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 第8期 2009 年 8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8 Aug .,2009
试论加强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能的培养韩晓伟,关洪全,雷 萍,侯殿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2)
近年随着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迅速发展,提高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已引起人们的高度摘 要:
重视。分析了加强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能培养的意义,并提出加强其实验能力培养的若干措施: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掌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术重要性的认识;②适当增加实验课的教学时数;③逐步更新实验教学内容;④改革实验教学方法;⑤加强学生实验报告书写能力的培养;⑥加强实验教学的考勤与考核等。
中医药教育;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实践能力;教学研究关键词:
(2009)08- 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0262- 02中图分类号:近年我国高等中医药本科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各中医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提高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加强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笔者仅就加强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能力的培养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1 问题提出的背景由于微生物的变异、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某些宿主自身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仍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有些难以彻底控制;特别是一些新发或再发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结核病、猪流感等)在某些地区的流行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甚至引起另一方面,西医院校的美容医学专业随着当今社会上整形美容的热潮在近几年得以飞速发展,所以很多院校的美容医学专业纷纷出来作为二级学科或学院而存在。而中医院校的美容医学专业的起始脚步相对缓慢,并且专业的设立往往是依附在一些二级学科之下,加之现今社会上对中医美容的认可度有待提高,所以课程依托基础从中便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了。2.2 课程设置的侧重方面 正是由于中西医院校美容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托基础不同,故而在课程侧重点上也就体现出各有千秋的特色来。中医院校以中医学为理论依托,在此基础上设置的专业课程如中医美容学、推拿按摩学、中医养生学等均是强调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辩证施治的,更为突出了内外和谐的整体观,并进一步的整合了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材料、新技术来发展中医特色的美容医学。因此中医美容的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联系临床,结合养生,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美容师和医师的思维与技术,既可以走进生活美容与保健市场,又可以走进医疗美容市场[3]。西医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偏重于美容整形外科和美容医疗技术方面,而对于中医学类知识开设的课程课时等略显单薄,那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也趋于美容整形医师。但是不能简单的认为美容医学专业在中西医某些地区的恐慌。2003年我国广东等地发生“非典型肺炎”时,也发现有些医务人员病原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传染病的控制;而目前一些高等中医药院校病原生物学的教学落后于形势的变化。中医药学与医学免疫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包含着许多免疫学思想和方法,人们利用现代免疫学方法研究中医中药,又揭示了很多中医病证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某些中医药疗法防治疾病的原理,并研发出一些具有调节免疫作用的中药和食品,大大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病原生物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常见病原生物的培养与检查方法、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灭菌的常用方法等许多实验技术是实验课中学习的重要院校的课程规划设置是简单的美容加中医或西医东西的叠加,美容医学学科的发展应该讲究的是一种和谐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所以无论中医院校还是西医院校均应在发挥自身专业特色的同时,也要顾及到美容医学专业课程的整体性和统一性。3 小 结在探讨过中西医院校美容医学专业开设课程的异同点后,可发现虽然中、西医院校均会结合自身特色设置相应课程或是各有侧重,但是总的治学目标应该说仍是大体相同,都是为了突出美容医学的特色,使美容医学逐步实用化、系统化。伴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中求同存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成为主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需从培养人才的适用性、市场性、医疗性、临床性出发,不断摸索完善更切合实际、更贴近应用的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发展、美容医疗市场的完善来培养、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参考文献[ 1 ] 鲁开化,潘宝华,夏炜.美容医学在我国飞速发展[ J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 ( 4 ):358-361.[ 2 ] 丁慧.关于中医美容专业建设问题的几点建议[ J ]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 ( 4 ):456.[ 3 ] 傅杰英.中医美容教学体会[ J ] .中医教育,2003,1 ( 1 ):52-53.2009-03-09收稿日期:
韩晓伟(1974-),女,辽宁沈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抗感染免疫。作者简介:
262
