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直接求出

的值,结合结果与字母b的取值无关,得出m的值.

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减,正确合并同类项是解题关键.

19.【答案】解:设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x km,

根据题意得解得

答: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

,也可

【解析】设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xkm,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可表示为每小时表示为每小时

,可列方程

,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

此题重点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等知识与方法,正确地用代数式表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解题的关键.

第12页,共15页

20.【答案】解:

【解析】

变形为

,再将

代入计算即可;

,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思想计算.

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掌握整体代入法是关键.

21.【答案】

【解析】解:

由题意知,小玲半年节电量为

,这半年小明节电产生的“节煤量”为,

,这半年小玲节电产生的“节煤量”为故答案为:

由题意知,解得:

;,

答:小明半年节电的度数为25度.

根据题意得出结论即可;

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解:

课桌的高度为:故答案为:

书的厚度为:;

;85;

,课桌的高度为85,

本书的高度为高出地面的距离为故答案为:

第13页,共15页

当时,

故余下的数学课本高出地面的距离是【解析】

让高摞书距离地面的距离减去低摞书距离地面的距离后除以3即为每本数的高度;

让低摞书的高度减去3本书的高度即为课桌的高度;

高出地面的距离=课桌的高度把

代入

本书的高度,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

得到的代数式求值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列代数式,得到课桌的高度及每本书的厚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3.【答案】12

【解析】解:

、F分别是AC、BD的中点,

故答案为:12;

的长度不变.理由如下:、F分别是AC、BD的中点,

,,;

、OF分别平分和,

第14页,共15页

,,

依据,,

,可得,再根据E、F分别是AC、,进而得出

BD的中点,即可得到

依据E、F分别是AC、BD的中点,可得

进行计算,即可得到

依据OE、OF分别平分依据

,可得

,,再根据;,

,再

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线段的中点的定义及线段的和差关系的运用,关键在于认真的进行计算,熟练运用相关的性质定理.

第15页,共1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