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吉大仪分实验总结

吉大仪分实验总结

来源:九壹网
a一示差分光光度法测镍

紫外(200−400nm)可见400−750nm吸收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也称电子光谱。宽带

A=-logT=log(I0/IT)=εbc(I0入射It透)此实验∆A=εb∆c Cx=Cs+∆C 示差普通区别:参比溶液示差:合适浓度的标准溶液

显色剂:丁二酮肟氧化剂:过硫酸胺掩蔽剂:酒石酸钠碱性环境:氢氧化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组成:光源(紫:氢灯氘灯可:钨灯碘钨灯)-单色仪(光栅)-样品池(紫:石英可见:玻璃)-检测器(光电检测器)-显示器。

示差法优点:1可测量普通分光光度法不能测量的高含量组分含量的测定,并提高准确度。2示差法可以提高测量精确性和重现性,是一种刻度尺的放大作用,提高方法的准确性。

选比色池:一般来说,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紫外区指200~400nm,玻璃在300+-50nm区,有非常强的吸收,会对被测样品造成干扰。必须用在紫外区无吸收的昂贵的石英吸收池。

而在可见光区,玻璃的影响非常小,可忽略,故可用比较便宜的玻璃吸收池。 b二比色法快速测蛋白质、还原糖含量

原理:被测物或被测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物的分子或基团外层电子能级跃迁形成可见光吸收光谱。Beer定律A=εbc。 显色原理:

蛋白质:染料结合法:考马斯亮蓝G250磷酸溶液+蛋白质=青色595nm

快速比色分析仪光路设计:不具有分光器件,采用单色光源,单光路系统。 光源:卤钨灯、滤光片组合或发光二级管。 比色法对比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只适用于可见区/可扩展至紫外红外区;无分光器件,用单色光源/单色光来自棱镜或光栅等分光器件;比色仪器具有专用性。

本实验比色仪器与分光光度计仪器结构上的区别及优缺点:单色光源的单光路系统;光源单色性不好,分光光度计单色性好;只有一个样品槽;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小型化,对环境条件要求低,测量速度快,结果重复性好,可被广泛用于现场快速常规检验。缺点:仪器专用性;光源单色性不好,测量精度不高。

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蛋白质:凯氏定氮法,催化条件,铵盐转化为NH3随水蒸气整出被酸吸收,在用碱滴定,计算N量。还原糖: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试样水溶解,乙腈定容,过滤,检测,外标法定量,主要利用各种糖在液相色谱上出峰顺序不同。 c光度法测络合物组成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 HCl:660nm 氨性缓冲溶液:490nm 可见:玻璃吸收池

实验原理:金属离子M与配体R总物质的量不变,连续改变两个组分的比例,测量这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然后以A对于M或R的浓度或摩尔分数作图,曲线转折点M和R浓度比值为配合物组成比

光度法测定不稳定常数时注意什么:1配置标准溶液要准确2定容移液一人完成减小误差3光度法不适合测定稳定常数大或配位数过高的络合物。 d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红外光谱分析所用的比色皿材料有何不同?紫外:石英;可见:玻璃:红外:具有较好红外透射能力的材料,如石英以及一些卤盐晶体如NaCl,KCl,CsBr,KBr,CsI等。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测定二组分混合物的含量,液体应该具备什么性质?体系中二组分之间以及各组分与体系中其他的成分之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它们的吸收曲线要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双波长法波长选择要符合下列条件:1干扰组分在两波长处应具有相同的吸光度,且随浓度变化很小2待测组分在ƛ1和ƛ2处的吸光度差应足够大。. e荧光分析测防腐剂中苯甲酸

分子发射光谱,原理:物质分子吸收光后,基态到激发态,激发态分子无辐射去活,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以发射辐射形式去活,跃迁回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则发出荧光。 芳环、多共轭体系/刚性平面结构/金属螯合物

影响荧光:取代基的性质溶剂的极性体系PH 温度 PH:2.5-4.0

实验步骤:1荧光光谱的测定2荧光激发光谱的测定3最佳PH测定4标准曲线绘制5测样品中苯甲酸含量6回收率测定(检验方法可靠性)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锰

