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 1.1 项目概况 .................................................................................................................................................................... 1 1.2 编制依据 .................................................................................................................................................................... 1 1.3 研究内容 .................................................................................................................................................................... 1 1.4 场址概况 ...................................................................................................................................................................... 2 1.5 投资方简况 ................................................................................................................................................................ 2 1.6 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概况............................................................................................................................... 2 第二章 太阳能资源和当地气象地理条件 ...........................................4 2.1 太阳能资源条件 ....................................................................................................................................................... 4 2.2 巢湖市其它气象条件 .............................................................................................................................................. 9 2.3 项目所在地地理条件 ............................................................................................................................................ 10 2.4 光伏电站场址建设条件........................................................................................................................................ 14 第三章 其他必要的背景资料................................................... 15 3.1 国际光伏发电现状................................................................................................................................................. 15 3.2 国内光伏发电现状................................................................................................................................................. 17 3.3 内蒙古电力现状及发展规划 ............................................................................................................................... 18 3.4 巢湖市电力建设基本情况及发展规划 ............................................................................................................. 19 3.5 项目所在地电网现状及规划 ............................................................................................................................... 20 第四章 项目任务与规模 ...................................................... 20 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 4.2 项目任务与规模 ..................................................................................................................................................... 24 第五章 总体设计方案........................................................ 27 5.1 光伏组件及其阵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电气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工程消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土建设计及抗风沙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采暖通风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 施工组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工程管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8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9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0 工程设计概算 ....................................................................................................................................................... 27 第六章 电站的技术设计 ...................................................... 28 6.1 光伏组件及其阵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电气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土建工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采暖通风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消防 .............................................................. 28 7.1 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设计主要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防火间距与交通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建筑物与构筑物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 灭火器的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 消防给水和电厂各系统的消防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7.7 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8 防排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9 消防供电及应急照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施工组织设计........................................................ 28 8.1 指导思想及实施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 施工组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施工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5 建筑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6 安装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8.7 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30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 法律法规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 环境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 建设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及减排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及减排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5 节能及减排效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6 综合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 工程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 工程安全与卫生潜在的危害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 30 11.1 项目概况 ................................................................................................................................................................ 30 11.2 项目投资估算 ....................................................................................................................................................... 