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下综合管沟考察报告doc

地下综合管沟考察报告doc

来源:九壹网
 -

地下综合管沟考察报告

篇一:关于地下综合管网的报告

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共同沟)的报告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共同沟)综述 1、什么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共同沟)?

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的前提。传统的市政公用管线的直埋敷设方法必须反复开挖路面进行施工,严重影响城市的交通与市容,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早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法国、日本等国的城市为合理充分地使用地下空间,先后采用了综合管沟。迄今在我国,对综合管沟的使用尚处于发展认识阶段。 所谓共同沟,就是\"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是指即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设置于道路下,用于容纳两种以上公用、市政管线的构造物及其附属设备(又称共同沟或综合管廊,同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以及通风、防火、监测等多种系统。它可以把分散埋设在地下的电力、电信、热力、给水、中水、燃气等各种地下管线部分或全部汇集到一条共同的地下管廊里,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共同维护、集中管理。

1

-

1

图一 城市地下管线改造前后对比示意图 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共同沟)分类 国内外共同沟建设常用的三种形式 (1) 干线共同沟

特点:干线共同沟一般设置于道路下方,负责向支线共同沟提供配送服务,主要收容的管线为通信、有线电视、电力、燃气、自来水等,也有的干线共同沟将雨、污水系统纳入。其特点为结构断面2

尺寸大、覆土深、系统稳定且输送量大,具有高度的安全性,维修及检测要求高。 (2) 支线共同沟

特点:支线共同沟为干线共同沟和终端用户之间相联系的通道,一般设于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下,主要收容的管线为通信、有线电视、电力、燃气、自来水等直接服务的管线,结构断面以矩形居多。其特点为有效断面较小,施工费用较少,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 (3)缆线共同沟

特点:缆线共同沟一般埋设在人行道下,其纳入的管线

2

-

有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管线直接供应各终端用户。其特点为空间断面较小,埋深浅,建设施工费用较少,不设有通风、监控等设备,在维护及管理上较为简单。 3、共同沟的发展现状 (1)国外情况

欧洲:共同沟的建设最早在欧洲兴起。巴黎在 1832 年建造以排水为主的廊道中,创造性地在其中布置了一些供水管、煤气管和通讯电缆等管线,形成了早期的共同沟。目前,巴黎已建共同沟超过 100km,且收容的管线也越来越多。西班牙目前有92km长的共同沟,除煤气管外,所有公用设施管线均进入廊道,并制定了进一步的规划,准备在马德里主要街道下面继续扩建。俄罗斯莫斯科建120km的共同沟,除煤气管外,各种管线均有。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区街道下有30km 3

的共同沟,建在岩体中,战时可作为民防工程。前东德在19年开始修建共同沟,已有15km建成使用。芬兰将共同沟深埋于地下20米的岩层中,而不直接建于街道下,其优点是可节省30%的管线长度。日本: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共同沟建设最先进的国家。早在关东大地震以后的东京复兴建设中,就于1926年完成了九段阪和八重洲两处共长1.8km的共同沟。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的恢复和迅速发

3

-

展,共同沟建设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1963年,日本颁布了《关于建设共同沟的特别措施法》,以规范和推动共同沟的建设。到1992年,全国共同沟总长达310km。因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共同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日本计划到21世纪初,在80多个县级中心城市的城市干线道路下建成长约1100km的共同沟。 (2)国内情况

地区:共同沟的建设始于1991年的台北。目前,已建共同沟有300多km;正在建设淡海及高雄新市镇、南港经贸园区等的共同沟;完成了洲美快速道路、大度路等共同沟工程的设计;4

制定了台中市、嘉义市、新竹市、 台南市、 基隆市的共同沟整体规划;进行了配合捷运路网、敦化南北路、新社区、铁路东延等共同沟的规划。共同沟的建设非常重视与地铁、高架道路、道路拓宽等大型城市基础设施的整合建设相结合。如台北东西快速道路共同沟的建设,全长6.3km,其中2.7km与地铁整合建设;2.5km与地下街、地下车库整合建设;施工的共同沟仅1.1km,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建设总成本,有效地推进了共同沟的发展。

