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3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3

来源:九壹网


2016年度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受地球自转和物体惯性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将发生偏转。下图中水平运动的物体偏转的方向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如图),据此回答题。

2.四个地点中线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在乙地上空俯视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4.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题。

(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昼夜交替主要是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在下列情况下,人们有可能看不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地球停止自转,仅有公转存在,地球上的人 B.地球停止公转,仅有自转存在,地球上的人 C.一架自西向东飞行的航空器中的飞行员 D.一架自东向西飞行的航空器中的飞行员

6.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其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如下图实线如示。回答下列问题。

7.该时间段是

A.3.21—6.22—9.23 B.9.23—12.22—3.21 C.6.22—9.23—12.22 D.12.22—3.21—6.22 8.P点的这种移动将影响地球上

A.各地地方时差异 B.各地气候的变化 C.水平运动物体偏向 D.极昼极夜范围变化

9.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对一些地区气候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图6为某区域局部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10.关于图中四处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因为近地面温度较低,空气下沉 B.②处暖湿气流上升,常出现阴雨天气 C.③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为西北风 D.④处空气因为堆积下沉,常形成高压 11.若甲、乙位于西岸,此季节两地之间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湿润 D.低温少雨

读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12~13题。

12.图中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③>④>①>②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

13.关于该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C.近地面风由③地吹向②地 D.③地多晴朗天气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H)方向上的气压(P)分布图。完成18-20题。

14.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A.E→A→B→G→E B.E→G→B→A→E C.G→E→A→B→G D.G→E→B→A→G

15.在上图所表示的高度范围内,下图中正确表示城郊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差的是

A. B. C. D.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市区气流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垂直方向上存在气压差异 B.市区和郊区之间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C.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易导致城市产生“热岛效应” D.郊区农民大量燃烧秸秆会加强市区和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11~12题。

17.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的热力运动 18.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20.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21.若该图为东亚冬季风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地中,乙是陆地 B.甲、乙、丙三地中,甲地气温高 C.丙气流的性质是温暖湿润 D.海陆热力差异是该环流的成因 读浙江省某市某年12月12日实时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指数,完成22~23题。

22.该市未来三天温差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云量增多 C.风速变化小 D.污染加剧 23.导致此季节该市空气污染指数偏高的自然原因是( ) A.大气温度低 B.西北风强劲 C.大气降水少 D.生产活动多

“高温、干旱”是去年夏季我国江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特点,据此回答24、25两题。

24.引起该地区高温干旱的天气系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属冷锋过境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26.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甲位置A点处于 (晨、昏)线上,这时B点的地方时是 ,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三点的自转角速度 。

(2)图中乙位置C点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 (2分),此时C点的地方时是 ,假如有一水平运动物体在C点由南向北运动则其向 偏。

(3)从甲到乙,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不断 ,太阳直射点不断向 (方向)移动。 27.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__________原因。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____________。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上升或下沉);冷却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上升或下沉)。

(3)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4)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白天或夜间)(2分)。 28.

(1).读“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__________(填字母)。

(2)图中箭头V表示A点空气匀速运动方向,此图是________(南、北)半球气压分布图,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F1、F2、F3对风速有影响的是________(填字母)(2分),只影响风向的是________(填字母)。B、C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 。B地的风向 (2分)。

29.(10分)读“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是 月,判断理由是 。(3分)

(2)C处此时受 气压带控制,气候特征是 。(3分) (3)此时B处的气候特征是 ,原因是 。(2分) (4)此时A、D两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2分)

30.如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 , 在该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 ;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系统控制下,B处的天气特点是 。

(2)C、D、E、F四地中,即将发生明显天气变化的是 两地(2分),原因是该两地将受到 的影响,届时将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当此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G处的风向为________。

【答案】

1.C 2.A 3.A 4.B 5.D 6.B 7.B 8.D 9.C 10.B 11.C 12.D 13.A 14.B 15.D 16.B 17.B 18.B 19.C 20.B 21.D 22.B 23.C 24.B 25.C 26. (1)昏 12 B 相等

(2)恒星日或23小时56分4秒 16 东或右 (3)加快 南

27. (1)根本 热力环流 (2)B 上升 A 下沉 (3)④ ⑤ (4)白天 28. 22.(1)F1

(2)南 南半球风向左偏

(3)F1,F3 F2 C C地等压线密集,水平其压梯度力大,风大。西北风 29.(7分,每空1分)

(1)1 北纬30°~40°之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2)副热带高气压带 炎热干燥 (3)寒冷干燥 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4)温和多雨

30. (1)高压(反气旋)系统;晴朗;低压(气旋)系统:多阴雨天气。 (2)C、E;冷锋;阴雨、大风、降温;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