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矫正学生粗心马虎等不良习惯的重要性
一、引言
在学习过程中,“粗心马虎”给许多学生带来了困扰,甚至对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极大的影响。谈起学生出现的这些粗心马虎之举,老师和家长们都很闹心。有研究发现,学生的粗心马虎多半是长期的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并非天生如此。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使学生很难学到知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甚至对于其今后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相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而且将长期对其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说,教师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典型案例分析    (一)典型案例
在我教过的学生里,有两名同学比较有代表性。一个学生是叫于幕滕,他脑子很灵活,又特别聪明,是一个先天条件非常好的学生,不过其学习成绩一直不怎么理想,究其原因是他平常学习时总是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久而久之养成了粗心的坏习惯,所以在
考试中常常因此而丢分。其粗心犯的错误都是一些十分低级的错误,比如在一次黑板演练时,正好学到拼音部分,于幕滕把“妈”的拼音错写成了“na”。我把他叫到跟前批评他的时候,他非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不服气的说:“这道题目很简单,我会写,不就是不小心把m写成n了吗?下次我不写错就是了。”我严肃地说道:“医生给病人开药,写错名字,比如把“地巴唑”写成“他巴唑”,结果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影响生命,这还有下次吗?别小看一个小小的拼音字母、一个小小的中国汉字,写错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粗心的毛病不可小视,这是太多太多的教训得出来的结论。”听完,宋春阳羞愧地低下了头,跟我保证一点要改掉粗心的毛病。
另一个叫做宋泽华的男生跟于幕滕一样,先天条件特别好,在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上比其他同学好的多。同样,这个学生也有粗心的坏习惯,经常出现因为读题不认真,导致答非所问或用错题目所给的条件。在语文期中检测中,宋泽华竟然将“20字以上”的题要求错看成“20字以内”,答案只写了19个字,结果可想而知。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而且往往老师在指出学生的错误时,学生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粗心马虎的成因    在对大量的实例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学生粗心马虎的原因主要有:
1、在不好的生活习惯影响下产生的不好的学习习惯;
2、没有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3、大大咧咧的性格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上难以认真下来;
针对这些粗心马虎产生的原因,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情况的不同,我们应该对症下药,善于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帮助他们逐步改掉粗心的坏习惯。在肯定他们聪明好学的同时,注意用他们自己因为粗心马虎造成的后果和教训来说明粗心的危害性,让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粗心的毛病,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学生学习过程中粗心马虎等不良习惯的矫正策略
虽说粗心马虎一直被称为小毛病,但是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若不重视会使得学生粗心的毛病更加顽固,影响他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学生在上学时期,粗心的坏习惯才刚刚形成,只要老师注意引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掉并不难。帮助学生改正的具体
措施如下:
(一)跟学生讲粗心马虎所造成的危害    粗心马虎的毛病人人都有,有的人一般不会犯,有的人却常常犯,主要是跟他们对待粗心马虎的态度有关。所以说,要想帮助学生改掉这个毛病,首先要让其认识到粗心马虎的危害性。可以通过学生普遍喜爱的故事引入粗心的危害,让学生们感受到粗心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改变他们过去那种不在乎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粗心的毛病。比如,在课堂上讲一个古代的“马虎图”的故事,通过故事的结局(因为《马虎图》的误导,画家的大儿子射死别人的马,二儿子被老虎吃掉),给学生以惊醒。然后联系到学生个人,列举其过去由于马虎导致的后果,使其切身感受到粗心马虎的危害性,从而让学生产生主动改掉这个坏习惯的动力。
(二)塑造学生优良的性格特征
粗心产生的根源是不好的性格特征。在医学上讲求治病要治根,在改掉粗心的毛病时也是这样。认真、细心、负责是克服粗心的前提条件,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以身作则教育他们不论大事小事都要认真对待,出现了失误必须认真反省,严肃对待,在改正的基础上下定决
心一定要避免失误的再次出现。    (三)帮助学生自我警醒
针对每个学生,展开对其粗心毛病的分析,与学生自己一块总结出他们易犯的错误,总结归纳出来,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应该如何去改。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粗心表现的不同,引导他们给自己写下一些警醒的话,贴在醒目的地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细心,避免再次出现相同的失误。    (四)培养学生回头检查的习惯
回头检查是避免出错必不可少的步骤。在解答题目时,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这道题目怎么做,更重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解答题目。把做题过程中的审题、思考、解答、回头检查等步骤全部教给学生,让他在以后解题时按照这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将题目做出来,特别是不能落下最后的检查环节。检查的时候不能像走过场一样看一遍算完,而是要把题目的读题、计算、单位和是否写“答”以及是否答完了所有的提问等全部认真检查一遍,努力查找可能存在的错误。以此让学生感觉到回头检查的好处,养成做完题目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五)对学生的粗心错误及时反馈
对待学生容易粗心犯错的地方,老师可以纠正其
错误以后拿出类似的题目让学生重新解答一遍。也可以组织学生对待易错的地方展开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令其产生战胜粗心的信心。在一段时期后,再将类似的题目出到测验中,并对已经克服粗心的同学提出表扬,使其他同学能够产生“我也要克服粗心”的想法,如此一来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总之,只有让学生重视粗心马虎的危害,使其产生主动改掉这个毛病的意识,才能逐渐培养出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不管对他们现在的学习,还是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