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研成果应用障碍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4-12-29T14:08:58.903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7月中旬供稿 作者: 郝冰[导读] 护理学新的研究成果必将对护理实践水平的提高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郝冰HAO Bing曰王晶茹WANG Jing-ru曰张高坤ZHANG Gao-kun曰郝娜HAO Na曰林英LIN Ying曰黄双丽HUANG Shuang-li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牡丹江157001)
(Hongqi Hospit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Mudanjiang 157001,China)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找出了护理人员应用科研成果的最大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Abstract: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is article finds out the biggest obstacle for nursing staff to apply scientificresearchachievem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护理人员;科研成果;应用障碍;对策
Key words: nursing staff;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obstacles for application;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0-0288-02 1 研究背景
护理学新的研究成果必将对护理实践水平的提高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用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标准和护理质量,并且护士视自己为专业人员的自信将被加强。但是现阶段临床护士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还是习惯向资格老的护士或者医生请教,很少用查阅文献应用护理研究成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研究科研成果在临床实践中推广的困难是很有必要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研究对象来源:黑龙江省综合医院从事临床一线护理的工作人员。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一是,专家纳入标准:在护理领域工作超过了15 年;具有一定的相关领域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等。二是,护士纳入标准:从事临床一线临床护理工作且同意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排除标准:一是专家排除标准:拒绝参与该研究。二是护士排除标准:对该研究没有兴趣的;没有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剔除标准:依从性不好,不能坚持完成量表的全部内容。 2.2 方法
2.2.1 研究方法本研究中的抽样方法包括专家抽样方法、医院抽样方法、护士抽样方法。专家抽样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从黑龙江省某高校2 所附属医院选取符合标准的专家6 名。医院抽样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省级、市级、区级医院中各抽取2 所医院。护士抽样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6 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中进行抽取。抽样完成之后,整理出调查对象的名单,采用调查研究法进行调查。
2.2.2 研究工具本研究的调查表为:“研究成果实践中的应用障碍量表”。
Barriers Scale 经专家翻译并回译,并请教相关专业的专家,制成中文简化版。由于国外报道的护士应用障碍量表的某些项目与我国护理状况不符合;故对其进行修改,修改之后的问卷包括2 部分,淤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工作科室、受教育情况、就业状况、工作工龄、医院性质。于研究成果实践中的应用障碍,包括1-29共29 选择题,选项分别计1、2、3、4、5,1 代表不同意,5 代表同意;四道开放性的问题自己写出实际应用中的障碍(第30、31、32、33 题)等;最后自己写出在实际应用中认为的最大三个障碍。 2.2.3 统计学方法把得到的全部数据库都输入计算机中,然后利用SPSS for Windows 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量表的评价:通过Barriers Scale 各条目得分测定其克隆琢系数,通过因子分析测定其结构效度。护士工作倦怠影响因素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2.2.4 质量控制为确保调查质量采取了以下措施:
淤制定合理的护士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于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减少信息偏倚的可能性。盂为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应向其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榆收回资料时必须立即进行查看。虞数据录入阶段进行逻辑查错,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3 结果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对黑龙江省综合医院从事临床一线护理的工作人员共发放了100 份调查问卷,回收了100 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情况、工作科室、就业状况、工作工龄、医院性质。年龄段分23-30 岁、31-44 岁、45-60 岁,所占比例分别为14.5%、59.6%、25.9%;性别,男、女比例分别为3.0%、97%;受教育情况,初中及以下、高中、专科、本科、硕士及其以上所占比例分别为0%、0%、76.3%、23.7%、0%;护士工作工龄分为2-9 年、10-19 年、20-29 年、30-43 年所占比例分别为19.1%、
32.5%、38.6%、9.8%;工作科室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所占比例前8 个科室为11%,中医科为12%;因其调查对象为黑龙江省综合医院,所以医院性质都为公立。
3.2 护理人员科研成果应用障碍护理人员科研成果应用障碍主要包括护士们没有足够的权力改变对病人的护理程序;没有时间阅读相关的文献以获取新的观点,工作中没有时间试用研究成果;对护理研究缺乏认识认为自己从中获益甚微、自己对护理研究质量缺乏评价能力、不愿意改变习惯去尝试新的观点;护理管理者不允许做新尝试,以及应用中得不到医生的合作或护理人员的支持;护理科研经费短缺,应用研究成果时缺乏相应的设备;相关的护理文献未被汇编在一起,不能获得与自己专业直接相关的研究发现;没发现适用于本科室的护理研究、护士学历普遍偏低,没有知识丰富的同事共同讨论新的观点;护理研究可信度不高不同文献报告相反的结论、护理研究不切合护理实际,更新操作意义不大;护理研究方法不当或结论不正确,当护理人员对研究报告的结论无法判定或产生怀疑时,就不可能应用其去指导临床实践。
4 护理人员克服应用科研成果障碍的对策
护理人员应用克服科研成果障碍的对策主要从加强对科研成果的认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科研成果认知教育、提高科研者的科研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4.1 加强对科研成果的认识研究成果分为应用技术性和基础理论性、商业开发性和软科学类研究成果。应用技术性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一般为发表学术论文,发挥社会效能重在推广应用,但是没有商品的属性不可以转化为商品。基础理论性的成果推广应用不易,重点在
于继续研究,逐渐向应用方面转型。商业开发性研究成果的重点在于有效开发,产生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软科学类成果重点在于宣传,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4.2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人员克服科研成果的应用障碍,首先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然后医院要转变护理人员的工作思想,并适当放权,提高护理人员的权威性;再次,加强领导者对护理人员的关注支持,创造良好的研究成果应用环境,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现解决问题,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
4.3 加强护理人员的科研成果认知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科研成果认知教育,医院应该多开设相关方面的课程,加强科研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培养他们的科研成果研究分析、评价能力。
4.4 提高科研者的科研能力护理人员应用科研成果障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认为科研成果不可信。要想克服这个障碍,只有提高科研者的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的信服度。科研工作者提高科研质量,注重科研理论与实践工作的相结合,比如正确的科研方法,实用的临床研究,严谨的科研设计,科研成果易读、易懂性,一定要确保科研成果的实用、科学、可靠。
综上所述,护理科研成果的应用牵涉的因素很广,如科研成果、研究者、患者、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克服科研成果的应用障碍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医院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宣传,促进科研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斌全,商临萍.高等护理教育科研管理的现状和展望[J].护理研究,2009,24:2166-2168. [2]马玉芬,赖小星,高宇,孙蓓.临床护理科研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0,09:-92. [3]田红梅.乌鲁木齐四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综合素质调查分析[D].医科大学,2012.
[4]张志云,武燕燕.我国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