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数模质量要求
前言
白车身三维数模是汽车产品设计重要的技术文件,为提高三维数模设计质量,同时使数模层和目录设置规范化,便于管理和查阅,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白车身数模质量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负责设计的所有车型的白车身钣金零部件、焊接总成的三维数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曲面数模输出标准 TJI / KG ·1002 · A1
2.2 三维设计数模质量规范 TJI / CZ0007 · A1-2002
2.3 车身钣金件料厚方向设计的规定
2.4 数模设计更改流程
2.5 车身主断面标准
2.6 车身装配检查规则
2.7 开闭件设计规则
2.8 车身包边结构设计要素
2.9 车身铰链结构设计要素
2.10 白车身三维数模焊接标注的规定 TJI / YJY03.07.2005
3 术语和定义
3.1 三维数模
三维数字化模型的简称,根据在技术设计各个阶段的用途,三维数模可分为初步数模、工艺数模及NC数模等。
3.2 初步数模
根据造型要求或结构设计要求,初步建立的三维数字模型,它能满足控制点、线、面的尺寸,具有必须的结构要素。主要用于设计构思和方案讨论。
2
3.3 工艺数模
结构设计结束,型面倒角基本完成,没有进行过装配检查的数模。工艺数模可以提供给模具供应商制定冲压工艺方案和进行模具结构设计。
3.4 铸造数模
型面倒角完成,已通过了装配检查,但没有最终数据冻结。可以用于模具泡沫实型模的制作和加工,也可进行实型铸造。
3.5 NC数模
即为冻结数模,可以用于模具的NC加工。
4.白车身数模的质量要求
4.1 三维数模的基本要求
4.1.1 坐标系:模型一律采用整车坐标系,按右手定则。
4.1.2 尺寸单位:模型一律采用毫米(mm)作为长度单位。
4.1.3 模型精度:数模公差控制在0.0254之内。
4.1.4 数模和点云的符合性偏差在±0.5之内。
3
4.1.5 料厚表达:见《车身钣金件料厚方向设计的规定》。
4.1.6 三维数模须保留特征参数。
4.1.7 三维数模须保留未倒角的完整特征面。
4.1.8 设计构建完成的发交数模,应无参数化输出或删除参数,清空垃圾层,一个零件放在一个层里,不保留倒角前的实体或片体。
4.1.9 数模的编号应与产品明细表保持一致。
4.2 工艺数模的质量要求
4.2.1 应选择合理的冲压方向,避免出现脱模负角。
4.2.2 冲压件一次拉延的最大相对深度(拉延深度/宽度)一般不得大于0.6。
4.2.3 为防止翻边起皱,应合理布置工艺切口,其位置一般在拐角处,距拉延圆角3-5mm.
4.2.4 外覆盖件的可见拉延圆角应符合《圆角图标准》。
4.2.5 孔的边距应大于料厚的二倍,且不得小于3mm。
4.2.6 数模焊缝的表示按《白车身三维数模焊接标注的规定》执行。
4.2.7 开闭件包边结构应符合《车身包边结构设计要素标准》。
4
4.2.8 数模曲面应完整,孔位、凸台、筋、凹槽等特征不得丢失或重叠。
4.2.9 数模圆角同一侧的切点连线,在投影位置应该光顺连线,不允许有转折点或拐点。
4.2.10 数模的焊接面或安装面必须Offset面。
4.3 铸造数模的质量要求
4.3.1 铸造数模除了符合工艺数模的质量要求外,还应通过装配检查。
4.3.1.1 数模主要断面应符合车身设计主断面的要求。
4.3.1.2 数模的关键孔位应符合车身设计硬点的要求。
4.3.1.3 通过密集断面检查,不得发生相邻数模的干涉情况。
4.3.1.4 通过密集断面检查,断面线的间隙应符合《车身缝隙图》的规定。相邻零件外表面的段差应符合《段差图标准》。
4.3.1.5 凸焊螺母、焊接螺柱、焊接螺栓、铆接螺母等附着在钣金件上的标准件,其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3.1.6 焊接边的宽度应与主断面标注值一致,且不得小于12mm,公差为±1mm。
4.3.1.7 焊接或安装面必须是Offset面,U形内部加强板两侧应预留0.2mm间隙。
5
4.3.1.8 零件的基本孔、基本面、孔径、孔位及边界误差(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应符合《品质基准书》的要求。
4.3.1.9 涂装漏液孔的分布及大小应符合《车身漏液孔及定位孔的定义规定》。
4.4 NC数模的质量要求
白车身数模经过初步数模、工艺数模、铸造数模阶段的反复检查、修改、完善后,并通过造型结构设计、标准化、各类工艺审查,并经客户确认,不允许再作重大修改,此时的数据处于冻结状态,称NC数模。主要用于样件、样车的试制、模具型腔的NC加工、工艺装备的制造和精确调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