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总第528期)2021年5月农产品加工Farm Products ProcessingNo.5May.文章编号:1671-96(2021) 05b-0099-0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模式探索与实践李亚娟,徐思思,宋晓冉,**刘亚楠
(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浙江宁波315800)摘要:食品科学与工程是连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弊端
也随之出现。为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为社会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进行深 度剖析,以解决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所遇到的问题,为社会输送更加符合需求的食品专业人才。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6693/j.cnki.1671-96(X).2021.05.060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Mechanism Model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LI Yajuan, XU Sisi, SONGXiaoran, UU Ya'nan(College of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 15800, China)Abstract: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 a link connecting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drawbacks of focusing on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ignoring practical teaching have been reflec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ult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this article conducted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new model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 It could help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provide the society with more qualified food professionals.Key words: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plied talent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
eration0引言民以食为天,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崛起,培养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也成为了高等院校 专业建设的目标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社会 输送集营养师、工程师、研发员和质检员于一体的 高端复合型人才的战略目标也随之显现出来。党的十九大提岀“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1实践教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意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战略[1],当前在高校实行 新办学理念的大背景下,高校必须创建新型的办学 才足以适应大环境的发展,如何有效实现“产 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办 学理念的根本目标。为此高校积极响应国家, 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进一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 独特办学思路,即施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 式培养学生。经常有学生说,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会发现上学 时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基本用不到;也有学生抱怨 学校并没有教会他们什么东西。然而,用人单位也 时常抱怨大学生什么都做不好。事实上,问题的根 本原因并不是学校没有好好去教,也不是学生没有 认真去学,而是由于学生的实践教学较少,跟不上 企业在实际应用上的需求。究其根本原因,是学校 有些课程并没有安排实践或者实训设备不足等问题 导致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工科专业, 故在专业课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有机地结 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专 业技能训练和未来职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O然而,现在的高校更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有些许
收稿日期:2021-02-15基金项目:宁波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JYXMXYB2021086)。作者简介:李亚娟(1997—),女,硕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通讯作者:刘亚楠(1987—),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100・农产品加工2021年第5期忽视了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的传授。因此,笔者认 为理应按照教学计划适当安排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提 高自己。同时,进行讨论和演示,在课后有针对性地 对此进行生产实习,是工科专业课教学的最佳形式叫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特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是现代高等教育的 基本办学模式,各高校从自身专业特点岀发,通过 与企业和行业以各种形式的合作,有效促进人才教 育和产业创新等环节的有效连接,实现高校人才供 给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完美衔接叫“产教融合”模式是校企合作的升级形式。其讲 究的就是一个“产”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前提 是真实的产品生产和技术应用,在生产实践的教学 中,必须以真实操作为基础,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 和氛围中学到理论知识和实操本领。所说的以“产” 为基础,并不是单单指企业中的实际操作,而是应 当与教学紧密相连,形成新的“产教”模式。当产 教融合模式较为成熟时,再向“产、学、研”方向 发展,以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形式促进生产发展 和教育提高。通过“产、学、研”的相互配合和协 同发展,使高校教育与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相适应, 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3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3.1合作模式:以科研项目为结合点从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着手,以学校的 科研项目为结合点,利用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 生产设备和信息技术等资源的不同优势,在技术探 讨、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这种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模式,使高校教师与企业合 作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或者申请纵向课题成为 可能。教师申报的课题和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 际问题一一对应,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让食品 专业的学生在参与课题项目研究当中,培养创新思 维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校营造岀良 好的创新氛围,为企业带来落到实处的经济效益, 目前这种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在高校中较为普遍O3.2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是指高校利用教学及人才资源的 优势,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培 养方案,并设置相关的课程和培训,培养所需的人 才。部分企业在学生入学时就已经下好“订单”,学 校便根据企业的岗位需要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加 强实践教学,使“订单”学生更早地接触新工艺和 新技术。通过提前介入的方式,应届毕业生可直接 上岗,大大节省了企业在培训环节所需的人力物力
