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运行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研发与应用
唐沙1范希连2江莹莹1
(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信息化管理中心,四川成都610041;2.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传统石油工程管理模式存在单点管理与经验式管理效率低、成本高、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提升石油工程业务管理能力和水平,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西南油气分公司研发并应用了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的技术特点、功能及应用成效,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石油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工程;一体化管控;业务驱动机制;智能预警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投资大、技术密集、点多面广、安全风险高、规范性强的特点,管理过程涉及施工组织、技术方案、项目跟踪到安全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而油田企业所辖区块普遍分布广泛、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造成传统巡、驻井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低、效果差,强化现场管控力度和及时性的难度尤为凸显。如何依靠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传统石油工程管理模式转变,是摆在石油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全面提升石油工程管理效率的迫切要求下,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探索通过信息技术推动石油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开展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系统研发。历经多年,建立起了一套全专业、全方位、全过程的石油工程创新管理体系。通过建立数据资源中心,将设计数据、地质资料、作业实时数据、现场音视频、业务案例、运行过程等各类信息融为一体,实现直观、全面的可视化分析;通过对作业过程进行梳理、优化、再造,建立石油工程业务驱动模型,实现以待办化、标准化为特点的业务驱动机制;通过分析作业参数变化与石油工程异常的内在关联,建立石油工程预警模型,实现对参数、管理、采集等各类异常的实时感知、及时反馈与处置。依托该平台,实现了石油工程管理远程化、协同化、智能化的管理新模式,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
图1:平台系统架构图
体系之间良好流转,支撑保障业务活动的稳定开展,架构上具有结构简单、扩张性强、各个组件性强等优点。平台在功能架构上分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如下图所示:
1.1应用层
应用层作为对外应用接口,负责所有应用可视界面的构建展示。除了平台本身应用界面之外,也集成应用其他平台提供的业务组件界面(如气藏开发管理平台的单井生产曲线等)。平台本身的业务模块也均采用跨平台组件开发技术,以业务功能为单元建设业务组件池,平台自身业务组件也可以被其他应用平台(含移动端)无缝集成应用。
1.2服务层
服务层是应用层和数据层的逻辑桥梁,它负责接受用户请求,对用户身份、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进行验证,负责把请求发送到服务端,把服务返回数据经过逻辑处理并转换成Jason、Xml等多种协议格式并传回客户端。服务层以应用开发可识别的接口形式提供应用服务,应用服务包括运算结果、图形资料等多类型;服务层与数据层通过符合数据资源中心标准规范的数据服务进行数据交互,交互的数据包括工程数据、实时数据、视频数据等。
1平台系统架构
平台以建立横向跨业务、跨部门、跨岗位,纵向贯穿上至管理层、下至基层岗位用户的业务管理链条为目标,以三层架构模式构建,采用“应用与数据分离”“、组件式开发、模块化部署”技术路线,以“一体化管控、业务驱动机制、全闭环智能预警”为管理手段,积极开展石油工程业务管理创新实践应用。
平台为三层开放式结构,利用Docker、Html5、React、SpringCloud等技术进行开发部署,基于面向切面的设计思想,通过技术组件之间的切入性低藕合实现数据和业务逻辑在三层技术
1.3数据层
数据层实现与支撑平台运行的各类数据高效交互。数据层主要基于分公司集中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以信息资源规划方法为指导,集中建设并管控分公司所有业务数据),通过统一数据服务接口,实现与石油工程业务数据的传输,再通过服务层与应用实现专业应用。
2石油工程管理技术研究
2.1一体化管控
