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1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B1型题
1. 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诊断标准是 A.阴道分泌物稀薄均匀 B.分泌物pH>4.5 C.胺试验阳性
D.线索细胞阳性,再加上述任意2条,诊断即成立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解析: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诊断标准是:①阴道分泌物稀薄均匀;②分泌物pH>4.5;③胺试验阳性;④线索细胞阳性,再加上述任意2条,诊断即成立。
2. 阴道分泌物检查常用于 A.雌激素水平判断
B.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诊断 C.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诊断 D.STD检查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解析:阴道分泌物检查常用于:雌激素水平判断和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的诊断及STD检查。
3. 灰白色奶油样,黏稠度很低,稀薄均匀的白带常见于 A.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B.真菌感染
C.阴道毛滴虫感染
D.淋病奈瑟菌感染E.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正确答案:A
解析:灰白色奶油样,黏稠度很低,稀薄均匀的白带常见于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4. 病变组织变性坏死所致的黄色水样白带常见于 A.子宫黏膜下肌瘤 B.宫颈癌 C.宫体癌
D.输卵管癌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解析:病变组织变性坏死所致的黄色水样白带常见于子宫黏膜下肌瘤、宫颈
癌、官体癌、输卵管癌等。
5. 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质量保证包括
A.标本采集前,患者应停用干扰检查的药物;检查前24小时内禁止盆浴、性交、局部用药及阴道灌洗
B.月经期间不宜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
C.标本采集容器和器材应清洁干燥,不含任何化学药品或润滑剂。采集细菌学标本应无菌操作,标本采集后要防止污染
D.检查滴虫时,应注意标本保温(37℃)并立即送检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解析: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质量保证:标本采集前,患者应停用干扰检查的药物。检查前24小时内禁止盆浴、性交、局部用药及阴道灌洗等,月经期间不宜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标本采集容器和器材应清洁干燥,不含任何化学药品或润滑剂。采集细菌学标本应无菌操作,标本采集后要防止污染。检查滴虫时,应注意标本保温(37℃)并立即送检。
6. 脑脊液在1~2小时内形成块状凝固见于 A.蛛网膜下腔梗阻 B.神经梅毒
C.结核性脑膜炎
D.病毒性脑膜炎E.化脓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B
解析: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小时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
7. 痛风患者的关节腔积液中可见 A.胆固醇结晶 B.草酸钙结晶 C.类固醇结晶
D.尿酸盐结晶E.焦磷酸钙结晶
正确答案:D 解析:痛风是一组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升高达饱和状态时,可在关节腔积液中沉积形成不溶性尿酸盐结晶,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和关节畸形。
8. 采用伊红Y染色观察精子存活率,死亡精子的特点是 A.不着色 B.易于着色 C.呈黑色
D.呈白色E.尾部肿胀
正确答案:B
解析:一般精子死亡后,细胞膜的完整性受损,失去屏障功能,易于着色,活精子不着色(白色)。精子尾部肿胀见于精子低渗肿胀试验。黑色为制备伊红Y染色干片相差显微镜油镜下显示的活精子的颜色。
9. 临床检验基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外周血液和各种体液 B.造血器官 C.造血组织
D.造血干细胞E.造血细胞
正确答案:A
解析:临床检验基础主要对来自离体的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标本进行物理学、化学、病原学和显微镜形态学的检查。
10. 用于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的血液标本,应保存在 A.4℃ B.-20℃ C.-80℃
D.37℃E.室温
正确答案:E
解析:温度对血小板计数结果影响很大,如4℃保存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减低,故应选择室温保存。
