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 B. C. D.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取少量液体
C. 加热液体      D. 称取氯化钠
3、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是28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B.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1 / 8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6、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7、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8、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2 / 8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9、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  C.Mg2+比Mg稳定                      D.电子层数相同
10、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ClH
C.HCl
D.ClO2
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
12、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 A.SO2
B.SO3
C.H2SO3
D.H2SO4
13、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水滴石穿
C.积水成渊
D.披荆斩棘
1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15、“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金属
D.维生素
16、在化学反应3A+B=2C+D中,若3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0
B.26
C.40
D.60
17、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
3 / 8
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 18、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C.移动游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19、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0、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请回答
(1)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瓶里; (2)瓶塞应____放在桌面上。
(3)倾倒液体时_______(填“快速”或“缓慢”)倒入,瓶口应______试管口;
(4)贴标签的一方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______。
2、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或
4 / 8
“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____。
(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3、生活中许多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
(1)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_______    (填“单质”或“化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都具有可燃性,试写出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形似足球的石墨烯(C60)可以用于超导、催化领域,它是由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3)木炭、活性炭都具有_______的结构,因此都具有吸附能力,请写出活性炭的一种用途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从微粒的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请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的知识,用分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空气中包含多种气体分子),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注射器内气体压缩变得困难,说明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烧杯A装入浓氨水,B、C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
5 / 8
(提示:氨水具有挥发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一段时间后烧杯B液体变红,说明________________。烧杯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中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之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此时(没打开弹簧夹前)出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至少答三点),发生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为(文字符号均可)___________。
(2)待红磷火焰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此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这个实验可以得出有关空气成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化学活动小组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和锌粒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实验室现有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试计算: (1)将20g浓硫酸配制成所需19.6%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 (2)取上述配制好的稀硫酸50g与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能制得氢气质量为多少?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称量锥形瓶中的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9.4g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______g。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_____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
6 / 8
参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A 3、D 4、C 5、C 6、B 7、B 8、C 9、D 10、C 11、D 12、D 13、A 14、A 15、B 16、C 17、A 18、A 19、B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细口    倒    缓慢    紧挨    腐蚀标签
2、碱性    2、5    3    2NaOH + H2SO4= Na2SO4+ 2H2O 点燃3、单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2
2CO     7 / 8
分子    疏松多孔
防毒面具、冰箱除味剂、除装修甲醛(合理即可)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分子之间有间隔    随着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之间的斥力越来越大,不易被压缩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对比
2、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固体燃烧,发光,放热,发出黄白色火焰,
点燃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或浓厚)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或
P+O2点燃P2O5)    烧杯内的水沿导管进入到集气瓶内,集气瓶内水面上
升约五分之一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
(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20g×98%=(20g+x)×19.6%,解得:x=80g。
(2)50g上述配制好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50g×19.6%=9.8g;设能制得氢气质量为y,则
Zn+H2SO4=ZnSO4+H2982 9.8gy9.8g 2y解得:y=0.2g;
答:(1)将20g浓硫酸配制成所需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80g;(2)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 2、(1)1.0(2)1.6(3)3.4g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