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及解决对策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及解决对策

来源:九壹网
民营科技 2009年第3期 经济论坛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及 解决对策 杨廷芳’刘印涛 王大海 (1、建设银行哈尔滨开发区支行,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2、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对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对策建议 1个人消费信贷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先在银行内部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使每个存量客户 1.1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个人信用风险, 也即个人收入的波动幅度和道德品质修养水平,其中个人信用状况还 与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密切相关。在收人水平较为稳定的前提下,商 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人民银行 的个人征信系统尚在运行初期,可利用资源储备不足,商业银行缺乏 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 税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其它征信部门的系统资源不相互共享,银行难 以对借款人的自有净资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 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询问 或实地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1.2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存在缺陷,致使潜在风险增大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虽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但整体管理水平依 然不高,难以跳出“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怪圈。由于个人消费信 贷业务在我国开办时间不长,所以在这方面更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 通常,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人证明等比 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 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 活动及最为重要的有无违法纪录和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 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规范消费信贷活动和调整消费信贷关系 的全国性法律。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 对消费性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即使有, 也似乎存在维护债务益的倾向。 1.4抵押物难以变现 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抵押物变现渠道窄、成本高,贷款担保往往 形同虚设。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时,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 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而抵押物能否顺利、足额、合法地变现,就 成为银行化解资产风险的重要环节。 由于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 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交易费用偏高,导致银 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影响了银行消费贷款的健康发展。 同时,由于执行上的不规范,引发了大量的道德风险存在,进一 步加大银行的损失。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扩大和抵押贷款的增加,这 类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突出。 2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 面对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急需建立一 套防范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2.1逐步创造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环境 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询体系是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前提保 证。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可以分两步走: 都有相对完整的信用记录,个人与银行的所有信用业务均有记录登记。 同时,加快建立国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由人民银 行牵头建立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扩大现有银行征信系统的职能 和范围,联合金融机构、部门、各公用收费部门等,搜集整理个 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 金融机构提供消费者的资信情况。 2.2认真探索个人客户差异化服务方法,调整客户结构,培育和拓展 一批高端个人客户群体 所谓高端个人客户就是指风险低、潜力大、信用好的客户。就当 前客户群体而言: 一是从事于优势行业或垄断行业的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如电信、 电力、金融等行业的从业人员。 二是职业稳定、收人较高的国家公务员和财政发放工资的事业单 位人员。 三是全国性或区域性大公司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等。 这些群体不仅工薪水平和福利条件高,而且一般掌握较好的专业 技能,预期收入高,失业风险较低。并且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对 自身的社会声誉和个人信誉也更加注重,还款意愿较强。银行对重点 客户应加大营销和调研力度,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贷款 的预期损失比率。 2.3健全、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 一是严把信贷准入关。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有规划地发 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严格规范各环节操作流程。防止各种操作风险 的产生。 二是加强贷后管理。根据个人消费贷款的特性。分析相关风险点, 有针对性地制定简洁有效的管理办法,办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配置 好相应的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按规定进行贷后检查。 三是必须严肃信贷纪律,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责 任追究必须到位。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 “举一反三”,采取必要措 施,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四是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授权。针对各分支机构管理水平与风险 控制能力,实行不同的授权管理和程序运作,并实行精细化管理,择 优发展。 五是可以成立专门的个人消费贷款审查审批中心,对个人信贷业 务进行流程再造,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实行集约化经营。 2.4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 担保制度。是贷款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风险时的必要保证,也是制 约借款人信用程度的一个有力武器。在我国消费信贷法出台前,商业 银行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分析现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圈定法律争议 少、执行容易的标的作为抵押物。产权不清、变现较难以及现有法律 上存在争议的抵押物一般不要接收。选定的担保抵押物必须合法、足 值、有效。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合理界定保证人范围。对借款人自 身条件较好,收入稳定,可实行保证担保方式的贷款,保证人应该选 择信用度高的高端客户。且至少自身综合条件不低于借款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