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教师“百家”齐鸣学生“百花”开放136600)张乐平吉林东辽(吉林省东辽县实验中学,初中政治教学面对的是人生观、世界观正逐渐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他们身体成熟甚至是早熟的同时,自我意识尤为突出,但自我控制能力却是相对落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大人”。政治课是一门注重理论、要求知识点准确、逻辑性强的学科。面对这双重的考验,讲好一节政治课就成为了一次挑战:精准的教学目标、精确的时间安排、精彩的语言表述、精美的材料展示、精细的师生活动,这些无疑成为了一堂好课的必备条件。花儿开放的瞬间是美丽的,但持久的芬芳更耐人寻味。教师的日常教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魅力,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将知识和教育相结合,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中走得更远。所以,教师只有做到自身的百家齐鸣,才能换来学生的百花齐放。一、教师是战略家战略家的眼光是独到的,他站在战略的最高点俯视群生,以全盘布局、整体构想为出发点。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格局,才能做到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相结合,达到知识的系统化。学习课标、解读中考、分析教材是每一名教师必须完成的首要工作。细微到一节具体的教学内容,在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人民当家做主的法制国家》这一课中,我从复习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阐述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再到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解读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从知识的纵向完成了过渡———政治建设。再从题目上分解,“人民当家做主”体现了国家的性质,“法制”的前提是依法治国。这样又从横向上将知识细化。二、教师是思想家政治课最大的特色是思想教育,决定了政治在学科中挂帅的地位。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于日常的点滴教学,且要将知识教育与品德的养成两者统一。这是一项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一课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进行《的教学时,我以崔万志的演讲《不抱怨靠自己》为引入:崔万志出生于安徽肥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先天残疾,口齿不清。命运的坎坷没有击倒他,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自力更生,不断挑战自我,战胜命运。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情怀,把磨难当成是上天的考验和恩赐。在他身上彰显了新时期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最生活化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课堂上,这一则案例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三、教师是艺术家现代中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对减少,课堂上仅靠教师的组织,是不能完全带动全体学生的。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理安排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而这其中,教师课堂语言的巧妙运用更能发挥出人意料的效果。“你吃饭了吗?”回答:“我是骑自行车上学的。”“儿子一定有爸爸”,回答:“爸爸不一定有儿子(有女儿的也是爸爸)”。第一句话强调审题,注意不能答非所问;第二句话强调事物之间不是可逆关系,注意因果逻辑。可以想象,教师幽默的语言既可以避免大段的、冗长的乏味讲解,一针见血,又可以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当然其他的肢体语言抑扬顿挫的变化也同样不可或缺。四、教师是政治家思想品德课强调知、情、意、行。由知到行是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生活化的教育”离不开生活这个具体的环境,无论是爱国情操的培养还是民族意识的加强,甚至是公德、环保观念的形成,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由认知到情感升华,到意志强化,到行为的养成。这些理论都来自生活的提升,也必须指导并回归生活。在讲《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一课时,我不仅要求学生从课本、媒体了解体会我国的国情,更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走进社区,观察校园,反省自我,多角度、多方位地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实现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新时期,教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要担负育人的重任,在认清职责的前提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就变得刻不容缓。在终身学习的社会里,教师不仅要达到知识的完善,更要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任重而道远。[责任编辑:默语]作者简介:张乐平(1971-),男,吉林省东辽县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