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纸(中班科学教案与教后反思)
《各种各样的纸(中班科学教案与教后反思)》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纸。 2.感受各种纸的质地和用途的不同。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面巾纸、白纸、蜡光纸、皱纹纸、纸箱片、硬纸板若干,每组一份用塑料筐装好。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纸,交流感受
请幼儿自由拿取筐里的各种纸,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 讨论:你刚才摸到的纸是怎样的? 二、比一比。
分别拿出面巾纸和硬纸板、白纸和纸箱片,让幼儿再来摸一摸,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丰富词汇“硬、软、厚、薄”。 (重点)
三、送纸回家。(难点)
1.先将桌上的纸送到软、硬不同的纸宝宝家里。 2.再将桌上的纸送到厚、薄不同的纸宝宝家里。 四、观察纸制品,了解纸的用途。
1.出示图书、扇子、包装盒等纸制品,告诉幼儿纸可以做成许许多多的物品。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启发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纸可以做什么?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幼儿的亲身探索和体验,活动采用交流---认识---游戏---观察---交流的主线,幼儿参与积极性高,互动性也比较好,环节设计相对比较合理。同时我也发现,只要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探
索空间,孩子们的发现是无穷的,他们想到的问题老师都想不到。所以教师应给予幼儿机会,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去获得知识、积累经验,此时教师应是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支持者和学习的伙伴。幼儿只有在亲自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才能对获得的知识掌握扎实。
不足之处:在第四个活动环节我先出示纸制品让幼儿观察,再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纸的用途。有部分幼儿表现不积极,因为一方面纸制品的呈现给了幼儿现成的答案,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幼儿懒于去想。另一方面,纸制品的呈现一定程度上了幼儿思维,给了幼儿一个无形的思维框,孩子们的所想总围绕着这些纸制品进行相对扩散,而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思维。
各种各样的纸(中班科学教案与教后反思)这篇文章共248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