30 11.3 经济评价 ................................................................................................................................................................ 39 11.4 总体经济评价结果.............................................................................................................................................115 第十二章 结论............................................................ 118 附件一 财务评价基本表(附EXCEL文件:项目所在地25年-经济评价) .................. 119 附件二 名词解释 .......................................................... 133 附件三 涉及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目录 ...................................... 136 附件四 设备及材料表....................................................... 142 1 工艺(光伏)设备及材料表 ................................................................................................................................142 2 电气设备及材料表 ..................................................................................................................................................143 3 消防设备及材料表 ..................................................................................................................................................145 4 暖通设备及材料表 ..................................................................................................................................................147
2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10MWp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2)建设单位:赤峰普拉萨姆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3)建设规模:建设总容量10MWp
(4)主要发电设备:普通晶体硅光伏组件、非晶硅薄膜光伏组件、低倍聚光式光伏发电组件。
(5)关键电气设备: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
(6)光伏组件支撑系统:固定倾角式金属支架、向日跟踪支架系统
(7)选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黑沟门村,建设光伏电站及办公生活设施,建设工程总面积约206亩。站区坐标范围:东经112°23′41.6″~112°23′58.5″,北纬40°15′29.4″~40°16′4.3″。
1.2 编制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根据下列文件和资料进行编制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
(2)《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国家2006年1月5日
(3)《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国家2006年1月4日
(4)《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国家2007年1月11日 (5)《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2006年5月30日 (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上海崇明太阳能光伏电站上网电价的批复》,国家发改价格[2008]1868号
1.3 研究内容
(1)本可研报告主要对项目建设的原始条件及必要性、可行性等进行研究论证。 (2)通过对工程规模、建设条件、工程布置、工程实施以及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评价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3)本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包括:太阳能资源分析,光伏发电工程的建设条件,接入系统方案推荐,工程规模的确定论证和拟定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配置方案,设备选择和布置设想,编制工程投资估算、工程设想、环境保护、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
1
实施轮廓进度,经济评价等内容。
(4)项目的范围:本工程建设规划容量约为10MWp,主要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固定安装作为光电转换装置的方案,同时部分采用向日跟踪系统,以提高示范效应和收集实验对比数据,根据建设方案配置相应的接入系统。项目主要组成包括光电转换系统、直流系统、逆变系统、交流升压系统和高压输电系统等。
1.4 场址概况
赤峰市红山区位于内蒙古的东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000°00′00″~00°00′00″,北纬000°00′00″~00°00′00″。北隔锡林郭勒市、和辽宁为邻,西接河北省,南通承德、北京,东临秦皇岛,北与西北以黑沟门为界,全区东西宽000公里,南北长000公里,总面积19平方公里。
该区属黄土丘陵缓坡区,四周环山,沟壑纵横,南高北低,山多川少,年平均气温8.6ºC,极端最高气温36º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0ºC。年平均降水410毫米,雨量最多在7~8月份,占年降水量65%,无霜期限为104天。平均海拨1400米,区城所在地海拨360米。该区属缺水区,主河西拉木伦河、阴河、老哈河,属辽河水系,年径流量3600万立方米。南部的老哈河属辽河水系,本区境内干流长420公里,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
赤峰市红山区文中镇城座落在红山区南。近几年,区委、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生产、生活和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区城东、西、南、北环路已建成开通,环城高速在此有赤峰南出口、赤承高速、丹西高速、赤大高速在这里互通,306国道在区城交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区通讯网络与全国联网,6万伏变电站已列入建设规划;10千伏和6万伏变电站已开通使用。
经过多年发展赤峰市红山区的交通变得四通八达。内部交通方面,村村通公路沟通了各条主干道,也开通了“村村通”班车,全区有多条道路通往周边省份和城市。去往承德、北京,驱车沿赤承高速5小时即可到达北京;去往沈阳,天津、5小时可以到达,并且可选择三条道路前往;赤峰玉龙机场只有15分钟车程。
1.5 投资方(有限公司)简况 (略)
1.6 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概况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深度满足初步设计深度要求,拟建的玫瑰葡萄酒庄园小
2
区10MWp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的电站概况见下列特性表。
表1-1 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概况特性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项目名称 总装机容量 太阳能光伏组件 向日跟踪支架 低倍聚光支架系统 固定支架 主变压器(含二期预留容量) 低压干式变压器 低压干式变压器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无功补偿装置 35kV开关柜 低压抽屉式开关柜 逆变器 直流汇流箱 直流配电柜 直流屏 UPS 电度表屏 综合自动化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 规格型号 10MWp 多晶200W/块 薄膜40 W/块 低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 APOLO 112 镀锌角钢 SFZ10-20000/110kV,20000kVA SCB10-1000/35 SCB10-500/35,500kVA,35±2×2.5%/0.4kV, Dyn11,Ud=6% 4000kVar,35kV i-AY1-40.5系列 MNS系列 500kW 12路 FED 10kVA 数量 3
第二章 太阳能资源和当地气象地理条件
2.1 太阳能资源条件
2.1.1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析
地球上太阳能资源的分布与各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有关。资源丰度一般以全年总辐射量和全年日照总时数表示。就全球而言,美国西南部、非洲、澳大利亚、中国、中东等地区的全年总辐射量或日照总时数最大,为世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
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
项目所在地
图2-1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我国将图2-1中日照辐射强度超过9250MJ/m2的西部地区以外的地区分为五类。
一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0小时,年辐射量在7500~9250MJ/m2。相当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南部等地。
二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50~7500MJ/m2,相当于200~22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
4
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东南部和南部等地。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三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00~5850 MJ/m2,相当于170~20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中北部和内蒙古北部等地。