11. 红细胞生理性增多的因素包括 A.婴幼儿 B.天热多汗 C.感情冲动
D.妊娠早期E.内分泌改变
正确答案:C
解析: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等可使肾上腺素增多,导致红细胞暂时性增多。
12. 在Hayem稀释液中氯化钠的主要作用是 A.调节渗透压 B.提高相对比密 C.防止血小板聚集 D.固定红细胞E.防腐
正确答案:A
13. 关于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块收缩所分离出的微黄色透明液体
B.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
C.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
D.脱纤维蛋白全血指用物理方法促进全部纤维蛋白缠绕于玻珠上而得到的血液E.血清是不含纤维蛋白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正确答案:B 解析:血液经抗凝处理后的全部血液为全血;离心除去血细胞后所得到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浆。如血液不经抗凝处理,使之自行凝固,则在抽血后的一段时间内,血液会自动在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个整体,再经过一段时间或用离心机离心,血液中凝固的部分会与一些清澈淡黄色的液体分离开,这些液体称为血清。得到的。
14. 白细胞染色后,最可能见到下列哪种包涵体 A.网织红细胞 B.嗜碱性点彩 C.杜勒小体
D.卡波环E.豪周小体
正确答案:C
解析:杜勒小体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约1~2um,是胞质局部不成熟、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嗜碱性点彩是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凝集而成。卡波环是在嗜多色性或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有时绕成8字形。豪周小体是在晚幼红细胞浆或成熟红细胞内含单个或多个紫红的包含物为核碎片或染色体残留物。此物具有DNA物质。
15. 关于嗜多色性红细胞,下列叙述何者最确切 A.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增多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C.胞内可见灰蓝色嗜碱性网状结构
D.正常人外周血中不能见到此种细胞E.细胞体积缩小
正确答案:A
解析:嗜多色性红细胞属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细胞体积多较大,呈灰蓝色,其染成灰蓝色的嗜碱性物质是胞浆中的核糖体,它随着细胞的完全成熟而消失。
16. 点彩红细胞是由于 A.红细胞染色异常而形成
B.胞浆中DNA发生聚集变性而形成 C.胞浆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而形成
D.胞浆中残存RNA变性沉淀而形成E.是红细胞胞浆中的丝网状结构
正确答案:D 解析:点彩红细胞又名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片中有时可见在染色正常的或胞浆嗜多色性红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深蓝色颗粒称为点彩红细胞,是胞浆中残存RNA变性沉淀而形成。在正常人血片中极少见,约占0.01%。此种细胞出现表示红细胞再生加速并有紊乱现象。有人认为它是由于在铅、铋、锌、汞中毒时红细胞膜被金属破坏,而嗜碱性物质在染色时被沉淀所致。铅中毒病人此种细胞明显增多,为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17. 下列现象何者与白细胞无关 A.Auer小体 B.DOhle体 C.中毒颗粒
D.Howell-Jolly小体E.空泡变性
正确答案:D
解析:A、B、C、E均是白细胞的成分,与白细胞有关;而只有Howell_Jolly小体是红细胞的成分,一是核的残留物,表现为在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浆内有一至数个染成深紫红色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切除后以及缺铁性贫血等的骨髓及血片。
18. Pelger—Hfiet畸型的特点是
A.染色质聚集成小块或条索网状,其间有空白间隙,常分成两叶 B.中性粒细胞中含包涵体
C.中性粒细胞分叶增多,常为5~9叶
D.通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缺陷E.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含有中毒颗粒
正确答案:A 解析:Pelger—Htiet畸型常为杆状或分2叶,染色质聚集成小块或条索网状,其间有空白间隙;表现为成熟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能力减退。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异常,呈肾形或哑铃形。
19. 动脉采血主要用于 A.血糖测定 B.血气分析 C.血脂测定
