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4第四节 矿物质饲料

4第四节 矿物质饲料

来源:九壹网
第四节 矿物质饲料

畜禽需要的矿物质种类很多,一般天然饲料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含量,但由于天然饲料中的矿物元素的含量不能满足动物的生长需要,必须另外添加以满足动物的生长之需。通常指的矿物饲料是指碳(C)、氢(H)、氧(O)、氮(N)以外,对畜禽生长必需的元素,以干物质计含量在0.01%以上的为常量元素,而在0.01%以下为微量元素。其中常量元素有:钠(Na)、氯(Cl)、钾(K)、磷(P)、硫(S)、镁(Mg)、钙(Ca)等;微量元素主要有:铁(Fe)、锌(Zn)、锰(Mn)、铜(Cu)、钴(Co)、碘(I)、硒(Se)及一些痕量元素钼(Mo)与稀土元素(主要是镧系)等。

一、常量元素

在配合饲料中需添加的常量元素主要有:钠(Na)、氯(Cl)、钙(Ca)、磷(P)等。其添加的化合物形式主要有食盐、小苏打、硫酸钠等电解质补充饲料和石粉、碳酸钙、磷酸氢钙、骨粉等富钙磷饲料。 (一)电解质补充饲料

1、食盐

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NaCl),钠和氯是动物配合饲料中较缺或不足的二个主要常量元素,特别是在草食动物中更为突出,故一般在动物配合饲料中必须添加氯化钠以补充钠和氯的不足。钠和氯在动物体内主要能维持体液渗透压与电解质的平衡,使体液保持中性,也能刺激唾液分泌、提高食欲,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并参于胃酸的形成。

在配合饲料中食盐过多时,在体内很容易随尿排出体外,但会明显增加动物对水的需求,造成粪便较稀不成形,严重时会出现水泻症状,用药物不能治疗,只能用降低食盐添加量的办法解决,大量饲喂食盐会造成中毒,明显使动物生长受阻,表现出步态不稳,后肢麻痹,剧烈抽搐或死亡。过少则会减少体内的排泄,并可能影响动物的食欲和生产。在配合饲料中,各种动物的用量约在0.2%-0.5%,反刍动物和草食动物中的添加量比猪高,而猪又通常比禽高。同时应注意其它原料中的食盐含量,例劣质鱼粉中的高含盐量、酱糟中的含盐量、某些酸碱水解原料中的含盐量等。

通常食盐的氯化钠含量在99%以上,而精制食盐的含量可达99.5%以上,在配合饲料中使用的食盐大部分是白色粉末状结晶,而在草食动物中使用的食盐大部分是块状,便以草食动物的舔食。食盐极易吸湿返潮而使其结块,从而影响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和混合均匀度,故在添加食盐时必须注意。同时必须注意食盐的细度,以通过30目为宜,一般在食盐添加口设置网筛,以防止大块食盐进入饲料产品中。

在动物体内一般需保持钠和氯的平衡,而在配合饲料中由于氯的来源较广泛,例L-盐酸赖氨酸、氯化胆碱、氯化钴等,故常导致饲料产品中氯多钠少。另由于在饲料中测定食盐的方法是测氯离子的含量再折算成食盐的含量,常出现表面上食盐达标或超标而实际上钠含量不足,在此种情况下,添加食盐不能平衡钠和氯,应考虑添加不含氯而含钠的矿物饲料。

2、小苏打、元明粉、氯化钾

小苏打,学名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弱碱性矿物原料;元明粉,学名硫酸钠(Na2SO4 ),是一种中性盐。按中医理论,二者都有提高动物食欲,促进动物消化,健胃消食的功效,同时,在此二原料中不含氯,故能平衡饲料中钠和氯水平,同时又能补充电解质,元明粉还能补充动物的硫元素。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一般在0.1%-0.2%,同时在添加时,可适当降低食盐的添加量0.05%-0.1% 。试验证明,在产蛋禽饲料中添加小苏打可提高蛋壳品质,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可减少热应激,同时能改善各项指标;在肉用畜禽配合饲料中,添加元明粉可促进动物的生长,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能力。

氯化钾(KCl)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钾离子,以平衡钠、钾、氯等元素。在夏天高温季节,添加适量的氯化钾可补充电解质并保持电解质的平衡,可减少高温的热应激,保证动物的正常生长。

