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地车自行拆解保养图文精选教学教程

山地车自行拆解保养图文精选教学教程

来源:九壹网
 .

山地车自行拆解保养图文教程

当我们确定要进行一次单车的维护时,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对单车的清洗。这个步骤是让之后保养事半功倍不可或缺的步骤。

清洗车架可以用抹布蘸水淋到部件上,这样粘在车架底下的泥块遇到水后很易变软,这个时候只要再用抹布擦拭就可以轻易地去除泥污。笔者个人不赞成用高压水等去冲洗单车上的污泥,因为这样清洗,水易进入中轴或者花鼓里,影响零件寿命。

此时需要注意一些车架上容易积泥的地方,比如中轴上五通的位置。在用清水洗掉车架上的泥水后,接下来在抹布上倒少许洗洁精,用手简单揉搓后就可以在车架上擦洗,在遇到车架上有脏物的位置,只要轻轻地来回擦几次,车架就会干净起来。通常不推荐使用洗衣粉等强效的去污剂,因为许多单车都是铝制材料,洗衣粉中含有的碱成分会和铝发生化学反应,天长日久就会导致单车铝的部分出现些颜色怪异的斑纹,所以柔性的去污剂——洗洁精绝对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先量一下链条有没有过度伸张,如果已经超限就剪下来直接丢了吧 这条状况还满好的继续留用

.

用“截链器”剪下链条~

把链条洗乾净,我习惯用松香水来洗 松香水会自然挥发不用为後续处理伤脑筋

.

把洗完的链条擦乾净,晾在通风处让剩余的松香水挥发掉

拆下轮组,把车倒过来方便後续作业,油压碟煞不建议倒立,建议先把碟煞组拆下来

在洗轮组的时候,可以选择用刷鞋子的刷子蘸洗洁精刷外胎上的泥沙。而在洗车圈的时候,最好换成粘有洗洁精的抹布,仔细抹车圈上刹车皮刹过的地方。辐条方面简单的擦洗就可以。在洗完花鼓

.

的时候,同样不要用高压水等祛除洗洁精。只需简单淋过水后用干净的抹布擦抹就可以了。洗坐管和坐包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泥水顺着坐管夹的缝流进坐管里。在坐包底下,往往是泥水飞上来最多的地方,要细心用抹布把泥抹掉。对于轮胎可以用稍微硬一些的刷子刷去轮胎上的砂石和灰尘,进行简单的保养。

拆飞轮

.

飞轮一样刷洗乾净

在整个大扫除的过程中,可能这三个配件是最脏的部位了。因为配件上留有润滑油,灰尘最容易粘附。我们可以先在抹布上同样倒上洗洁精,蘸了水后就可以去清洗牙盘,在洗牙盘的时候,尽量用抹布把每一个牙洗干净,当洗完后用水一冲,你会惊喜地发现在有洗洁精抹布的擦洗下,牙盘已经光亮如新。接下来要洗的就是飞轮了。洗飞轮要把后轮拆下来清洗。首先放松后刹车,这样刹车就不夹着轮子了。先把后轮快拆两边的螺钉扭松,这个时候轻轻拍一下后轮,轮子就能出来了。把轮子放在地上,用抹布在飞轮上仔细擦抹后,把轮子装回车子上要注意后拨的位置,慢慢拉开后拨就可以把轮子放进去。这个过程很简单,经过一次两次拆装后即可了解。最后要清洗的就是链条了,长时间骑行后,链条上容易粘上许多泥沙。洗链条的方法多种,笔者在这里介绍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使用煤油洗链条,把粘有煤油的抹布包住链条去来回拖动。弊端就是会让自己身上留下异味,沾上油垢和油渍。第二种方法则是用洗洁精。这需要注意的是在洗链条的时候,最好能使用45度左右的热水,这个温度更容易发挥其清洁作用。除了需要用粘有洗洁精的抹布来回擦拭链条外,最好再用粗一点的毛刷子慢慢的把每一节链条刷一次,很快黑色的链条就会呈现出原有的色泽。

晾干

.

牙盘,后拨,前叉 拆解

牙盘拆解

把齿盘的迫紧螺丝拆下~~拆齿盘的时候记得顺便检查锁齿环的螺帽有没有锁紧

.