四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辐射量在4150~5000 MJ/m2。相当于140~17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 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五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约1000~1400小时,辐射量在3350~4190MJ/m2。相当于115~14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此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一、二、三类地区,年日照时数不小于2200h,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四、五类地区虽然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但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2.1.2 赤峰市红山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2.1.2.1 参考气象站的选择
本报告中,除日照辐射强度数据的其它气象数据取自距离本项目最近且环境状况最相近的赤峰市气象局。距离黑沟门最近的一个具有日照辐射强度数据的气象观测站是松山区气象局,但根据对两地的1980年之前(1950年到1980年之间黑沟门当地具有日照辐射强度观测点)日照辐射强度测量数据的对比来看,该两地气象局的测量数据存在较大差别。
鉴于上述情况,决定不使用松山区气象站的近年日照辐射数据。本报告中所采用数据来自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和美国宇航局(NASA)联合开发的软件RetScreen全球气象数据库。该数据库的日照辐射数据来源有两种情况:1、当地基础气象台;2、若附近无基础气象台,则根据当地经纬度,通过卫星定位测量数据。此卫星测量数据所组成数据库已被全球认同,并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 2.1.2.2 项目实施地的太阳能资源分析
内蒙古赤峰市10MWp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选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纬度跨域范围小于0.1度,选址朝南的山地缓坡,地势较为连续和平整。项目实施地的太阳能资
5
源如表4-1。
表2-1 项目实施当地日照辐射总量分布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年平均 年日照辐射总量(MJ/m2)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月平均日辐射量(MJ/m²) 大气压力 平均风速 (m/s) (kPa) 6
表2-2 赤峰市主要气象数据与其它典型阳光资源丰富地区对比
北纬 东经 海拔 空气月温份 度(℃) 一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相对湿度(%) 空月平均气日照辐温射量度(MJ/m²(℃) ) 相对湿度(%) 空月平均气日照辐温射量度(MJ/m²(℃) ) 相对湿度(%) 空月平均气日照辐温射量度(MJ/m²(℃) ) 7
相对湿度(%) 空月平均气日照辐温射量度(MJ/m²(℃) ) 相对湿度(%) 空月平均气日照辐温射量度(MJ/m²(℃) ) 相对湿度(%) 月平均日照辐射量(MJ/m²)
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年平均 年日照辐射总量 8
2.1.3 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分析结论
黑沟门地处红山区南,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900小时~2100小时,年日照率为63%~65%。各月日照数以5月份和6月份最多,月平均281.9小时~284.2小时;11月~12月最少,月平均191.1小时~198.2小时。一日中,日照时数1月~2月和11月~12月每天平均6小时,3月和9月~10月每天平均7小时,4月和7月~8月每天平均8小时,5月~6月每天平均9小时。年平均接受太阳辐射量为6071.78(MJ/m2),属我国第二类太阳能资源区域,非常适合建设光伏电站项目。
2.2 赤峰市红山区其它气象条件
2.2.1 气温
2.2.2 日照
2.2.3 降水
2.2.4 蒸发
多年平均蒸发量700毫米~300毫米,降水与蒸发之比在1:4~1:5之间。一年中,1月份最小,5月、6月为蒸发量旺盛期。 2.2.5 湿度
黑沟门年平均相对湿度54%。7月、8月空气比较湿润,相对湿度也最大。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比较明显,最大值在日出之前,最小值在下午2时左右,与气温日变化正好相反。 2.2.6 风霜
年平均风速2.4米/秒~4.2米/秒。年均7级~8级的大风日数有14.3天~44.5天。最大风力达9级,最高风速22米/秒。历年8级或8级以上大风平均日数23天,一般多在春季,大风日数最多可达50天,沙尘暴日数是10天左右。境内无霜期短,年均102天~137天。最长132天~162天,最短81天~122天。初霜最早年份出现在9月1日~10日,最晚年份开始于9月28日,一般年开始于9月12日。春霜最早年份终止于5月11日,最晚年份终止于6月12日,一般年终止于6月1日左右。 2.2.7 冰冻
一般年份11月封冻,3月解冻,封冻期为9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35厘米~60
9
厘米,平均52厘米。
黑沟门地境属温带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3.68℃,极端最高38℃,极端最低-40℃,气温高于和等于30℃的日数多年平均为19天,最多年29天,最少年3天。高温出现在5月上旬到8月下旬。无霜期多年平均为114天,最长年分184天,最短年份84天。最大冻土为69cm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10mm。多年平均蒸发1743.5mm,其中4、5、6三个月是同期降水量的7.35倍,7、8月份蒸发量是同期降水量的3.68倍。该区季风性气候明显。夏季多东风,其它季节为西和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6米/秒,一年中6级以上大风平均为28天,最多年达52天,风力最大达到9级。多年平均冰雹日数为4天。多年平均湿度47.8%。
2.3 项目所在地地理条件
赤峰市红山区地貌特征是四周环山,地势由东向西北倾斜。一般海拔00~00米。最高的山000米,最低的黑沟门100米。境内西部为土石山区,植被较稀疏,形成岩石裸露和切割较深的沟谷。东部和东南部为丘陵地貌,坡面宽阔,地势较平缓,沟堑相对也浅,土质疏松。北部和东北部为中低山及台地区,山顶平缓,台面被黄土覆盖,局部地带沙化比较明显。中部的黑沟门河谷由南向北蜿蜓曲折,连接着XX、XX等断陷盆地。东南边境是老哈河水系的黑沟门河谷。
境内地址表层特征是:深厚的第四纪黄土覆盖在第三纪红土之上,地表组织物黄土为主。也分布着部分红土。土石山区地表为砾石夹粗沙的粗骨土,在河川阶地主要为风积黄山粉土和冲积物。306国道与高速互通在此交汇,交通便利。
10
图2-2 黑沟门地图
2.3.1 工程地质
该光伏发电工程选址紧邻黑沟门X,基本地质情况引用自《黑沟门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2.3.1.1 工程概况
黑沟门10MWp光伏电站选址位于黑沟门东南方向150米至1000米之内,总面积24万平方米,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分布,该场地地势为朝向正南的缓坡,坡度5度到10度之间。
工程总装机容量为00MW,发电设备为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安装方式主要为固定倾角,辅以部分向日跟踪方式(旋转支架系统),安装高度为00m到00m之间,单个光伏组件自重为000N以内,固定倾角安装模式的支架系统重量平均到每块光伏组件上为000N以内,埋深000m左右,考虑到风载荷和雪载荷,最大负载强度为000N。电气控制室建筑物单层布置,采用混凝土基础,基础埋深为0m。 2.3.1.2 地形地貌
光伏电站场区为土石山区,地形较平缓。场地西南部、发育2条南北向冲沟,东北部发育1条南北向冲沟,宽00~00m,深约00~00m。 2.3.1.3 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性
地基岩土层及分布特性:在30m勘探深度内上部为第四系粉土,下部为第三系上新统(N2)粉质粘土层和玄武岩。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根据地基土室内试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现场原位测试结果,按工程分区分层进行数理统计,详见表2-3。
11
表2-3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指标 含水分 率 区 % 地层 北粉土 区 粉土 南粉质 区 粘土 变 电粉土 站 湿密干密度度3g/cm g/cm3 饱和度 % 孔隙比 压缩凝聚塑性液性湿陷模量力指数 指数 系数 MPa kPa 摩擦角 ° 12
表2-4 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 场地 岩土名称 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ES1-2 MPa (fak)kPa 弹性模量E 103MPa 粉土 粉质粘土 南区 强风化 玄武岩 中等风化玄武岩 粉土 强风化 北区 玄武岩 中等风化玄武岩 粉土 粉质粘土 变电站 强风化 玄武岩 中等风化玄武岩 2.3.2 结论与建议
拟建场地位于黑沟门X地区,场地内断裂不发育,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好,适宜建设。工程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工程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为00m。工程场地内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对基础和施工无影响。
附图:所附“区域地质构造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均引用自《黑沟门X电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图2-3 区域地质构造图
13
2.4 光伏电站场址建设条件
2.4.1 场址宏观建设条件分析
黑沟门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在水文、气象、太阳光照资源、交通运输条件、接入系统以及岩土工程条件方面符合建设条件。 2.4.2 场址微观建设条件分析
黑沟门通过建设生态XX、绿色XX,森林覆盖000万亩,新增造林000万亩,森林覆盖率50%,建成绿化通道000公里,形成大面积防风林带。因此项目选址不受风沙影响。
黑沟门北面靠近XX,由于山势较高,从北面和西北面刮来的风,在黑沟门上空形成回流,云层无法停留,且带走大量水气,使XX地区空气干燥、湿度低、无云层遮挡、透光率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创造了明显区别于周边地区的“小气候”环境。为太阳能发电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2.4.3 场址建设条件分析结论
项目所在地具有富集的太阳光照资源,保证了高发电量;靠近主干电网,能减少新增输电线路的投资;主干电网的线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基本不改造的情况下有能力输送光伏电站的电力;离用电负荷中心市区近,可以减少输电损失;场地开阔、平坦,扩容空间大;交通运输、生活条件便利;能产生附加的经济、生态效益,有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在此建设太阳能发电站,既可以方便地将太阳能电力电场升压站接入电网系统,减少输电损失,同时还可以起到积极的宣传示范作用。
14
第三章 其他必要的背景资料
3.1 国际光伏发电现状