(二)富钙饲料

富钙磷饲料主要是其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元素,主要用于补充动物的钙磷。在主要含钙的一些矿物饲料中有石灰石粉(即石粉)、方解石粉、白垩、贝壳粉、蛋壳粉等,其主要成份为碳酸钙(CaCO3),它们的含钙量一般略低于40%。

表1-38 常见的主要富含钙磷饲料原料中的钙磷含量 原料名称 碳酸钙 石灰石粉(石粉) 蛎壳粉 贝壳粉 蛋壳粉 煮骨粉 蒸骨粉 磷酸氢二钠 亚磷酸氢二钠 磷酸钠 焦磷酸钠 磷酸氢钙 磷酸钙 过磷酸钙

1、石粉

即石灰石粉,其中含碳酸钙95%以上,含钙38%以上,镁含量小于0.5 %,石粉可直接用石灰石粉碎而成,也可制成石灰后加水成熟石灰,通二氧化碳成碳酸钙,这叫饲用碳酸钙。一般石粉是所有含钙饲料中价格最低的原料,是主要的经济钙源。方解石粉、白云石、白垩等矿物粉也含有很高的钙,最高的可达38%以上,但必须注意的是其中镁的含量,如镁含量高则会影响动物对钙的吸收。石粉经过粉碎加工而成,根据粒度不同可分为:四飞粉过400目、双飞粉过300目、单飞粉过200目及粗石粉。在使用石粉时,还应考虑其中铅的含量,应使用低铅含量的矿石加工石粉。

沸石粉、凹凸棒土、粘土等是属于硅酸盐类,含钙量在5%以下,其物理特性呈多孔、惰性、吸附性强,能吸附有害物质。在配合饲料中应用后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可用于中低档饲料中,用量可在2-5%,节省部分饲料。细粘土有粘结作用,在配合饲料中用2-3%能提高饲料颗粒质量。

2、贝壳粉、蛋壳粉

贝壳粉系由牡蛎壳、蚌壳、蛤蜊壳等经加工粉碎而成,一般含钙量在33-35%,钙源由生物富集,重金属元素较低,吸附好,但质量控制较难,应防止混入沙、土等无机杂质,控制有机物含量,防止滋生微生物。

蛋壳粉中也含有少量的粗蛋白等有机物及可能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加工时应必须进行高温消毒,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3、粒度及应用

分子式 CaCO3 Na2HPO4·12H2O Na2HPO3·5H2O Na3PO4·12H2O Na4P2O7·10H2O CaHPO4·2H2O Ca3(PO4)2 Ca(H2PO4)2·H2O 矿物质含量(%) 钙(Ca) 40 34~38 36~38 36~38 36~38 24~25 31~32 23.2 38.7 15.9 磷(P) 0.23 0.15 11~12 13~15 8.7 14.3 8.2 14.1 18.0 20.0 24.6 钠(Na) 12.8 21.3 12.1 10.3 关于钙饲料的加工细度,一般认为生长动物的钙源应以较细为好,在50目左右,而如用于液体饲料及幼畜人工乳,则可应用200目以下的钙源为好,在此粒度范围内的钙源动物的吸收较快,利用率好;但对于蛋鸡而言,由于蛋鸡喜食粗粒饲料,另为满足蛋鸡在下半夜蛋壳形成过程中的钙的需求及正常生理之需要,一般建议使用稍粗的钙源,同时较粗的钙源能帮助肌胃中的研磨消化。使用稍粗的钙源能提高蛋的品质,增加蛋壳硬度,降低破蛋率。

表1-39 不同粒度钙源对鸡日粮干物质、粗蛋白、钙的代谢率影响

代 钙源 谢 指 率 标 日粮 粗型日粮 (dgw=1.18mm) 中型日粮 (dgw=0.87mm) 细型日粮 (dgw=0.50mm) 粗钙 (dgw=1.70mm) 干物质(%) 粗蛋白(%) 钙 (%) 中钙 (dgw=0.98mm) 干物质(%) 粗蛋白(%) 钙 (%) 细钙 (dgw=0.26mm) 干物质(%) 粗蛋白(%) 钙 (%) 75.49 70.88 78.56 50.17 56.45 60.47 负值 负值 2.38 67.14 68.25 76.46 34.20 52.67 52. 9.62 14.62 9.55 61.80 67.92 71.58 46.27 50.90 52.05 7.77 12.08 8.75 *注:由于试验鸡为小公鸡,故用高钙产蛋鸡日粮饲喂试验时对钙的吸收率较低。