用牙盘专用工具时记得螺纹要旋到底

洗完以上的配件后接下来是洗指拨了,指拨里面是比较复杂的,零件内有较多的黄油起着润滑作用。在清洁指拨时最好用抹布轻轻擦一下,干净就可以了。洗前拨、后拨的时候,可以用水管直接对准前后拨的空隙地方用水冲洗,这样可把卡在前后拨里的泥水和沙子冲洗掉。冲掉后可同样用洗洁精把前后拨上面的油污洗掉。

转动螺丝拆下齿盘

.

后拨拆解

把後变的变速线卸下

拆下後变

.

把中变的变速线卸下 中变偷懒没有拆

把前後煞车线卸下

.

把前後夹器拆下,前後夹器不要搞乱~~比较高皆的夹器是有分前後的

拆下前叉龙头上盖

.

前叉及碗组拆解

拆下龙头

.

低价的头碗迫紧环都是塑胶的,拆不下来可以赏它几下~~建议用软的鎚子

就这样整车解体轻轻松松

廉价头碗的所有零件

.

清洗前叉和脚踏很简单,脚踏只要把泥水洗掉就可。前叉最好不用水冲洗,在擦洗叉子的内管时候,要把抹布上的水拧干后再去擦前叉的内管。前叉内管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些杂质留在上面,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掉,最好能够养成保持前叉清洁的习惯,这也是对前叉最基本的保养。在洗刹车时候(以V刹为准)可以用水管直接冲洗在刹车里面留有的泥沙,为接下来的保养做好准备。对于轮盘、前后变速器、导轮等都可以用刷子去除灰尘和小的污垢。

清洁之後乾乾净净

.

上下碗涂上黄油~~不是白巧克力呦

插入前叉保养图例(以REBA 和 SID 为例,举一反三呢,一通百通,希望有所启迪) 插入-----------------------------------------------------------------------------------

对于我来说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叉子,但现在感觉很涩 不润了,所以打算拆开保养 换油.

.

先把负气压放掉

再把正气压放掉

.

用10MM的开口扳手 把负气压的螺丝拧松一点

然后把阻尼一边的调节扭拿掉 用5MM内6角拧松一点

用橡皮槌 槌下去 上面的螺丝不能完全拿掉 槌下去一点 再把螺丝拧上来一点阻尼口那里也是用同样的方法 槌下去一点 再把螺丝拧上来一点

两边应该是全部都槌下去的.

.

另一边的 .

当完全槌下去以后 内管就可以从外管里抽出来了.

前叉工作的时候内外管摩擦最多的就是在这个地方 里面真的非常脏!

把油曹里的润滑海绵拿出来 意外的看到 有一个的半边居然一点油都没有 而且很干净 说明这叉子在出厂的时候这个环节就没有做好!(之后这个东西要进行清洗的!)

ROCK SHOX新突破?

这个要特别说一下的 关于ROCKSHOX的MOTION CONTROL的技术! 现在,在采用带锁死功能和不带锁死的避震器的朋友,应该有体会,在以下几种情况,会很尴尬.

.

这 .

例如当在爬坡的时候,遇到很不平整的路面.不锁死(或无锁死)会容易累,锁死又震手,不好操控.真是两难.

或者锁死后正在进行长途骑行,30的速度下忽然的在你眼前出现了一道沟,一块石头,或者一个落差.已经来不及做出反应了.只有硬冲过去.一是有危险,而是容易损伤避震器.

又或者你希望你的避震调教的又润又软.再崎岖的地方都能如履平地.可是,在田间小路上,只有些小碎石.避震行程都用不到30毫米.而你的又长又润又软的避震器在这样的路面上,却随着你的大力踩踏,而剧烈起伏.吞噬着你的动力.(俗称BOBBING)怎么踩都踩不快.不是很让人沮丧? 下面我先把MOTION CONTROL拆开

.

1.5MM的内6角拧松

拿掉那个扭

.

用卡簧钳把这个卡簧拿掉

.

把蓝色的COMPRESSION 盖子拿掉

.

2MM内6角 下掉这个套环

.

