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融入射阳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孙益梅
江苏省射阳县地处江苏北部盐阜平原,东临黄海,拥有103公里海岸线,滩涂面积66667公顷,被誉为“黄金海岸”。广袤的滩涂是大自然馈赠射阳的一个瑰宝,勤劳、智慧的射阳人民,从明初至今,经过300多年的沉淀,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射阳文化,突出的代表是射阳草编文化和射阳农民画,被江苏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农业技术融入射阳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射阳草编文化、农民画的发展概况(一)射阳草编文化
承载着无数记忆的草编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江苏盐城的射阳草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的原材料是小麦、水稻秸秆、芦苇、蒲草、柳、大米草等,经过编织、加工成纯天然材料产品,生态环保,而其形状、图案、纹理、装饰等蕴含的文化元素,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原材料整个加工过程需要经过锤打、浸泡、对时间的掌握要求精准,保证拉力和韧性。作为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单位——江苏桃园家饰有限公司,在非遗产业化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对产品进行生产和设计研发,生产的“桃园家饰”草编制品,涉及文化工艺墙纸、窗帘、地毯、秸秆工艺画、装饰工艺品等系列1000多个品种,除国内销售外,还出口到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并在日本、柬埔寨注册了分公司、2018年年销售6000万元,出口1132万美元。射阳草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正以实际行动推动行业发展,让非遗“活”起来,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与文化自信 。
(二)射阳农民画
射阳农民画融合了剪纸、版画等造型艺术特点,内容展示鹤乡人民生产劳作的精神面貌、祈愿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赞美新农村、新农业、新生活,弘扬主旋律,表现时代特征和乡土气息。作品构图饱满,着色浓艳,绘制精美,特色鲜明,获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有1250多幅作品被送到美国、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交流展出,其中有5幅射阳民间绘画入选“世界情·——中国农民画精品展”在联合国总部展出,在国际上传播中国故事,讲好射阳故事。
二、农业技术与射阳草编、射阳农民画融合
由于草编的原材料是小麦、水稻秸秆、芦苇、蒲草、柳条等,为了使草编有充足、优质的原料,将农业技术有机融入原材料生产,最大程度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扩大射阳草编产能。
(一)小麦秸秆生产技术
选用优良品种,要求株高较高、粗壮、有弹性和韧性。根据江苏省小麦主推技术可选用杨幅麦4号、杨麦23 ,幼苗直立半直立,株型紧凑,株高85cm 左右,分蘖力强,适合本地区种植。栽培技术上可将小麦机械条(匀)播与精确定量、秸秆还田高产栽培技术集成运用。
根据茬口、土壤、墒情和秸秆还田量等情况,主动创造适宜的耕作播种条件,大力推广机条播。旱茬可选用2BJK-6型小麦宽幅精播机进行机条播,(工作幅宽140cm,每幅6行,行距27cm,每行播种幅宽8cm,)稻茬可选用2BG-6A免耕条播机,一次作业完成灭茬、浅旋、开槽。播种、覆土、等工序,根据播期早迟、土壤墒情调距和播种深度,播种早可将常规每幅6行为5行,墒情适宜播深控制2-3cm,偏干时调整播深3-5cm,中速行走,落籽均匀。
适期早播10月25-11月5日,精量半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0-12万,按照小麦需肥规律即分蘖盛期和拔节孕穗期两个吸肥高峰的需求,做好肥料运筹。可采用“V”型两促施肥法,施足基肥,普施重施拔节肥,增磷补钾,促茎杆粗壮、有弹性和韧性。配套沟系,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特别是纹枯病和白粉病的防治,影响茎杆质量。小麦秸秆收获一般在5月20日左右,即麦穗灌浆充实处于半仁时期收割、晾晒、储存备用。
(二)水稻秸秆生产技术
与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样,水稻高产,稻秸秆也相应高产,栽培技术选用适宜品种、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确定基本苗,科学水浆管理、精确肥料运筹,
98
2019年第 9 期下
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期收割。稻秸秆在草编上的运用主要用于墙纸,可用收割机收割切碎,晾晒打捆储存备用。