表1-40 钙源粒度对产蛋鸡蛋壳质量的影响 蛋品质指标 鸡 蛋 破 损 率 (%) 蛋 壳 强 度 (克) 钙源粒度 微 粉 碎 中等粉碎 粗 碎 小 粒 大 粒 平 均 微 粉 碎 中等粉碎 粗 碎 小 粒 大 粒 平 均 饲料中钙含量(%) 2.5 5.30 2.41 2.11 4.20 2.20 3.17 3579 3842 32 3783 3914 3801 3.0 4.50 4.31 3.77 4.19 2.22 3.77 3792 3733 3806 3556 3865 3760 3.5 1.80 4.21 3.02 2.24 1.61 2.59 32 3842 3960 4055 4069 39 平 均 3.87 2.66 2.95 3.54 1.96 --- 3756 3806 3887 3797 3951 ---

(二)、富磷饲料

常用的富磷饲料主要有磷酸氢钙、骨粉、脱氟磷酸氢钙、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磷酸钠、磷酸氢钠、磷铵等,其中磷的含量随原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大部分的富磷饲料都含有一定量的钙。

1、磷酸氢钙

磷酸氢钙(CaHPO4·2H2O)也称磷酸一氢钙,是目前配合饲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富磷饲料,其中含磷在16-18%,含钙在23%左右,磷的生物利用率(生物学效价)为100%。有研究表明,小火鸡对无水磷酸氢钙的生物利用率低,而对二水磷酸氢钙的利用率则高。

在天然磷矿中,由于磷与氟共生,氟的含量可高达3.3%-4.1%左右,故在磷酸氢钙生产工艺中,必须进行脱氟处理,如氟含量高,则会造成氟中毒,引起腿病、下痢,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造成动物的死亡。一般要求配合饲料中氟的含量在20MG/KG以下,

磷酸氢钙中的氟含量应不超过磷的1%,按国家标准磷酸氢钙中氟的含量在0.20%以下,所以,在对磷酸氢钙进行质量检测时,除对其中的钙、磷进行测定外,还应对氟进行测定。磷酸氢钙通常呈白色细粉状,具有较大的粉尘,故在使用时应注意。现有些厂家生产颗粒状磷酸氢钙,具有粉尘少,动物吸收快的优点。

过磷酸钙、脱氟磷酸钙也可用于配合饲料中,但其中磷的生物学效价只有90%左右,并应注意氟的含量。

2、骨粉

骨粉主要是由动物骨骼经处理生产而成,主要成份为磷酸钙,其钱与磷的比例为2:1左右,为钙与磷的共同来源的补充饲料。骨粉可按加工方式的不同分为生骨粉、蒸骨粉等,生骨粉仅经一般蒸煮干燥并经粉碎而成,故含有较多的有机物,不易消化,易变质,经高压蒸煮除去有机物并脱骨胶、杀菌后的蒸煮骨粉含钙磷较多,利用率也较好。骨粉中的磷虽然经生物富集,含重金属元素低,几乎不含氟,但其磷利用率一般只有磷酸氢钙的90%左右,料故在计算配方时,计算时按90%计磷,由于其溶解度很低,一般不用于水产饲料。

肌醇渣是由米糠中提取的植酸磷在生产肌醇时的副产品,有的经锻烧生产成人造骨粉,其钙磷含量和骨粉相近或稍高,其中磷生物学效价为90%左右。

3、磷酸钠、磷酸氢钠

磷酸钠和磷酸氢钠的含磷量、生物学效价高,溶解性、磷的吸收好,但价格较贵,故一般仅用于较高档的水产饲料中以补足磷的不足,但二者较易吸湿返潮,在生产时较难粉碎加工,需加入一定量的助流剂、助粉碎剂等一同粉碎,并保证包装严密,防止再次结块,影响应用。

磷铵也是一种含磷饲料原料,价格较磷酸钠、磷酸氢钠便宜,一般常用于普通水产饲料中,以降低饲料成本,但添加量不宜过大。同时磷铵也是一种良好的NPN原料,可用于反刍动物,作氮、磷的补充。

