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为所有的物料建立库存信息,作为采购部门采购、生成部门编制生成计划的依据 B:收到订购物料,经过质量检验入库;生成的产品也需要经过检验入库
C:建立供应商档案,用最新的成本信息来调整库存的成本 (ERP中采购管理模块) D:收发料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
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在软件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不应作为_____
A:软件设计的依据 B:生命周期估算的依据 C:软件验收的依据 D:数据库设计的依据
3. 项目管理是保证项目成功的核心手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项目开发计划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元素,是项目实施的基础:范围管理要确定哪些工作是项目应该做的,哪些工作不应该包含在项目中;进度管理采用可行的方法,在与质量、成本目标等要素相协调的基础上安全实现项目目标。
范围管理就是解决项目边界的问题(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项目的三大目标(铁三角)就是进度、质量、成本
4. .在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 12504-2008中规定,为了保证软件的实现满足需求,需要的基本文档可以不包括_____
A: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B软件设计说明书 C:软件验证和确认计划 D:项目进度报告
从原始的需求到最终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必须经过确认过程,同时软件设计说明书的输入也是来源需求规格说明书,D项属于典型的管理文档。
5. 关于无连接的通信,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 A.无连接的通信较适合传送大量的多媒体数据
对于无连接的服务,发送信息的计算机把数据以一定的格式封装在帧中,把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加在信息头上,然后把帧交给网络进行发送。无连接服务是不可靠的。现实中很多视频广播的传输是靠无连接通信协议走的。
UDP:面向非连接、传输不可靠、用于传输少量数据(数据包模式)、速度快。
TCP:面向连接、传输可靠(保证数据正确性,保证数据顺序)、用于传输大量数据(流模式)、速度慢,建立连接需要开销较多(时间,系统资源)。
FTP(File Transfer Protocal) 是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的协议。 PPP:为在点对点连接上传输多协议数据包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一种TCP协议支持的提供可靠且有效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用户接口:HTTP / T elnet / FTP / SMTP / 表示层:定义数据格式 : JPEG / GIF / 传输层:数据包的重新排列:TCP/ UDP /SPX
网络层:端到端的包定义 : IP / IPX /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IEEE802.3/.2 PPP/ ATM
6. SMTP为发送邮件协议, POP3、IMAP是接受邮件协议
7.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方式有三种 :直通式交换,存储式,无碎片过滤交换式 8. RAID 使用多块廉价磁盘阵列构成,提高了性能价格比 RAID 采用交互存取技术,提高了访问速度 RAID1 使用磁盘镜像技术,提高了可靠性 RAID2是采用海明码校验 RAID3采用奇偶校验
9. SOW是对产品或成果的服务性描述,在我们采购管理的采购计划输出中就有采购工作说明书以及工作说明书。
10. 在进度控制中使用假设情景分析的目的: 评审各种情景,使进度与计划保持一致 11. 对项目范围管理是通过五个管理过程来实现的,第一步是:编制范围管理计划
12. 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是管理项目范围的集成,在进行项目工作分解时候,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步
骤: ①识别和确认项目的阶段和主要可交付物 ②分解并确认每一组成部分是否分解的足够详细③确认项目主要交付成果的组成要素 ④核实分解的正确性 13. 一个优秀项目团队的形成:形成 震荡 规范 发挥 结束 14. 编制询价计划是确定潜在的卖家有哪些,以及这些卖家各自的技术特点等等,因此必须制定评估标准(用于评标)、采购文档(用来获得卖家的建议书)、更新的工作说明书 15. 配置识别是配置管理员的职能,包括如下内容。 (1)识别需要受控的软件配置项。 (2)给每个产品和它的组件及相关的文档分配唯一的标识。 (3)定义每个配置项的重要特征以及识别其所有者。 (4)识别组件、数据及产品获取点和准则。 (5)建立和控制基线。 (6)维护文档和组件的修订与产品版本之间的关系。 16. 变更申请三方(承建方或建设方和监理单位)都可以提出,承建单位变更申请,一般首先提交监理初审; 17. CCB是决策机构,只负责决策,不提出方案,CCB可以是一个人,项目经理可以是CCB的成员。 18. 变更提出的方式可以多样,只要在评估前以书面形式提出即可;按照影响范围、紧急程度把变更分为重大、重要、一般三个优先级别;为了突出效率,对于小项目通常可以进行简化变更流程。 19. ESB全称为Enterprise Service Bus,即企业服务总线.ESB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软件架构,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从功能上看,ESB提供了事件驱动和文档导向的处理模式,以及分布式的运行管理机制,它支持基于内容的路由和过滤,具备了复杂数据的传输能力,并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标准接口.