地区:地区进行共同沟的建设起步较晚。1992年,上海市规划建设了第一条规模最大、距离最长

4

-

的共同沟——浦东新区张杨路共同沟。该共同沟全长11.125km,共有一条干线共同沟、两条支线共同沟,其中支线共同沟收容了给水、电力、信息与煤气等四种城市管线,为我国其他城市共同沟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目前,上海还建成了松江新城示范性地下共同沟工程(一期)和“一环加一线”总长约6km的嘉定区安亭新镇共同沟系统。 北京早在1958年就在天安门广场下铺设了1000 米的共同沟。XX 年在中关村(西区)建成了我国地区第二条现代化的共同沟。该共同沟主线长2km,支线长1km,包括水、电、冷、热、燃气、通讯等市政管线,但为减少施工难度、节省空间、降低工程造价,没有纳入排放雨水和污水的重力流管线。杭州在站和站前广场改建工程中, 为避免站屋和各地块进出管线埋设与维修开挖路面,从而影响车站的运行,将给水管、污水管、电信电缆、电力电缆、铁路特殊电信电缆、有线电视电缆、公交动力线、供热管等置于共同沟内。杭城目前最长 5

篇二:市政共同沟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报告 摘要

市政共同沟是城市地下管线的共同隧道,又称综合管廊或管沟。早在1833年,巴黎创造性地在地下大型排水管道中布置了煤气、电力等管线,形成了早期的共同沟。随后一

5

-

些发达国家也相继建设了共同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共同沟技术日臻完善。“共同沟”一词源自本,是因为日本的共同沟技术比较发达,建成的里程最长,相应的建设法规也比较完善。

我国第一条规模较

大、距离较长的共同沟是位 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杨路 共同沟,于1994年底初步 建成,它是国内共同沟建设 的一个标志。近10年来, 国内一些大中城市也开始

了共同沟建设的尝试。总体上,我国的共同沟还处在试验性建设阶段,相应的建设法规、设计规范还没有形成,建设经验少。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是必要的,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外共同沟建设的介绍。以图了解共同沟技术的发展史及(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地下综合管沟考察报告)其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促进我国共同沟的发展。

共同沟有别于传统直埋,在城市地区,由于土地资源十

6

-

分稀缺,地上空间的利用也是十分有限的,开发地下空间就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不应仅仅看作是一种空间的向下延伸,

而应当把地上和地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那么就应当全面和综合地将地上和地下空间进行统筹规划、建设和利用。 未来的城市将是地上城和地下城所构成的一个“高效率”的整体,那么,共同沟将成为沟通地上和地下的重要纽带一城市的动脉和神经。共同沟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达到一定阶段时候的必然产物,它不单单是为地上服务的,同样也是为地下服务的,因此,它不仅仅可以很好地解决城市管线维护、改建和扩建对地上的影响,更有效地为地上服务,而且应当结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共同沟的建设纳入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的规划、建设当中。

总之,共同沟的建设应当纳入到包括地下和地上在内的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当中H’5 J。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的共同沟,与传统的埋设管线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尽管初期建设费用很高,但是管线的扩容、改建、以及日常维护都极为方便,而且不会破坏和影响其他设施,不会妨碍地面交通,在城市地区从长期和总体上看是经济的。城市发展通常存在许多不确定、且难以预计的因素,这样,传统的管线敷设方式就给城市规划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共同沟是一个

7

-

“开放的”管线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城市发展与市政建设之间的矛盾,避免道路多次开挖的麻烦和费用,而且为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共同沟将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以不变应万变,方便而且灵活。此外,由于管线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因此避免了酸碱物质的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它向地下发展,不牵扯地面空间,为规划、发展需要预留了宝 贵的空间。

同样位于地下,但共同沟却是“开放的”,维护人员可以通过各种专门的通道进入共同沟内,日常的检查和维修极为方便。而且,完备的共同沟具备先进的监控系统.可以对共同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说共同沟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方向,对于我国来说,经济、社会以及政治各方面都处在发展和变化之中,发展共同沟尤其显得重要。 尽管共同沟有诸多优势,但是,由于集中在一起的管线较多,因此,共同沟的工程规划、施工和管理,以及安全等等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难度,它不仅是共同沟工程本身的难 度问题,而且涉及与整个城市或地区总体规划之间盼协调关系问题,并因此涉及到或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共同沟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牵一发动全身,并且