同样!很脏

.

套桶扳手拧松

.

通俗点说,MOTION CONTROL的核心就是上图这根红色的棒棒了 它使避震在锁死的状态之下,还可以有小的动作.

注意,是小的动作.就是说对小冲击有一定避震效果的同时,不会损耗太多你的动力.这样,上面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但切记哦!它只能对付小的颠簸哦!大的落差就放过他吧!

把这根红色的棒棒拿出来

把这根红色的棒棒拿出来后就可以把油倒出来了 也很脏...天啊.......

阻尼系统就是用外部的一个2.5MM内6角来调节内部进油孔的大小 .

来调节油从这个孔里流过

.

的速度 速度快回弹就快 速度慢就是你叉子压到底回来的速度就慢

润滑海绵洗干净后(事实上只能洗成这样)放在润滑油里浸泡 使这个海绵充分吸满油.然后再放回叉子外管里面的那个油曹里面 然后把内管插进外管里面 再把外管底部2个螺丝拧紧

换了100毫升5W干净的避震油 倒进内管里面.把红色的棒棒再上回去.全部拧回原来的样

.

子 就可以了

做完保养之后感觉叉子无比的顺畅!!!哈哈哈哈~~

在过去的一年中,FREERIDI自由骑和ALL MOUNTAIL全地形车种越来越成为国外车厂的热门话题.人们需要的是重量,刚度和长行程互相平衡的产品.ROCKSHOX在05年也不再沉寂,推出了PIKE和REBA来应对市场. 插入完毕

-------------------------------------------------------------------------------------------------

把前叉装回去,头碗零件的方向和顺序不要搞错

.

把龙头上盖装回去调整好间隙,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

.

把龙头桥正锁紧

后拨及中轴拆解

接下来把所有零件清洁乾净~~洗车用家里的洗衣粉/沙拉脱泡浓一点就很好用了

.

另外....用抹布擦就行了不要整个丢进去

拆卸下导轮

.

拆卸上导轮

一般保养拆到这样就差不多了

.

清洁乾净

上黄油

把导轮装回去~~怎么拆的就怎么装

.

插入后变速调整贴

插入----------------------------------------------------------------------------------------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链条长度测算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前拨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OK-------------------------------------------------------------------------------------------------

GO ON……

拆BB的时候要先拆左边在拆右边

.

拆下的BB(中轴)

中轴及V刹上油

把螺纹清乾净涂上黄油~~一般BB的螺纹上都有上螺丝胶因此有的人主张不能上油

.

清乾净上黄油

锁BB的时候右边的先带上之後左边的也带上,右边先锁紧之後在锁左边的~~如果有垫片的话请别忘掉了

.

锁好的BB

费了一翻功夫全部都擦乾净了,接下来开始组合

.

把V夹座涂上黄油

後叉也是~~V夹座的三个孔是用来调整手感的(弹簧力量)一般用中间的孔

.

夹器上的十字螺丝也是用来调整张力用的

便宜的煞车皮会卡铝削,这就是为什么轮框会刮伤的原因

.

把後变/夹器/齿盘装回去

轮组及花鼓拆解上油

接著处理轮组~~先把它擦乾净

.

检查前後轮钢丝张力是否有明显不均衡,有的话拿去给店家处理吧

先拆前花毂~~前花毂左右是对衬的,後花毂多一个棘轮左右不对衬

.

拆下防尘套

.

卸下并紧螺帽

拆下螺帽铁盖取出里面的轴心和

.

前花毂里面的东西

把花毂清乾净

.

上黄油

后花鼓拆解

把黏回去,左边几粒右边几粒自己要搞清楚

.

装回铁盖

锁上螺帽

.

抓好间隙锁紧并紧螺帽~~间隙要抓到刚刚好须要耐心和细心

前花毂完工

.

後轮~~SHIMANO的後花毂一般都从左边开始拆 这粒低阶死马肉匪货没有防尘盖,直接就可以拆螺帽

拆下并紧螺帽

.

取下套筒

松开螺帽,把轴心和里面的取出

.

用10mm的六脚扳手松开棘轮固定螺丝

最后的安装

棘轮拆下後就长这样,顺便把他擦乾净

.

