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潍坊(安丘市、诸城市、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潍坊(安丘市、诸城市、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来源:九壹网


潍坊(安丘市、诸城市、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

中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煤气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流通处进行救治 B.医用药品常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密封保存 C.农业生产中草木灰和铵态氮肥混合使用以增加肥效 D.NH4Cl和ZnCl2溶液可作为焊接除锈剂 2.煤气化过程中的主要反应:CsH2OgCOgH2g H0,在恒温恒

容密闭体系中进行反应,可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cH2OcCO C.vCO:vH21:1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D.消耗1mol C同时生成1mol H2

3.以粗铜和碳棒作电极,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解精炼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粗铜 B.阴极发生反应:Cu22e2Cu

C.通电过程中,溶液中SO4向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移动 D.通电一段时间,电解质溶液中cCu2不变 4.学习小组对可逆反应FeCl3aq3KSCNaqFeSCN3aq3KClaq

H0进行探究。常温下,向盛有2mL0.01molL1 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

0.01molL KSCN溶液,改变下列条件,试管中溶液颜色不会加深的是( ) A.将试管放入冰水浴中 C.加入1molL KSCN溶液

11B.加水稀释

D.加入少量FeCl3固体

5.《科学》杂志评出“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测得水的pH<7,显酸性

1

B.向水中加入FeSO4固体,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W增大 C.Zn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过程中,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25℃时,pH相同的氨水和纯碱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实验操作 室温下,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BaCl2和B 现象 溶液变浑浊 混合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 硫酸的酸性比硅酸酸性强 KspBaSO4KspCaSO4 制得FeOH3胶体 C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 C 溶液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向D 0.1molL1 Na2SO3溶液和产生红褐色沉淀 Na2SO3溶液变蓝,NaHSO3溶液变红 2SO3结合H的能力比HSO30.1molL1 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石蕊试液 的强 7.向H2O2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混合溶液有大量气泡逸出,查阅资料知H2O2的分解机理如下: ①2Fe3H2O22Fe2O22H 慢

②H2O22Fe22H2H2O2Fe3 快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cFe3不影响产生气体的速率 C.Fe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第一步中Fe3与H2O2碰撞仅部分有效 D.第二步的活化能较高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团队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合成了两种单原子催化剂Y/NC和Sc/NC,实现常温常压下催化还原氮气合成氨气,反应历程与相对能量如图所示(*表示稀土单原子催化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A.H的值甲>乙

B.升高温度氨气的产率不一定提高 C.Sc/NC比Y/NC更有利于吸附N2

**D.使用Y/NC单原子催化剂时,历程中决速步的反应为:N2HNNH

9.某同学向50mL0.001molL1 MCl2溶液和50 mL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分别滴加1滴1 molL1盐酸和1滴1molL1 NaOH溶液,测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OH2是一种弱碱 C.溶液X可能是KCl溶液 pH影响程度力

10.燃煤烟气的脱硫技术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利用反应

B.加酸或碱M水解平衡发生移动 D.依据a、d变化可以判断,加碱对X溶液

22COgSO2g2CO2gSl H0可实现从燃煤烟气中回收硫。向三个体

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CO(g)和1mol SO2g发生反应,反应体系的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

A.实验b中,40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2.0 kPamin1 B.与实验a相比,实验b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 C.实验b中SO2的转化率是75%

D.实验a和实验c相应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aK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某同学模拟用Na2CO3溶液除去CaSO4水垢的过程,常温下将CaSO4粉末置于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充分搅拌(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加入

Na2CO3过程中,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MP表示溶液中SO4浓度的变化 B.相同温度时,KspCaSO4KspCaCO3

C.CaSO4在水中的溶解度和Ksp均比在CaCl2溶液中的大 D.反应CaSO4sCO232aqK2K1CaCO3sSO24aq的K2K1

12.加热NaHCO3溶液,测得溶液pH发生如下变化:

4

温度(℃) pH 10 8.3 20 8.4 30 8.5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8.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A.20℃时,溶液中cNacHCO3 cH2CO3cCO3B.50℃时,溶液中cOH1105.2molL1

C.加热过程中,溶液中

cHCOcNa3的值逐渐增大

D.将NaHCO3溶液蒸干得到NaOH固体

我国提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是“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CO2可合成CO、CH3OH等多种燃料,请回答13—14题。

13.中国科学家设计出如图装置实现了CO2转化为CO,总反应为:

电解CO2NaClCONaCl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工作时,至少实现了三种能量形式的转化 B.电极X上的反应:CO22e2HC.通电一段时间,阳极区溶液pH减小 D.b为太阳能电池的负极

14.利用CO2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2g3H2g催化剂COH2O

CH3OHgH2Og。恒压

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2和3mol H2反应一段时间,在使用分子筛膜和催化剂与两者均不使用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

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

A.P点:v正v逆

B.曲线n表示反应使用了催化剂和分子筛膜 C.反应达到平衡时,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常温高压条件下合成甲醇效率最高

15,某温度下,将相同浓度的HNO2和CH3COOH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微粒的分布分数

[AcAcHAcA,其中HA、A分别表示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随加水体积的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cH:cB.从b到c,溶液中

cHAcOHcA保持不变

C.等浓度的NaN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NaNO2CH3COONa

D.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pH的HNO2和CH3COOH,HNO2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比CH3COOH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

分)I可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

6

3SO22H2OI2S2SO44H。实验小组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性对SO2歧

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在盛有反应物的试管中加入2 mL相应试剂,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③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①、⑤说明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实验①、③说明______,④是③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查阅资料知I催化SO2歧化反应过程分为两步,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 ⅰ.SO24I4Hⅱ.______