8

-

由于

它投资大,影响的空间和时间跨度也较大,因此,必须统一、全面和长远地进行统筹规划。,使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形成有机的联系。 一 .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长沙市、区两级从岳麓新城的实际出发,依托资源优势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势,优化经济结构,夯实产业基础;投资西进,城市西拓,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加快城市化步伐;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兴办大学城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构筑实业旺区平台、科教兴区平台和生态立区平台,力求把岳麓新城建设成为以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 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文化资源型旅游基地和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新型城区。

长沙市夹湘江而建,自古以来,跨越河东河西均以橘子洲为跳板,或以舟楫,或建桥行车,往来商贾云集于此,繁荣了岳麓山下湘江两岸的这一片沃土。岳麓新城位于古城长沙湘江西滨,与长沙市中心区隔江相望,是长沙市的西部门户。作为长沙市的河西新城,全区面积145平方公里,总人

9

-

口41万人。

岳麓新城分别与望城县的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及坪塘镇相邻,往西通过长常高速过湘江五一大桥、北大桥、南大桥、黑石铺大桥等大型桥梁,架立多条交通走廊,实现河西与河东的分而不隔,联系快捷。

关注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特别是XX年初的雪灾导致许多重要动脉管线瘫痪的问题反映出基础设施的薄弱。

地下管线足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城市地下管线如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热力、工业等管线,就像人体内的“血管”和“神经”,日夜担负着输送物质、能量和传输信息的功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囚此,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地下管线是未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是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应对突发灾害的保证。 共同沟检测运营实况图

荣湾镇地处于岳麓区与湘江一桥交叉点处,位于319国道上,是河西新城区的交通门户及多年形成的商业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三一九国道可与宁乡、益阳、常德紧密联系。

10

-

通过绕城公路、城市环线与市区各片以及京珠高速公路联成网络,与机场、车站、港口等城市交通枢纽形成快速联系通道。其管线牵涉许多重要交通动脉,管线工程安全高速的维护与运营将成为地下空间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篇三:关于综合管廊运营模式的考察报告 关于综合管廊运营模式的考察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综合管廊的运营模式,我们选择对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佛山东平新城综合管廊、杭州西湖区220KV高压线上改下等五处典型管廊工程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概况 1、广州大学城

广州大学城建设由当时的广东张德江决策,当时的广州林树森主抓。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是珠江围绕的小农业岛,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总人口35-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与花桥商务城有较大的可比性。据了解,当时大学城的总投资规模达300多亿元。

根据林树森的要求,大学城市政设施按高标准由市重点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统一建设,其中就包括了综合管廊。大学城综合走廊是广东规划建设的第一条共同管沟,也是目前国内距离最长、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条共同管沟。该管

11

-

廊与大学城建设紧密相关,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布线的方式,集中铺设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市政管线。自XX年开始,到XX年共建设综合管廊18公里。大学城主线三仓综合管廊规划在小谷围岛中环路隔离绿化地下,沿中环路呈环状结构布局,全长约10公里,沟宽7米,高2.8米;支线管廊8公里。 2、佛山东平新城 佛山新城综合管廊由现广东政协常委,当时的佛山梁绍棠决策兴建。佛山市东平新城与花桥类似,也是新城区,也是主要发展服务业。梁绍棠要求按照“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的高标准,将新城区建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都市中心。本着这一战略目标,新城区开始设计建设佛山首个综合管沟,开创佛山市政建设的新局面。佛山市综合管沟环状布局,全长共9.8公里。综合管沟宽3.2米,高2.8米,而作为中轴线的大福路南延段则是宽4米、高2.8米。

进沟管线为自来水、直饮水、强弱电。综合管沟包括监控系统(控制中心)、消防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动力设备的配电和控制。 3、杭州220KV上改下工程 杭州220KV上改下工程由原杭州王国平决策推行。杭州市规定绕城以内架空线必须全部上改下。目前在绕城以内35KV以下线路均已入地。此次考察的上改下工程,

12

-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涉及三条沿路的220KV高压线入地,总长度7.8公里,是专门的电力管廊。高压线入地后城市景观得到改善,也整理出了很多可开发土地。

