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必考题)

202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必考题)

来源:九壹网
202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必考题)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蚯蚓能疏松土壤

2、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有机物和水

3、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是( ) A.冬季叶片凋落 B.植物种类丰富 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

D.终年高温多雨

4、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合的是( ) A.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 C.生物需要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蜻蜓点水 D.生物能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5、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B.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C.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

D.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6、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内)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 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有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7、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A.①②

B.①③

C.③②

D.③④

9、“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的生长发育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10、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的几何图形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左下方 变亮 B.左下方 变暗 C.右上方 变亮

D.右上方 变暗

1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的

/ 6

1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2、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 ) A.收集声波

B.传导振动

C.感受刺激

D.产生听觉

13、秋季小麦播种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结果小麦出苗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中空气不足 B.土壤中养分流失 C.土壤的温度过低

D.土壤中水分不足

14、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遗传物质 ②细菌、真菌和病毒都能生活

③酵母菌既可以用来制面包发馒头又可用来酿酒 ④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5、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和花瓣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 A.液泡 叶绿体 B.叶绿体 液泡 C.液泡 线粒体

D.叶绿体 叶绿体

16、小莉同学想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气泡从视野右下方移出去,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

17、晓晓家的宠物狗“乐乐”在外遛完一圈后,在它的皮毛上粘了很多苍耳的果实,这一实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 ) A.帮助植物传粉 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物质循环

18、下面关于神经系统组成和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C.神经细胞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D.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19、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既是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B.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番茄果实的表皮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D.它们的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0、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形是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B.皮肤覆盖角质的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C.具有两对翅、三对足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D.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征 2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室内光线过弱,应( )

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 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 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

D.缩小光圈,用凹面镜

22、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23、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其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24、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 )

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减少水分吸收 D.增加水分吸收 25、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2 / 6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人们不用土壤,而是根据植物生活所需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就是_____________。

2、反射是通过__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3、神经系统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它们发出的________组成。 4、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___________。子房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_。 5、人们把___________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如图是形成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______,过程④表示细胞的______。 (2)图中所示的结构中,类似植物保护组织的是______组织。 (3)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______组织。

(4)图中A表示的结构层次是______。结构层次A、B、C,高等动物和人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是______。

2、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季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溺水停止呼吸是图中过程[_____]受阻造成的。(用字母表达)

(2)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其交换结果是血液变成_____ 血。 (3)过程[D]表示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_中被利用。

(4)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______]。(用字母表达)

(5)若溺水者需要打点滴,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

(6)若A型血的溺水者受伤大出血,无A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的血型是___型。

(7)输送血液的泵是_______。

3、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 ACDF 和 BE 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 (2)请写出动物 A 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____。

(3)比较 B 和 E 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____;动物 E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 (4)动物 C 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____。

3 / 6

(5)动物 D 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动物 F 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

(7)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身边的资源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裝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对照实验可用于探究________。验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

(2)已知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图二中所示对照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 (3)图三若想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选择_______色塑料袋,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由此可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________。

(4)一次实验现象与预期实验结果相符,并不能证明假设一定正确。为保证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准确,你认为该小组还应________。

2、图中所示的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_。

(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___。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D.冷藏法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甘蔗是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发达,秆高3~6米。它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和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 (1)组成甘蔗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2)甘蔗可食用的部分是茎,属于____________器官;吃剩下的甘蔗渣属于________组织,是细胞____________的结果。

4 / 6

(3)甘蔗含有的大量糖分主要储存在细胞的____________中,这些糖分是甘蔗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制造的。

(4)给甘蔗施肥主要是为甘蔗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

(5)甘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_区;水分通过_____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送到叶等器官,其中绝大部分水分通过____________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可提高大气湿度。

5 / 6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A 3、A 4、C 5、C 6、B 7、C 8、C 9、C 10、D 11、A 12、B 13、A 14、C 15、B 16、B 17、B 18、B 19、C 20、C 21、B 22、A 23、A 24、B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无机盐 无土栽培 2、神经系统

3、脑 脊髓 神经 4、雌蕊 果实 5、苔藓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 分化 上皮 肌肉 器官 系统(或B)

2、A 动脉 组织细胞 线粒体 C 右心房 O 心脏

3、体内有无脊柱 前肢特化为翼,身体流线型 身体分节 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生长 变态发育 胎生哺乳 鳃、鳍 AD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放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有无二氧化碳 黑色 变浑浊 二氧化碳 重复实验 2、A 细菌 细菌的有无 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 是 A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细胞 营养 输导 分化 液泡 光合 无机盐 成熟 导管蒸腾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