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 特种作业人员考试试卷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 特种作业人员考试试卷

来源:九壹网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 特种作业人员考试试卷

1. 安全阀常见故障有:泄漏、达不到全开状态、()。

2. 储存0℃以下介质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应采用()液位计。

3. ()主要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

4. 压力容器()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仍得不到控制时应紧急停运。

5. 压力容器的主要参数有()。

. 压力; . 温度; . 设计压力; . 工作压力; . 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 反应压力容器; . 换热压力容器; . 分离压力容器; . 储存压力容器 . 浮子式; . 玻璃管式; . 防霜; . 防爆

. 阀瓣不能及时回座; . 不在整定压力下动作; . 阀瓣振荡; . 外表锈蚀

. 容积; . 介质流量; . 介质流速

6. 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校验一次,除有规定外,安全阀可采用现场校验。()

7. 爆破片的更换周期应根据()合理确定。

8. 压力容器脆性破坏时经常会爆裂成碎片。()

9. 凡需过户的压力容器必须是已颁取《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的压力容器。()

10. 弹簧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随便拧动调整螺丝的铅封装置。()

11. 发生事故的单位应坚持四不放过,即()不放过。

.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 . 责任人未受到处理; . 责任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设备使用条件;

. 介质性质等具体影响因素; . 设计预期使用年限。 . 正确; . 错误

. 无防范措施; . 事故未宣布调查情况

12. 凡符合登记发证的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投用后()内,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13. 要求液面指示平稳的,不允许采用()液位计。

14. 反应容器的加料温度过低会造成物料积累过多,当()升至加剧反应温度时,如热量不能及时导出,温度、压力会超过规定值。

15. 凡需过户的压力容器必须是已颁取《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的压力容器。()

16. 钢制管壳式换热容器典型的结构形式有()换热器。

. 固定管板式; . 浮头式; . 填料涵式; . U型管式;

. 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 . 正确; . 错误 . 温度; . 压力

. 浮子(标)式; . 玻璃管式; . 玻璃平板式 . 10日; . 20日; . 30日

17. 固定式容器爆破片的动作压力不得大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

18. 盛装易燃介质的压力容器严禁用()置换。

19. 对盛装液化气体的储存容器,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充装。

20. 大多数压力容器封头采用椭圆形封头。()

21. 《条例》规定:特种设备应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22. 如论是高温还是低温容器都要缓慢操作,以减少壳体温差应力。()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压力; . 容积; . 温度; . 充装系数 . 水; . 氮气; . 空气; . 惰性气体 . 正确; . 错误

23. 压力容器的腐蚀速不仅与腐蚀介质有关,还与温度、压力有关。()

2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共分为()级。

25. 当压力容器内充满液化气体介质后,当容器内的介质随()时,容器内的压力会急剧增加,导致超压爆炸事故的发生。

26. 凡符合登记发证的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投用后()内,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27. 工业自动化仪表按其功能分类,大致可分为:()。

28. 按照《固定容规》规定:压力容器的压力等级是按()压力划分的。

. 工作压力; . 设计压力; . 检测仪表; . 显示仪表; . 调节仪表; . 执行器 . 10日; . 20日; . 30日

. 环境温度下降; . 环境温度升高 . 3; . 4; . 5 . 正确; . 错误

. 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29. 对于用螺栓紧固门盖的压力容器,螺栓如不拧紧齐全,会导致事故发生。()

30. 空气储罐因超压而发生的爆炸属于()爆炸。

31.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是全社会的大事。

32. 压力容器如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时,应按《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追究法律责任。()

33. 爆破片装置的排放能力应小于或等于被保护的特种设备安全泄放量。()

34. 《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事故分为()事故。

. 特别重大; . 重大; . 严重; . 较大的;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一项国策; . 基本国策; . 最重的国策 . 物理爆炸; . 化学爆炸 . 正确; . 错误

. 一般

35. 下列部件是固定式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

36.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不得缩短或延长。()

37.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节能责任制度,实行制度化、经常化、标准化管理。()

38. 腐蚀会使压力容器器壁减簿,机械性能降低、导致承压能力下降而发生破坏。()

39. 按阀瓣开启最大高度与阀孔直径之比,安全阀可分为()。

40. 《固定容规》规定: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周期,当安全状况等级定为1、2级

. 全启式; . 微启式; . 全封闭式; . 半封闭式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公称直径<250mm的接管; . 支座; . 垫片; . 封头、筒体

的()。

4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由县以上质监部门分级负责()。

42. 《固定容规》规定: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进行任何维修。

43. 毒物侵入人体与人体组织发生(),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或引起某些器官或系统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或者死亡叫中毒。

44. 与筒体采用法兰等连接而可拆卸的称端盖。()

45. 爆破片应定期进行更换。()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化学作用; . 心理作用; . 物理作用 . 一般不宜; . 一般不得; . 不得 . 正确; . 错误

. 一般每4年一次; . 一般每5年一次; . 一般每6年一次

46. 压力容器按承受压力时所处的应力状分为()容器。

47. 《固定容规》规定:压力容器的本体界定范围:()。

. 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装置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的坡口面、螺. 簿壁; . 中壁; . 厚壁

纹连接的第一个螺接头端面、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管连接连接的第一密封面;

48. 人进压力容器内检修用的照明不超过()。

49. 盛装易燃介质的压力容器()用空气置换。

50. 压力容器的投料控制主要是指()等的控制。

. 投料量与投料速度; . 物料配比; . 投料顺序; . 水分 . 不应当; . 一般不准; . 严禁。 . 12V; . 24V; . 36V; . 48V

. 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 . 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的连接焊缝

