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辅机试运规则
电动机、辅机试运工作,是动态检验厂用配电装置与电动机、辅机各项性能质量指标、为分系统试运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必须几个专业密切配合。为了预防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安全有序的进行厂用电动机、辅机试运工作,特编制本规则,请各分包商与DEC各部门及相关专业认真严格执行。
总则:
一、DEC及各分包商应成立分部试运领导小组,明确负责人及各相关专业责任人;明确厂用电运行代管单位及值班人员,厂用电代管单位实行停送电作业工作票制度。
二、电动机、辅机试运分别按2个小时进行。
三、具备试运条件的电动机、辅机首先由责任分包商检查符合试运条件后,填报“电动机空载、载荷试运检验报告”或“辅机试运行检验报告”,经DEC施管部相关专工核查“报告”中有关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合格;厂用电运行单位核查系统运行正常,核查断路器保护定值整定正确。
四、试运领导小组根据上述第三项条件,于一个工作日以前向WBPDCL书面报告即将试运的电动机、辅机名称和具体时间,邀请WBPDCL派员现场见证,若未收到书面异议、即视为默认,届时正常开始。
五、厂用电系统运行代管单位按照试运负责人指令,进行合闸、跳闸操作;分包商相关试运责任人必须现场检测电动机、辅机各项性能指标,100kw以上或者6.6kv电动机、辅机,DEC与WBPDCL相关责任人以及分包商试运负责人应现场监督检查。
1
六、参加试运的人员应配备对讲机随时联系,试运中的电动机、辅机出现异常震动、发热或者其它异常情况,现场分包商试运责任人应立即操作紧急停止按钮;DEC相关专工在场时按DEC专工指令执行。
七、分包商应认真填报“电动机空载、载荷试运行检验报告” 及“辅机试运行检验报告”一式四份,并在提交、传递过程中妥善保持整洁清晰,分部试运结束后将作为竣工移交资料的一部分移交业主。
1、电动机空载试运前与空载试运工作。
1、1、电气、热控专业应完成的责任工作:
1、1、1、厂用电系统带电运行正常,6kv公用段、工作段;各415vPC段、MCC段,所有电源进线开关以及电动机负荷开关均已调试合格;各项保护定值已合理设定(厂用电代管单位负责)。
1、1、2、待试电动机馈电电缆绝缘检测合格,6,6kv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合格(检查试验报告);电缆两端接线正确,相序标志正确;就地紧急停止按钮安装及控制电缆接线合格,操作正常。
1、1、3电动机温度、轴承温度、振动等监测元件安装正确,信号电缆接线合格,信号传输正确。
1、1、4、电动机电气检测、试验合格(≥100kw或6.6kv电动机绝缘吸收比与绕组直阻测量,6.6kv电动机直流泄漏试验与交流耐压试验应检查试验报告);外壳接地合格。
1、1、5、滚动轴承电动机润滑脂充填合格,电动机盘动正常;箱式电动机及滑动轴承电动
2
机轴瓦间隙(机务)调整时,电气配合检查电动机定、转子空气间隙合格。
1、1、6、试运前检查确认各相间电压正常(代管单位负责)。
1、1、7、电动机启动时、有条件应监测三相启动电流;运行过程中应检测三相运行电流,并做出记录。
1、1、8、电动机试运开始,应检测轴承径向振动与轴向振动数值,径向振动检测应在两端轴承圆周分布120°分别垂直测量; 轴向振动检测应在电动机两端轴承端部水平测量;并记录最大值。
应测量电动机本体振动数值、以检验转子平衡以及电动机基座固定是否合格正常,并记录最大值。
1、1、9、电动机运行开始半小时应检测轴承温度与机身温度,每间隔半小时检测一次,并做出记录;检测转速并做出记录。
1、2、机务(辅机)专业应完成的责任工作:
1、2、1、电动机与辅机水平及中心调整合格,机身各紧固件及底板螺栓固定牢固。
1、2、2电动机与辅机连接器(靠背轮)安装合格、解除连接螺栓,(特殊结构的小型电动机辅机设备检查无缺陷不需拆除连接部分直接带电试运转)。
1、2、3滑动轴承电动机轴瓦间隙调整合格;润滑油泵及油路安装检查合格后、首先进行润滑油泵试运正常,检查电动机盘动正常, (垂直安装运行的电动机例外);设计具有轴承或定子
3
冷却水的电动机,冷却水系统应安装完毕、具备正常投运条件;
1、2、4电动机空载试运时、机务确认运转方向正确。
2、电动机荷载(辅机)试运前与载荷试运工作:
2、1、电气、热控专业应完成的责任工作:
2、1、1确认载荷试运的负荷断路器试运正常,各项保护定值设定合格(厂用电代管单位负责);电动机空载试运时发现的断路器缺陷、必须经过消缺处理,并再次进行传动试验合格。
2、1、2准备载荷试运的电动机已经空载试运、且各项电气性能指标合格;空载试运发现缺陷的电动机、必须经消缺处理,并再次空载试运、确认合格。
2、1、3检查确认准备载荷试运的电动机、电缆绝缘正常合格,连接正确紧固;检查确认就地紧急停止按钮操作正常。
2、1、4辅机流量、压力监测,轴承温度、振动等监测元件安装正确,信号电缆接线合格,信号传输正确。
2、1、5载荷启动前确认各相间电压正常(代管单位负责)。
2、1、6电动机载荷启动时、有条件时应监测三相启动电流;运行过程中应检测三相运行电流,并做出记录
2、1、7电动机载荷运行开始,应继续检测轴承径向振动与轴向振动以及电动机本体振动数
4
值,并记录最大值,检测方法与空载试运相同,以检验联结辅机后运转状态。
2、1、8、检测载荷运转转速,并做出记录。
2、2、机务(辅机)专业应完成的责任工作:
2、2、1辅机滚动轴承润滑脂充填合格,滑动式轴承间隙合格、润滑油泵及路安装检查合格后、首先进行润滑油泵试运合格。
2、2、2辅机风机风叶、水泵叶轮等转动机械部分与定子间隙检查合格,辅机盘动无卡阻。
2、2、3准备试运的辅机相应的(水、汽、烟、风、油)系统回路阀门、挡板安装检查合格,待运行工作位置正确。
2、2、4确认电动机运转方向正确后,连接紧固电动机与辅机连接器(靠背轮)。
2、2、5辅机运行开始,应检测轴承径向振动与轴向振动数值,径向振动检测应在两端轴承圆周分布120°分别垂直测量; 轴向振动检测应在辅机两端轴承端部水平测量;并记录最大值。应测量辅机本体振动数值、以检验辅机转子平衡、基座固定以及与电动机找正是否合格正常,并记录最大值。
1、1、9辅机运行开始半小时应检测轴承温度与机身温度,每间隔半小时检测一次,并做出记录;检测转速并做出记录。
附表1:电动机空载及荷载试运行检验报告
5
附表2:辅机试运行检验报告(请辅机专工编制)
施工管理部
2007-3-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