二、微量元素

随着畜禽生产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机械化、工厂化饲养的条件下,畜禽生长离开了自然环境(土壤和绿色植物)后,单靠天然饲料中供给的微量元素不能满足动物的正常生长需要,而必须在全价配合饲料中额外添加微量元素化合物,因此微量元素也是全价配合饲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微量元素质量与控制

1、来源、纯度与杂质

可以作为饲用微量元素添加剂来源的相当广泛,大多为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氧化物、有机酸盐、氨基酸或小肽络合物等。表1-40为常用无机微量元素化合物元素含量与可利用率。

在我国,由于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相对而言,硫酸盐产量大且价格低廉,故被广泛使用于配合饲料中,但大部分的硫酸盐存在着诸多问题,而有机酸、氨基酸、小肽微量元素络合物不仅其生物利用率比无机盐高,吸收快,效果好,而且基本不存在在加工中的诸多问题。下面就无机性质的微量元素化合物质量与加工特性进行讨论。

对微量元素饲料级无机盐产品的规格质量,特别是其中的纯度杂质等如果要求得太低,要影响饲料的质量和使用效果,而要求过高,则不容易做到,也大大增加了原料处理的成本。

饲用级的微量元素也要求有一定的纯度,以保证使用效果,但是对于其中所含杂质的要求,与一般化工产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表1-41),从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角度看,微量元素原料中的杂质大体有四种情况:①水分,②一般杂质或无害杂质,③影响生物学效价及使用性能的有害杂质,④有毒杂质。

水分含量除影响有效成分的浓度外,还影响饲料的化学稳定性及其加工性能,决不可忽视。有一些杂质,如某些微量元素中含有少量的铜、锌、铁等杂质,只要不影响其有效成分的基本含量及其溶解度等,可不必荷求,因为铜、锌、铁等本来就是需要外加的元素。另外有一些杂质如酸酸亚铁(钛白粉厂的副产品)中夹杂的钛;氧化锰、氧化锌中夹杂的少量铝、

表1-41 常用无机微量元素化合物及活性成分含量与可利用性 元素 化合物 硫酸亚铁(七水合物) 硫酸亚铁(一水合物) 铁 三氯化铁 碳酸亚铁 氧化亚铁 硒 亚硒酸钠 硒酸钠 碱性碳酸铜(孔雀石) 氯化铜(绿色) 铜 氯化铜(白色) 氧化铜 硫酸铜 氢氧化铜 碳酸锰 氯化锰 锰 氧化锰 硫酸锰(五水合物) 硫酸锰(一水合物) 碳酸锌 氯化锌 锌 氧化锌 硫酸锌(七水合物) 硫酸锌(一水合物) 碘 钴 碘化钾 碘酸钙 氯化钴 硫酸钴 分子式 FeSO4·7H2O FeSO4·H2O FeCl3·6H2O FeCO3·H2O FeO Na2SeO3 Na2SeO4 CuCO3Cu(OH)2 CuCl2·2H2O CuCl2 CuO CuSO4·5H2O Cu(OH)2 MnCO3 MnCl2·4H2O MnO MnSO4·5H2O MnSO4·H2O ZnCO3 ZnCl2 ZnO ZnSO4·7H2O ZnSO4·H2O KI Ca(IO3)2 CoCl2·10H2O CoSO4·5H2O 活性成分含量 Fe=20.1 Fe=32.9 Fe=20.7 Fe=41.7 Fe=77.8 Se=45.6,Na=26.6 Se=41.8,Na=24.3 Cu=57.5 Cu=37.3 Cu=.2 Cu=79.9 Cu=25.4 Cu=65.1 Mn=47.8 Mn=27.8 Mn=77.4 Mn=22.7 Mn=32.5 Zn=52.1 Zn=48.0 Zn=80.3 Zn=22.7 Zn=36.4 I=76.4 I=65.1 Co=19.35 Co=24.39 相同 相同 相同 可利用性 100 100 2 100 一般 一般 一般 较好 纯0.4,不纯3.1 不纯1.2 纯0.4 纯0.4 表1-42 几种来源的微量元素纯度比较 种 类 我国试剂级 我国化工级 日本饲料级 我国饲料级 美国王子公司保证值 FeSO4·7H2O FeSO4·H2O ZnSO4·7H2O ZnSO4·H2O MnSO4·H2O CuSO4·5H2O 98.0(CP) 98.0(CP) 98.0(CP) 96.0 99.0/98.0 98.0 96.0/93.0 98.5~104.5 80.0(FeSO4) 99.0~102.0 80.0(ZnSO4) 98.5 98.0 98.0 98.0 98.0 97.0 94.0 98.0 86.8 99.1 98.0(CP) 98.0/95.0/90.0 95.0(MnSO4) 硅,氧化铜中的金属铜;氧化锰中的二氧化锰等只要不影响有效成分的效价且价格低廉的话,

