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顾百水 绍兴云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的施工实践,分析了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因和施工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067(2013)04—213一O1 前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承受外力,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部分共同承担的。 主要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力使混凝土结构承载力较高。但钢筋 容易生锈腐蚀,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要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2.5 (5)柱筋的垫块绑扎不牢。支模时移动或脱落,失去应有的作用。梁 底筋垫块数量少、位置不准或移动,是目前楼面施工普遍存在的问题, 应引起重视并加以纠正。 2-2施工时由于计算或制作中的差错,造成加工出来的箍筋尺寸不 cm~5 cm)。混凝土保护层太薄,会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也会因 露钢筋,引起钢筋生锈腐蚀,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混凝土保护层 太厚,会使钢筋位置上移,减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效高度,自重增加。 所以混凝土保护层有着重要作用,施工操作人员必须重视。 1.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因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是为了满足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要求和对 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钢筋在常温下会锈蚀,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 下更易锈蚀。钢筋在混凝土中,对钢筋能起到保护作用,使其不发生锈 蚀,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如果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小,即 钢筋靠近构件受拉区的边缘近,这样容易造成受力钢筋的露筋,在钢筋 受力时表面的混凝土容易剥落,使钢筋外的混凝土对钢筋失去保护功 能,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 黏结力,导致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进而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的破坏。研 究表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越大,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就越好。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会碳化,碳化后的混凝土对 钢筋的保护作用会降低,混凝土的碳化程度是随深度而减小的。混凝土 的表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微裂缝,微裂缝会将钢筋暴露出来,从而 降低了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因此保护层厚度大能对钢筋起到更好 的保护作用。保护层对受力钢筋的有效锚固起着重要作用,钢筋混凝土 能够有效的工作,是由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相互存在着良好的黏结力, 这个黏结力的产生依赖于混凝土对钢筋的有效锚固作用,锚固作用的产 生则依赖于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作用。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如果钢筋一半 露在混凝土面一半在混凝土中,它的握裹效果肯定不如全部埋在混凝土 中的钢筋。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作用,只有在钢筋埋入混凝土一定深度 时,才能得到良好效果。基于以上原因,可以得出保护层并非越小越好。 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现行规范规定柱的钢筋保 护层厚度一般为30mm,梁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为25mm,板的钢筋 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5mm。 2.施工中的存在问题 2.1对垫块的作用不理解,垫块厚度规格不正确,对垫块质量不重 视。施工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如下: (1)不提前制备保护层砂浆垫块,常用石子或其它材料代替。 (2)垫块规格不正确,规范按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环境类别等级及构 件种类,分别对受力钢筋保护层规定了不同的厚度标准。但某些工程在 现场施工中未能分门别类地按规范标准要求制作和安装,有些梁柱垫块 与板垫块混用,致使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应引 起重视并加以纠正。 (3)砂浆垫块强度低,受挤压后易破碎.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f4)板底筋垫块少。浇注混凝土时仅用“随打随抽”的方法来控制保 护层厚度,容易因漏提或底筋回落而引起露筋。板面筋设置支架数量少, 仍用“随打随抽”的方法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造成漏提或回落现象, 致使保护层严重超厚。削减了板的有效计算高度,降低了支座板面的抗 弯承载力,造成部分工程楼板产生裂缝 符合要求,导致梁柱钢筋骨架尺寸不符合要求,受力钢筋偏离正确位置。 2.3钢筋的连接包括绑扎、焊接和机械连接等,其连接处必须严格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除要求计算下料尺寸准确外,其搭接接头 尺寸也应准确,受力钢筋的搭接接头应按规范要求卡互错开在钢筋连 接的搭接接头处理不当时,施工人员往往铁棍等撬动,使钢筋位置严重 移位,这些行为和现象常有发,导致梁柱节点位置和上下梓段纵向钢筋 的搭接接头处钢筋外露或保护层厚度严重偏小,从而影响了构件的耐久 性,应引起重视并加以纠正 2.4粱柱节点位置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部位,节点构造复 杂,钢筋分布密集,特别是中柱和角柱节点钢筋纵横交错,往往囚未做 好技术交底而导致钢筋排列不当,造成露筋或保护层厚度过大,无法满 足规范要求而影响节点承载力。 2.5在支模或浇注混凝土时,个别施T人员不注意对钢筋的保护, 随意晃动、踩踏已绑扎的骨架,存振捣混凝士时振动棒强力触及钢筋, 使钢筋产生位移,偏离正确位置 2.6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钢筋制安为一项重要的隐蔽T程。但在 查验收时,参建各方人员常会忽略保护层厚度方而的存在问题,或对 其要求不严而留下质量隐患,应引起重视并加强管理。 3.防治措施 3.1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施T及监理人员的技术素质。把混 凝土保护层厚度质量控制职责落实到各种的施T班组和施工现场的质 虽管理人员。 3.2仔细计算下料长度,认真加工制作,使成型的钢筋尺寸符合设 计要求,对梁柱节点位置纵横交错的钢筋要合理排列和层次分明,当钢 筋过多而难以保证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受求时,应提请设计人员进行处 理。 3.3各工序开工前应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把好分部、分 项T程的质节验收关。钢筋安装后先由施工班组自检,然后巾施工、监 理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及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3.4确保受力钢筋位置准确,绑扎方法合理,绑扣牢固,施工时严 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垫块或支架.确保其尺寸符合规范要求。 3.5模板施工和浇注混凝土时注意对钢筋的保护,并在浇注混凝土 过程中复检.浇注混凝土时如发现钢筋位置偏移,应立即进复位。 3.6为保证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定位的准确性,确保其尺寸 偏差在规范的允许范围之内,就必须加强参建各方人员责任心教育和开 展专项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感和技术素质,认真总结经 验,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相应有效的施工预防措施。 结束语 钢筋保护层厚度对单项工程质量并不起决定作用,但如果不重视 它,所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在正确了解钢筋及混凝土 受力机理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对工程结构的重要 性。只有防微杜渐,才能使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更上一个档次。 2013・04 中国电子商务41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