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记金华的双龙洞》微课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微课设计

来源:九壹网


记金华的双龙洞》微课设计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游览过美不胜收的广西桂林,今天我 们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金华的双龙洞。同学们有谁去过 或了解过这个地方呢?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金华, 欣赏金华的双龙洞,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观。 (揭题) 1. 让学生解释“记”是什么意思?(记载) 2. 本文是一篇游记,这篇游记是叶圣陶老先生于

1957 年游览

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学生读生字新词。提醒学生注意的读音: 浙、臀、

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簇、蜿、蜒。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长句和生字词比较多的句子,

看看他们是

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 课文整体把握: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课文 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自学后小组讨论。

4、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主要写金华双龙洞的美丽景观。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课文先写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 接着写双龙 洞洞口和来到外洞, 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 最后写出洞。 从 而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结构顺序。 (板书 )

精读部分课文,品读感悟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2)汇报交流: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2、 探究第二、三自然段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出了金华城,向着“双龙洞”出发了,这路上的美丽风景真让人陶醉呀!

请同学们自读二自然段,思考:

A、 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B、 勾画出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读后,同桌间

讨论交流。 汇报交流

先让学生说出作者在沿途所看到的美丽风景和这些景物的

特点,最后再说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 A、 学生边作答,教师边板书: 景物

— —映山红 油桐 沙土

新绿 特点

— —各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

—一片明艳 B、

明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觉得眼前一片明艳?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导语:沿途不仅有特色的花、树、还有水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山中的溪流,去听听溪水的歌唱。

(4)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A溪流有哪些特点,圈出重点词语。

B溪流为什么会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还会时 时变换调子?

5)汇报交流

先让学生说出溪流的特点,再出示“随着山势,溪流时而……溪 声还会时时变换调子” 。

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的特点: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 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 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 (板书)

6)指导朗读:播放音乐,男女生对读。

整段话的对读:女生读写溪流特点的句子,男生读剩余句子。 (7)课堂练习: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句子。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 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 过,描写了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我们学习到作者运用 排比、拟 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溪流的特点,语言朴素,真实可感!那么,双 龙洞是怎样描写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布置作业: 1、 写生字 。

2、 继续课文,搜集有关金华双龙洞的资料。

3、 写一段你去旅游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溪流的特点:宽 窄

缓 急 附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先后顺序)

景物——映山红 油桐

沙土 新绿

特点——各色

片明艳

溪流的特点:宽 窄 粉红色

或浓或淡

缓 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