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

来源:九壹网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

考试卷及参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深秋季节落叶纷飞,校园中满是学生打扫枯黄落叶的身影,描述错误的是( ) A. 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水解可产生葡萄糖

B. 若用落叶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滤纸条上色素带不受影响 C. 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D. 深秋季节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逐渐减小

2.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做为获取细胞膜的实验研究材料,其依据是( ) A.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容易获取 B.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物质

C.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镜下容易观察到 D.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和细胞核

3. 下图是野生祖先种和栽培品种香蕉的染色体核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栽培品种和野生祖先种体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都含11条染色体 B.栽培品种和野生祖先种都是香蕉,不存在生殖隔离

C.用秋水仙素处理野生祖先种的幼苗可以直接获得栽培品种香蕉 D.栽培品种香蕉可正常进行减数,形成的配子含有11条染色体

4.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5.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①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①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有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6. 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5种①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①B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①A种类在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不完全相同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 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由b个氨基酸构成。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b(c-18)+18a和b-a B.b(c+18)+18a和a+b C.b(c-18)-18a和a-b D.b(c+18)-18a和b-a

8. 在大熊猫和大肠杆菌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A.C和O B.C和H C.O和C D.H和O 9. 用单侧光照射小麦的幼苗(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该幼苗将( )

A.停止生长 B.直立生长 C.弯向光源生长 D.背向光源生长 10. 一马突然得病,并全身抽搐,兽医除对症下药外还要注射( )

A.食盐水 B.葡萄糖溶液 C.葡萄糖酸钙溶液 D.青霉素 11.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量元素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B.人体活细胞中含量从高到低排前四位的元素是O、C、H、N C.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如果Ca2+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与大量元素相比,微量元素的含量低,但其作用也很重要

12. 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甲、乙表示细胞,A、B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上图表示反射弧中某部分,则A表示神经递质

B.若上图表示水盐调节过程,A与B结合后,乙对水的通透性增强,引起A分泌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C.若上图A表示甲状腺激素,则乙可能是下丘脑或垂体细胞

D.若图中A与B结合后,促使乙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A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

13. 下列有关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可以保证植物充分利用光能 B.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根部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C.松土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 D.适当增加昼夜温差可以通过降低光合速率,增大呼吸速率来使农作物增产

14. 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该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 A. 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 B. 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D.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5. 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供应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切段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段燕麦胚芽鞘切段倒转过来,使形态学下端朝上,同样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供应块)。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中是否含有生长素?( )。

A. 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 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 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 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研究人员以某过敏原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四组,再用该过敏原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3%、6%、9%的青蒿素乳膏,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A组,说明B组小鼠发生了对该过敏原的免疫应答 B.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 C.小鼠发生过敏反应时,机体中分泌抗体的细胞大量释放组织胺,使小鼠出现呼吸困难 D.根据实验结果图,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

17. 下图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7.5×106J/(m2·a) B.图中B、C、D是消费者

C.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0% D.A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5.6×106J/(m2·a)

18. 图1是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简图,其中a、b、c、d表示细胞器。图2是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细胞内相关膜结构面积的变化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用到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B.3H-亮氨酸与其他氨基酸分子发生脱水缩合的场所是a C.c的作用主要是为其他细胞器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 D.图2中的X、Y、Z分别与图1中的b、d、细胞膜对应

19.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与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相符的是( )

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20.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有( ) A. 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B. 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C. 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D.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对细胞膜化学成分与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以下是该研究历程中的一些经典实验。

(1)15年,欧文顿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如果你是欧文顿,你提出的假说是_____。

(2)后来科学家证实,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其头部亲水,尾部疏水。1925年,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发现其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作出的推断是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请具体说明作出这一推断的依据:_____。选取人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

(3)已知油脂滴表面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1935年,丹尼利和戴维森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据此作出的推测是_____。

(4)1959年,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推测细胞膜两边的暗层为_____(填“脂质分子”或“蛋白质分子”)。

(5)由于罗伯特森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后来科学家对于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请列举其质疑的实例_____(答出一例即可)。

(6)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里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_____。 22. 图1是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细胞过程中某时期的图像,图2是细胞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曲线。