11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内容,也是中医药专业本科生应掌握或熟悉的基本技能。在中医药专业本科教学中,不少学生有重视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的现象。笔者前期的一项调查表明,有20%左右的本科生上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课时只是为了应付考核而敷衍了事。目前多数中医药高校把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课程教学,由于受教学时数较少、又多是考查课、学生重视不够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实验技能掌握的不是很好,给以后医药工作实践或继续深造带来很大不便。因此,在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有必要适应感染性疾病变化的趋势并认真分析目前教学的现状,加强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实践工作能力,以造就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2 加强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能培养的意义2.1 有利于提高中医学类各专业本科生防治传染病的能力 传染病是由病原生物所引起的,多数病原生物具有用肉眼看不到、繁殖速度快、易于传播等特点。加强中医学类各专业本科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使其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掌握或熟悉无菌操作技术、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常见病原生物的培养、检查以及药物敏感试验方法等实验技能,有利于培养既掌握中医药知识,又熟悉常用的现代医学实验技术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有利于提高他们防治传染病的能力。2.2 有利于培养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中医药学科的进步,需要吸收和利用现代医学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强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使其掌握必要的实验技术,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应用现代实验技术研究、开发中医中药,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2.3 有利于提高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增加就业机会或进一步深造 近年,专、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些用人单位不爱录用应届毕业生,其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本科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践工作能力相对不足;一些院校录取硕士研究生时也很注重考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使其掌握必要的实验技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实践工作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或更易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3 加强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能培养应采取的措施加强中医药专业本科生免疫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应根据目前其实验教学的现状,采取系列可行措施。3.1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掌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笔者曾做过调查,发现某些班级有不少学生上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课只是为了应付考核而敷衍了事。他们忽视了学习实验技术的重要性,认为学好理论知识就可以了,上不上实验课无所谓;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不爱动手做实验;甚至有的学生迟到早退。这种不正确思想必然影响实验技能的掌握。因此,加强中医药专业本科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必须对他们进行教育,认真向他们讲解上好实验课,掌握实验技术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2 适当增加实验课的教学时数 目前大部分院校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课的教学时数较少,多数选上一些传统的实验项目,难以开设新的实验内容,影响学生实验技术的掌握。因此,有必要适当增加一些实验课的教学时数。在本门课程教学时数安排较多的院校,可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时数的比例,以增加实验课的教学时数;在教学时数安排较少的院校,则应适当增加实验课的教学时数。3.3 逐步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有些院校在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的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远远落后于本门课程实验技术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结合本门课程的进展和中医药专业的特点,多开设一些较先进的实验项目,并随着本门课程实验技术的发展逐步更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较先进的实验技术,也能为其将来开展中医药研究奠定基础。3.4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目前一些高校对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的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教学多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中医药专业联系的也不够紧密。今后应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并结合中医药专业的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多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实验课与中医药专业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把本门课程的实验技术应用于中医药工作的实际中。3.5 加强学生实验报告书写能力的培养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总结,它全面概括实验工作的过程,充分反映实验结果及其价值,体现实验者的水平及科学态度。没有实验报告,实验工作则无从体现。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力,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考查学生实验课学习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对学生实验报告书写能力的培养,是实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每次实验课结束后,教师都应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掌握,培养其良好的科学作风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6 加强实验课的考勤 学习实验技术和学习理论知识不同,如果不亲手做实验,有些实验技术就很难掌握。每次上实验课前,教师要认真考查学生的出席情况,把出席情况作为考核学生实验课学习成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督促学生参加实验课的学习。对个别因特殊情况缺课的学生,可让其跟随其他实验班组补课。另外,上实验课前,教师应事先安排好学生上实验课的座次,上课时不准乱坐,这样哪名学生缺席、迟到、早退,教师都能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在上实验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不认真学习,敷衍了事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3.7 加强实验教学的考核 考试和考查,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考核本科生实验课的学习成绩时,也应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把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在中医药工作中的应用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可根据学过的内容,采取让学生现场操作和设计实验等方式评定学习成绩,并进行量化打分,如果实验课考核不及格,总成绩按不及格处理。◆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