也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还有一类杂质,不仅本身没有饲喂价值或生物学效价,同时还要影响主要成份的吸收利用及其它性能,对于这类杂质必须加以。例如,碳酸钙中,若碳酸镁太多,易使产品吸湿返潮,并影响其它成分的稳定性。

2、有毒有害成分

微量元素原料中还有另一类对人畜危害很大的有毒有害杂质,如铅、砷、镉、汞等,必须严加控制,以保证安全。表1-43是国外有关原料及预混合料中含铅量的规定和我国饲料级产品的要求或保证值。

表1-43 几种主要原料及预混合料中含铅量的规定(最大mg/kg) 元 素 铁(Fe) 锌(Zn) 锰(Mn) 铜(Cu) 种 类 FeSO4·7H2O FeSO4·H2O ZnSO4·7H2O ZnSO4·H2O MnSO4·H2O CuSO4·5H2O CuSO4·H2O 日 本 20 40 10 20 10 10 20 德 国 30 30 30 30 美 国 20 我国饲料级 20 30 20 20 预 混 合 饲 料 表1-43的材料表明,我国饲料级所提要求很高,甚至高出日本与德国的指标,这样就显著地提高了产品的价格,个别产品价格竟等于化工原料的2~3倍。

一般矿物添加剂或微量元素预混料中,数量最多的是作稀释剂与钙源的石粉,如果石粉中的重金属含量很低,则可适当放宽其它单项原料对重金属的。例如,在天然锌矿中含铅量很高,要降低饲料级锌中的含铅量会使成本大幅增加,但若使用优质石粉,即使采用含铅量较高的氧化锌(铅的一般实际含量在60~140mg/kg左右),最后预混料成品中的含铅量并不超过20mg/kg。

表1-44 石粉与锌中含铅水平对预混料含铅量影响估算 预混料编号 1 配方组成(%) 硫酸锌2.8 其它微量元素7.2 石粉(普通)90.0 硫酸锌2.8 2 其它微量元素7.2 石粉(密云)90.0 原料含铅量(mg/kg) 预混料成品含铅量(mg/kg) 10 20 30 500(化工二级*) 20 1.41 16.7* 28.6 注:若用化工一级产品,含铅量为100mg/kg,则预混料成品中的含铅量为5.5mg/kg。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应大力开发低铅石粉,控制钙源磷源的低毒水平,在

此工作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某些不容易达到要求的微量成分的指标及检测对象的,既控制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又可降低成本。

3、含水量

微量元素的硫酸盐中,大多含有结晶水,具有吸湿返潮的特点,其中以七个结晶水的硫酸锌,硫酸亚铁最为严重,这些含有较多结晶水甚至游离水的硫酸盐,在粉碎时往往粘糊在筛板或粉碎室中而无法粉碎加工;在贮藏中也会因吸湿返潮而结块;更重要的是微量元素的高水分会影响饲料中维生素的稳定性,加速维生素A等的氧化失效。

目前,在我国不少小型矿物添加剂厂中,为了解决有结晶水的硫酸亚铁等粉碎问题,多采用大量的贝壳粉作为防结块剂与其一起粉碎。经研究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含水硫酸亚铁迅

速与碳酸钙反应而发生硫酸亚铁的严重氧化。甚至在与石粉一起混合、贮存时也有此现发生。表1-45是硫酸亚铁经不同的干燥法处理后,含水量、粉碎性能及与碳酸钙混合后高水分硫酸亚铁严重氧化的情况。

为了解决硫酸亚铁、硫酸锌的结晶水问题,美国、日本、德国等均将其烘干脱成一个结晶水的产品,再以硬脂酸、石腊油等处理,或者用富马酸铁、苏氨酸铁等有机酸铁来代替硫酸亚铁,用氧化锌代替硫酸锌。