51. 《固定容规》规定: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进行任何维修。

52. 压力容器的停止运行包括()。

53. 压力容器按破坏(失效)机理可分为()破坏。

54. 对于放热的反应容器,投料量与投料速度不能超过容器的传热能力,否则物料的温度会(),引起物料分解、突沸而发生事故。

55. 压力容器脆性破坏往往是在较高应力状态下发生的。()

56. 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应()设计压力。

. 大于或等于; . 大于; . 正确; . 错误 . 急剧升高; . 急剧降低; . 韧性; . 脆性; . 疲劳; . 腐蚀; . 蠕变;

. 正常停止运行; . 紧急停止运行; . 长期停运 . 一般不宜; . 一般不得; . 不得

. 小于或等于

57. 如论是高温还是低温容器都要缓慢操作,以减少壳体温差应力。()

58. 装卸易燃介质的作业场所应严禁烟火,不得采用易产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59. 压力容器运行过程中的检查内容包括()。

60. 操作失误,压力容器发生了爆炸。造成死亡3人,伤2人,该事故属于()事故。

61. 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压力和温度升、降,都应做到缓慢进行。()

62. 事故的全部责任是指对事故后果起全部作用的人员或者单位。()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重大事故; . 较大事故; . 一般事故。

. 工艺条件(如压力、温度、液位等); . 设备状况; . 安全装置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63.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 )。

. 压力容器水压试验合格后()将水渍去除干净。

65. 在用压力容器快开门联锁装置失灵或未安装的,该容器应停止使用。()

66. 去湿方法有机械去湿、化学去湿、热能去湿。()

67. 压力容器上的表压力大于“0”时,表示这台压力容器的()。

68. 易爆介质是指其气体或液体的蒸气、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混合物,且其爆炸下限<10%,或者爆炸上限和下限的差值≥20%的介质。()

69. 安全阀校验人员应取得安全阀维修作业人员资格。()

. 正确; . 错误

. 绝对压力小于0; . 介质处于正压状态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应当; . 立即; . 应当立即; . 可以 . 安全意识; . 节能知识; . 安全、节能知识

. 正确; . 错误

70. 快开门压力容器如缺少安全联锁装置或失灵应停止使用。()

7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称“条例”)是由国务总理批准的,并从()起施行。

72. 圆筒形压力容器通常由()等部分组成。

73. 空气中容许的毒物浓度值越大,则毒性越小。()

74. 《固定容规》规定:安全阀与压力容器之间应装有截止阀门,压力容器正常运行期间,截止阀()(加铅封或锁定)。

. 应当开启; . 必须保证全开; . 必须全关闭 . 正确; . 错误 . 筒体; . 封头; . 接管; . 支座

. 2009年1月4日; . 2009年1月14日; . 2009年5月1日 . 正确; . 错误

75. 压力容器的膨胀节、球壳板、公称直径≥250mm的接管和法兰,属主要受压元件。()

76.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77. 氧气属于()。

78.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过程中,()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在试验场停留。

79.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应每()年复审一次。

80. 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应()设计压力。

. 大于或等于; . 二; . 三; . 四 . 一般不; . 不应; . 不得; . 不宜 . 可燃气体; . 助燃气体; . 易燃气体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大于; . 小于或等于

81. 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出现的压力。()

82.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变化、长期停用、移装过户均应办理变更手续。()

83. 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如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做到(),防止事故发生造成人身伤亡。

84. 压力容器变更登记包括()。

85. 按照《固定容规》规定:使用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可以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应用基于风险评估(RBI)。

86. 《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进行一次自

. 较大容器的使用; . 成套装置的使用; . 大型成套装置的使用 . 安全状况变更; . 长期停用变更; . 移装或过户变更 . 迅速离开现场;

. 稳、准、快地处理故障并立即报告; . 等领导派人来处理。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87. 压力容器事故调查、处理必须坚持()的原则。

88.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在巡回检查中如遇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报告。()

. 《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在进行经常性检查中,如发现情况紧急时()决定停止使用压力容器。

90. 压力容器中最常用的不锈钢是()。

. 马氏体不锈钢; . 铁素体型不锈钢; . 奥氏体一铁素体型不锈钢; . 奥氏体型不锈钢 . 必须 . 可以; . 尽快; . 立即 . 正确; . 错误 . 实事求是; . 客观公正; . 尊重科学 . 每天; . 每月; . 每季; . 每年

91. 易爆介质是指其气体或液体的蒸气、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混合物,且其爆炸下限<10%,或者爆炸上限和下限的差值≥20%的介质。()

92. 容器内的气体压力来源于容器外部的,如()等。

93. 经校验合格后的压力表应有()。

94.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是指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因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发生破裂,容器内介质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容器内压力瞬间降至大气压力的现象。()

95. 标志在压力容器产品铭牌上的设计温度应是壳体设计温度的最高(低)值。()

96.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应每()年复审一次。

. 二; . 三;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标签; . 印章; . 封条; . 铅封

. 液化气体泵; . 各类气体压缩机; . 各类锅炉; . 正确; . 错误

. 四

97. 裂纹一般最容易产生在()部位。

98. 压力容器运行中应严格控制压力频繁地及大幅度的波动,主要是为了防止在交变载荷下,导致压力容器的()破坏。

99. 为了方便和节约用水,能采用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就不必采用水压试验。()

100. 液位计的()应当做出明显的标志。

. 最高和最低安全液位; . 最低安全液位; . 正常运行液位 . 正确; . 错误 . 韧性; . 脆性; . 疲劳 . 焊缝; . 焊缝热影响区; . 局部应力过高的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