除上面三处综合管廊外,我局还考察了苏州工业园区月亮湾综合管廊和上海安亭综合管廊。园区月亮湾综合管廊0.98公里,含强弱电和供冷管道。安亭管廊总长6.5公里,含35kv电力、信息、给水等管线。所有管廊建设均有强力推进的背景。 二、各地对管廊的评价

此次考察选取的地下管廊情况对我区综合管廊的建设极具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各地综合管廊的管理部门无不对管廊建设带来的优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一致认为是“好东西”。

汇总各地管廊管理单位对综合管廊的意见,主要有以下三条:

1、在城市新区建设中管廊建设十分必要,优势明显,这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城市管理部门的一致肯定。特别是对城市新区,定位高,管廊可以大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项目建设相对容易,但对各部门的协调难,长期管理难。管廊必须由牵头、建、管。

3、管线单位必须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不能让管线单

13

-

位完全无偿使用。免费会造成不管不问,交钱意味着承担责任。

三、被考察综合管廊建设资金的运营模式

在投资方面,五处被考察综合管廊都采用了投资的模式。投资主体是纯国有性质,由直接投资或以国有公司为载体,资金通常来源于三方面:财政无偿投入、经营资源融资(如佛山杭州以土地批租为重点,广州大学城和园区月亮湾以集中供冷供热运营来补偿)、主导的负债融资(如银行贷款),各管线单位基本没有参与到综合管廊的投资中来。管线投资除供电外,一般由管线权属单位自理。供电部门一般不投资电缆,大学廊内的110KV电缆由供电部门出资铺设是个别情况。

在建成以后的管理方面,我们总结类为三种模式: 1、模式一:广州模式

广州模式是管廊由国有公司委托专业的物业公司管理。 1)广州大学城

大学廊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由主导建设。由财政拨款,建成以后作为资产注入广州大学城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国有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大学城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高校后勤

14

-

基础设施以及在大学城城市公共资源范围内相关项目的投资、经营管理及资本运营。公司投资项目涉及大学城的能源供应、市政设施和商业设施。如分布式能源系统、中水厂、信息枢纽等。公司主业是大学城供冷供热系统和中水系统经营,是盈利的。在共沟管理方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大学城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再委托广钢下属的一个机电设备公司进行管廊管理。管理人员约二十多人,实行24小时三班两倒。每年用于维护管理的收费约200万元。其中人工100多万,电费50多万,其它(耗材等)20-30万元。 2)佛山东平新城

佛山新廊由管委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下属的新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该公司负责东平新城核心区内新建项目物业管理前期介入工作、市政设施设备日常维护、环境卫生质量监督、闲置地物业出租、广告经营等工作。新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再委托专门物业公司管理管廊。每年费用约120多万,管理费100万直接给专业管理公司,耗材费约20万单独由新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支出。管理人员约13-14人。

2、模式二:杭州模式

杭州模式是管廊由管线单位直接管理。

15

-

杭州地下电力管廊建设完全是为了将220KV和110KV高压线入地,以达到节约使用土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效果。此次考察的杭州地下电力管廊位于西湖区,但已属于郊区,地面很多道路尚未建设,管廊先建。在设计的时候,电力局即参与,由电力局生技科提出监控要求,监控手段先进,设施非常到位,可在监控中心实现监控,现场无人化管理。 因为杭州管廊是电力专门管廊,电力管廊建成后由西湖区无偿交杭州市供电公司管理维护。 3、模式三:上海模式

上海模式是管廊由部门直接委托专业物业公司管理,即建管。如世博会的管廊已移交市政管理局管理。安亭新镇的管廊也由市政主管部门委托专业公司管理。 在广州模式中,国有公司为收费的事一直很“痛苦”,不但针对管线权属单位的管理费收取困难,审计上还会一直来检查,责怪他们没收到钱。可见管廊的后期管理收费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广州市也吸取经验,在亚运城的共沟管理中改变国有公司管理模式,直接交市政园林局管理,管理费用纳入城市管理费支出。可见依照目前我国公用事业未实现市场化运营的现状来看,上海模式是综合管廊管理的最切实可行的选择。

