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直观教学法在非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直观教学法在非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Chin J Dent Mater Dev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9年第28卷第1期·教学研究·

直观教学法在非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教学

改革中的应用

张 旭 秦嘉若 解路杨 祁胜财 岳 静 唐凤勤 唐小山 徐远志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口腔科,上海 200072)

【摘要】 目的 初步评价在非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教学中直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南京医科大学和南通医学院临床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学生59名为研究对象,分为直观教学法组(DVT,30名)和传统教学法组(LBL,29名),选取《口腔科学》中口腔修复内容为本次研究授课内容,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方式对2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理论考试成绩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问卷调查评分上,直观教学组优于传统教学法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直观教学法应用于非口腔医学专业口腔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增强理论与临床联系的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传统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 合并交叉教学 口腔修复学DOI:10.11752/j.kqcl.2019.01.11

Application of direct-viewing teaching method in prosthodontics teaching

reform for non-stomatology students

Zhang Xu Qin Jiaruo Xie Luyang Qi Shengcai Yue jing Tang Fengqin Tang Xiaoshan Xu Yuanzh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rect-viewing teaching method on teaching prosthodontics for non-stomatology students. Methods 59 medical students (five-year program and seven-year program) from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and Medical School of Nantong University were includ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irect-viewing teaching method (DVT, 30 students) and 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 29 students). The content of Prosthodontics in the textbook of Oral Sciences was taught. A written examination and afollow-up survey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metho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 of written examin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However, the follow-upsurvey showed a better score of the DVT group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LB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s Application of direct-viewing teaching method increases the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of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applytheories to clinical practice. It also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Lecture-Based Learning Direct-viewing teaching method Consolidation-intercross learning Prosthodontics

基金项目: 南通大学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

Y2015-04)

通信作者:徐远志,E-mail: amyxyz01@hotmail.com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不可缺少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牙体牙髓、牙周及颌面软、硬组织等疾病,以及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全身50

Chin J Dent Mater Dev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9年第28卷第1期疾病的关系,第8版《口腔科学》教材增加了口腔修复和口腔正畸的内容。口腔医学在注重分析、诊断病情的同时,临床治疗操作种类、方式及方法亦十分重要,且复杂繁多。在进行临床教学时,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具有其局限性,无法使刚接触口腔专业课程的临床医学生,从平面的理论中全面认识并理解口腔疾病的诊疗方法 [1]。尤其在理论专业知识较为抽象的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教学中,仅运用传统教学LBL法,很难让学生快速理解并将理论联系于临床实践应用。故研究多样化的临床教学模式,如何让临医学生以临床思维,生动、有效并快速的认识疾病概念及诊疗过程,是口腔临床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2]。

直观教学法是在合并交叉教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在教学中让学生直接通过实际观摩和操作,使学生获得与理论同期的对应知识 [3]。20 世纪90 年代后期,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哈雷特教授提出了新式医学教学理论——合并交叉教学法( consolidation-intercrosslearning)。该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实习教学阶段,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紧密结合 [4]。在医学相关专业教学实践中,直观教学法一直受到各门课程教学的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 果 [5]。

我们教研室在如何提高临床学生对口腔科学学习的重视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更新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和探索 [6]。本研究通过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评估直观教学法应用于比较抽象的口腔修复内容的教学效果。

究学生的健全人格、人际协凋与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健康状况等进行了解,结果显示学生上述素质、能力水平无明显差异。1.2 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参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安排,采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张志愿主编的第8版《口腔科学》作为教材,将其中的口腔修复作为本研究教学内容。

1.2.1 口腔直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案。《口腔科学》口腔修复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成为教学的主要矛盾,但口腔修复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牙列缺损与缺失是口腔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作为临床医学生拓展知识面,了解口腔医学知识不可缺少的部分,两所学校均调整口腔修复课时为1学时。