2019年03月
7
市场与运行一体化管控就是要打破石油工程多专业、多单位、多对象的应用系统信息壁垒,高度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杜绝信息孤岛出现,通过业务、数据、管理的“三位一体”,实现石油工程全业务全过程实时管控。(1)业务一体化
传统石油工程信息化管理较为分散,各专业都有各自的信息系统,各级管理人员要登录不同系统进行业务处置与监管,极为不便。平台建设过程中,集钻井、录井、测井、固井、井下作业、工程监督等石油工程业务为一体,以施工作业流程及专业关联信息为基线,将石油工程多专业高度整合,实现石油工程业务的一体化管控。(2)数据一体化
基于分公司数据资源中心,将自动化采集、人工上报、视频监控、平板点击等分散、孤立而杂乱的工程大数据有机集成,集设计数据、地质资料、作业实时数据、现场音视频、业务案例、运行过程等各类信息为一体,通过构建相应的业务管理模块,将现场实时数据、作业视频、地质情况、测录井成果以及研究成果等资源多参数、多角度呈现在管理人员与工程施工决策专家面前,彻底改变原有工程管理旧模式,丰富管理手段。(3)管理一体化
从工程作业管控角度出发,以作业队伍素质要求、施工节点把控、生产安全监管、决策指挥为核心,实现集三基管理、任务管控、安全监管、工程辅助决策为一体,覆盖下至现场基层岗位,上至油气田领导层的所有管理活动,实现管理一体化。
井、定向、测井、固井6专业135类异常模型,其中技术异常71类,管理异常类。预警模型形成后,采用分布式运算架构思想对模型表达式进行节点化拆分,研发上线支持海量参演数据、可变模型规则的预警模型实时高频运算引挚,保证预警运算的实时性、准确性与灵活性。系统自动判定触发技术异常、管理异常,并以现场高音喇叭、短信、移动端推送、邮件提醒等多种方式进行提醒,分层级实时推送预警信息,工程管理人员接警后督促相关岗位及时处置、反馈,异常原因综合分析,实现工程作业异常闭环管理。
3主要功能
(1)动态掌握工程概况。集成展示单井基础信息、施工工况、钻测录试日报、施工队伍及人员资质等工程概况信息,用户按施工进度自主查阅。
(2)全天候监控现场作业。现场采取“3+1”摄像头配置(钻台、全景、泥浆罐区安装3个固定摄像头+1个移动摄像头),关键场景与节点全方位记录,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在线抓违章违纪。历史视频按需存放,关键环节及重点作业视频随时待查。
(3)实时掌握施工状态。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工程、气测、泥浆等施工参数,定向、测录井、试油气等作业实时数据的图形化展示,实时掌握施工状态、及时作出施工方案调整。(4)及时捕获工程异常。根据工程作业异常标准,结合现场实时数据,系统自动判定并触发技术异常、管理异常,并以现场高音喇叭、短信、移动端推送、邮件提醒等多种方式进行提醒,平台对现场问题及时发现,及时通知,并对异常进行全封闭管理。
(5)全面展示建井信息。井身结构、完井管柱、射孔数据、人工井底及井口装置等施工结构结合图形化展示。
(6)规范指导施工作业。根据时间与业务驱动关系推送作业指导书和待办任务到基层岗位,指导书提示作业风险、风险征兆、预防措施及处置标准,事前通知、事中监控、超期督办,待办任务明确工作内容、时间节点,促进岗位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不断提升。
(7)灵活开展工程管理。通过各类信息的远程传输与集中应用,监督管理人员在监控大厅进行集中监督办公、针对异常情况集中会诊,实现灵活、集中管理。
(8)动态开展业绩考核。基于队伍人员资质、异常处置水平、作业质量评价对施工单位、施工队伍及监督方进行动态业绩考核,分数自动统计、自动排名、自动分析,为工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9)真实还原工程历史。施工作业参数永久存储,现场视频按需保留,系统随时还原从开钻到交井全过程历史记录,按历史作业实际情况,自动回放工程参数、气测参数、泥浆参数及历史视频,有效辅助事故方案制定、明确事故责任划分、优化提
2.2业务驱动机制
从工程作业现场施工安全风险、质量控制、节点管控的角度出发,对石油工程作业过程进行梳理、优化、再造,建立石油工程业务驱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消息触发引擎引挚,通过推广应用,形成业务驱动机制(图1)。实现作业内容和标准事前通知,作业过程事中监控,超期事件及时督办。工程作业和现场管理由“人找事”向“事找人”转变,推动设计、施工、监督、管理、决策五方联动,压扁管理时间和空间,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图1:业务驱动机制
2.3全闭环智能预警
以工程地质异常判断规则为基础,对作业参数变化与石油工程异常的内在关联进行分析,挖掘出具有事故指向性的数据变化特征,建立石油工程预警模型,梳理、发布钻井、钻井液、录
8
2019年03月
市场与运行升工程技术。
4结语
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石油工程管理体系,以工程作业流程为基线,以工程业务管理为框架,将井场综合数据充分整合二次应用,实现工程作业的集中管理与专业应用,使石油工程与信息化互为依托、整体推进,依托石油工程智能化管控平台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远程化、协同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使得管理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提升现场实时管控能力的同时,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谈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组