D.电解质测定E.常规生化项目测定
正确答案:B
解析:临床生化标本可从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采取,应用最多的是静脉采血,动脉采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毛细血管采血多用于高灵敏的分析方法和微量分析仪器,国内目前应用较少。
20. 高速离心机的转速和最大相对离心力分别为
A.20000r/min以上,510000g B.30000r/min以上,510000g C.30000r/min以上,5000g
D.20000r/min以上,510000gE.3000r/min以上,450000g
正确答案:C
21. 伴随“焓变”,以热的释放和吸收形式反映出来而进行测定的方法是 A.酶电极 B.气敏电极
C.酶热敏电极法
D.杂合生物电极E.酶一微生物杂和电极
正确答案:C
解析:所有生物学反应都伴随“焓变”,以热的释放和吸收形式反映出来。以此可利用酶热敏电阻测定相关临床生物化学物质。
22. 利用荧光素产生荧光的特点,综合电子计算机技术光学流体力学的特点对单个细胞进行多参数定量测定和分选的技术称为
A.放射免疫分析 B.酶联免疫分析 C.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D.流式细胞免疫分析E.荧光免疫分析
正确答案:D 解析:流式细胞免疫分析是综合电子计算机技术光学流体力学的特点,利用荧光素产生荧光的特点对单个细胞进行多参数定量测定和分选的技术。
23. 紫外分光光度法属于 A.荧光分析法 B.散射光谱分析法 C.吸收光谱分析法
D.发射光谱分析法E.反射光谱分析法
正确答案:C 解析:光谱分析技术据光谱谱系的特征不同分为散射光谱分析、吸收光谱分析和反射光谱分析。利用待测物质在紫外区有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技术为紫外分光光度法。
24. 由肝细胞特异合成的物质是 A.脂肪 B.尿素 C.糖原
D.蛋白质E.ATP
正确答案:B
解析:肝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这是机体处理氨的主要方式。
25. 生物转化中参与氧化反应最重要的酶是 A.单胺氧化酶 B.水解酶 C.醇脱氢酶
D.加双氧酶E.加单氧酶
正确答案:E 解析:肝细胞中多种氧化酶催化体内的氧化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存在于微粒体内的加单氧酶。
26. 进食后吸收入血的单糖,最主要的去路是 A.在组织器官中氧化供能 B.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C.在体内转化为氨基酸
D.经肾由尿排出E.在肌肉肾肝等组织中合成糖原
正确答案:B
解析:含糖物质在消化道被分解为单糖后吸收入血,使血糖增高,刺激降低血糖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使大部分血糖通过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储存在体内;使能量缓慢释放,只有很少的糖进入细胞后直接氧化供能。糖在体内储存的主要形式是脂肪,这就是为什么糖吃多了会长胖的原因。
27. 人体血糖去路的主要途径是 A.糖解酵 B.有氧氧化 C.合成糖原
D.转化为脂肪E.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正确答案:B
解析:血糖是血液中含有的葡萄糖,血糖去路有:①血糖的主要去路是葡萄糖在各组织细胞中氧化供能;②餐后肝、肌肉等组织可将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③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④转变成其他糖及糖衍生物,如核糖、脱氧核糖、氨基多糖、糖醛酸等;⑤当血糖浓度高于8.9~10.0mmol/L时,则随尿排出,形成糖尿。t
28. 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错误的是 A.pH值的改变影响酶的活性中心的形成 B.pH值的改变影响ES的生成 C.pH值的改变影响底物的解离 D.pH影响酶的活力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E
29. 下列哪种不是表示酶活力的惯用单位 A.GPT金氏单位 B.GPT赖氏单位 C.磷酸酶金氏单位
D.磷酸酶布氏单位E.Katal单位
正确答案:E
30. 1mol葡萄糖经有氧氧化净得ATP与经酵解所得ATP数之比最接近于 A.15:1 B.8:1 C.24:1
D.36:1E.18:1
正确答案:E
31. 关于散射光谱分析论述正确的是
A.测定过程与比色法类同,可完全按比色法规律进行测定 B.颗粒大小、形状及悬液的稳定性对比浊结果有较大影响 C.目前在临床生化中大多数酶类选用此类方法
D.采用单点或两点法定标准曲线E.因反应过程较长而难以进行快速测定
正确答案:B 解析:散射光谱分析法主要测定光线通过溶液混悬颗粒后的光吸收或散射程度的一类方法:测定过程与比色法类同,常用比浊法。但颗粒大小、形状及悬液的稳定性对比浊结果有较大影响,因此不能完全按比浊法测定。目前临床生化检验使用最多的是免疫比浊法,如免疫球蛋白、载脂蛋白和补体等均已大部分用免疫比浊法进行快速定量;方法可采用终点法或速率法,用5个浓度的标准液经三次曲线方程求出工作曲线。
32. 分离分子量相近但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首选方法为 A.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B.圆盘电泳