波长:279.5nm 狭缝0.2nm 载气流速0-1L/min 灯电流10mA 1ppb=

1109=0.001ug/ml中心部件:石墨管(气路保护

系统通惰性气体,并有降温水冷却系统)干燥:溶剂被蒸发,液态试样转为固体灰化:分解复杂物质为简单物质,赶走挥发物质等排除干扰原子化:气态氧化物变成气态原子净化:挥发掉遗留试样,去除记忆效应。

与火焰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具有优点有哪些?1原子化效率高,试样几乎全被原子化;2原子蒸气在光路中停留的时间长;3试样用量少,克服了火焰原子化法气体大量吸食的缺点;4灵敏度高,一般能比火焰法高2-3个数量级。

自动进样器注意问题:1进样前观察进样针针头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及时更换。2样品的摆放位置要与计算机设定一致。3调整进样针的位置,自动进样器运行时勿碰机械臂。4进样针进样时观察进样针是否处于石墨管的中下部,保证进样正常。

2火焰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矿石中Cu

原理:从光源发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辐射通过样品蒸汽时,被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的减弱程度求得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A=KlN

原子吸收光谱法 (AAS)是利用气态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而建立的。由于各种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不同,将有选择性地共振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光,这个共振吸收波长恰好等于该原子受激发后发射光谱的波长,由此可作为元素定性的依据,而吸收辐射的强度可作为定量的依据。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 空心阴极灯(锐线光源):灯管:硬质玻璃光学窗口:石英或玻璃阳极:连有钛丝或钽片的钨棒空心阴极:筒内衬入被测元素管内充满Ne或Ar。 原子吸收光谱中,为什么单色器位于样品室之后,而不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位于样品室之前?在原子吸收光谱中,使用的空心阴极灯是一种锐线光源,波长范围很窄,因此无需使单色器放在样品室之前,而放在样品室之后是为了防止其他光线进入检测器影响检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能在宽的色谱区发射足够强度的光谱,且光谱连续,将单色器位于样品室之前,是为了在连续光源中分离出所需要的窄带光束。

为保证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实验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标准溶液尽量要配置准确2燃气流量和原子化高度要设置到最佳数值3原子化器的火焰能量要达到100% 4雾化器的吸管不能碰到瓶底,测量过程中不能离开溶液5每次测量都要校零,要等谱线平稳后再开始测量。

乙炔气的使用:点火时掀开助燃气,再开乙炔气;结束是相反。 3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光谱线波长量:强度)MTP:ArICP:HeAr

原子发射光谱产生先光谱:气态中处于基态的原子,当受外能作用是,核外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或基态跃迁,多余能量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形成线光谱.因为各种元素原子能级结构不同,每种元素的原子被激发后只能辐射出特定波长的光谱线,因此是线状光谱.

MTP光谱仪组成:1样品引入2激发光源3光学系统4检测与控制系统5操作系统6恒温循环系统

MTP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样品由输液系统引入雾化器,经雾化器雾化得到湿的样品气溶胶,再由载气携带通过加热管\\冷凝管和硫酸池去溶后形成干的气溶胶,最后经内管进入MTP等离子体,并在其中完成原子化和激发等过程. 特征谱线及等离子体的背静发射经成像系统进入单色仪,分光-光电倍增管吸收-转为电信号-模数转换-计算机数据处理. 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感光板(黑度变化明显) 光电倍增管(高灵敏度快时间相应) 电荷耦合器件(直接将光信号转换为处理方便的电信号,并且其本身具有很好的电流放大能力.)