(三)柳条种植技术
选用品种杞柳,俗称簸箕柳、笆斗柳。具体栽培技术是:
1.选留优良种条,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粗度10cm左右,无病虫、健壮的柳作种条。
2.深耕整地施足基肥,扦插前深耕整地,亩施30-40kg复合肥,旋细耙平,理好田间一套墒。株距是8cm,行距是50cm,亩栽植密度在16000株左右。
3.扦插,在3月中旬气温回升开始扦插,将柳条切割成20cm左右的条段,切口要光滑无破皮(注意细嫩的柳条不用),直插,不能倒插,插条要露出地面3cm,1-2个芽口为宜,扦插后立即浇足水促芽口萌发,遇干旱要补浇水。
4.加强田间管理,分次施好壮杆肥,及时整枝打杈,做到随出随打,保证柳条直度。
5.防治好病虫草,主要有锈病、蚜虫、卷叶虫、柳兰金花虫等。
6.适期采收,一般在当年12月至来年的1月份收割。
(四)蒲草种植技术
蒲草对环境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有一定耐寒能力。为喜光植物,不耐荫,宜生于浅水的塘、条排沟、土渠等环境中。在射阳随处可见。蒲草栽培采用分抹繁殖。春季萌发前将地下根茎取出,切成10cm左右一段,带2—3枚芽,栽于土中后,茎芽在土中长到30cm多时,顶芽变曲向上生长抽生新叶,向下生长出根系,形成新株。
每个植株地下根茎向四周延伸,再长成新株,然后逐渐形成群体。在管理上避免淹水过深和失水干旱,适时追肥。经过4-5年后,根茎就拥挤了,需翻蔸另栽。草编用蒲草的茎叶,一般在8月下旬-9月底前割收,这样蒲草的弹性和柔韧度最
好,晾晒储存备用。
(五)芦苇的自然资源保护
由于射阳地处黄海,在全县西部稻区和海堤内外随处都能见到芦苇,近几年加大了对河道的环境治理力度,特别是水生杂草水花生的治理,有的使用灭生性除草剂,对沟、渠内的芦苇造成了影响。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原生态环境,现在射阳县“河长制”办公室明令禁止在河道、沟、渠内使用灭生性除草剂,加大对河道、沟、渠、塘口芦苇、蒲草原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提高芦苇、蒲草的产量。
(六)种植稻、麦田画
首先选择适合观光的地点,人流量大靠近路边的田块,面积根据画幅的大小决定,一般在3500-4000㎡左右;稻、麦田画的设计可以结合农民画,主题可突出县、镇地域特色、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富有时代气息的政治宣传版等等。例如,新坍镇的稻、麦田画“半亩方塘、生态新坍”“有爱鹤乡、幸福新坍”、“丰收庆祝祖国70华诞”等等。在设计稿出来后就是选择水稻、小麦的品种,主要是选叶色不同的品种,常用的是绿叶、黑叶和黄叶。辅助的点缀可用荷叶、荷花,油菜、油菜花等,根据设计的稻、麦田画而定。
种植:将稻、麦田画稿在电脑上按照田块的长宽比例进行细化设计,然后用九宫格将图片分成若干的小方格,对应实际的边长为3-5米。在田间种植之前,先用塑料绳将田块分割成和设计图对应的方格,然后对照图片,用石灰粉将每一格里的图形画在田里,再指导人工将不同叶色的稻、麦种撒到对应的图形中。这样在种植的时候才能确保按照比例将画面“种到”田里。
由于水稻是干播种,在用工上要比人工栽插省工。管理上主要是在水稻分蘖期和麦子返青期用人工在不同叶色的边缘,
TE SE YAN JIU/特色研究
理顺整齐,保证线条的顺滑即可,其他的管理措施与大田一致。种植稻、麦田画为发展乡村旅游、农旅融合增添新元素。
三、发展射阳特色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射阳草编、农民画的之间也相互融合,将农民画的画面折射到草编图案上。射阳草编和农民画正在以“射阳特色文化产业”展现在国人与世界面前。以江苏桃园家饰有限公司为引领,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做好草编大文章。
(一)增加农民收入
组织观摩培训,将有意向搞草编的农民组织起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建立分厂,方便农民就近上班,一般正常上班的农民月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对在家照顾老人、小孩的可以将原材料、机台领回家中加工,一个月也能挣2000-3000元.
(二)精准扶贫
对于低收入农户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由村(居)党组织与县残联联合组建残疾人之家,开展草编加工,一个低收入农户或者残疾人月收入也可有1500元左右,真正是一个好的脱贫项目。
(三)做好“互联网+”农业为扩大草编产品销售,县专门搭建了电商交易平台,组建了专业的网络销售团队,年网上销售射阳草编2000万元,真正把射阳“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座有爱的小城”推介出去,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
孙益梅,(1971.12—)女,江苏射阳人,汉族,本科,高级农艺师。(通联:江苏省射阳县新坍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9年第 9 期下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