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食品企业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探讨
摘要:基于分析中小型食品企业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通过统一认识,加强教育培训;全面策划,精心设计方案;生产运行,实施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审核管理体系四个阶段,来建立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由此实现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与效率的提升,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
关键词:中小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随之提高,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食用价值,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性、安全性及美观性等等,这便是食品企业获得高效益的关键所在。为此,对于中小型食品企业来说,既要提升产品的质量,维护良好的客户信誉,同时又要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这是在市场立足的唯一出路。而在IS09000标准的出台下,能够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建立更为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得到市场与顾客的认可,从而推动中小型食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统一认识,加强教育培训
对于中小型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是一种教育、提升与统一认识的过程。简单来说,在中小型食品企业中,想要真正贯彻与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就需要加强全体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包括组织高层领导、各个管理层、产品的各个作业人员,由此促使全体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形成统一的认识,由此深入人心。
1.
全面策划,精心设计方案
1. 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作为中小型食品企业的质量宗旨与方向,为此这便需要企业做好全面的策划,明确质量目标,来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方针,包括对质量、质量管理的态度,以及对质量的承诺,还有实现质量的方法与手段等等。也就是说,企业要遵循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科学管理与积极创新的原则,以质量求生存、凭信誉谋出路、树立品牌形象、创一流企业,来科学的设定质量目标,比如产品一次性交验合格率需达到95%,客户投诉处理率需达到100%,原材料采购的合格率需达到100%,产品出场检验率需达到100%,合同履约率需达到100%,设备完好率≥95%,客户满意度需≥95%。
1. 规定职责
根据ISO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中小型食品企业要设置配套的组织机构,规定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乃至沟通的具体方式,主要为厂长下设管理者代表,比如副厂长,办公室,财务统计部,质量负责人管辖生产部、质管部、供销部等,由此每周选择三天于上午定期召开例会,或者采取电话的方式沟通。
1. 管理评审
对于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评审输入及输出等,要进行详细的策划,保证其持续的适宜性、有效性与充分性。其中,评审需要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需求,以及质量方针与目标变更的需求。
1. 产品设计
针对产品的设计与策划,主要由生技部负责产品的策划、开发与生产,确保策划与管理体系过程的要求一致。首先,确定好产品的质量目标、要求,根据国家标准或者行业的标准,参考市场的特点、企业的要求,来设定出厂质量目标。
通常情况,其标准要超过或持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且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制定相应过程的质量要求,比如半成品。其次,确定满足产品生产、控制的相关文件以及原辅料的需求,同时还要明确生产、监视、测量与检验、接收等各项活动的准则。最后对于符合要求的产品,其生产所需的原始记录加以明确,由此为产品满足要求提供必要的证据。
1. 支持过程
支持过程便是采购、销售与服务等过程,为此这便需要进行精心的策划与设计,确定好质量目标及其要求,明确原料的接收标准与准则等。
1. 编制文件
由于整个策划的结果,需要以文件的形式呈现,用于指导中小型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保证正常的运行,所以这便要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主要为质量手册、作业文件与记录、程序文件与记录。同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还要有生产计划、内部沟通文件、组织结构图、流程图及质量计划、批准供方清单、作业指导书、试验与检验计划、规章制度、外来文件及表格等等。
1.
生产运行,实施管理体系 1. 采购过程
对于中小型食品企业而言,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合格生产情况,所以企业要根据质量管理体系中,支持过程要求来严格的把控采购过程,做好原料、辅料的采购工作,由此在源头上把关,进一步保障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1.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作为中小型食品企业的一个增值过程,想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重视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为此,企业要对了解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及其危害,以便做好严格的控制,明确生产过程运行的各方职责,同时加强对供方的管理,定期评价供货的业务,以及车间的管理,确保作业人员严格的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避免违反工艺要求。另外,对于生产设备,要定期的检修,按时的清洗、消毒,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洁工作,包括工作人员、器具及环境的卫生,特别是接触产品的人员要定期的体检。
1. 检验过程
检验过程主要包括出厂检验、原辅材料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委外检验。为此,企业要成立专职的检验部门,由专职人员开展各项检验工作,根据相关责任来制定检验的流程、各个类型的检验方法、验收的准则,确保其可操作性。同时,检验人员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实现生产一批便检验一批。
1.
管理评审,审核管理体系
体系的审核、管理评审,作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一个关键环节,更是体系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为此,在体系运行的初阶段,便要加强体系审核与管理评审,验证体系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以便及时的问题加以纠正,主要包括审核质量管理体系程度、质量手册的协调性,以及各个文件的执行情况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型食品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管理绩效与产品的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企业要贯彻ISO9000标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促使其高效的运行,强化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及服务,由此充分适应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确保产品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石红, 胡伟, 马利军. 食品企业供应商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 物流技术, 2021, 40(8):3.
2.
王青.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运行及改进探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