表1-45 不同含水量的硫酸亚铁粉碎效果与稳定性的比较 工业级硫酸亚铁处理条件 折合结晶水数 亚铁占总铁% 粉碎性能描述 粉碎出料率* 等量细石粉混合存放后广口瓶中30天 相对湿度92.5%11天 未处理原料 日晒一天 日晒二天 日晒二天半 低温烘干 8.83 98.50 无法粉碎 6.53 96.68 无法粉碎 5.54 94.76 粉碎困难 4.14 97.08 粉碎困难 2.02 97.6 粉碎良好 0 10.81 11.60 4.42 0 20.04 34.25 85.21 14.18 7.06 88.90 90.52 80.36 3.66 亚铁占总铁% 相对湿度92.5%30天 注:用实验室威氏粉碎机,粉碎筛板孔径为1.00mm,粉碎2分钟后出料占总投料。

在我国则一般采用烘干至2-3个结晶水,或再对微量元素产品进行包被处理,以防止对维生素的破坏与保证其自身的稳定性。

表1-46 不同处理硫酸亚铁对维生素A、C的影响* 硫酸亚铁产品 硫酸亚铁原料 硫酸亚铁 烘干硫酸亚铁 包被硫酸亚铁 折合结晶水 9 7 2 7 VA存留率(%) 小于0.5 0.2 95 75 VC存留率(%) 小于1.0 小于4.0 12 15 现象观察 结块、异味 同上 正常 正常 注:*预混料中40℃30天

4、加工细度

作为饲料添加剂用的微量成分,都必须粉碎到一定的细度,以便均匀分布于饲料中,对于微量的矿物元素,因其比重大于一般饲料,容易在转运中造成分级,因此加工细一些更有利于稀释剂的稀释或载体的承载。

对于微量元素原料的加工细度,德国规定应全部小于0.25mm(约为60目),其中25%~50%应小干0.1mm(约为150目),意大利启萨公司规定,一般微量元素要达到0.1mm的细度,而碘、钴、硒等极微量成分应用球磨机粉碎至30μm左右(约400目),美国(AFMA)

表1-47 肉鸡料中常用微量元素的粒径推算值

原料种类 比重 饲料中添以100克日粮推算 相当的目数 以10克化验样推算 最大粒径(mm) 相当的目数 加量mg/kg 最大粒径(mm) FeSO4·7H2O 1.9 FeSO4·H2O 3.3 MnSO4·H2O 2.95 ZnSO4·7H2O 1.97 ZnSO4·H2O 3.28 ZnO KI 5.4 3.1 CuSO4·5H2O 2.3 395.7 2.0 169.1 219.9 137.2 62.2 15.7 0.46 0.735 0.485 0.478 0.597 0.430 0.280 0.235 0.066 25 40 40 30 40 60 70 230 0.341 0.236 0.222 0.277 0.200 0.130 0.109 0.031 50 60 70 60 80 120 140 400 则推荐微量元素预混合料(包括载体或稀释剂)应全部通过35目,90%~95%通过100目。

Pfeost等指出,为了使泊松分布中微量成分的随机分布的差异降到3%以下,一份样品中至少要有九百粒该组分的颗粒(其重量相当于以最大粒径计约为100粒)就可防止该成分在养分供应及分析结果上的过大误差。若以我国《鸡的饲养标准试行方案(1983)》中有关 肉用仔鸡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作为添加量,分别以一份日粮(100g)或一份化验样(10g)为单位,推算其最大粒径如表1-47。

根据上述估算及其它情况,建议铁、锌、锰、铜等微量元素的粉碎细度应全通60目,钴、碘、硒等极微量成分应粉碎至200目以下或以液体溶解法加以稀释。

根据试验,作为稀释剂使用的惰性无机原料例沸石粉等,其粒度细一些有利于防止分级。因此建议没有有机载体而使用无机稀释剂的微量元素预混合料最好能全通60目,100目筛上物也不得超过一定数量。