和时间成本,减少了培养期的同时,企业也能更好 地选拔到其所需的专业人才叫3.3合作模式:实训基地和科研平台3.3.1 建立实训基地工科院校可利用自己的校办企业、生产基地等 现有资源,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工程实验室 等,让学生切身参与实习、实训,在模拟或实际的 生产环境中学习专业技术。事实证明,该方案对于 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非常有效。3.3.2建立科研平台学校拥有人才资源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等优势, 和企业共同建设科研平台,面向解决企业发展中的 实际问题和攻克新领域承担国家重大攻关课题,在 解决企业疑难杂症的同时也为高校师生提供思维锻 炼的机会和平台,使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 为生产力,实现学校科研与企业生产的无缝衔接, 为用人单位培养拔尖人才,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益。 从目前的教学模式来分析,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改 把教学重心转移在教学和生产实践当中。例如,将 加强实验和实际操作的技能, 作为培养学生实际应 用能力的重要教学改革策略之一。掌握实验和实习 操作技能仅仅是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方面奠定基 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仍然缺乏创新创造力, 很难把所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用于解 决实际生产中发生的问题。此外,“产、学、研” 脱节也是当今社会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适 应社会经济和人民需求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求变意 识也开始逐渐增强。然而,培养岀的食品科学与工 程专业的毕业生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学校 的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产、教、研”结合程度不 够、工程教育实践环节相对较差等问题相继爆发岀 来。因此,不断深化校企“产、教、研”深度合作, 促进人才、 产业和创新的有机结合与衔接, 是当前 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推进人力 资源改革的迫切要求。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入思考4.1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的建立中,政
府起主导作用,必须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学校和 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这样才会在促进企业和学校 共同构建联系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如果没有政 府的保障作用,学校和企业很难持续深入融合,很 多企业和学校构建合作后都纷纷夭折。所以的 积极引导在校企合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4.2行业指导委员会发挥指导作用高校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给社会和企业输送人才, 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行业指导
2021年第5期李亚娟,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模式探索与实践・101・委员必须发挥其指导和沟通的桥梁作用,将企业的 人才需求、企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反馈给学校,同时 也把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动向反馈给企业,最大 程度地发挥其作为沟通协调桥梁的作用,让高校的 人才培养和与企业的发展相融合,让人才培养真正 落到实处,为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4.3校企发挥联合作用4.3.1完善管理体系
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根本就是互利互惠,然而目 前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使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故 要想办法形成长期的互利共惠合作模式。首先,要 有合理的利益分配准则,这有利于解决学校与企业 之间的利益争端;其次,校企双方要加强沟通,确 定适合双方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互利互惠的 模式叫 最后,“产教融合”的制度要易于操作, 在保障双方的利益的同时,逐步形成校企合作的新 常态。大优势。5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高校培养专业 的人才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食品科学与工程课 程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弊端已浮现岀来。 近年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的提岀有效 解决了这一弊端,学校和企业的相互沟通,在节约 学校和企业培养成本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食品 类专业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1]
[2]
4.3.2建立沟通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校 企合作新平台,高校和企业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进行对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将企 业、学校、教师、学生联系到一起,实现学校和企 业的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开辟产教深 度融合的新格局。从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术服
务3个方面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格局的巨
[3]
[4] [5]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 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8: 511-517.吕新刚,曹炜,赵会武,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创新探索[J].农产 品加工,2020 (10): 145-148.王秀荣,刘照军.适合聊城经济发展的企业参与职业教 育机制创新一产教融合工作站的研究与实践[J].教 育现代化,2015 (1): 39-41.徐国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究[J].科技 信息,2010 (1): 982.赵锐芳.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 研究一以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热动专业为例[J]. 价值工程,2017,36(26): 228-229. ◊(上接第95页)验室的改革与实践[J].食品工业,2019,40 (10):
248-252.[13] Heermann M L, Getty K J K, Yucel U. Application of a
rolled cookie laboratory exercise as a method for students to gai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 in food science [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Education, 2020 (3): 141-151.[14] 左锋,关琛,曹荣安,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
[10] 李保国,王欣,周化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食品工业,2017,38 (5):
234-237.[11] 姜启兴,夏书芹,夏文水.我国食品专业现状比较分析
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10,13⑵:10-12.[12] 王七苟.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食品研究
与开发,2020, 41 ⑷:18-21.创新实验项目的运行与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农产 品加工, 2018 (17): 86-88.[15] 姜睿馨,周屹博,王志兵.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
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37(3): 213-217. ◊(上接第98页)入畜产品加工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使教学 内容完整规范;四是在立德树人方面,将思想政治 教育内化为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中,体现教学要求的前沿性和时代性;五是在教学 活动方面,不断完善课程平台内容,为校内外学习 者提供各类教学活动,及时开展在线指导与测评, 按时评定成绩;六是在应用效果方面,加强课程在 兄弟院校及社会相关行业的推广应用,今后五年面
向社会推广,开放使用10期,预计服务5 000余 人(次)。参考文献:[1]
[2]
夏远利.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J].淮 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12): 15-16.孙健,徐幸莲,周光宏.“畜产品加工学”国家精品课 程建设实践与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09⑸:15-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