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舞蹈教学中聋儿表现力的培养

浅谈舞蹈教学中聋儿表现力的培养

来源:九壹网
学术探讨 2012年第2期(总第138期) 浅谈舞蹈教学中聋儿表现力的培养 王春燕 (张掖特殊教育学校 甘肃摘要:聋儿由于听觉缺陷。无法体会音乐的内涵,难以表现 舞蹈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聋儿的生活经 验.培养聋儿对舞蹈的表现力: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激发聋儿学 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聋儿的表现力:利用图片帮助聋儿理解舞 蹈主题。培养聋儿的表现力;通过舞蹈作品欣赏增强聋儿对舞 张掖734000) 象的主要手段.利用图片再现舞蹈内容.实际上就是把舞蹈内 容形象化。比如,在教学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时,教师首先用 图片再现小姑娘采蘑菇的情景.然后引导聋儿观察图片中小姑 娘是怎样采蘑菇的?观察小姑娘采到蘑菇时的表情.想象小姑 娘当时的心情。通过教师的指点、启发、描述,聋儿能够充分感 蹈的表现力:激发聋儿的想象力.增强聋儿对舞蹈的表现力。 关键词:舞蹈;聋儿;表现力;培养方法 一个好的舞蹈.除了有好的编导手法外,还必须用规范的 动作展现舞蹈的风格、动律。表演者能够通过内心对舞蹈内容 情绪的体验,用激情把舞蹈的美感充分表现出来,使观众在观 赏中受到情绪的感染.从而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满足。在几年 的舞蹈教学中,我感受到聋儿在学习舞蹈时,由于听觉缺陷,语 言发展迟缓.无法体会音乐的内涵.更无法表达出歌曲内容的 丰富情感性.使得舞蹈表现力较差.跳舞似乎只是一种机械的、 毫无表情的动作。聋儿虽然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在表演中难 免表情淡漠、眼睛无神、内心空荡、为表演而表演,让人感到美 中不足。近几年来.我在培养聋儿对舞蹈的表现力方面做了一 点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关注聋儿的生活经验。培养聋儿对舞蹈的表现力 舞蹈源于生活.舞蹈的种种表现手段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 客观的依据 聋儿对来自身边的题材很感兴趣.而这又能迅速 促进聋儿形成健康的情绪体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聋 儿感兴趣的、易理解的、能掌握的舞蹈内容,引导聋儿感受、发 现美.使舞蹈内容贴近聋儿生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 趣。 在教学中.我利用聋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聋儿用自己 的动作“讲述”自己的有关经验.从而满足他们自我表现的需 要.促进表现力的提高。聋儿的生活中有许多内容在舞蹈中都 能用动作灵活表现。比如,可以将洗漱、运动、游戏等日常生活 中的小事用动作模仿出来.还可以模仿成人活动的动作.如锄 地、摘果子、开车等。聋儿对类似的舞蹈素材十分感兴趣,学习 时积极性较高。聋儿因为对这些贴近生活的素材有深刻的认 识.易与素材所反映的内容产生共鸣.从而能进行模仿。在模仿 活动中抒发自己的快乐.这样无形中就让聋儿理解了音乐.体 会了音乐内涵.提高了表现力 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激发聋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聋 儿的表现力 游戏化、形象化的教学能够吸引了聋儿的注意,也能体现 “玩中学,学中玩”的思想。比如,在教学舞蹈《拔萝 》时,我先 准备好各种头饰,有老爷爷、老婆婆、小姑娘、小弟弟和各种小 动物.一个一个拿出来,让聋儿学一学老爷爷、老婆婆、小姑娘、 小弟弟和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然后我戴着大萝卜的头饰,让聋 儿模仿拔萝卜的样子.并体会拔不动萝卜时的那种焦急心情。 这种教学形式所产生的刺激.容易引起聋儿的兴趣和吸引聋儿 的注意力.整个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聋儿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 动性.体现了他们的自主意识.使他们运用自己的感官和思维 主动地参与音乐律动。 . 三、利用图片帮助聋儿理解舞蹈主题。培养聋儿的表现力 聋儿对形象化的内容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图片是展开形 28◎ 受形象.很快就进入了情境,很好地体会和理解了舞蹈所表达 的内容和主题.表演时就能很好地把舞蹈中小姑娘采到蘑菇时 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四、通过舞蹈作品欣赏增强对聋儿舞蹈的表现力 例如.在教学民族舞蹈时.为了让聋儿熟悉各民族舞蹈的 特点,我先让他们欣赏了一些民族舞蹈:舞蹈《摘葡萄》、蒙 古族舞蹈《筷子舞》、藏族舞蹈《美丽校园是我的摇篮》等。在欣 赏过程中,我引导聋儿观察、体会,使聋儿既欣赏了美的形象, 同时对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具体理解.对舞蹈所 表达的气氛、情节也有了较好的把握。 五、激发聋儿的想象力。增强聋儿对舞蹈的表现力 例如,在教学舞蹈《美丽的大自然》时,我用生动形象的语 言创设“大自然”的意境:“在美丽的大森林里,许多小鸟在自由 地飞来飞去 ”然后让聋儿想象小鸟是怎样飞的.并和我一起模 仿小鸟飞翔的动作。这样使聋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 自己真的成了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小朋友来到美丽 的草地上.看到许多美丽的蝴蝶,小心翼翼地抓到一只蝴蝶 ” 我一边说一边让聋儿想象小朋友小心翼翼抓蝴蝶的样子和抓 到蝴蝶时的心情,然后用动作表达出来。这样,在整个教学中. 没有讲动作的要领和技巧.而是通过想象.使聋儿从中感受情 趣和美感.自然地提高了音乐的感受力和舞蹈的表现力 除此之外.教师对舞蹈的示范要有感染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优美的语言、动人的舞姿、对舞蹈深刻的理解等。无不影响 着学生对舞蹈的学习。由于聋儿的模仿能力较强.对舞蹈所表 达的内涵领会多是以视觉为主.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显得相 当重要。 总之,聋儿除听觉有缺陷外,其他器官均健全,他们也有思 想、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就会 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培养聋儿的对舞蹈的表现力不是一朝一夕 所能完成的.这需要我们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不 断地探索研究 【责编张景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