(二)、微量元素的前处理技术

1、前处理及预混的必要性

在我国微量元素无机盐资源十分丰富,价格低廉,从而在我国的饲料工业中,普遍使用无机微量元素作为饲料用添加剂,常用的如:硫酸亚铁(FeSO4·nH2O)、硫酸锌(ZnSO4·nH2O)、氧化锌(ZnO)、硫酸锰(MnSO4·nH2O)、硫酸铜(CuSO4·nH2O)、氯化钴(CoCl2)、亚硒酸钠(NaSe2O3·nH2O)、碘化钾(KI)、碘酸钙(CaIO3)等。铁、锌、铜的硫酸盐由于其化学结构的稳定状态都有5-7个结晶水,有些原料厂家生产出来的原料还含有部分的游离水,例硫酸亚铁原料大部分来源于钛白粉厂的加工副产品,其中含有大量的游离水。这些原料由于含有结晶水和游离水,在粉碎时往往会粘附在粉碎机筛板上或粉碎室中而无法加工;另这些盐类在贮藏中也会和空气接触而吸湿返潮导致严重结块,更重要的是这些未处理的微量元素原料在和维生素混合在同一高浓度预混料中时对维生素的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及部分B族维生素等影响更大。部分的微量元素自身稳定性较差,在加工贮藏中易产生不利的变化,例:硫酸亚铁中的亚铁离子(Fe2+)易被氧化成三铁(Fe3+)从而影响动物对铁的吸收利用;又如碘化钾在高剂量硫酸铜的影响下易析出碘而造成碘的损失。

对于钴、碘、硒微量元素添加剂,由于其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非常少,通常只有1mg/kg左右,亚硒酸钠为剧毒物品且易吸湿返潮、碘化钾的化学性质又很不稳定,因此,对钴、碘、硒原料的安全、准确添加极其重要,为保证其在配合饲料中的混合均匀性及添加的准确性,这些原料必须经特殊的加工处理,加工细度要求在200目以下,且一般制成一定浓度的单一添加剂预混料。

所以,必须对微量元素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和稀释预混处理,以改善其加工特性,增加微量元素的自身稳定性,提高在预混料加工中的配料精度,保证混合均匀性,减少对维生素的破坏作用。

2、微量元素的前处理技术

1)烘干 为解决微量元素硫酸盐的高结晶水甚至游离水的问题,美国、日本、德国等均将其烘干脱水成一个结晶水的产品,我国则一般采用进口热空气温度在160℃-180℃的直接或间接烘干,例:滚动式干燥机、振动流化床、高速气流分级烘干机等,前二个设备可脱去全部游离水和1-2个结晶水,后一个设备则可脱至1-2个结晶水的产品,有些厂家也可利用气候条件先晒一至二天再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物料必须防止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免再次吸湿返潮、结块而影响后段工序的加工。

2)粉碎 由于微量元素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很小,为保证微量元素在配合饲料中的混合均匀度,要求其原料粒度达到相应的标准,一般而言,物料烘干至1-2个结晶水,则可用微粉碎机直接粉碎成饲用的微量元素产品。但如结晶水较高时,可在粉碎时加入一定量的助

粉碎剂、防结块剂、助流剂等以帮助粉碎,例如可加入沸石粉、滑石粉等原料,研究表明,利用石粉、贝壳粉等以碳酸钙为主要成份的原料作为助粉碎剂、防结块剂、助流剂时,会对硫酸亚铁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亚铁氧化(Fe2+)成三铁(Fe3+),同时易使产品颜色变成红褐色。

3)细粒化 对于极微量成份的添加,为了使泊松分布中极微量成份的随机分布差异降到3%以下,一份样品中应有900粒以上该组份的细粒,这就在理论上要求极微量成份必须被粉碎到足够的细度,一般如极微量成份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量在1MG/KG左右时,其细度要求在200目以下。

由于“液体喷洒工艺”和“液体吸附工艺”存在着合适吸附剂选择、计量精确性、物料烘干、工艺繁锁及安全性较差等诸多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较果总是不如人意。微粉碎和超微粉碎则由于设备投资大,粉尘多而造成一定的损耗,且一般达不到所要求的粉碎粒度。现多数厂家采用球磨的办法进行加工,物料在球磨加工后其粒度经测定可达到200目以下,在粉碎加工时加入某些辅助剂如稳定剂、助流剂、助粉碎剂等后添加物预混剂稳定性好,且此法设备价格低廉、工艺及操作简单、计量精确、无粉尘无损耗,生产批量可根据球磨机的不同规格而灵活改变,从数十克至数十千克均可。