(1)图1所示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处于图2曲线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区段。 (2)该动物细胞时,图1中基因B、b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其最容易发生在图2曲线________区段;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联会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____。该基因型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时,若发生了基因突变,则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若发生了第二种情况,则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图3是该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画出与该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

细胞的图像___________。

(4)异黄酮能干扰动物和人体正常内分泌功能,为研究异黄酮对成熟雄蛙产生精子数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将成熟雄蛙均分为两组,______________(请把实验思路补充完整)。

23. 某种性别决定为 XY 型的昆虫有白色、黄色和绿色三种体色,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A/a 和 B/b 控制,基因与色素形成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现用白色雄性昆虫与黄色雌性昆虫杂交,F1中雌性昆虫全为绿色,雄性昆虫全为黄色。让 F1雌雄昆虫杂交,F1中出现三种体色。

请回答:

(1)该昆虫体色的遗传遵循基因_____定律。

(2)B/b 基因位于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

(3)F2中白色雌性昆虫所占的比例是_____。为探究中白色雌性昆虫的基因型,实验小组用纯合黄色雄性昆虫与 F2中白色雌性昆虫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若_____,则白色雌性昆虫的基因型是_____; ①若_____,则白色雌性昆虫的基因型是_____。

24. 下图(a)表示酵母菌体内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图(b)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过程①发生在________(缺氧、氧气充足或与氧浓度无关)的条件下。 (2)图(a)过程①发生在细胞中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 (3)图(a)中产生ATP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4)图(b)中乙曲线所代表的生理过程可用图(a)中________(填数字序号)过程表示。 (5)图(b)中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b)甲方式中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中________。

(7)图(b)中在氧浓度为b时甲乙曲线交点表示____________。此时若甲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消耗了Amol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此时消耗的葡萄糖为________mol。

25. 莲藕是广泛用于观赏和食用的植物,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莲藕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普通莲藕。图1表示在25①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莲藕的净光合速率。图2表示某细胞器中的膜结构和其上所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请分析回答。

(1)莲藕极易褐变,这是由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关反应引起的。将莲藕在开水中焯过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所示,光照强度大于a时,突变体的暗反应强度_____(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普通莲藕;在2000mol·m-2·s-1的光强下,突变体莲藕总光合速率比普通莲藕高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图2所示的膜结构是_______膜,此处产生的O2可到达_______(填具体场所)参与有氧呼吸。

(4)提取普通莲藕叶绿体中的色素,用圆形滤纸层析分离色素,装置如图3中A所示,分离结果如图3中B所示,①~①表示色素带。突变体的色素带中与普通莲藕具有较大差异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 B 2. D 3. A 4. D 5. C

6. D 7. A 8. A 9. C 10. C 11. A 12. D 13. D 14. D 15. A 16. ABD 17. AC 18. ABC 19. BC 20. ABD 21.

(1).细胞膜由脂质组成(细胞膜中含有脂质)

(2).在空气—水界面中,磷脂分子只能头部与水接触,尾部朝向空气形成单分子层,只有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排列为两层,才能符合铺开后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3).没有细胞核,也没有众多的细胞器 (4).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 (5).蛋白质分子

(6).动物细胞融合、变形虫运动、吞噬细胞的吞噬

(7).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运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22.

(1).次级精母细胞 (2).BC (3).AB

(4).交叉互换

(5).AB:Ab=l:3或AB:Ab=3:l (6).AB:Ab=l:l (7).

(8).实验组在添加了适宜浓度异黄酮的水体中饲养,对照组在正常水体中饲养;检测并比较两组雄蛙产生精子的数量。

23. BY×AAXbXb (4). 1/8

(5). 黄色雌性①绿色雌性①黄色雄性①绿色雄性=1①1①1①1 (6). aaXBXb

(7). 黄色雌性①黄色雄性=1①1 (8). aaXbXb 24.

(1).与氧浓度无关

(2).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3).①

(4).①① (5).

(6).细胞质基质

(7).有氧呼吸O2吸收量与无氧呼吸CO2释放量相等 (8).A/3 25.

(1).高温使多酚氧化酶失活(或活性降低),抑制了褐变过程 (2).高于 (3).23.5 (4).类囊体 (5).线粒体内膜 (6).①、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