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统一软件过程)是一个面向对象且基于网络的程序开发方. EJB是sun的服务器端组件模型,设计目标与核心应用是部署分布式应用程序。凭借java跨平台的优势,用EJB技术部署的分布式系统可以不限于特定的平台。EJB (Enterprise JavaBean)是J2EE的一部分,定义了一个用于开发基于组件的企业多重应用程序的标准。其特点包括网络服务支持和核心开发工具(SDK)。 在J2EE里,Enterprise Java Beans(EJB)称为Java 企业Bean,是Java的核心代码,分别是会话Bean(Session Bean),实体Bean(Entity Bean)和消息驱动Bean(MessageDriven Bean)。 PERT即计划评审技术,PERT是利用网络分析制定计划以及对计划予以评价的技术。它能协调整个计划的各道工序,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时间、资金,加速计划的完成。 20. 根据GB/T16680-1996的相关规定,《用户手册》或《用户指南》属于产品文档。 基本的产品文档包括:培训手册 /参考手册和用户指南/软件支持手册/产品手册和信息广告. 21. 内部度量可用于开发阶段的非执行软件产品(例如标书、需求定义、设计规格说明或源代码等)。内部度量为用户提供了测量中间可交付项的质量的能力,从而可以预测最终产品的质量. 22. 部署图(deployment diagram):显示运行时处理节点以及在其上存活的构件、过程和对象的配置的一种图。构件是代码单元在运行时的具体表现形式。 用例图定义:由参与者(Actor)、用例(Use Case)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用于描述系统功能的动态视图. 类图(Class diagram)是最常用的UML图,显示出类、接口以及它们之间的静态结构和关系;它用于描述系统的结构化设计。 23.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十一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25. 第四十条采取询价方式采购的,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一)成立询价小组。询价小组由采购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询价小组应当对采购项目的价格构成和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作出规定。
(二)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询价小组根据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询价通知书让其报价。
(三)询价。询价小组要求被询价的供应商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
(四)确定成交供应商。采购人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并将结果通知所有被询价的未成交的供应商。
2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中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体系有: (1)物理安全 (2)运行安全 (3)数据安全
28.赶进度: 对成本和进度进行权衡,确定如何在尽量少增加费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项目所需要的时间. 往往会增加费用
快速跟进:调整逻辑关系,通过对各种逻辑关系并行确定来缩短项目周期。在进行项目设计中,当风险不大时,通过精心安排而使项目的前后阶段相互搭接以加快项目进展速度的做法叫快速跟进。 往往造返工,增加危险.
资源平衡: 使资源利用更合理,会导致进度计划延长。调整任务的时间安排以使得资源不被过分使用,这被称为资源平衡。资源平衡通常不会被用来缩短进度。
资源日历:在项目日历上定义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日是每个资源或资源组的默认工作时间。换句话说,资源日历初始确定为项目日历。
29.(1)可变成本:随着生产量、工作量或时间而变的成本为可变成本。
(2)固定成本:不随生产量、工作量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非重复成本为固定成本。
(3)直接成本:直接可以归属于项目工作的成本为直接成本。如项目团队差旅费、工资、项目使用的物料及设备使用费等。
(4)间接成本:来自一般管理费用科目或几个项目共同担负的项目成本所分摊给本项目的费用,就形成了项目的间接成本,如税金、额外福利和保卫费用等. 31.询价不仅仅是询问卖方的产品价格,还有服务、质量等。
32.绩效审查指比较一定时间阶段的成本执行(绩效)、计划活动或工作包超支和低于预算(计划值)的情况、应完成里程碑、已完成里程碑等。
(l)偏差分析。偏差分析是指将项目实际绩效与计划或期望绩效进行比较。成本和进度偏差是最常见
的分析领域,但项目范围、资源、质量和风险的实际绩效与计划的偏差也具有相同或更大的重要性。 (2)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指检查一定阶段的项目绩效,以确定绩效是否改进或恶化。 (3)挣值分析。挣值技术将计划绩效和实际绩效进行比较 33. 功能性需求:是说有具体的完成内容的需求。
例如:比如客户登录、邮箱网站的收发收发邮件、论坛网站的发帖留言等。
非功能性需求 :是指软件产品为满足用户业务需求而必须具有且除功能需求以外的特性,包括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和对技术和对业务的适应性等。常见的是软件界面和用户操作方便等一系列的要求.
