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班数学比薄厚教案

中班数学比薄厚教案

来源:九壹网
中班数学比薄厚教案

【篇一:中班数学教案--比轻重】

活动内容:中班数学活动《比较轻重》

活动时间:2013年4月15日执教:张发金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动物背景图:草地一幅;动物图片:马、大象、小兔、小狗、小老鼠、跷跷板各一;箭头若干。

2、实物:教学书,文具盒及其他能比轻重的食物各一。

3、重量相似的苹果与梨;自制天平称一个,苹果,梨,橘子各一, 4、。每两个幼儿一架自制天平称、一个小篮(笔、纸,记录单若干,内装玻璃珠、木珠、积塑等)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师:

师:星期天,草原可热闹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图片出示情境图。)

1、动物乐园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噢,有马、大象、小兔,还有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呢!)

2、 你知道小熊和小猴谁轻谁重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轻重。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

师:(1)草地上有那么多动物,你知道谁轻谁重呢? (2)你们又是怎么标记的轻重的呢?(箭头)

2、掂一掂,比一比:出示各种玩具、材料,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

(1)数学书和文具盒你们能看出它们谁轻谁重吗?(你们都认为不能用眼睛看出来)那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轻重呢?

(2)师:现在请一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数学书和文具盒的轻重老师这还有好多东西,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端一端、提一提、掂一掂)

(3)有幼儿说,他反复掂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轻重不是很明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秤这种工具称一称,现在,我们用天平这种秤称一称。 4、称一称,比一比

(1)(教师示范称一称苹果和梨)师:谁轻谁重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同学都看出来了,放苹果的这边矮,说明苹果重垂下去了,放梨的这边高,说明梨轻翘起来了。(这边是垂、这边是翘) 5、幼儿第一次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 “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请幼儿每两人一组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轮流操作。 (2) 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6、教师出示三种水果:“老师这儿有三个水果:苹果、梨,柑橘它们谁重、谁轻?老师请一名幼儿用老师的天平称,共同得出结论后,教师在黑板的记录纸上示范记录结果。(学习词语:不轻不重) 7、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三种物体的轻重。

(1) 请幼儿没两人一组从小篮子里拿三样东西比轻重、一个幼儿记录,一个幼儿操作。

(2) 请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8、结束:

师:小朋友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比较物体的轻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法?

(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篇二:中班数学教案:比较粗细】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粗细 活动目的

1. 能积极思考并且及时作出判断。 2.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的方法。

3.能正确运用“粗”和“细”来描述物体的差异,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活动重点: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的方法。

活动难点: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能用粗和细来描述物体。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笔,瓶子等、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

孙悟空有一个很厉害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可以变粗也可以变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请幼儿说一说 (1)哪个粗? (2)哪个细?

(3)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2、教师通过变变变的游戏出示不同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3、游戏变变变

教师说变粗时幼儿两手做出粗的样子,师说变细时幼儿两手做出细的样子,通过游戏加深对 粗、细的理解。 三、活动结束:

教师通过播放课件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 活动延伸: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不足之处在导入时没有安排好,选择以孙悟空的金箍棒引入孩子们的兴趣是提起来

了,但是有点太不接近我想达到的粗和细的目标,孩子们基本都围绕着孙悟空的金箍棒这个

话题开心的说着,在我引到粗和细这个话题时,孩子们又开心的说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上,

让我有点着急,我认为在开始这个引入时我应该选择简单又直入目标的导入,(1)可以用小

动物住新家,大的住大的房,小的住小的房,因为大房粗,小房细,(2)或者直接出示粗细

不同的两个物体请幼儿观察,让幼儿通过直观的目测理解粗和细的差异,(3)也可以通过做

几个纸桶重叠的方式来比较物体的粗和细。

活动变变变中感觉做的还不到位,可以采取变变变变,粗粗粗、细细细,我之前采取的是变

粗、变细,感觉好像有些太简单,不够有趣。

活动中的教具不够充分,我应该每小组做一组粗和细的纸桶让幼儿自己再去观察、探索。

本次活动给了我警示,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该深思再深思,不断的反省活动中出现错误的地 方,以免再次的出现失误。

【篇三: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厚薄】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厚薄 活动目的:

1、会区分物体的厚薄,并会正确运用“厚薄”表述比较的结果。 2、能从3——5个厚薄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等量的物体。 3、能对3——5个物体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黄瓜、胡萝卜、百萝卜、书、积木等若干。 活动过程:

1、引题。教师出示厚薄不同的两本书,请幼儿比一比、说一说,哪本厚?哪本薄?

2、通过游戏“比一比”感知物体的厚薄。

(1)引导幼儿从座位底下拿出书和旁边的幼儿进行比较,并能用“厚薄”表述比较的结果。

(2)找一找:请幼儿在3——5本书籍中找出一样厚或者一样薄的书。

2、小组操作活动。

(1)排一排:提供厚薄不同的黄瓜片、胡萝卜片、书、积木等,引导幼儿将每类物品按从厚到薄或从薄到厚的顺序排序。

(2)涂色:按图示给图中的物体根据厚薄的不同涂上不同的颜色。 3、运用多媒体展示幼儿操作作品。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区提供厚薄不同的物体请幼儿排序;并能根据图示进行涂色。

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寻找幼儿园、家里和周围环境中厚薄不同的物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