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二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27.3位似习题

第二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27.3位似习题

来源:九壹网
小中高学习资料 推荐下载

第27章 相似 27.3 位似

第2课时 27.3位似(二)

测试题

知识点:位似与坐标

1.如图,线段CD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C(1,2)、D(2,0),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线段CD放大得到线段AB,若点B坐标为(5,0),则点A的坐标为( )

A.(2,5) B.(2.5,5)

C.(3,5) D.(3,6)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CD,则点C的坐标为( )

A.(2,1) B.(2,0) C.(3,3) D.(3,1)

3.如图,△OAB与△OCD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相似比为1:2,∠OCD=90°,CO=CD.若B(1,0),则点C的坐标为( )

A.(1,2) B.(1,1) C.(

) D.(2,1)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2),B(﹣6,﹣4),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ABO缩小,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

1

小中高学习资料 推荐下载

A.(﹣2,1) B.(﹣8,4) C.(﹣8,4)或(8,﹣4) D.(﹣2,1)或(2,﹣1)

5.如图,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4,4),B(6,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则端点C和D的坐标分别为( )

A.(2,2),(3,2) B.(2,4),(3,1) C.(2,2),(3,1) D.(3,1),(2,2) 6.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O与△A′B′O′是以点P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则点P的坐标为( )

A.(0,0) B.(0,1) C.(﹣3,2)

D.(3,﹣2)

7.已知两点A(5,6)、B(7,2),先将线段AB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再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其缩小为原来的得到线段CD,则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 A.(2,3) B.(3,1) C.(2,1) D.(3,3)

8.如图,坐标原点O为矩形ABCD的对称中心,顶点A的坐标为(1,t),AB∥x轴,矩形A′B′C′D′与矩形ABCD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点A′,B′分别是点A,B的对应点,

=k.已

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m,n是实数)无解,在以m,n为坐标(记为(m,n)

的所有的点中,若有且只有一个点落在矩形A′B′C′D′的边上,则k•t的值等于( )

2

小中高学习资料 推荐下载

A. B.1 C. D.

9.某学习小组在讨论“变化的鱼”时,知道大鱼与小鱼是位似图形(如图所示).则小鱼上的点(a,b)对应大鱼上的点( )

A.(﹣2a,﹣2b)

B.(﹣a,﹣2b) C.(﹣2b,﹣2a)

D.(﹣2a,﹣b)

1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条鱼,它有六个顶点,则( )

A.将各点横坐标乘以2,纵坐标不变,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B.将各点纵坐标乘以2,横坐标不变,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C.将各点横,纵坐标都乘以2,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D.将各点横坐标乘以2,纵坐标乘以,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11.如图,△ABC中,A,B两个顶点在x轴的上方,点C的坐标是(﹣1,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ABC的位似图形△A′B′C,并把△ABC放大到原来的2倍.设点B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a,则点B的横坐标是 .

12.如图,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6),B(8,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则端点C的坐标为 .

3

小中高学习资料 推荐下载

13.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坐标分别是A(﹣1,2),B(﹣2,0),C(﹣1,1),若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A′B′C′,那么落在第四象限的A′的坐标是 .

1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各顶点坐标为A(﹣1,1),B(2,3),C(0,3).现以坐标原点为位似中心,作△A′B′C′,使△A′B′C′与△ABC的位似比为.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

15.如图,A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一点,点B、D在 y轴正半轴上,△ABD是△COD关于点D的位似图形,且△ABD与△COD的位似比是1:3,△ABD的面积为1,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1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关于原点O位似,点A坐标为(﹣2,1),它的对应点A′(1,﹣0.5),如果AB=2,则A′B′= . 知识点 位似变换与作图

17.( )如图,将△ABC在网格中(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依次进行位似变换、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后得到△A3B3C3.

(1)△ABC与△A1B1C1的位似比等于 ;

4

小中高学习资料 推荐下载

(2)在网格中画出△A1B1C1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A2B2C2; (3)请写出△A3B3C3是由△A2B2C2怎样平移得到的?

(4)设点P(x,y)为△ABC内一点,依次经过上述三次变换后,点P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18.如图,已知O是坐标原点,A、B的坐标分别为(3,1)、(2,-1).

(1)在y轴的左侧以O为位似中心作△OAB的位似三角形OCD.(要求: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 (2)分别写出A、B的对应点C、D的坐标; (3)求△OCD的面积;

(4)如果△OAB内部一点M的坐标为(m,n),写出点M在△OCD内的对应点N的坐标.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2,4),B(4,0). (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把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

1; 2(2)若(1)中画出的线段为A′B′,请写出线段A′B′两个端点A′、B′的坐标;

(3)若线段AB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为(a,b),请写出缩小后的线段A′B′上对应点M′的坐标.

【参】

5

小中高学习资料 推荐下载

1 B 2 A 3 B 4 D 5 C 6 C 7 A 8 B 9 A 10 C 11 -(a+3) 12 (3,3) 13 (2,-4) 14 (-,)或(,-) 15 16 1. (1))△ABC与△A1B1C1的位似比等于=(2)如图所示 ; 17 (3)△A3B3C3是由△A2B2C2沿x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 (4)点P(x,y)为△ABC内一点,依次经过上述三次变换后,点P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x﹣2,2y+2). 6

小中高学习资料 推荐下载

故答案为:;(﹣2x﹣2,2y+2). (1)如图: 18 (2)C(-6,-2),D(-4,2); (3)∵DE=4,OE=2,OF=2,EF=4,CF=6, ∴S△OCD=S梯形CDEF-S△ODE-S△OCF=111(DE+CF)•EF-DE•OE-CF•OF, 222=111×(4+6)×4-×4×2-×6×2, 222 =10; (4)∵△OAB内部一点M的坐标为(m,n), ∴点M在△OCD内的对应点N的坐标为(-2m,-2n). 解:(1)如图所示,线段A′B′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19 (2)A′(1,2),B′(2,0)或A′(-1,-2),B′(-2,0); (3)M′(abab(-, ,)-)222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