织在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中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侯一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公司,
甘肃敦煌736202)
摘要:在油田公司深化改革创新的背景下,对于油田公司的基层工会组织来说,在进行劳动竞赛活动的组织上,无论是从工作的思路,还是从工作方法的采用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基层工会组织是劳动竞赛活动的组织者,通过合理的进行劳动竞赛活动的组织,能够促使广大员工通过劳动竞赛实现劳动技能以及劳动水平的不断提升,激发广大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让员工能够在工作中更好的实现工作效益的发挥。为此,立足新形势背景,针对油田公司基层工会组织在劳动竞赛活动中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探讨,能够推动基层工会组织更好进行劳动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实现油田公司基层工会组织劳动竞赛活动效益的发挥。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工会组织;劳动竞赛活动;工作思路;方法
在新形势下,油田公司基层工会通过进行劳动竞赛活动的组织,不仅可以充分实现员工工作热情的调动,而且通过劳动竞赛活动,还可以促使员工通过参与竞赛活动,实现劳动技能的不断提升,促使员工在进行日常工作开展上,有效实现自身职能的发挥,提升油田公司基层员工劳动效率。而且近年来,从油田公司的发展现状来说,劳动竞赛已经成为企业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更好实现自身价值发挥的有效举措,能够充分促使员工通过参与劳动竞赛,实现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改善。
参考文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16(45):239.[J]《.天然气工业》,2016,36(12):1-9.程,2016,27(1):6-13.
[1]王风海.刍议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2]甘振维.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支撑引领百亿气田建设[3]廖涛,雷军.国内外录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录井工[4]张卫,郑春山,张新华.国外录井技术新进展及发展方向[5]孙海芳,钱浩东,杨成新等.利用钻井数据库搭建远程钻[6]申希海,宗伟,王立春,孙春香.石油天然气工程质量监
[J].录井工程,2012,23(1):1-4.
井辅助决策规划[J].钻采工艺,2011,34(6):1-3.
督管理信息系统研究[C].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SystemsScienceandEngineering,2011,457-462.技创新导报.2016,36,159-160.橡胶工业,2016,(10):636.大学硕士论文.2006.
[7]王楷博.基于石油企业信息化数据管理问题研究[J].科[8]胡浩.“互联网+”助力传统石油石化产业技术变革[J].[9]李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天津
1有效突出劳动竞赛的主题设置
在进行劳动竞赛活动开展上,针对油田所属企业来说,核心的目的在于通过劳动竞赛,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企业实现科学、稳健的发展。所以这也就要求油田企业在进行劳动竞赛活动开展上,一定要合理的进行劳动竞赛主题的设置,确保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要契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并能够真正立足企业发展需求视角,从基层员工的专业及从业技能需求出发进行竞赛主题的设置。
1.1精准进行主题设计
比如在进行基层生产工作开展上,结合油田公司各企业的不同工作要求,可以进行“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劳动竞赛设计。同时在进行日常设备管控层面,结合设备运维人员的工作要求,可以提出“零故障、零影响”的设备运维知识竞赛主题设计。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劳动竞赛的主题设计,不仅能够充分凸显出
2019年03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