34.数据仓库( Data Warehouse)是一个面向主题纳(Subject Oriented)、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可以从两个层次理解数据仓库:首先,数据仓库用于决策支持,面向分析型数据处理,不同于企业现有的操作型数据库:其次,数据仓库是对多个异构数据源(包括历史数据)的有效集成,集成后按主题重组,且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再修改。 35.项目章程多数由项目出资人或项目发起人制定和发布的,它给出了关于批准项目和指导项目工作的主要要求.
项目章程的作用如下:
1.正式宣布项目的存在,对项目的开始实施赋予合法地位。
2.粗略地规定项目的范围,这也是项目范围管理后续工作的重要依据。 3.正式任命项目经理,授权其使用组织的资源开展项目活动。
工作分解结构(WBS)是把项目可交付物和项目工作逐步分层分解为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项目单元的过程,它组织并定义了整个项目范围。WBS 的最低层次元素是能够被评估的、安排进度的和被跟踪的。它是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工作包:WBS最底层的工作单元被称为工作包,它是定义工作范围、定义项目组织、设定项目产品的质量和规格、估算和控制费用、估算时间周期和安排进度的基础。
WBS字典:是在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的过程中编制的,是工作分解结构的支持性文件,用来对工作分解结构中的控制账户和工作包做详细解释 项目范围说明书:
1.项目的合理性说明。2.项目目标, 包括费用、时间进度和技术性能或质量标准 3.项目可交付成果清单。
范围确认 : 客户等项目干系人正式验收并接受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物的过程,保证项目每一可交付物令人满意的完成.
范围控制: 监控项目状态如项目的工作范围和产品范围状态的过程.也是控制变更的过程.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 、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 投资必要性 / 技术的可行性 / 财务可行性 / 组织可行性 / 经济可行性 / 社会可行性 36.根据《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工程师教程》18.13风险管理的主要活动和流程中,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包括如下内容: (1)制定风险管理规划:决定如何进行、规划和实施项目风险管理活动。 (2)风险识别:判断哪些风险会影响项目,并以书面形式记录其特点。 (3)实施定性风险分析:对风险概率和影响进行评估和汇总,进而对风险进行排序,以便于 随后的进一步分析或行动。 (4)实施定量风险分析:就识别的风险对项目总体目标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5)制定风险应对计划编制:针对项目目标制订提高机会、降低威胁的方案和行动。 (6)实施风险监控: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测残余风险、识别 新风险,实施风险应对计划,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 37.国家法律规定的必须要采用书面协议的方式,例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系统集成项目)、房屋销售合同等,如果这类合同采取口头约定的形式,那么可视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项目论证(建设方):是指对拟实施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盈利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进行全面科学的综合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内容:
1.项目财务评价。主要从微观的角度上,判断项目或者不同方案在财务上的可行性的技术经济活动。 2.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是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等工具分析。 3.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4.项目社会影响评价。
项目论证(承建方)内容: 1.承建方技术可行性分析。
2.承建方人力及其资源配置能力可行性分析 3.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 4.项目风险分析。
5.对可能的其他投标者的相关情况分析。 招标:
1.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2.招标人有权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
3.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4.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招标人设有标底的,标底必须保密。
5.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十五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该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投 标
1.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不得开启。投标人少于三个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本法重新招标。
2.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载明的项目实际情况,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的,中标人应当就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 3.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4.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5.(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 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三)在确定中标人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6.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7.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8.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9.软件设计包括软件架构设计和软件详细设计。架构设计属于高层设计,主要描述软件的结构和组织,标识各种不同的组件。
10.逆向工程:是一个从产品到设计的过程,就是根据已有的产品,反向推出产品设计数据(包括各类设计图纸和数据模型)的过程。早期的船舶业是案例。
11.回归测试:是指在发生修改之后重新测试先前的测试以保证修改之后的正确性。
12.模糊测试:是指将一个随机的,非预期的数据源作为程序的输入,然后系统的找出这些输入所引起的程序失效。已成为一种最有效的软件安全测试方法。 13.软件质量:内部质量,外部质量、使用质量
验证和确认的过程使用能够定位缺陷并便于以后改正的测试技术直接处理软件产品质量问题 。 验证:是评价系统或软件,是指在软件开发周期中的一个给定阶段的产品是否达到上一阶段确立需求的过程。
确认: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结束时对软件进行评价以确定它是否和软件需求相一致的过程。 评审和审计过程: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检查、走查、审计等(09上6) 管理评审:监控进展,决定计划和进度的状态。 技术评审:评价软件产品
检查: 检测和识别软件产品异常,正式的 走查: 评价软件产品,随意的
审计: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等性评价,审计是事后进行的。 14.面向对象的分析步骤:1.发现角色/参与者2.发现用例3.建立用例模型4.进行领域分析5.建立对象、行为模型7.建立功能模型(12上18)
15.中间件:中间件是一件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可以帮助分布式应用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它位于客户端/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机啊和网络通信。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应用与平台的无关性。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运行于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支持分布式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或者服务的透明交互、支持标准协议、支持标准的接口,这些都是任何一类中间件所具备的特点。中间件是一类软件,而不是一种软件。 1.数据库访问中间件:WIN平台的ODBC和JAVA平台的JDBC 2.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 3.面向消息中间件:
4.分布式对象中间件:OMG的CORBA 、Sun的RIVU/EJB 、Microsoft的DOCM
5.事务中间件.