全球人口2008年是66亿,能源需求折合成装机是16TW;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至少要达到100-110亿,按照每人每年GDP增长1.6%,GDP单位能耗按照每年减少1%,则能源需求装机将是30-60TW,届时主要靠可再生能源来解决。可是,世界上潜在水能资源4.6TW,经济可开采资源只有0.9TW;风能实际可开发资源2TW;生物质能3TW。只有太阳能是唯一能够保证人类能源需求的能量来源,其潜在资源120000TW,实际可开采资源高达600TW。由于光伏发电能为人类提供可持续能源,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尤其以德国、日本和美国发展最快。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光伏发电的市场增长迅速,连续8年年增长率超过30%,2007年当年发货量达到733MW,年增长率达到42%。图3-1给出了1990到2007年的世界太阳电池发货量的增长情况:
图3-1 世界太阳电池发货量(PVNET2007)
数据来源-PVNewsPaulMaycock
光伏组件成本30年来降低了2个多数量级。根据So1arbuzzLLC.年度PV工业报告,2007年世界光伏系统安装量为2826MW,比2006年增长了62%,2006年世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超过8.5GW,2007年年底,世界光伏系统累计装机约12GW,其中并网光伏发电约10GW,占总市场份额的83%。发电成本50美分/度;预计2010年世界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5GW,发电成本达到15美分/kWh以下;2020年世界光伏发电累
15
计装机将达到200GW,发电成本降至5美分/度以下;到205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将达到世界总发电量的10-20%,成为人类的基础能源之一。
光伏发电的应用形式包括:边远无电农牧区的离网发电系统、通信和工业应用、太阳能应用产品、与建筑结合的并网发电系统以及大型并网电站。国际能源机构(IEA)特别将超大规模光伏发电(VLS-PV)列为其第任务(Task8),主要研究、追踪超大规模光伏发电的技术和信息,并在此领域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光伏电站正在从小规模(100kW以下)、中规模(100kW~1MW)向大规模(1MW~10MWp)和超大规模(10MWp以上)发展。
世界光伏产业的技术发展:
技术进步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促进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几十年来围绕着降低成本的各种研究开发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表现在电池效率不断提高、硅片厚度持续降低、产业化技术不断改进等方面,对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商业化电池效率不断提高
先进技术不断向产业注入,使商业化电池技术不断得到提升。目前商业化晶硅电池的效率达到15%~20%(单晶硅电池16%~20%,多晶硅15%~18%);商业化单结非晶硅电池效率5%~7%,双结非晶硅电池效率6%~8%,非晶硅/微晶硅的迭层电池效率8%~10%,而且稳定性不断提高。电池效率的提高是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2)商业化电池硅片厚度持续降低
降低硅片厚度是减少硅材料消耗、降低晶硅太阳电池成本的有效技术措施,是光伏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30多年来,太阳电池硅片厚度从70年的450~500微米降低到目前的180~200微米,降低了一半以上。硅材料用量的大幅度降低是技术进步促进成本降低的重要范例之一。预计到2010年硅片厚度降低到160~180微米,硅用量降到7吨/MW以内。
(3)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自动化程度持续提高是太阳电池生产成本降低的重要因素。太阳电池单厂生产规模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5MW/年发展到90年代的5~30MW/年,2006年25~500MW/年,2007年25~1000MW/年。生产规模与成本降低的关系体现在学习曲线率LR(LearningCurveRate,即生产规模扩大1倍,生产成本降低的百分比)上。对于
16
太阳电池来说,30年统计的结果,LR20%(含技术进步在内),是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中最大的,是现代集约代经济的最佳体现者之一。
3.2 国内光伏发电现状
2007年,我国光伏发电设备新增装机容量26MW,我国到2007年底,光伏发电的累计装机为100MW,2008年中国共计安装约20MW光伏系统,累计安装量达到120MW。主要应用在如下几个方面: 3.2.1 通信和工业应用:  微波中继站;  光缆通信系统;  无线寻呼台站;
 卫星通信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农村程控电话系统;
 通信系统;铁路和公路信号系统;  灯塔和航标灯电源;  气象、地震台站;  水文观测系统;
 水闸阴极保护和石道阴极保护。
农村和边远地区应用:
 光伏电站(村庄供电系统);  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太阳能户用系统;  太阳能照明灯 ;  太阳能水泵 ;
 农村社团 (学校、医院、饭馆、旅社、商店等) 3.2.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城市与建筑结合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BIPV)和大型光伏电站。目前这类应用尚处于试验示范阶段,到2007年底,此类应用的全国装机容量大约已有约7MW。
17
3.2.3 其它太阳能商品  太阳能路灯;  太阳能草坪灯;  太阳能信号标识;  太阳能广告灯箱等;  太阳能充电器;  太阳能电动汽车;  太阳能游艇,等。
目前我国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刚刚起步,安装量还很少,全国只有深圳绿博园1MW并网光伏项目、上海崇明岛前卫村1MW并网光伏电站等为数不多的几座。
3.3 内蒙古电力现状及发展规划
3.3.1 内蒙古电力系统现状
本工程所属电网为内蒙古电网。内蒙古电网拥有000kV线路00条,总长度0000km;220kV线路000条,总长度6600km;500kV变电站0座,开闭站0座,主变压器0台,总容量00000MVA。220kV变电站000座(含用户站9座),开闭站0座,主变压器000台,总容量23086.8MVA。
项目所在地黑沟门电网具备500kV、220kV线路,其中500kV电网线路经黑沟门电网与黑沟门电网相连,并直接与黑沟门南网相连,其中220kV线路经黑沟门电网至黑沟门电网,并延伸至黑沟门南部。
内蒙古电网分布示意图如图3-2:
图3-2 内蒙古电网结构图
18
3.3.2 内蒙古电力系统规划
表3-1 内蒙古电力需求预测表
项目 全社会用电量 高方案 发电负荷 符合利用小时数 全社会用电量 中方案 发电负荷 符合利用小时数 全社会用电量 低方案 发电负荷 符合利用小时数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根据内蒙古电力调整优化结构的目标,到2010年,关停5万kW以下小火电机组250万kW,使高参数、大容量空冷环保燃煤机组达75%以上,风电、水电,煤层气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6%以上
3.4 赤峰市电力建设基本情况及发展规划
3.4.1 赤峰市电力建设现状 3.4.2 赤峰市电力发展规划
考虑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因素,预测赤峰市2010年供电量为56×108kW·h,最大供电负荷达到0MW。“十一五”期间供电量、供电负荷年均增长分别为9.7%、11%。赤峰市负荷预测详见表3-2:
表3-2 赤峰市2008~2010年供电量、供电负荷预测 单位:×108kW·h、MW 年度 供电量 最大供电负荷 2008 2009 2010 递增率 目前纯火电这样一种单一的电源结构难以满足XX地区用电需求和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从长期看,XX未来电力需求巨大,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19
3.5 赤峰市红山区电网现状及规划
3.5.1 赤峰市红山区电力发展现状
黑沟门供电网由110kV、35kV两级电压组成,目前只有XX1座110kV变电站,为双变双线运行,主变容量36MVA。赤峰市红山区1座110kV站主供电源来自黑沟门X110kV变电站。另有在建的黑沟门110kV变电站,该变电站建成后的主供电源为在建的黑沟门220kV变电站。
2005年,X赤峰市红山区供电量00000kW·h,最高供电荷000MVA。 3.5.2 X赤峰市红山区电力发展规划
表3-3 右玉区最大负荷预测结果表
年 度 供电量(万kWh)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最大负荷(万kW) 2008 2009 2010
第四章 项目任务与规模
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1.1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并在(2005)2517号文件中将并网型的光伏发电列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本项目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光伏发电场,符合国家产业。
在2009年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太阳能开发利用状况及工作思路》中提出:“结合太阳能资源及光伏电站建设特点,以及已建成光伏项目和敦煌示范项目实践经验,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建设前期工作,在资
20
源较好的省份,选择若干个10MWp以上的大型并网光伏发电场”,“全排电站项目拟综合考虑资源特点及地区布局,发电场址主要选择资源丰富地区的沙漠、戈壁、荒地等非耕用地”。
4.1.2 优化能源和电力结构
内蒙古是我国能源生产大省,是国内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省份之一,这种消费结构给环境造成的压力巨大,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内蒙古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积极地开发利用本地区的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已势在必行、大势所趋,以多元化能源开发的方式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是电力发展的长远目标。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很大程度上改变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方式,给能源发展带来革新。中国光伏产业在国家大型工程项目、推广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推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在2006~2020 年期间大力推广光伏屋顶发电系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内仅次于水电和风力发电,对优化能源结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装机容量的增长,也是光伏发电成本降低的主导因素之一。 4.1.2.1 光伏发电本身的优越性
 不需要耗费燃料,太阳辐射为其提供取之不竭的能源。  发电系统无噪声、无污染、无任何排放物、不消耗水资源。