C.密度梯度离心
D.琼脂糖凝胶电泳E.等点聚焦电泳
正确答案:E 解析:等点聚焦电泳是利用特殊的一种缓冲液(两性电解质)在凝胶(常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内制造一个pH梯度,电泳时每种蛋白质就将迁移到等于其等电点(pI)的pH处(此时此蛋白质不再带有净的正或负电荷),形成一个很窄的区带。
33. 关于免疫防御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阻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扩散 B.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发生免疫缺陷 C.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发生超敏反应
D.清除病原微生物E.防止发生自身免疫病
正确答案:E 解析:免疫防御的概念:指机体排斥微生物的侵袭及其他外源性抗原异物的能力。这一功能过高产生超敏反应,过低引起免疫缺陷病。
34. 关于免疫的概念,正确的说法是 A.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过程 B.机体抗感染的过程
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
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过程E.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过程
正确答案:C 解析:现代免疫学概念为: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特舁性生理功能。
35. 协同凝集反应与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类似,只不过前者的载体颗粒是 A.聚苯乙烯胶乳制作的 B.鞣化了的动物红细胞
C.一种含A蛋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D.用明胶制备的E.聚氯乙烯胶乳制作的
正确答案:C
解析:协同凝集试验原理: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SPA)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如猪、兔、豚鼠等)血清中的IgG类抗体的Fc段结合,成为致敏的载体颗粒。IgG的Fc段与SPA结合后,两个Fab段暴露在葡萄球菌菌体表面,仍保持其正常的抗体活性和特异性,当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出现凝集现象。
36.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用来检测 A.细胞免疫功能 B.体液免疫功能 C.淋巴细胞计数
D.抗原提呈功能E.补体功能
正确答案:A 解析: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又称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可以用来检测细胞免疫功能。
37. 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识别的亚单位是 A.C1
B.C2 C.C3
D.C4E.C9
正确答案:A
解析: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过程包括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识别阶段:抗原和抗体结合后,抗体发生构象改变,使Fc段与补体结合部位暴露,补体C1与之结合并被激活,这一过程被称为补体激活的启动或识别。
38. 能产生IL-2的细胞是 A.T细胞 B.巨噬细胞 C.B细胞
D.肝细胞E.NK细胞
正确答案:A
解析:Thl细胞分泌IFN-γ和IL-2,IL-2刺激CTL的增殖与分化并杀灭微生物,尤其是胞内菌。
39. 下列关于MHC-I类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仅存在于红细胞上 B.仅存在于白细胞上 C.仅存在于淋巴细胞上
D.仅存在于巨噬细胞上E.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有核细胞上
正确答案:E
解析:I类分子广泛地表达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上,以淋巴细胞、白细胞表面的表达密度最高,肝、肾、皮肤、主动脉和肌细胞次之,成熟的红细胞、神经细胞即滋养层细胞不表达。血清及其他体液中少量存在。
40. 表达HLA-I类分子密度最高的细胞是 A.肝细胞 B.淋巴细胞
C.血管内皮细胞
D.皮肤细胞E.肌肉细胞
正确答案:B
解析:I类分子广泛地表达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上,以淋巴细胞、白细胞表面的表达密度最高,肝、肾、皮肤、主动脉和肌细胞次之,成熟的红细胞、神经细胞即滋养层细胞不表达。血清及其他体液中少量存在。
41. 最常用于检测淋巴细胞HLA抗原的血清学方法是 A.补体结合试验 B.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C.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D.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凝集反应
