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GPS 系统定位原理
已知卫星的位置(通过广播描述卫星运动的星历参数和历书参数),测量得到卫星和用户之间的相对位置(伪距PRN),用导航算法(最小二乘法或卡尔曼滤波法)解算得到用户的最可信赖位置。
卫星3卫星2卫星1(SVx1,SVy1,SVz1)(SVx2,SVy2,SVz2)(SVx3,SVy3,SVz3)卫星4(SVx4,SVy4,SVz4)PR2PR3PR1PR4另一未知数:接收机钟差接收机位置(Rx,Ry,Rz) 图1
获得伪距后,按照下式解算定位结果:
(SVx1Rx)2(SVy1Ry)2(SVz1Rz)2BCorr1PR1(SVx2Rx)2(SVy2Ry)2(SVz2Rz)2BCorr2PR2(SVx3Rx)2(SVy3Ry)2(SVz3Rz)2BCorr3PR3(SVx4Rx)2(SVy4Ry)2(SVz4Rz)2BCorr4PR4(1)(2)(3)(4)
其中,(SVxi,SVyi,SVzi)为卫星位置,B为接收机钟差等效距离,Corri为第i颗卫星的已知修正量,PRi为对第i颗卫星的观测伪距,(Rx,Ry,Rz)为接收机位置伪距测量原理
GPS 定位的基础就是测距,即通过测量信号从卫星传播到接收机所用的时间获得卫星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PRict)。
卫星产生的码 卫星t1时刻产生的码相位,从卫星传到的码 Δt后到达 接收机产生的复现码 将接收机产生的码移动Δt t1 Δt t2 图2
利用伪随机码的自相关特性如图3,令本地码片以一定速度移动如图4,当本地复现码与从卫星传到的码相关值达到最大时,本地码移动了的时间即为所求
t。
图3 自相关函数
图4信号捕获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