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2期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Vo1.27 NO.2 Mar.2O13 2013年3月 Jour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扩大内需背景下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 大力推进环京津体育产业聚集区建设 陶 澜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体育部,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扩大内需、环京津健身休闲圈和京津冀都市圈建设为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河北省体育产业要实现 跨越式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是前提,对接京津是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推进环京津体育产业聚集区建设,做 出规模与特色,才能吸引体育产业相对发达的京津地区的投资与消费。通过对河北省环京津8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梳理, 提出环京津体育产业聚集区建设的总体构想、功能定位与发展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体育产业;环京津;产业聚集区;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3)02 0016—05 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和巨额利润,使其已成为 2l世纪最有活力和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体育产业每 年为世界带来4 000亿美元的收入,并以20 的速度逐年递 增,已成为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发达的 北美、西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体育产业年产值都排在国 内 大产业之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 1.1.1 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中国扩大内需 近两年来,国际金融危机使以高出口和高投资为主要特 征的、靠新增投资拉动经济上升的发展方式受到严峻挑战, 中国经济增长须向更注重平衡、更依赖国内私人消费支持的 模式调整,“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成为应对金融 危机、实施宏观、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思路,扩大 入,体育产业定位日渐清晰,它既不是着眼于社会效益的体 育事业,也不是体育事业的产业化部分n],它业已构成了一 个独具特色的经济产业门类。 国家体育总局在《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中,首次 明确提出量化指标,“十二五”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平均每年 l5 以上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 4 0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7%,从 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 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破解内外困局的必然选择。 1.1.2体育消费具有扩大内需的潜能 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参照经济学家H・钱纳里提 出的“标准结构”,当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以上时,居 民消费率不能低于61.7 ,而我国在2005年时人均GDP 就已经超过】000美元,居民消费率还不足4O 。随着社会 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已经充 分认识到合理的体育锻炼在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和增进 健康中的作用。体育消费作为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社会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具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1.1.3居民收入的提高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结合实际情况,河北省也提出到2015年,体育产业增 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的主要目标。河北体育产业要大发 展,对接京津是关键,如何吸引体育产业相对发达的京津地 区的投资与消费,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 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契机 1.1 扩大内需促进河北体育产业发展 2011年河北省生产总值达到24 000亿元,增长1l%左 右。全部财政收入为3 000亿元左右,增长24.5 。农民人 均纯收入大幅提高,比上年增加近千元,高出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速6个百分点,也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 幅,实现了历史性转变_3]。我省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 为扩大内需、提高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供了保障。 1.2“环京津健身休闲圈”建设促进河北体育产业发展 “环京津健身休闲圈”是河北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市场急剧萎缩,扩大内需是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重任和启动引擎,扩大内 需这一战略也是2012年河北工作的核心,扩大内需的 关键是开发新的消费热点[2],这为河北省体育产业的加速发 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收稿日期:2012 11-13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HB2O12WT166) 作者简介:陶澜(1973),男,河北唐山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 第2期 陶澜:扩大内需背景下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 17 充分利用环绕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体育、文化、自 然资源优势提出的战略构想。