 系统构成简单,施工难度小,周期短,可模块化施工,易于增容,便于检修。  可方便的与建筑结合,可大规模利用荒漠、荒地、空地。  无人值守,维护成本极低,运行可靠,使用安全。  寿命长,经济寿命为20年,使用寿命可超过25年。  技术和工艺正在走向成熟。  降价潜力大,成本阶段性降低。
21
图4-1 光伏系统发电价格随装机容量的变化(2007 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 2007年,全球光伏组件及系统新增装机容量2249MW,同比增速达40.74%;全球累计光伏组件装机容量为9100MW,同比增速为32.83%。我国光伏发电项目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大型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例如2008年,已有甘肃敦煌10MWp和云南石林10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开始启动。
图4-2 2011-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预测(2007 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 4.1.2.2 大规模并网型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性、建设性示范作用 4.1.2.2.1 清洁能源
22
在常规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瓶颈的今天,清洁、无穷的太阳能利用应有更大空间,太阳能光伏发电也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可挖,因此实施本工程对推广太阳能利用、推进光伏产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4.1.2.2.2 进入规模化发展起步阶段
我国太阳能光伏技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时主要用于空间技术,而后逐渐扩大到地面并形成了中国的光伏产业。目前,我国已安装光伏电站约100MW,应用范围主要为边远地区居民供电,应用形式主要为离网型系统,累计总投资90多亿元人民币。
4.1.2.2.3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是光伏发电迈向电力规模应用的必然结果
国际能源机构(IEA)特别将超大规模光伏发电(VLS-PV)列为其第任务(Task8),主要研究、追踪超大规模光伏发电的技术和信息,并在此领域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荒漠光伏电站正在从小规模(100kW以下)、中规模(100kW~1MW)向大规模(1MW~10MWp)和超大规模(10MWp以上)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已于2007年8月31日正式发布。 4.1.2.3 小结
出于优化电网能源结构考虑,我国尚处于兆瓦及以上级别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项目的起步阶段,而欧美及日本在此领域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结合我国电点,兆瓦级光伏发电上网亟需在当前基础上利用在太阳能资源较有优势的地区建设更多示范性项目,以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成功运作。山西省自然条件、产业条件都具备先天优势,当前,在此基础上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必将起到显著的示范效果。 4.1.3 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
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给中国带来资源环境新挑战,能源问题已引起党、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把“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但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又处于产业转型期,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剧了资源消耗,因此,实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的目标压力巨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因此开发利用太阳能是对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大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4.1.4 保护环境,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根据目前内蒙古的能源结构,基本上尚属于纯煤电的电力系统,燃煤产生大量的
23
CO2、SO2、NOX、烟尘、灰渣等,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利的影响。为提高环境质量,在对煤电进行改造和减排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十分必要的。 4.1.5 结论
黑沟门日照资源丰富,无灾害性天气,具备发电上网条件,交通便利。
建设光伏电站对于改善当地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减少燃煤发电厂的环境污染、满足用电负荷迅速增长的需要都是有意义的。此外,该光伏电站建成后,形成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对电网的互补作用,使得两个新能源发电项目每年约1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能够满足黑沟门的用电负荷,同时也将成为该地区一道独特的景观,可开发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
根据初步规划的地域面积以及光伏资源情况,该项目建设规模按30MW设计,仅占黑沟门地区电网总装机容量的0.03%,不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黑沟门 10MWp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规划;也是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同时对推进太阳能利用及光伏组件产业的发展进程具有非常重大的示范意义,其社会政治、经济、环保等效益显著。源于上述有利条件和新能源建设机遇。
4.2 项目任务与规模
随着内蒙古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满足所在地区的能源需求。根据初步规划的地域面积以及当地日照辐射资源情况,该项目建设规模为10MWp,可供给当地用电负荷,也可通过公共电网外送。初步计算表明,本项目装机容量不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4.2.1 发电量预测
大规模地面并网光伏电站的效率:建立在开阔地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基本没有朝向损失。当前大规模地面并网光伏电站总体运行综合电效率已能达到80%。
其中,逆变器效率93%,变压器效率97%,组件组合损失4%,低压直流输电损失和低压交流输电损失共1%,灰尘遮挡损失4%,弱光及遮挡损失3%。采用加拿大环境署和美国NASA 联合开发的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软件RetScreen,对黑沟门10MWp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所需倾角平面的日照辐射量进行测算,并进一步测算该光伏发电项目的年发电量和发电利用小时数:
24
 黑沟门水平面年辐射量为:0000kWh/m2;
 固定最佳倾角光伏组件方阵面年辐射量为:000 kWh/m2,相当于标准日照(日
照辐射强度为1000W/m2)峰值小时数0000小时;  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发电当量小时数)初始值:
0000×80%(综合效率)=0000.0小时;
 低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效率理论上比固定最佳倾角安装方式高20%,其年发
电利用小时数:
00000×(1+5%)=100000小时;
 安装在APOLO跟踪支架系统之上的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比固定最佳倾角安装
方式高30%,其年发电利用小时数:
00000×(1+10%)=00000小时;
 发电系统装机构成:最佳固定倾角安装方式000MW(含000MW非晶硅组件);
低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000MW;向日跟踪系统000MW;  系统初始年发电量:
00MW×1000小时+00MW×00000+00MW×00000小时=000000MWh 该10MWp光伏发电项目初始年发电量约为:000000MWh,对应初始年发电利用小时数00000小时。
本项目拟采用的光伏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衰减速率按照每年初始值的000%计算,第N年发电量约为:
初始年发电量-(N-1)×第一年发电量×000%
25年运营期内发电量预测数据见表4-1。
表4-1 黑沟门 10MWp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逐年发电量预测(MWh)
第一年 00000 第六年 00000 第十一年 00000 第十六年 00000 第二十一年 第二年 00000 第七年 00000 第十二年 00000 第十七年 00000 第二十二年 第三年 00000 第八年 00000 第十三年 00000 第十八年 00000 第二十三年 25
第四年 00000 第九年 00000 第十四年 00000 第十九年 00000 第二十四年 第五年 00000 第十年 00000 第十五年 00000 第二十年 00000 第二十五年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根据上表计算得知,黑沟门X ”10MWp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25年寿命期内平均年发电量00000MWh,对应平均年发电利用小时数00000小时。 4.2.2 具有节能、环保效益
目前,内蒙古电网基本属于火电电网,发电厂多为燃煤机组,电源结构较单一。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建成投产后既不消耗燃料资源和水资源,同时又不释放污染物、废料,也不产生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也不会有废渣的堆放、废水排放等问题,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
黑沟门10MWp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将在节省燃煤、减少CO2、SO2、NOx、烟尘、灰渣等污染物排放效果上,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能源展望2007》,中国的CO2排放指数为:0.814kg/kWh,同时,我国火电厂每发电上网1kWh,需消耗标准煤305g,排放6.2克的硫氧化物(SOx)(脱硫前统计数据)和2.1克的氮氧化物(NOx)(脱氮前统计数据),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利的影响。
