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提纲
⽆论学习哪⼀门学科,学⽣⾸先要做的就是对这门学科有⼀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你是不是需要⼀份知识点提纲呢?以下是⼩编给⼤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提纲,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提纲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成。区别:是否有新物质⽣成。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内焰、焰⼼(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后⽣成⽔和⼆氧化碳
5、⼈吸⼊⽓体和呼出⽓体:相同点:都有⽔、氧⽓、⼆氧化碳不同点:吸⼊⽓体:氧⽓多 呼出⽓体:⼆氧化碳、⽔多结论:⼆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灰⽔变浑浊。试管 烧杯 酒精灯 漏⽃ 滴管 集⽓瓶 ⽔槽 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
(1)固体药品的取⽤:①存放:⼴⼝瓶。
②取⽤: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倾⼆送三直⽴)块状—镊⼦ (⼀横⼆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①存放:细⼝瓶。
②取⽤:瓶塞倒放;标签朝⼿⼼;⼝对⼝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
(3)量筒: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下端平视(否则俯⼤仰⼩)
(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灯帽熄灭酒精灯,禁⽌⽤嘴吹。
②⽕焰分三层:外焰(温度)、内焰、焰⼼(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法:
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向上与桌⾯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外焰,试管⼝不可对⼈。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燥,试管⼝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外焰。(6)玻璃仪器洗涤⼲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瓶
(8)取⽤药品时做到:⼝不尝、⼿不摸、⿐不闻(闻的⽅法:扇闻)
未说明药品⽤量时:液体⼀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1.课本要“预、做、复”。每堂新课之前,要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每节内容后⾯的练习⾃⼰可以先做⼀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步⼀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较复习,对概念、实验、⽅程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做⼀遍,对课本上的概念、实验、结果梳理⼀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2.课堂要“听、记、练”。要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些练习题加以巩固。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分⼦式、实验现象背熟,⽆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亲⾃动⼿才能减少出现的错误。
3.作业要“思、问、集”。作业⼀定要养成独⽴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法、⾓度⼊⼿,多从典型题⽬中探索多种解题⽅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化学解题思想,如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常⽤⽅法。对于难题,要多问⼏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吗?另外,对于⾃⼰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做到绝不出现第⼆次类似错误。
怎样才能学好初三化学
1.掌握好四个基本反应的原理及代表反应。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2.掌握好以下⼏个试验的基本过程:实验室制氧⽓,实验室制氢⽓,实验室制⼆氧化碳,酸的通性。3.总结出酸和碱的基本性质。
4.学会配平化学⽅程式,并会基本的计算。5.上课⼀定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这是关键。6.多做练习题,熟能⽣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