其主要目的是立足河北、服务 京津,利用直接环绕京津的保定、张家口、承德、廊坊、唐 山、沧州六个市和相距较近的石家庄和秦皇岛两个市的资 消费的增加,又是体育产业部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发 展体育产业,在一定的政治保证下,最为关键的经济决定因 素是体育投资和体育消费l4]。 1.3.1以京津为中心的地缘关系 源,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标准、高质量、内容丰富的大众健身 项目和体育休闲场所,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环京津健身休闲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快速发展体 北京市首都功能与区域核心功能并行发展,天津以滨海 新区为契机成为北方经济中心,京津两市构成北方经济的双 核城市群。两个城市呈环状对腹地施加影响,对区域经济的 贡献绝不是简单的1+1—2,而是会成倍增加。河北省8个 市毗邻京津,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京津冀都市圈 的兴起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河北8个地级市面临前所未 有的发展机遇I5]。 育产业,京津冀三方从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体育产业覆盖 全社会的特性和强大的产业扩张力和渗透力,率先达成了合 作共识。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的支持帮助下,经过充 分酝酿和沟通,三地体育局于2010年8月3日在秦皇岛签 署了《京津冀体育产业合作协议》。北京、天津和河北体育 1.3.2京津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对河北的趋向性 作为中心城市,近年来京津两市的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 高,体育产业呈现飞跃式发展。以北京为例(表1),2006 年至2010年5年间体育产业总收入、增加值、从业人数分 别增加114 、87.4 和25 ,可见两市居民体育消费增长 势头强劲。同时,京津地区高人口密度、高资金流动与地域 面积相对较小之间的矛盾(表2),以及由此引发的体育产 局的领导分别就确定合作思路和目标、推动京津冀体育产业 规划衔接和产业对接、共同打造京津冀体育产业品牌和形 象、建立合作互惠机制、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 领域的合作、推动各类体育组织和体育企业的交流合作、规 范京津冀区域的体育市场等方面达成共识。 1.3“京津冀都市圈”发展促进河北体育产业发展 当今世界,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 日本以及西欧,同时也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国内体育产 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长三 业资源相对紧缺,必然导致京津地区体育消费价格过高。这 样一来,出于转移、发展中低端体育产业项目和享受质优价 廉体育服务或产品的需要,京津体育产业实体和京津地区广 大群众,将会对河北体育市场产生一定的趋向性。 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与否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 社会对体育的投入,而由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体育需求和体育 表1 2006--2010年北京体育产业收入、增加值、从业人数情况统计 2 大力推进环京津产业聚集区建设, 业竞争力 2.1体育产业聚集区的内涵 提高产 萎蓉 要包括运动鞋帽、运动服装、运动器材、专项运动 2.2产业群聚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哈佛商学院竞争策略权威麦可・波特认为,当今世界经 济版图呈现出产业群聚的特点。波特认为产业群聚影响竞争 有三个层面:第一,提升产业群聚内公司的生产力;第二, 体育产业是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总称,它是与国民积极 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产业,是典型的生活方式产 业(Lifestyle Industry)。体育产业以体育休闲健身、体育竞 赛表演和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为主营业务,同时对旅游、商 业、会展、建筑、通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游戏动漫、 网络等产业具有显著拉动和辐射作用[6]。 体育产业聚集区是指在体育产业领域中,多数竞争优势 所集中的区域,是相关公司及组织的集中区域。它涵盖了一 连串有利于竞争的相关或其他产业。体育产业聚集区分为两 引导创新的方向与脚步;第三,鼓励产业群聚内新企业的形 成。地理位置与文化及结构上的接近与相似,使得产业群聚 内的公司具有特殊管道、紧密联系、较佳信息、强烈动机等 优势,这些优势不是远方的对手所能匹敌的。经济形势愈复 杂、愈依赖知识、愈活力十足,这个道理就愈发明显[7]。 体育产业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基于产业群聚发 展在规模、成本、信息、外部性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加强体 育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推动体育产业的集聚发展是提升竞 争力的重要途径_8]。河北虽然毗邻京津,但无论是从经济发 大类,一类是体育服务业聚集区,主要包括竞赛表演、休闲 健身、保健康复、旅游培训等;另一类是体育用品制造业聚 河北体育 学院学报 第27卷 展水平还是体育产业发展基础,都无法与京津同日而语 ] (表3)。只有大力推进体育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充分整合 现有的体育产业资源,做出特色、做大规模、着力提升产业 竞争力,才有可能吸引体育产业相对发达的京津两地居民到 我省消费。 表3 2008年北京、河北体育产业发展情况比较 2.3环京津体育产业聚集区的总体构想 表4河北省环京津8市体育产业聚集区与功能定位 河北省环京津各市要立足本地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体育 产业资源禀赋特色,精心策划,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 的体育产业项目,并在项目引领带动下加快形成体育产业发 展的聚集区、示范区和城市发展功能区。