项目初始年发电量约为15820MWh。静态总投资约为24354万元,初始年有效发电利用小时数1582小时;25年寿命期内平均年发电量为14380MWh,对应平均年发电利用小时数1438小时,无污染排放,有力支持了右玉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示范区和洁净能源区的可持续发展。年减排温室效应气体CO2约12494吨,每年减排大气污染气体SOx约95吨、NOx约32.25吨。
同时该项目可节约用水,不存在废水和温排水等对水环境的污染,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26
第五章 总体设计方案
5.10 工程设计概算
工程静态总投资约为25000万元,动态总投资为25000万元;25年经济寿命期内,初始年有效发电利用小时数0000小时,初始年上网电量00000MWh;25年寿命期间,平均年有效发电利用小时数00000小时,平均年上网电量000000MWh。
27
第六章 电站的技术设计 第七章 消防 第八章 施工组织设计
表8.1 主要施工机械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设备名称 轮胎式起重机 平板运输车 自卸汽车 砼罐车 砼泵车 小型工具车 反铲式挖掘机 履带式推土机 型号 QUY50 5吨 8吨 WY80 132kW 单位 辆 辆 辆 辆 辆 辆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条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备注 轮胎式挖掘装载机 WY-60 手扶振动压实机 车载变压器 移动电缆及支座 1吨 10kV-380V 380V 锥形反转砼搅拌机 50m3/h 插入式振捣棒 钢筋拉直机 钢筋切断机 钢筋弯曲机 钢筋弯钩机 蛙式打夯机 无齿砂轮锯 电平刨 砂浆搅拌机 套丝机 潜水泵 ZN70 JJM-3 GQ-40 GJB7-40 GJG12/14 H201D UJ100 28
25. 26. 27. 28. 空气压缩机 消防水泵 电焊机 叉车 台 台 台 辆 29
8.7 黑沟门X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项目实施初步进度见下表。
表8-2 黑沟门X光伏发电项目10MWp实施初步进度表 进度 项目 1. 可行性研究及审查 2. 主设备招标 1 2 3 建设周期(月) 4 5 6 7 8 9 10 3. 初步设计、施工图 设计 4. 设备、材料采购 5. 土建 6. 设备安装 7. 调试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11.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黑沟门X10MWp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工程场址位于黑沟门X东南150米,坐标范围:东经00°00′000″~00°00′000″,北纬00°00′000″~00°00′000″主体工程及附属配套设施面积约0000亩。装机总容量约为10MWp级别;同时配套建设000kV升压上网系统及配电房。
光伏电站主要设备包括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等,配电房、升压主要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柜设施等,主要材料有电力电缆、电缆桥架等。
11.2 项目投资估算
依据初步设计各专业的材料、设备清册。
30
11.2.1 编制原则及依据
(1)工程量按设计单位正式出版的设计图纸及设备材料清册计算。
(2)费用构成及取费标准:参考中电联技经〔2007〕139号文《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
(3)定额指标:中电联技经〔2007〕138号文《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和中电联技经〔2007〕15号文《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
(4)安装材料按中电联技经〔2007〕140号文《电力建设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 (5)主要设备的安装费参照以往工程实际发生的结算价格,其他设备的安装费采用《电力工程建设概算定额》设备安装工程分册和建筑工程分册。 11.2.2 其他
(1)设备价格主要参考同类型工程招投标价格计算。 (2)占(借)用场地按征地考虑,土地征用费为0万元/亩。 (3)基本预备费按0%计取。
31
11.2.3 主要设备价格
表11-1 项目方案基本信息总结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 目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 光伏组件使用寿命 光伏组件价格 安装容量 数据 17% 25 初始年有效发电利用小时数 平均年有效发电利用小时数 初始年上网电量 平均年上网电量 本工程主要设备有:光伏光伏组件、并网型逆变器、升压变压器。主要设备价格如表11-2。
表11-2 主要设备价格表
序号 1 2 11.2.4 工程建设进度 本工程计划于0000年00月开始启动,0000年00月投入运行。
设 备 名 称 光伏光伏组件(含税) 并网型逆变器 (含税) 价 格 0.4元/W 0.3元/W 32
11.2.5 工程投资
投资估算以第一选址方案为主进行分析,见以下附表:
表11-3 总 估 算 表
表一甲
序号 一 (一) 1 2 3 (二) 二 1 2 三 四
工程或费用名称
建筑工程 费 用
设备购置 费 用
安装工程 费 用
其 他
合 计 金额单位:万元
各项占 总计(%) 单位投资 (元/Wp) 费 用 太阳能发电工程 主、辅生产工程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电气系统 附属生产工程 与厂址有关的单项工程 其 他 其他费用 编制年价差 基本预备费(3%) 工程静态投资 各类费用单位投资(元/kw) 各类费用占静态投资(%) 建设期贷款利息 发电工程动态投资 33
表11-4 安装部分汇总估算表
表二甲 序号 一 (一) 1 2 (二) 1 2 3 5
工程或费用名称 工程费 主辅生产工程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光伏发电组件 太阳光伏发电组件支架 电气系统 升压变 主变压器 低压干式变压器 逆变器 高低压配电装置 35kV开关柜 低压抽屉式开关柜 无功补偿装置 控制及直流系统 直流汇流箱 购置费 主材 安装 小计 费 用 建 筑 设 备
其 他 合 计 单 位 数 量 指 标
金额单位: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安装工程费 34
表11-4 安装部分汇总估算表
表二甲 序号 6 7
工程或费用名称 工程费 直流配电柜 直流屏 UPS 主变保护屏 电度表屏 综合自动化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 电缆及桥架 电缆 电缆桥架及安装材料 防雷及接地 购置费 主材 安装 小计 费 用 建 筑 设 备
其 他 合 计 单 位 数 量 指 标
金额单位: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安装工程费 35
表11-5 建筑部分汇总估算表
表二乙 序号 一 (一) 1 (二) 1 2 (三) 1 2 3 4 5
工程或费用名称 主辅生产工程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设备基础 电气系统 配电室 控制楼 附属生产工程 电缆沟 道路 绿化 大门围墙 场区土石方
建 筑 工程费
设 备 购置费
其 他 费 用 合 计
金额单位: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单 位 数 量 指 标 安装工程费 主材 安装 小计 36
表11-6 其 他 费 用 估 算 表
表四 序 号 1 1.1 2 2.1 2.2 2.3 2.4 3 3.1 3.2 3.3 3.4 工 程 或 费 用 名 称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 土地征用费 项目建设管理费 建设项目法人管理费 招标费 工程监理费 设备监造费 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 项目前期工作费 规划设计费 设备成套技术服务费 勘测设计费 编 制 依 据 及 计 算 说 明 金额单位:万元 总价 3.4.1 勘察费 3.4.2 设计费 基本设计费 施工图设计费 竣工图编制费 3.5 设计文件评审费 3.5.1 可行性研究设计文件评审费 3.5.2 初步设计文件评审费 3.5.3 审图费 3.6 项目后评价费用 37
表11-6 其 他 费 用 估 算 表
表四
序 号 3.7 工 程 或 费 用 名 称 工程建设监督检测费 编 制 依 据 及 计 算 说 明 金额单位:万元
总价 3.7.1 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费 3.7.2 特种设备安全监测费 3.7.3 环境监测验收费 3.7.4 水土保持项目验收及补偿费 3.7.5 桩基检测费 3.8 3.9 4 4.1 4.2 电力建设标准编制管理费 电力工程定额编制管理费 分系统调试和整套启动试运费 分系统调试费 整套启动试运费 4.2.5 整套启动调试费 4.2.6 售出电费 4.3 5 5.1 5.2 5.3 6 施工单位配合调试费 生产准备费 管理车辆购置费 工器具及办公家具购置费 生产职工培训及提前进厂费 大件运输措施费 其他费用小计 38
11.3 经济评价
11.3.1 经济评价方法
经济评价方法采用电规经(1994)2号文颁发的《电力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细则(试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价格(2001)701号文《国家计委关于规范电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现行的有关财务、税收等。
11.3.2 项目经营模式、资金来源
本项目注册资本金为动态总投资的20%,其余80%资金从商业银行融资,融资部分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12月23日发布的最新利率,五年期以上长期贷款利率5.94%(按年结息)。 11.3.3 经济评价原始数据
有关原始数据及主要评价参数,包括成本类及损益类数据详见“经济评价原始数据表”。
39
表11-7 经 济 评 价 原 始 数 据 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项 目 装机容量 年利用小时数 发电厂用电率 建设期 机组服役期 人民币贷款年利率 贷款还款期 流动资金贷款利率 修理费率 折旧年限 电站定员 人工工资 福利 保险费率 单 位 MW h/a % 月 年 % 年 % % 年 人 元/年 % % 原始数据 备 注 序号 15 16 17 18 项 目 所得税率 法定公积金 公益金 基准收益率 单 位 % % % % % 天 元/MWh 元/MWh 元/MWh % % % % 原始数据 备 注 19 注册资本占总投资比例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水费 平均材料费 其他费用 城乡维护建设税 教育税附加 修理费扣税率 40
11.3.4 成本与费用
11.4 总体经济评价结果
11.4.1 财务评价基本表
10MWp财务评价基本表见附件一。
115
11.4.2 财务评价指标一览 序号 1 2 3 4 5 6 7 7.1 7.2 7.3 8 8.1 8.2 8.3 9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8%时,电价为1.87元/kWh,项目经济上是可行的。国家颁发的发改价格[2008]1868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上海崇明太阳能光伏电站上网电价的批复》中核定两个光伏电站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4元(含税),高出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纳入全国分摊。若项目运行成本高于核定的上网电价水平,当地可采取适当方式给予补贴,或纳入当地电网销售电价统筹解决。参照相关,本项目可以争取到1.87元/kWh以上的上网电价,给投资方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名称 静态总投资 建设期贷款利息 动态总投资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资本金利润率 全部投资 净现值(万元) 内部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年) 自有资金 净现值(万元) 内部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年) 含税电价(元/度) 指标 116