反应物 18mL SO2饱和溶液 18mL SO2稀溶液 18mL SO2饱和溶液 18mL SO2饱和溶液 18mL SO2饱和溶液 18mL SO2饱和溶液 试剂组成 0.4molL1 KI 0.4molL1 KI amolL1 KI、0.2molL1 H2SO4 0.2molL1 H2SO4 0.2molL1 KI、0.0002mol I2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出现浑浊较③慢 一段时间出现浑浊 出现浑浊较③快 无明显现象 出现浑浊较③快 S2I22H2O

SO2的歧化反应速率⑥>③,(4)实验表明,则I催化SO2歧化反应过程中______(填“ⅰ”

或“ⅱ”)步反应速率更快,试分析实验⑥中SO2的歧化反应速率快于实验③的原因______。 17.(12分)氨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于制备氨水、亚(HNO2)、连二次(H2N2O2)、尿素[CONH22]等多种含氮的化工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1)常温下,0.01 molL的氨水中

cOHcH1106,则该溶液的pH=______;将pH=4

1的盐酸V1 L与0.01 molL氨水V2 L混合,若混合溶液pH=7,则V1______V2(填“>”、

7

“<”或“=”)。

(2)已知:25℃时,亚和连二次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电离常数 HNO2 Ka5.1104 H2N2O2 Ka16.17108、Ka22.881012 ①若NaNO2和NaHN2O2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cNO2______cHN2O2(填“>”、“<”或“=”)。

②0.1molL1 NaHN2O2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3)尿素溶于水缓慢水解产生碳酸铵,碳酸铵溶液显碱性,原因是______。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CdCl2和ZnCl2混合液中滴加碳酸铵溶液,当加入碳酸铵溶液至生成两种沉淀,

则溶液中cZn2:cCd2______。 [已知:KspCdCO31.01012mol2L2,KspZnCO31.51010mol2L2]

18.(12分)探究氮氧化合物反应的特征及机理,对处理该类化合物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定量NO2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变活塞位置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图中达到平衡的点有______,b点应______活塞(填“推进”或“拉出”),d点时v正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已知: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

(2)科学家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25℃时N2O5g的分解反应。 Ⅰ.2N2O5gⅡ.2NO2g4NO2gO2g H0

N2O4g H0

反应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

8

N2O5210PN2O5kPamin①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v 31时,测得P等于3 kPa,此时______。 kPaminv NO25O21。60min

②一段时间后N2O5g完全分解,N2O5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

Kp______kPa(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③若升高温度至35℃,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的总压强P______65.8 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

19.(12分)亚硫酸钠在印染、造纸等领域应用广泛。利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Na2CO3)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制备无水Na2SO3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Na2CO3溶液显碱性的理由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回答);其溶液中:

12“<”或“=”)。 cNa______cCO3(填“>”

2(2)“母液”溶质中的盐主要是______(填化学式),常温下该物质的稀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3)常温下,向某浓度的亚硫酸溶液中缓慢加入Na2CO3粉末也能制得Na2SO3,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表示pH与lgcHSO2cSO33的变化关系的曲线是______(填“Ⅰ”或“Ⅱ”)。

②H2SO3的Ka1______。

9

20.(12分)金矿提金时,用NaCN溶液浸取金生成NaAuCN2,再用锌置换出金,产生的含氰废水、废气需处理后排放。

已知:氢氰酸(HCN)有剧毒,易挥发,25℃时KaHCN6.2510回答下列问题:

(1)AuCN2存在着两步电离平衡,其第二步电离方程式为______。

(2)配制NaCN溶液时,将NaCN固体溶于NaOH溶液中,再用蒸馏水稀释配成溶液。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Cu2可做H2O2氧化废水中CN的催化剂,氧化过程中总氰化物(CN、HCN等)去除率随溶液初始pH变化如图所示。

10。

①在酸性条件下,H2O2也能氧化CN但实际处理废水时却不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

②当溶液初始pH>10时,总氰化物去除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利用反应HCNgH2Og催化剂NH3gCOg H0处理废气中HCN。将

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HCN和H2O混合气体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CN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处理HCN时最适宜的温度为______,此温度下反应进行10min达平衡,该反应的Kx______。

10

高二化学试题参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5.C 9.C

2.B 6.D 10.D

3.D 7.B

4.B 8.A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CD 15.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

(1)探究浓度对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影响(2分)

(2)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1分) 0.4(1分) 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2分)

(3)SO2I22H2O2SO42I4H(2分)

12.AC 13.C 14.AD

(4)ⅱ(2分) 开始加入I2发生反应ⅱ产生H,加快了反应ⅰ的速率(2分) 17.(12分)

(1)10(2分) >(2分)

2(2)①>(2分) ②cNacHN2O(2分) cHcN2O22cOH(3)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2分) 150(2分) 18.(12分)

(1)a、b、c(1分) 推进(2分) 小于(1分) (2)①610(2分) ②23.0(2分)

③大于(2分) 恒容下,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正向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压强增大(2分) 19.(12分)

2(1)CO3H2OHCO3OH(2分,第一步就得分,第二步正确不扣分) >(2

22分)

11

2(2)Na2SO3(2分) cSO3(2分,多写不得分) cOHcHSO3(3)①Ⅰ(2分) ②1101.9(2分) 20.(12分) (1)AuCNAuCN(2分)

HCNOH(2分)

(2)CNH2O(3)①在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氰化物转变为HCN逸出,造成污染(2分) ②随着pH升高,cOH增大,铜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铜,催化效率降低(2分) (4)400℃(2分) 16(2分)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