形成聚集效应、规 第2期 陶 澜:扩大内需背景下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 19 模效应和特色品牌,从而实现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以聚集 源、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实现体育产业的专业化与区 域化发展,优先发展具有区域资源环境优势和市场需求优势 的体育产业,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增长极”效应,起到 区建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通过对各市体育局“十 二五”发展规划的梳理,进一步明确了环京津8市体育产业 聚集区与其功能定位(表4)。 区域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龙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口 。河北省 围绕京津体育市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应重点发展以崇礼 滑雪为龙头的张家口、承德地区的冰雪项目聚集区,以体育 3 对河北环京津体育产业聚集区建设的建议 3.1提高核心城市的首位度 城市首位度,是城市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 根本上看,城市首位度表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地 位,起着引领、带动、整合、统筹的作用,从而形成区域一 教学培训I为主导的保定体育产业园区,以廊坊、涿州为代表 的首都周边高尔夫项目聚集区和承德体育健身休闲产业聚集 区。快速发展以省航空体育运动学校、省航空体育俱乐部、 省航管中心为依托的保定江城航空体育项目,构建通用航空 体化发展的格局ll 。北京和天津在空间上临近,在经济上 相互影响,构成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双核心城市。在体育产业 方面,北京的优势是高端赛事、相关传媒及创意策划;天津 的优势是国际体育商务与会展产业、滨海运动休闲产业;河 北的优势则是生态运动休闲和旅游产业。因此,环京津体育 健身休闲圈要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天津为副中心、河北为腹 地的发展定位,错位化发展、差异化协同。京津作为地区中 心和次中心城市,具有本体产业发达、市场发育成熟、体育 人才丰富、场馆设施先进、健全等诸多优势,这使 得京津在区域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能够对河北体育产业发 展产生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河北省在体育产业聚集区建设 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本省居民的消费需求,还要考虑到京津 两地居民的消费需求;既要考虑到地方的优势产业,也要考 虑到与京津体育产业的互补性。做好对接京津大文章、用足 用好京津这个巨大客源市场,这不仅是“环京津体育健身休 闲圈”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直接关系到河北体育特别 是体育产业能否有大的发展。 3.2重视培育龙头企业 产业集聚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企业的发展,而仅仅地理上 的集聚并不能使企业自发建立起分工合作的连接关系。龙头 企业具有促进产业衍生、控制价值链、产生知识溢出、提高 产业竞争力和区域问的中介作用等功能。龙头企业是城际战 略产业链上的关键接点,有没有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强不强 大是构建城际战略产业链的关键。近年来,河北省体育相关 产业特别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快速发展,据初步统计,环京津 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达240余家,沧州的健身和运动器械 及配件制造、廊坊的球类产品制造、定州的武术器械、服装 及用品制造都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一些产品已远销海 外,河北的“张孑L杠铃”继2008年打人北京奥运会后, 2009年再次成为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专用产品。各级职 能部门应在土地、资金、税收、进出口、地方产业配套、人 才引进及构建体育技术研发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 体育产业园区和基地实现资源整合,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引 进、打造一批从事高端体育用品研发、生产和高端体育服务 的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一批集赛事运作、服务以及体育用品 制造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发挥这些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和 关联效应推动体育产业集群化的大发展。 3.3大力发展区域优势体育产业 环京津各市要根据本区域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特点,结 合体育产业不同行业的特征与发展条件,利用区域的自然资 运营基地。推动冀中南和沿海体育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秦皇 岛体育休闲服务业聚集区、唐山南湖生态城国家体育休闲示 范区、省会体育健身休闲聚集区和沧州武术产业基地。强化 与京津两市的体育产业合作,推进京津冀体育产业一体化进 程,培育国家级京津冀体育产业示范区。 3.4注重体育旅游业发展 体育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休闲娱乐、身 体锻炼、体育竞赛、保健康复和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与体育旅 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 j。体育旅游是近年来频频 映人人们眼帘的新词,体育界人士称其为“朝阳产业”,旅 游圈的人说它是“常青产业”,旅游和体育结合得越来越紧 密。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应重新整合各种资源,将生态旅 游、文化旅游等融人体育旅游,形成新型的体育旅游产品, 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延长其生命周期。在资源利用方面, 可以利用山地资源开发攀岩、登山、蹦极等体育项目;利用 滨海资源开发帆船、帆板、游泳、冲浪、沙滩排球、足球等 运动项目;利用草原资源开发骑马、狩猎等项目;利用高原 寒冷气候开发冰雪项目等;利用圣地开发红色旅游体育 项目;利用西柏坡故居、乐亭李大钊故居、狼牙山、 冉庄、白洋淀等在中国史上的重要影响,举办“寻找革 命先驱足迹”活动;利用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 金山岭长城、秦皇岛老龙头等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健身休闲旅 游活动;进一步挖掘、开发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价值,如利 用沧州武术、吴桥杂技、永年太极拳等项目吸引游客参观和 学习。在实现手段的选择上,可以采用推出“体育旅游节” “体育旅游月(或旅游周、旅游日)”等形式,组织系列活 动,并固定节日时间,形成届次,建立长期有效的组织运行 机制㈣。 