在直观教学法组,我们试将这章节中内容的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课安排在一起。首先,给本组学生布置课前问题,均为日常中常见的口腔修复临床问题,如牙齿缺失有哪几种镶牙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固定修复体类型和适应证、可摘修复体类型和适应证;预习教材“牙列缺损和缺失”章节内容;第二,教师教学方案调整,理论课与见习课同时进行,课时安排如下,理论授课20 min,见习观摩20 min,课后总结5 min。将直观教学组学生集中在口腔修复诊室旁的示教室进行理论授课,抓住教学重点密切结合临床病例,课件制作应用临床病例图片、模拟演示图、视频等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手段,将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主要修复方法及适应证和禁忌证这些概念性知识点讲解梳理,对于修复体构成和种类等需理解记忆性知识点简单介绍,便于临床专业学生理解记忆。见习带教老师提前准备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备牙取模、戴牙等不同临床教学病人就诊,将学生分组依次带入口腔修复诊室,教师通过椅边临床操作示教教学使同学身临其境,易于理解与记忆。结束前学生集中于示教室,将准备各类典型的临床修复体口腔模型作为教具,再次总结讲解相关知识点,并能够结合患者口腔疾病特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验证。1.2.2 讲授式教学组教学方法 应用传统教学方51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教学医院《口腔科学》授课的2013级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和南通医学院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59名为教学与调查对象,年龄21~24岁。本次研究对象2所学校学生均分为讲授式教学组(LBL,共29名)和直观教学组(DVT,共30名),在教学前对本研

Chin J Dent Mater Dev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9年第28卷第1期法,依据教学大纲,以多媒体形式完成理论授课。1.3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课后理论考试及教学方法问卷调查的2种方式对2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同一份试卷对各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满分50分,均为客观题,大于等于30分为及格,大于等于39分为良好,大于等于42分为优秀。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共发放59份问卷,全部回收。调查内容包括增强理论知识理解记忆能力、提高解决临床问题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知识点掌握程度、学习主动性、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度七项,将评估分为很有帮助(计3分)、有帮助(计2分)、一般(计1分),分组统计各项目得分(x±SD)。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直观教学组和LBL教学组的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设P<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2组理论考试成绩分布图

2 结果

2.1 理论考试成绩

理论考试成绩的分布见表1。总体看来,直观教学组成绩为42.40±5.049,传统教学组42.86±4.756,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1)。再将各个成绩等级区间做以分析。优秀区间的直观教学组成绩为45.833±0.687,传统教学组为46.000±0.2;良好区间的直观教学组成绩为40.667±0.333,传统教学组为40.000±0.408;合格区间的直观教学组成绩为36.111±0.484,传统教学组为36.286±0.286;经比较各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2)。

表1 2组理论考试成绩分布表

理论成绩(分)优秀(42-50)良好(39-41)合格(30-38)不合格(<30)

总计

直观教学组(人次)传统教学组(人次)

1839030

1847029

图2 2组理论考试成绩不同等级分布图

2.2 问卷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满意度分布情况见表2。结果显示,对于各项评价项目,直观教学组(A组)的满意P<0.001(图3)程度远远高于传统教学组(B组),。

图3 2组问卷调查满意度

52

Chin J Dent Mater Dev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表2 问卷调查满意度分布(x±SD)

2019年第28卷第1期编号1234567

评价项目

增强理论知识理解记忆能力提高解决临床问题能力对该学科学习兴趣提高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对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度,加强师生沟通

直观教学组2.700±0.1092.333±0.1462.833±0.0842.567±0.1242.767±0.1042.300±0.1452.633±0.122

传统教学组1.966±0.1051.759±0.1181.552±0.1171.7±0.1601.483±0.1181.448±0.1271.517±0.137

3 讨论

口腔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操作技能要求严的学科,而对于缺乏口腔相关基础知识的临床系学生而言,要达到较好学习效果确实困难。但由于近年来教学计划的修订及总教学时数的压缩,教学内容多和教学课时少成为教学的主要矛盾。LBL传统教学枯燥、知识点易混淆,所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7]。以老师为中心的LBL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看似高效并节省教学资源,但具有使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缺点 [8]。在教育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各大医学院校都积极探索与尝试,努力使口腔科学的教学既符合学科间相互联系和内在逻辑关系,也符合非口腔专业医学人才成长规律 [7-9]。我们针对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口腔科学教学的特点,在教学改革方面也做了初步尝试,合理运用直观教学法、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采用符合人体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它需要口腔专业医生在具有扎实的口腔理论知识,并熟练地掌握各种临床操作技能的同时,对材料学、力学、美学等多学科都有一定的涉猎。而对于无相关口腔医学基础知识的临床专业医学生仅用0.5学时或1学时,了解熟悉即使是口腔修复最常见的牙列缺损与缺失部分,课时远远不够,难于理解与记 忆。

