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天籁须自人工求

天籁须自人工求

来源:九壹网
一, 天籁须自人工求 文/胡中惠 真率是传统诗词写作的一种风格,也 仿佛也是一个“复归”的过程。宋代禅宗大 师青原行思有一个三重境界说:参禅之初,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 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 看水仍然是水。唐代书论家孙过庭关于书 法学习也有个三段式理论:初学分布,但求 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 可以说是一种方法。司空图《二4-"四诗品》 说这种诗“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 著手成春”,很容易的。可是,在中国传统诗 词的写作队伍中,这样的诗人词人并不很 多,写词的辛弃疾算半个,写诗的杨万里算 一个。试举辛弃疾的《西江月》为例:“醉里 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 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 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日 平正。他们说的是不同范畴的问题,道理是 相通的,诗词写作也需要三个阶段,一个诗 词爱好者,没有经过严格甚至痛苦的技巧训 练,上来就玩“无技巧”,玩来玩去,可能就真 是一碗白开水了。 ‘去’!”杨万里的诗也颇多这种自然与天 趣,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 头!”比如:“接夭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 样红。”有人认为辛之词粗鄙杨之诗草率, 这就应了《随园诗话》的一句话:“天籁 须自人工求。”真率与草率一字之差,但区 别很大。从网上读到一些诗词作品,恕我直 我不这样认为,口语入诗词又恰合格律,这 是一种功夫,不是谁都能来得了的。 真率不是轻率更不是草率。中国传统 言,很多作品貌似真率实际非常草率。追求 作品的自然并不是信马由缰,诗三百篇中, 大多作品原本都是民歌,是孔夫子一首一首 修理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的。沈延 毅先生生前告诫青年书法家:草书并不是革 的东西 大都认为最高境界是去技巧化,所 谓“乎和简净 天成”,所谓“最高的技 巧建 我与 当 弼 可是,文学艺术是用心的艺 “跟着感觉走”?有一食除段,、 草为书。诗词写作也是如此,想写得像点样, E 友在一起 认寡舞笔主匡工 还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 塞≥芎我省书法褰卑 孑旭先 £ ; ,初读都好像 煎的,可是,在 阅读了他们相当攀晕的侮品二 毋 撕碎撕 碎再蜡接,终于寻枣 们的仓噼瞬。他们 瞬岛不是嚣 蒎有设专嘲, 而是在创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