3.5培育河北特色产业品牌 河北省各地要结合地域特色和体育传统,切实做好“打 造精品、突出特色、形成品牌”三篇文章,大力推进“一地 一品牌”“一地多品牌”布局,打造培育一大批精品活动项 目和特色活动亮点。完善扶持、行业监管、企业主导、 市场运作的体育赛事开发模式,建立体育赛事合作开发平 台,鼓励企业举办商业性体育比赛,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体 育赛事,努力打造省会全国田径赛、体育彩票北戴河铁人三 项大赛等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依托各地资源条件, 培育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节庆品牌,做大做强中国崇礼国 际滑雪节、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北戴河“运动之春”五一 轮滑节、全国登山健身大会狼牙山登山节、中国保定空竹艺 2() 河北体育 学院学报 第27卷 术节和中国保定篮球文化节。注重体育企业和体育产品的创 意、策划和包装,下力气培育体育会展品牌,进一步提升中 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廊坊(国际)名鸽展览交易 会、廊坊碧海国际渔具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沧州、廊 坊、保定等地的体育用品生产和批发销售企业提档升级,加 快体育用品业向园区聚集、规模发展的步伐。探索举省组团 参加中国和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努力创办具有一定影响力 的河北体育用品博览会。 参考文献: 1-63鲍明晓.财富体育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6O一62. [7] 王方华.2008中外都市圈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8:370—375. E8]董晓春,郭玉良.基于“钻石模型”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竞 争力的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1):21— 23. [9]袁庚申,王昆仑,梁富银.京津冀体育产业对比分析及河 北的发展策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2): 42 43. [1] 刘清早,王荣朴,孙胜男.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相关关 系辨析E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3):16—20. [2]郝锐军.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与体育产业EJ].内蒙古统 计,2009(1):17 18. [10]孙班军,李燕.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_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1-3. [11] 张责敏,王艳.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的基本定位——基于 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视角[J].沈阳体育学院学 报,2O11(3):3—7. [3] 张庆伟.2012年河北省工作报告[ .2012—01—06. E4] 王乔军.论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经济因素口].体育文 化导刊,2003(3):34—35. [12]邢晓虎.环京津体育旅游产业前景分析[J].人民论 坛,2010(35)17. [5] 李靖宇.中国区域经济开:从性开发到市场化 运作的国家战略推进[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2:588—595. [13]刘希佳.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措施研究 [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0):13—14. Thoughts on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under the Policy of Domestic Demand Expansion Further Expansion of Sports Industry Cluster around Beij ing and Tianj in Area TAO L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Qinhuangdao 066000,China) Abstract:The domestic demand expansion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ircle and body building circle around Beijing and Tianj in area have provid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To span it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its competitive ability,sports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must be attached to Bering and Tianjin.Only by exerting its regional supe riorhy,further expanding its dus'ter around B尚ing and Tianiin aTea,displaying its speeiahy and broadening its sea ̄e,can the sports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attract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from the relatively developed counterpart of Beij ing and Tianjin area.On the issue of sports industry cluster around Beijing and Tianjin Area,the thesis provides a general conception and advice on its development,function and further expansion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on projects of sports industry of 8 cities in this region. Key words:Hebei Province;sports industry;BeOing and Tianjin area;industry cluster;competitive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