16

-

四、管廊建设管理涉及的费用收取情况 1)管廊本身的建设费用

管廊本身建设的投资模式无非三种,一是由投资,二是由国有公司投资,三是由管线公司组成项目公司投资。第三种模式从国情来看不现实。从考察情况来看,都是第一、二种投资模式,或两者的混合模式。国有公司的资金来源有三种情况:一方面是财政拨款,另一方面来自土地出让,还有来自国有公司的准经营性质项目收益。 2)管线材料和安装费

管线材料和安装费一般由管线单位出资,供电部门出全资的可能性小,需要更大的协调力度。在杭州是本着“谁受益谁掏钱”的原则上改下,最终由获得土地利益的区出资。 3)管线入沟费

管线入沟费与直埋施工费用挂钩。大学城与直埋费用相同,佛山取直埋费的120%,均

需经物价部门核定。原则上应由管线单位出资,但收取困难。 4)长期管理费

长期管理费按管线占用管廊空间分摊,涉及管线占用长度和截面面积,需要制定细则。原则上应由管线单位出全资,但实际收费困难。

17

-

五、综合管廊运营模式的建议

建设综合管廊毫无疑问可以为花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优势。各地具体情况不同,本报告仅针对花桥综合管廊的运营模式提出建议。

综合管廊的投融资模式是应该和城市发展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出能力等因素相适应的。鉴于花桥还处于城市发展初期,考虑管廊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管廊投融资及管理的运营模式还只能采用“建管,企业租用”的上海模式。以后花桥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了,才能实行与管线单位共同出资模式,项目融资BOT、TOT、PPP模式,甚至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下的市场运作。 一)资金来源 1、管廊建设资金

可以通过在财力可承受范围内的财政拨款、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向相关上级部门争取扶持资金、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建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资金制度,用于管廊建设并作为贷款还本付息的保障。也可以在投资主导下,适当尝试市场化融资,以减轻财政压力。经根据方案估算,该部分费用约1.8亿。 2、管线材料及安装费

除供电外,由管线权属单位自理管线材料费用并负责安装,规建局协调施工。供电情况特殊,费用较大。根据目前

18

-

情况,供电部门只能按架空线造价出资约7000万元。扣除该部分资金,花桥在电缆方面还需出资约2.6亿。由于数额较大,宜争取市协调,由市供电公司向省公司申请承担更多的电缆费用。 3、管线入沟费

建议请主管部门协调管线权属单位按管线直埋的费用的120%出资,该部分资金可用于补贴管廊建设费用。涉及管线单位包括电信、移动、联通、文广和供水。如按每家通信单位5孔算,直埋施工成本3万/孔·公里,通信管线直埋施工费用约180万元,可回收资金约220万元。给水管直埋施工费用按40万/公里(约400口径),可回收资金150万元。

综上所述,本工程需出资约4.4亿。供电部门如支持,投资可降低。 4、长期管理费

建议由管线权属单位按管线所占空间按比例分摊,由财政部门收缴后拨付给管理单位。 二)管廊建设推进方面 1、确立建设和管理主体

在项目开展之前,应确定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主体。 按照目前的运作模式,以资产经营公司名义承担管廊建设任务。还可考虑组建城市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综合管理花

19

-

桥的市政基础设施。对广告牌、路灯、市政养护、雨污水泵站、综合管廊、自来水、排水设施等实行统一投资建设和管理维护。公司可学习园区经营,发展集中能源供应,作为盈利增长点。 2、完善前期准备

尽快完善规划和管廊方案,编制完成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报告,组织专家评审后,作为我区XX年创新项目,向市汇报。经市批准后,由市供电公司向省公司汇报,争取扶持。

3、控制好管廊建设时间节点

对管廊的施工、设备安装和管线敷设应列出详细的时间计划。对施工前期工作应考虑好项目资金争取、立项、环评、招标、勘察设计、动拆迁、土地平整和地基加固等步骤的时间。尽管管廊施工工期短,如果前期工作延误,会延迟管廊投入使用的时间,影响周边企业用电。

管廊建设涉及多部门协调问题,各管线单位与规建局的配合十分重要。如何促进各部门对建设共同管沟的配合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六、附表:投资估算表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