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练习与解析-分子热运动和内能4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1.图甲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乙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做功
2.高档红木家具加工场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檀香,这是现象,是红木分泌出的芳香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的结果。家具在制作过程中,木头交接处要留有适当的缝隙,因为随着季节的变化,木头会产生现象。用布对家具表面进行“磨光”处理,布与家具表面之间的摩擦属于______摩擦。用力“磨”是通过增大___的办法来增大摩擦的。
2.扩散;无规那么;热胀冷缩;滑动;压力
3.春天即将到来时,漫山遍野的青梅散发出阵阵清香。这是香气物质在空气中_______形成的。如果天气晴暖,香气更浓。因为温度高,香气物质分子无规那么运动更加______的缘故。
3.扩散;剧烈
4.如图甲所示,将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如图乙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
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这说明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______增加。
4.引力;内能
5.如下图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__、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__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__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
5.热量散失〔或热传递〕;内;做功
解析:〔1〕真空可以避免空气的对流,放置热传递的产生,减少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2〕瓶塞跳起来,机械能增大,这是由于暖瓶内气体膨胀做功造成的,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瓶塞的机械能;〔3〕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气缸内高温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如图〔甲〕所示,炒菜时,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如图〔乙〕所示,在海边沙滩,我们经常发现,沙子滚烫,而海水依旧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_______比沙子大。
6.内比热容解析: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所以沙子滚烫,而海水依旧凉爽、
7.新型防空导弹“红旗﹣9”试射,导弹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而其与空气摩擦导致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内能改变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
7.增大;增大;做功解析:新型防空导弹“红旗﹣9”试射,导弹上升过程中,对于这个导弹来说,高度增高,重力势能增大;而导弹上升过程中,会与空气摩擦生热,导弹表面温度升高,导致内能增大;这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过程,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8.如下图的实验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8.运动〔或无规那么运动〕
9.交警在检查酒驾过程中,首先通过嗅觉感知其是否饮酒,进而通过酒精检测仪进行定量检测。该仪器原理可以简化成如下图电路,其中Ro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与酒精气体密度成反比、交警能闻到酒精味是因为___________。假设驾驶员饮酒,检测时酒
精检测仪上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9.分子运动〔扩散〕;变大解析: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通过饮酒驾驶员的呼吸扩散到空气中,所以交警能闻到酒味。由气敏电阻的阻值与酒精气体密度成反比,得:驾驶员饮酒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结合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U/I,可知气敏电阻阻值减小,电压减小;因为定值电阻和气敏电阻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所以R0〔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与R〔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中的总电压、故气敏电阻电压减小时,定值电阻电压变大。
10.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和两种。
10.做功;热传递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热传递——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11.冬天手冷时,我们经常将两只手相互搓搓使手暖和,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也可以用“暖手宝”焐手,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11.做功;热传递解析:两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利用热水袋暖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
手的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2.在吹气球时,吹大了的气球没握住,它叫啸着飞跑了!你及时捡起气球会发现它的嘴部温度〔选填“变高”、“变低”或“无变化”〕。当球内气体喷出来时,发生的能量转化情况是。气球的叫声或者吹爆裂的声音,都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或休息,尽量不让气球发出声音属于在〔选填“声源处”、“人耳处”或“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2.变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声源处解析:当球内气体喷出来时,气体会对外做功,发生的能量转化情况是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气球的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让气球发出声音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3.分子因为发生了现象使走进公园的同学们感到花香袭人;夜晚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形成了露珠;清晨太阳照射露珠时,露珠吸收内能增加。
13.扩散;液化;热量〔能量、光能〕
解析:“花香袭人”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的结果,即发生了扩散现象;“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降温变成的液体小水滴,即发生了液化现象;清晨太阳照射露珠时,露珠吸收来自太阳的热量使其内能增加。
14.2017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浪具有巨大的能,致使褔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反应堆
温度升高、用海水冷却反应堆是利用方式来改变反应堆的内能、褔岛附近的空气中检测到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说明分子是的、
14.机械(或“动”);热传递;运动
解析:引发海啸时,海浪会汹涌前进,所以具有大量的动能或机械能;用海水冷却就是让热从反应堆传递给海水,所以利用了热传递的方式;褔岛附近的空气中检测到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说明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点评:此题通过大地震中出现的情况,考查了机械能的知识,同时考查了热传递的概念以及扩散的概念,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15.邻居家油炸咸鱼时你会闻到浓浓的香味,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_______,咸鱼放入油锅里是通过___________迅速地升温而炸熟〔填写改变内能的途径〕。
15.越剧烈;热传递解析: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咸鱼放入油锅里,热量就会从温度较高的热油传递给鱼,从而使鱼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6.如图是中国女子冰壶队在2017年2月21日温哥华冬奥会比赛的精彩瞬间。比赛时两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水,这样就能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
16.做功;摩擦
解析:做功和热传递均能改变物体的内能,题中“刷冰”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其温度升高,使表面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水,这样就能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粗糙程度,进而减小摩擦。
17.如下图,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铁丝的内能将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7.增加;做功解析:用手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那么手对铁丝做了功,铁丝弯折处发热,即温度升高,说明铁丝的内能增大,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8.冬天,置于太阳光下的棉被晒得暖乎乎的,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了棉被的内能;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变得烫手,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了铁丝的内能。
18.热传递;做功
解析: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前者是太阳辐射来的热量传递到棉被上,使棉被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后者是手对铁丝反复做功,使铁丝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铁丝变得烫手。
19.的妈妈刷锅时直接用“清洁球”打磨铁锅底的锈迹,隔一会儿感觉铁锅发烫。向妈妈解释:这是用_______方法升高了铁锅的温度,此过程是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19.做功;机械解析:铁锅底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升高了铁锅的温度,此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0.很多化学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加热是通过的方式增加反应物的内能,反应物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选填“快”或“慢”〕。
20热传递;快解析:改变内能有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此题中的“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反应物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因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分子运动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