17.关于软件质量保证和质量评价的描述:
1.软件质量保证过程通过计划制定、实施和完成一组活动提供保证,这些活动保证项目生命周期中的软件产品和过程符合其规定的需求。
2.验证和确认过程确定某一开发和维护活动的产品是否符合活动需求,最终的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3.软件审计的目的是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评价。
18.技术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已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目的是识别规范说明与标准的差异,并向管理提供证据。
19.监理实施细则:是以被监理的信息系统工程项目为对象而编制的,用以指导监理单位各项
监理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它是根据监理委托合同规定范围和建设单位的具体要求,在监理规划的基础上,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编制。
20.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型、属性和联系
1.实体型(Entity):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矩形表示 2.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用椭圆形表示
3.联系(Relationship):信息世界中反映实体内部或实体之间的联系。用菱形表示
21.软件需求:是一个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必须由披开发或被修改的软件展示的特性。基本特性就是可验证性.
需求分析涉及分析需求的过程,其目的如下。 (1)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
(2)发现软件的边界,以及软件与其环境如何交互。 (3)详细描述系统需求,以导出软件需求。
为了确保软件的实现满足需求,至少需要下列基本文档:
1、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2、软件设计说明书3、软件验证与确认计划4、软件验证和确认报告 5、用户文档(例如手册、指南等)
22.1)总体规划阶段:是系统开发的起始阶段,以立项阶段所做的需求分析为基础,明确信息 系统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优化配置并利用各种资 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通过规划过程规范或完善用户单位的业务流程。一个 比较完整的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总体结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 实施计划、技术规范。
(2)系统分析阶段:目标是为系统设计阶段提供系统的逻辑模型,内容包括组织结构及功能分 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和数据流程分析及系统初步方案。
(3)系统设计阶段: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设计出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架构 设计、数据库设计、处理流程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安全控制方案设计、系统组织和 队伍设计及系统管理流程设计。
(4)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阶段的成果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具体实现,即将设计文本变成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系统。
(5)系统验收阶段:通过试运行,系统性能的优劣及其他各种问题都会暴露在用户面前,即进入了系统验收阶段。
23.增量净效益法(有无比较法):将有项目时的成本(效益)与无项目时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求得两者差额,即为增量成本(效益),这种方法称之为有无比较法。
24.管理收尾:是针对项目组内部来说的,即文档归档;对外宣称项目结束;转入维护期,把相关的产品说
明转到维护组;进行经验教训总结。管理收尾包含项目总结、项目评估等活动。 25.项目章程组成内容:
1.项目需求2.项目的目的或论证结果3.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4.指定项目经理及制授权级别5.概要的里程碑计划6.项目干系人的影响7.职能组织8.组织的、环境的和外部的假设9.组织的、环境的和外部的约束10.论证项目的业务方案,包括投资回报率11.概要预算。
26.开发文档: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包括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保证软件质量的一类文档开发文档也包括软件的详细技术描述程序逻辑程序间相互关系数据格式和存储等 。 安全和测试信息基本的开发文档是
1、可行性研究和项目任务书 2、需求规格说明 3、功能规格说明 4、设计规格说明包括程序和数据规格说明 5、开发计划 6、软件集成和测试计划 7、质量保证计划标准进度 8、安全和测试信息 产品文档
1、培训手册 2、参考手册和用户指南 3、软件支持手册 4、产品手册和信息广告 管理文档
1、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进度和进度变更的记录 2、软件变更情况的记录 3、相对于开发的判定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