11.4.3 敏感性分析
为了考察各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对静态投资、年发电量和上网电价作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其计算结果详见下表。
表11-9 敏感性分析汇总表
变化因素% 静态投资 10 静态投资 5 静态投资 0 静态投资 -5 静态投资 -10 电量 10 电量 5 电量 0 电量 -5 电量 -10 电价 10 电价 5 电价 0 电价 -5 电价 -10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 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资本金净利润率(%) 从上表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投资增加、发电量减少及上网电价减少均对投资收益率影响较大,应在建设期加强管理,控制投资的增加,确保工程如期发电。
117
第十二章 结论
12.1. 本项目为黑沟门X 10MWp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本工程的建设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太阳能利用和推进光伏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12.2. 本工程按初定的工程场址为开阔地,拟主要以固定倾角方式,主要发电组件为晶体硅光伏组件,装机总容量为10MWp,同时,考虑到示范意义和实验作用,建议选取总装机容量中的00MW采用全方位向日跟踪系统,00MW采用非晶硅薄膜电池组件固定倾角安装,000MW采用低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
12.3. 工程静态总投资约为00000万元,动态总投资为00000万元;25年经济寿命期内,初始年有效发电利用小时数0000小时,初始年上网电量0000MWh;25年寿命期间,平均年有效发电利用小时数0000小时,平均年上网电量00000MWh。在保证投资基本收益的前提下,建议含税电价不低于1.98元/kWh。
118
附件一 财务评价基本表(附Excel文件: 25年-经济评价)
119
附件二 名词解释
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观测点处水平面的夹角,称为该观测点的太阳高度角。 2、太阳方位角:太阳方位角即太阳所在的方位,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夹角,可近似地看作是竖立在地面上的直线在阳光下的阴影与正南方的夹角。方位角以正南方向为零,由南向东向北为负,由南向西向北为正,如太阳在正东方,方位角为负90°,在正东北方时,方位为负135°,在正西方时方位角为90°,在正北方时为±180°。
3、辐射度:照射到面元上的辐射通量与该面元面积之比(W/㎡)。
4、散射辐射(散射太阳辐射)量:系指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除去直接太阳辐射外,照射到单位面积上来自天空的辐射能量。
5、直接辐射(直接太阳辐射)量:系指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上来自天空太阳圆盘及其周围对照射点所张的半锥角为8°的辐射能量。
6、总辐射(总的太阳辐射)量:在一段规定时间内(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为每小时、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照射到水平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7、倾斜面总辐射(倾斜面太阳总辐射)量:在一段规定时间内(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为每小时、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照射到某个倾斜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8、总辐射度(太阳辐射度):系指入射于水平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全部的太阳辐射通量(W/㎡)。
9、倾斜面总辐射度(倾斜面太阳总辐射度):系指入射于倾斜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全部的太阳辐射通量(W/㎡)。
10、直接辐射度:系指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来自天空太阳圆盘及其周围对照射点所张的半锥角为8°的辐射通量
11、散射辐射度:系指去除直接太阳辐射的贡献外,来自整个天空并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12、组件(太阳电池组件):系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
13、太阳电池组件表明温度:系指太阳电池组件背表面的温度。 14、组件效率:系指按组件外形(尺寸)面积计算的转换效率。
133
15、组件实际效率:按组件中所有单体电池几何面积之和计算得到的转换效率。 16、板(太阳电池板):由若干个太阳电池组件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块板上的组装件叫板(太阳电池板),通常作为方阵的一个安装单元。
17、方阵(太阳电池方阵):由若干个太阳电池组件或太阳电池板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地基、太阳、温度控制器等类似的部件不包括在方阵中。
18、子方阵(太阳电池子方阵):如果一个方阵中有不同的组件或组件的连接方式不同,其中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部分称为子方阵。
19、光伏系统:包含所有逆变器(单台或多台)和相关的BOS(平衡系统部件)以及具有一个公共连接点的太阳电池方阵在内的系统。
20、额定电压: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依据同一类型光伏发电器的特性选择确定其输出电压,使这一类光伏发电器的输出功率都接近最大功率,这个电压叫额定电压。 21、额定功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光伏发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所规定的输出功率。 22、额定电流: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光伏发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所规定的电流。 23、峰瓦:指太阳电池组件方阵,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额定最大输出功率。
24、电网:输电、配电的各种装置和设备、变电站、电力线路和电缆的组合。它把分布在广阔地域内的发电厂和用户联接成一个整体,把集中生产的电能配送到众多个分散的电能用户。
25、电网保护装置:监测光伏系统电力并网的技术状态,在指标越限情况下将光伏系统与电网安全解列的装置。
26、电网接口:在光伏系统与电网配电系统中间的相互联接。泛指发电设备与电网之间的并解列点。
27、孤岛效应:电网失压时,光伏系统仍保持对失压电网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继续供电的状态。
28、防孤岛效应:当光伏系统并入电网失压时,
29、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的器件。将光伏系统的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用于将电功率变换成适合于电网使用的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电功率的电气设备。 30、应急电源系统:当电网因故停电时能够为特定负载继续供电的电源系统,它一般含有逆变器、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储能装置(如蓄电池)和带有充电控制电路的充电装置等。
134
31、并网方式:根据光伏系统是否允许通过供电区的变压器向高压电网送电,分为可逆流和不可逆流的并网方式。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将该光伏系统与电网断开,防止出现孤岛效应。
32、电能质量:光伏系统向当地交流负载提供电能和向电网发送电能的质量应受控,在电压偏差、频率、谐波和功率因数方面应满足实用要求并符合标准。出现偏离标准的越限状况,系统应能检测到这些偏差并将光伏系统与电网安全断开。除非另有要求,应保证在并网光伏系统电网接口处可测量到所有电能质量参数(电压、频率、谐波等) 33、电压偏差:为了使当地交流负载正常工作,光伏系统中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应与电网相匹配。正常运行时,光伏系统和电网接口处的电压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2325的规定。三相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单相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34、频率:光伏系统并网时应与电网同步运行。电网额定频率为50Hz,光伏系统并网后的频率允许偏差应符合/T15945的规定,即偏差值允许±0.5Hz。
35、谐波和波形畸变:谐波电压和电流的允许水平取决于配电系统的特性、供电类型、所连接的负载/设备,以及电网的现行规定。光伏系统的输出应有较低的电流畸变,以确保对连接到电网的其它设备不造成不利影响。总谐波电流应小于逆变器额定输出的5%。
36、功率因数:当光伏系统中逆变器的输出大于额定输出的50%时,平均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超前或滞后)。
37、直流分量:光伏系统并网运行时,逆变器向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1%(逆变电源系统和电网宜通过专用变压器隔离连接)
38、防雷和接地:光伏系统和并网接口设备的防雷和接地,应符合SJ/T11127中的规定。 39、短路保护:光伏系统对电网应设置短路保护,当电网短路时,逆变器的过电流应不大于额定电流的150%,并在0.1s以内将光伏系统与电网断开。
40、逆向功率保护:系统在不可逆流的并网方式下工作,当检测到供电变压器次级处的逆流为逆变器额定输出的5%时,逆向功率保护应在0.5s~2s内将光伏系统与电网断开。
135
附件三 涉及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目录
本工程所有设备、材料、建筑、工具、配件的设计、制造、试验和材料满足中国国家标准(GB系列)、电力行业标准(DL系列)及其它行业标准的要求。对于进口设备可采用所在国最新标准,但保证不低于国家标准。对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保证执行。
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补充列举工程整个过程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名称,并能业主方要求提供标准和规范供审查确认。