53

我们尝试比较传统教学法,即以教师讲述为主的灌输式授课完成理论授课,和应用直观教学法将理论课与见习课结合在一起2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直观教学法组,课前布置口腔修复临床思考题,让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资料、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或者预习本章节的教材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课教室安排在修复诊室旁的示教室,教师先进行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运用大量图片动画加强难以理解理论概念的记忆,随后在诊室内给学生做椅旁讲解,再集中于示教室结合已准备好的修复体石膏模型再次讲解重要知识点,这种课程的安排与衔接对于授课教师具有一定挑战,需课前充分准备课件与教案,合理安排病人就诊,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虽然以记忆、灌输、强制为特点的传统教学LBL方式不利于增强口腔科学的教学效果,但是LBL 教学法具备的系统性强、知识点全面、教学进程易于掌控等优点,口腔科学的大部分教学内容仍均采用此种教学方法。本次研究的理论考试评估,2种教学方法理论成绩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虽然直观教学法用于病人病例分析学时较多,可能存在知识架构完整性不足,学生所学的的知识可能比较零散,但学生通过大量临床实例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了知识点理解力和记忆力;虽然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点的背诵记忆有一定优势,但学生的理解力相比直观教学法会有欠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直观教学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8],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Chin J Dent Mater Dev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9年第28卷第1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觉得在理论知识理解能力、解决临床问题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和加强。

2

与免疫学授课中的实验性研究.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2):121, 130.

伍婉翠, 袁刘, 文哲袁,等. LBL-PBL 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 2014, 27(5):21-22.

4 结论

提高非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对口腔科学的关注度和兴趣是具体教学过程中确保教学质量的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研究结果显示直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理论考核方面均能达到教学要求,直观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在有限学时内对口腔科疾病诊治有较深刻的理解认识,增强理论与临床联系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同时要求教师团队提高业务水平,对课件和教案准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探索优化的新型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形势下,直观教学法适合临床专业口腔科学教学,更加系统化及全面完善的多元化综合教学模式(如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BL、互动式教学法、PBL双语是今后努力方向,并在实践中注意学习、教学 [10]等)

总结,切实保证非口腔专业医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3 李进军, 王京, 伍冀湘,等. 应用PBL结合直观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11): 1474-1476.

4 刘喆. 美国哈佛大学合并交叉教学理论介绍. . 中国科普杂志, 1994, 15(6) :482-491.

5 倪雪岩, 吕亚林, 曹莹,等. 直观教学法在非口腔医学专业医学生牙体牙髓病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中国医药, 2014, 9(9):1362-1366.

6 张旭, 汪饶饶, 唐小山,等. 非口腔医学专业的口腔科学教学改革探讨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6, 25(1):47-50.

7 周正丽, 高云, 王晶,等. PBL与LBL交互教学模式在牙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7, 35(4): 197-200.

8 何建亚, 王君玲, 李晓杰,等. TBL、PBL与CBL整合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8(5): 483-486.

9 李若萱, 吕亚林, 王晓庚,等. 非口腔医学专业医学生口腔正畸学教学中“口腔直观教学法”的设计与应用.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 32(2):235-237.

10 唐婉容, 吴艳, 米方林,等. PBL双语教学在口腔修复学实验

参考文献

1

杜耀武, 刘瑞敏, 黄红莹, 等. PBL与LBL 教学法在微生物学

课中的应用.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7, 26(1):49-52.

(收稿日期:2018-06-03 修回日期:2018-10-15)

·消 息·

简易造字法

没有此“”字,在与口腔医学相关的论文稿中,常常使用到“”字。但由于在常用的电脑字库中,所以许多作者在投寄杂志的电脑打印稿件中,遇有“”字时,往往采用同音字代替或暂留空格后用手写填入等方法解决,造成打印的文稿不规整。现介绍一种简易的造“”字方法,供读者参考。

1. 首先打开Word文档,选择好希望的字体大小,打印出“牙合”两个字;2. 选中这两个字,然后依次点击工具栏中“格式”、“字体”、“字符间距”;

3. 将“字符间距”菜单中的“缩放”选定为(80%),“间距”选定为“紧缩”,“磅值”可根据打印字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数值,如小四号字体可选择2磅,四号字体可选择2.5磅,一号字体可选择6磅等(具体数值可参考最终打印效果而定),然后按“确定”即可。

(陈德敏)

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