液体喷洒工艺:极微量元素添加物→溶于水中→直接喷洒于载体上→混合制成添加物”高

浓度”预混剂→稀释混合→制成”普通”预混剂

液体吸附工艺:极微量成份添加物→溶于水中→吸附在合适的吸附剂上→烘干→粉碎→

稀释混合→制成添加物“高浓度”预混料剂→稀释混合→制成“普通” 预混料

球磨粉碎工艺:极微量成份添加物、辅助剂、球磨球、球磨坛→烘干干燥→球磨8小时

左右→稀释混合→制成添加物“高浓度”预混剂或“普通”预混剂

4)稳定化 由于大部分微量元素硫酸盐吸湿返潮严重,在复合预混料中易对其它成份如维生素产生不利影响,且有些微量元素本身的稳定性较差,例亚铁易氧化成三铁,碘化钾中的碘易析出损耗等,为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一般在微量元素的加工处理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措施对其微量元素或预混剂进行稳定化处理。常用的主要办法之一是采用包被,由于无机微量元素原料价格低廉,故常用的包被剂是理化性质稳定且价格低廉的原料,如颗粒粒度极细的硬酯酸盐、滑石粉、磺化木质素等粉末状固体包被剂,及矿物油类、加有抗氧剂的动植物油脂类等液体类包被剂,其原理是使微粒粉末或油脂粘附于添加剂物料粒子表面,阻止添加剂物料和空气及其它被影响物料的直接接触,以减少微量元素物料的吸湿返潮及对其它成份的影响,也保护了微量元素自身的稳定性。

3、各种微量元素原料的加工技术

1)饲用硫酸亚铁的加工技术 大部分硫酸亚铁原料是钛白粉厂的加工副产品,在原料中含有结晶水和大量的游离水(FeSO4·nH2O),极易吸湿返潮,另据测定,大部分硫酸亚铁产品的酸度较高,通常在PH2-3,在和石粉混合时易发生反应,造成包装产品“胀气”,同时由于其亚铁(Fe2+)极易氧化成三铁(Fe3+),故在其加工中一般首先采用烘干的办法,脱去全部游离水和部分的结晶水,根据烘干方法的不同,其结晶水脱至3-4时,可在计量后加入一定量的包被剂进行混合并粉碎,打包成为饲用硫酸亚铁产品;如硫酸亚铁原料被烘至1-2个结晶水时,可直接粉碎打包成为饲用硫酸亚铁产品,不论何种加工方法,产品必须包装严密,以防止其再次吸湿返潮。其工艺流程如下: 工艺1(至结晶水3-4个):硫酸亚铁原料→烘干→计量→加适量包被剂粉碎→计量

→打包→成品

工艺2(至1-2个结晶水):硫酸亚铁原料→烘干→粉碎→打包→成品

2)饲用硫酸锌的加工技术 一般稳定态的硫酸锌含有7个结晶水(ZnSO4·7H2O),该物

料虽化学性质稳定,但极易吸湿返潮,其加工特性难度较大,常采用的方法和硫酸亚铁相同,物料烘干去除部分结晶水,同时为减少硫酸锌对维生素的破坏作用,应加入适量的包被剂,粉碎后产品也应包装严密。而氧化锌理化性质稳定,不吸湿返潮,且易粉碎,流动性好,故有些厂家采用氧化锌代替硫酸锌作为饲用锌源。

3)饲用硫酸铜的加工技术 稳定态的硫酸铜一般含有5个结晶水(CuSO4·5H2O),该物料吸湿返潮严重,同时对碘化钾中的碘影响很大,一般需烘干至1-2个结晶水,烘干物料中应加入适量的包被剂,粉碎后产品应包装严密,以防止硫酸铜的再次吸湿。

4)饲用硫酸锰的加工技术 一般稳定态的硫酸锰含有1个结晶水(MnSO4·H2O),其理化性质稳定,也较之其它硫酸盐类不易吸湿返潮,易加工粉碎,流动性较好,但原料硫酸锰一般也应烘干粉碎后包装严密。

5)饲用钴、碘、硒预混剂的加工技术 由于钴.碘.硒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极小,同时稳定态氯化钴.亚硒酸钠.碘化钾原料中含有部分的结晶水,又如亚硒酸钠具有很大的毒性,故应对这些微量元素进行细粒化,一般的微粉碎及超微粉碎设备费用很大,也很难达到200目以下的细度;液体喷雾工艺和液体吸附工艺也存在精度不高.操作困难等缺点;故一般采用球磨工艺,先将物料和部分助剂.球磨器具一并干燥处理,再进行球磨,经球磨后的物料加入稀释剂制成一定浓度的钴.碘.硒预混料。由于碘化钾性质稳定性较差,一般采用理化性质稳定.易粉碎加工的碘酸钙代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