後花毂里面的零件,原本还想拆棘轮的....手边没有适当工具.....下次在来吧 ~~图片里面应该是左右都9粒,谢谢网友指正~~

.

装回棘轮

.

上黄油黏~~一样左右的数量别搞错

装回铁盖

.

抓好间隙把螺帽锁紧

把飞轮装回去

.

装轮组

装链条,上链条油

如果说清洗是为了让爱车在关键时刻更好的发挥,并且延长车子的寿命。那么对于车的保养和调适,受益者更多的还是车子的主人。 单车的日常保养通常只需要几样很常见的工具:六角扳手、十字螺钉、润滑油。而对于润滑油,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通常笔者是不建议用那些别人使用过的黑

.

色汽车机油。即便是2块钱一瓶的缝纫机油也较实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使用三四十块钱一瓶的高级润滑油,通常在大的超市都可以买到。笔者通常选用8块钱一瓶在很多自行车行都能买到的链条油。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保养前,必须用干的抹布抹干单车上的水,特别是链条、飞轮、牙盘,可以的话最好是等单车上的水全部干后再进行保养。 1.线管

第一步要保养的是线管,首先把大盘的变速变到第三齿,后拨变速到最高齿(也就是最大的盘片),然后在不转动车轮的情况下把指拨后拨退到最小的齿轮,此时变速线放松,就可以把外套管从车架固定座上拆出来了,前拨同理。拔出线管以后,可用抹布蘸润滑油包着内线擦拭。如果内线生锈可反复擦洗。

对于刹车线管,可先用六角钉把刹车上夹着内线的钉放松后进行拆卸。然后使用小注射器,将润滑油注射进线管里面去,来回拖动线管。

如果在装回变速线时,后拨变速线太难置入,只要用手把后拨的后爪向下压就可以继续装入线管了。 拆除变速线

可以通过对变速线加润滑油进行简单的保养 2.刹车(V刹)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刹车皮或多或少都有些磨损。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将刹车拆下,检查刹车弹簧里是不是有泥沙,清除后要上一点黄油作为润滑。

如果刹车皮磨偏,则需要装入刹车后进行调整。在装入刹车前,在车架装刹车的位置插进刹车的地方先涂上一点黄油。装进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刹车上的弹簧伸出来的那点是插在车架的第二个孔上。车架V刹处有3个小孔,第一个孔刹车力度最大,第三个是最小。调适时夹紧刹车,就可以看见刹车皮在车圈上的位置,如果偏的话,在夹紧刹车的状态下去用六角钉放松刹车皮,调整刹车皮转到合适的位置后扭紧刹车皮的六角钉就可以了。 3.前拨、后拨

车清洗完,前后拨的关节处,最好滴上润滑油;后拨2个导轮处,可用注射器注射些润滑油进去。

.

前拨顶上有两个螺钉,螺钉旁边分别有字母H和L。H(high)螺钉作用是调整链条在最大盘片上的位置。逆时针旋出,前拨臂就会远离坐管位置。如果太远,易导致在变上第三盘片的时候脱链,太近的话链条会磨前拨,此时可调整H螺钉。L(low)螺钉的作用是控制链条在最小片的位置,逆时针旋出,前拨臂就更靠近坐管,如果旋出太多会导致在变速的时候链条脱链到五通位置,旋进太多也会则会让链条和前拨相碰。

后拨和前拨一样有H和L的螺钉。H螺钉旋进去太紧,会造成链条不能下到最小的飞轮上;反之,链条在下到最小齿后易脱链。调好后,要确保最小的飞轮和后拨臂上的导轮位置是在同一平行线上。L螺钉调好的话,链条可以很准确地进入最大的飞轮,如果扭得太紧,链条就不能上到最大盘,太松就容易掉链影响飞轮和辐条运转。变速系统的调整除了在前后拨上调外,还可以在前拨和后拨粗调后,再去调指拨上的微调。 4.链条

等车链条干后,要给链条重新上油,方法同清洁链条。最好不要直接将润滑油滴到链条上转动,因为这样会有油滴溅到车圈上,影响刹车的性能。

OVER……拍手!!鼓励DIY保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