MTP光谱仪特点:1 矩管为三管同轴结构2矩管有特殊的电磁场分布,端面电场最强3激发光源呈圆锥形,具有通道的等离子线4激发光源可在低功率低气体消耗条件下工作,运转费用低5检测器为光电倍增管,灵敏度高。

十一气相色谱法测苯甲苯乙苯 载气氢气的导热系数大硅胶干燥剂

影响导热池检测器灵敏度的因素:1桥路工作电流2载气3热敏元件4导热池池体温度 常用的定量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校正曲线法

归一化法:简便准确,进样量、流速变化时,对分析结果影响小。

归一化法的条件:1样品中所有组分要留出色谱柱2各留出组分在所使用的检测器上都要产生信号 归一化法误差由哪些因素决定:1载气流速种类2柱温3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 十二高效液相色谱测水中苯酚(外标法)

反相色谱:极性:流(水/四氢呋喃/缓冲溶液)>固(硅胶键合C18 C8)紫外多波长检测器 反向分离机理:被分离组分与固定相疏水作用力的差别 反向:极性大先洗脱:对>间>临

如何保护液相色谱柱:1进样前对流动相进行脱气处理,进样器流动相传输管内无气泡2控制好柱温3确保样品中无大颗粒4定期测量柱效5不能用纯水洗6用后对色谱柱进行清洗。 可用检测器:紫外吸收示差折光 十三气质联用测挥发性

仪器组成:气相色谱仪、质谱仪、计算机、真空系统、接口 质谱仪: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

离子源作用:提供能量,使被分析样品原子或分子离子化为带电离子,同时还兼有聚焦及给离子提供初始动能。 质量分析器的种类:磁单聚焦磁双聚焦四级杆飞行时间

离子源种类:电子轰击电离(气体样品)化学电离的离子源(软样品分子与电子不直接作用) 质谱仪种类:磁质谱仪、四级杆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 现代质谱法特点: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分析范围广,提供信息量大,可用于定性分析,可与各种色谱仪器联用,实现复杂体系分析

质谱定性分析依据:离子强度与荷质比的关系进行定性,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分子离子峰和碎片峰的解析,可得到有关分子结构的信息,进行定性。(气液色谱根据保留指数,且需标准样对照) 红外

纵坐标:透光率横坐标:波长或波数分子吸收光谱定性:吸收峰的位置定量:朗伯比尔定律近中远:波长0.75-2.5,2.5-50,50-1000 波数:13333-4000,4000-200,200-10·光源-参比/样品-切光-分光-检测

产生红外两个条件:1辐射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跃迁能量相同2辐射与物质间有耦合作用

多次衰减全反射法光谱强度喝什么因素有关:穿透深度反射次数样品与棱镜的紧密贴合情况样品本身的大小和吸收系数

透射光谱法:大多数固液气分析衰减:红外非常规样品,高分子材料有机材料漫:粉末纤维泡沫塑料 一伏安分析法(循环纵I横E)

ip=269AnDVC 可逆依据ip,c≈1 ∆Ep≈

23

12

12

ip,a0.059n

V

电极:工作:玻碳GCE 参比:饱甘汞SCE 辅助:铂丝活性物质:磷钼杂多酸导电聚合物:聚吡咯抛光粉1.0 0.3 0.05 化学修饰电极:即在裸电极表面用物理、化学或电化学等方法秀时尚单层或多层的离子、分子或聚合物,使电极具有新的性质。

化学修饰电极的电催化:

通过改变电极表面修饰物来大范围的改变反应的电位和反应速度,使电极具有传递电子的功能外,还能对化学反应进行某种促进和选择。

磷钼酸修饰电极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5点)

1玻碳电极要用α-AL2O3抛光粉抛光并超声清洗干净,再用氮气吹干。2电极处理后不能再让电极中心受到污染。3溶液需要通N2除氧。4制备前要利用循环伏安曲线法检验电极是否处理干净。5制备过程中,电极要完全浸没在液面以下且不能与容器接触。

通氮气目的:使吡咯磷钼酸硫酸均匀混合;除去水中溶解的氧.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测F(离子分析仪)

负电极响应机制:由于氟化镧晶格缺陷有空穴引起负离子的传导作用,接近空穴的可移动负离子能够移动到空穴中,空血的大小形状和电荷等情况是的空穴只能容纳氟离子,而不能让其他离子进入,故膜对氟离子有选择性,所以; 氟电极测定线性范围:100−10−6mol/l 干扰离子:OH−缓冲PH: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