本工程承包商遵循和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如下,并不限于此;招标书各章节使用的标准和规范如有矛盾之处,以最新版本和较高标准执行;招标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承包商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如承包商拟采用与下列标准不同的其它规范和标准,承包商将提出其拟用规范和标准并经业主方审查批准。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2005)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20046-2006) 《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GB/Z-199-2005) 《电力工程制图标准》(DL5028-93)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1996)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1993)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灌注桩基础技术规程》(YSJ212-9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79-2002)
13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动力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199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GB/T11263-1998) 《焊接H型钢》(冶金部YB3301-92) 《压焊钢格栅板》(冶金部YB4001-9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2年版)(GBJ16-8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50222-95)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400-9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01) 《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SDJ26-)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GJ56-95)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9862-200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200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IP代码)》(GB/T4942.1-2001) 《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技术规程》(SDJ2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T5035-2004)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13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DLGJ24-9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3)
《埋地硬聚氯乙烯(PVC-C)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2000)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29-1998)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199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惰性气体IG-541灭火系统技术规程》(DG/TJ08-306-2001)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J46-88)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01-8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0283) 《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08-83)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95) 《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0-93)
138
《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9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技术规范》(JGJ82-9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212-91)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l41-90)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BJ243-82) 《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838-200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1997)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施工篇)(SDJ69-87)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电气安装工程盘柜二次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l48-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l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HGJ209-83)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139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8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l-91) 《焊条质量管理规定》(JBl-3223-96)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电建(1996)671《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DL558~94《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电业建设事故调查规程》
电安生(1995)687《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标准(JGJ59-99)
国电办(2000)3号《关于颁发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通知》 电建(1995)543号《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 电建(1995)36号《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程》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GB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369号令《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四部委31号令《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1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78-96)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40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199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
141
附件四 设备及材料表
1 工艺(光伏)设备及材料表
序号 名称 晶体硅光伏组件 1 非晶体硅薄膜组件 低倍聚光组件 2 3 4 5 6 7 8
向日跟踪支架 向日跟踪支架 固定支架 气温测量仪 湿度测量仪 日照强度测量仪 风速/风向测量仪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拟选制造商 备注 142
2 电气设备及材料表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SFZ10-20000/110kV,20000kVA SCB10-2000/35,2 低压干式变压器 2000kVA,35±2×2.5%/0.4kV, Dyn11,Ud=8% SCB10-500/35,3 低压干式变压器 500kVA,35±2×2.5%/0.4kV, Dyn11,Ud=6% 4 5 6 7 8 9 10 无功补偿装置 35kV开关柜 低压抽屉式开关柜 逆变器 直流汇流箱 直流配电柜 直流屏 4000kVar,35kV i-AY1-40.5系列 MNS系列 250kW 12路 FED,含蓄电池一套,充电模 单位 数量 生产厂家 备注 1 主变压器 143
块两套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UPS 电度表屏 综合自动化系统 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 控制电缆 光纤 镀锌桥架 接地扁钢 接地角钢 5kVA ZRC-VV-0.6/1kV 2x4mm2 ZRC-VV-0.6/1kV 2x25mm2 ZRC-VV-0.6/1kV 3x150+1x70mm ZRC-YJV-35kV 3x95mm2 镀锌 -60x8 L50x50x5 2套 面 套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吨 千米 千米 144
3 消防设备及材料表
序号 一 1 2 3 二 1 2 3 4 5 三 1 2 3 4 阀门类 闸阀 闸阀 闸阀 管件类 焊接钢管 焊接钢管 镀锌钢管 镀锌钢管 镀锌钢管 消防器材 室内消火栓及箱 室外消火栓及箱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名称 型号和规格 Z41T-16,DN65 Z41T-16,DN150 SZ45X-16,DN200 D219x6 D159x4.5 DN65 δ=3.75 DN80 δ=4 DN100δ=4 减压稳压型SNWDN65消火栓 SS100/65-1.6含底座法兰、减压孔板等 MF/ABC4 MF/ABC5 MF/ABC20 材料 数量 单位 备注 145
序号 5 6 7 四 1 2 3 五
名称 Y型过滤器 Y型过滤器 末端试水装置 防腐油漆 环氧煤沥青 玻璃丝布 红丹防锈漆 火灾报警系统 型号和规格 DN65 PN=1.0MPa ZSPG150 PN=1.6MPa DN25 PN=1.6MPa 材料 数量 单位 备注 146
4 暖通设备及材料表
序号 一 1 2 3 二 1 2 3 三 1 2
名称 通风设备 方形轴流风机 方形轴流风机 新风过滤机组 空调设备 风冷冷风型空调机 恒温恒湿型空调机 风冷热泵型空调机 采暖设备材料 钢管三柱型散热器 直埋钢管 型号和规格 风量:6500m3/h,风压:100Pa 风量:5000m3/h,风压:90Pa 风量:8000m3/h,风压:150Pa 制冷量:13kW 制冷量:12kW,制热量:10kW 带辅助电加热 制冷量:7.9kW,制热量:8.9kW 650x120x50,每组20片,接管DN20 φX4 φ76X4 材料 数量 单位 备注 1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