正确答案:C
解析:HLA分型方法包括血清学分型法、细胞学分型法和分子生物学分型法,最常用的血清学分型法是补体依赖的微量细胞毒试验。
42. 除B细胞和Th细胞外,参与抗体产生的细胞还有 A.TC细胞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巨核细胞E.中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C
解析:在胸腺依赖性抗原诱导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过程中,不仅需要T、B淋l巴细胞的协同作用,还需要抗原提呈细胞的协助,抗原提呈细胞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43. 迟发型超敏反应中最重要的细胞是 A.B细胞 B.Mφ C.Th1
D.Th2E.嗜碱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C
44. 与类风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是 A.自身变性的IgE分子 B.自身变性的IgM分子 C.自身变性的IgG分子
D.自身IgG分子E.自身IgM分子
正确答案:C
解析:类风湿因子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45. 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阴极移动的原因是 A.抗体带正电 B.抗体带负电 C.电渗作用
D.电泳作用E.抗原带正电
正确答案:C
解析:对流免疫电泳是在琼脂板上打两排孔,左侧各孔加入待测抗原,右侧
孔内加入相应抗体,抗原在阴极侧,抗体在阳极侧。通电后,在pH8.4缓冲液中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抗原泳向阳极抗体侧,而抗体借电渗作用流向阴极侧,在两者之间或抗体侧形成沉淀。
46.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 A.病毒持续感染 B.肿瘤
C.超敏反应
D.自身免疫病E.免疫缺陷病
正确答案:D
解析:免疫自稳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的能力,以维持正常内环境稳定。这种自身稳定功能失调时易导致某些生理平衡的紊乱或者引起自身免疫病。
47. 既具有抗原加工递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的细胞是 A.树突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B细胞E.M细胞
正确答案:B
解析:巨噬细胞既具有抗原加工递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
48. 细胞因子的特性不包括 A.高效性 B.重叠性 C.网络性
D.拮抗性E.特异性
正确答案:E 解析:细胞因子的特性是高效性、重叠性、网络性和拮抗性,不包括特异性。
49. 以下物质在机体中易位后,不会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的是 A.晶状体蛋白 B.精子
C.甲状腺球蛋白 D.皮肤E.葡萄膜
正确答案:D
解析:在手术、外伤或感染等情况下,隐蔽抗原释放人血流或淋巴液,得以与免疫系统接触,从而引发针对隐蔽抗原的自身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精子、眼内容物通常被视为隐蔽抗原。
50. Coombs试验的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是检测完全抗体的,而后者是检测不完全抗体的 B.前者是凝集反应,而后者是沉淀反应 C.两者判断结果的方法不同
D.前者主要用于检测型抗体,后者主要用于检测抗原E.前者是检测在体内已致敏的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后者是检测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正确答案:E
解析:Coombs试验的直接法是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间接法是检测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51. 冷凝集素在以下哪一温度时与红细胞结合最好 A.4℃ B.22℃ C.32℃
D.37℃E.42℃
正确答案:A
解析:冷凝集素为IgM类完全抗体,在低温时可使自身红细胞、O型红细胞或与受检者血型相同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凝集反应的高峰在0~4℃,当温度回升到37℃时凝集消失。
52. 区分肺炎克雷伯菌与产酸克雷伯菌的生化实验是 A.吲哚试验
B.盐还原试验 C.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D.明胶液化试验E.七叶苷水解试验
正确答案:A
解析:肺炎克雷伯菌吲哚试验阴性,产酸克雷伯菌吲哚试验阳性,通过吲哚试验能够区分二者。
53. 常用于鉴别肠杆菌科与假单胞菌的试验是 A.CAMP试验 B.盐还原试验 C.氧化酶试验
D.DNA酶试验E.杆菌肽试验
正确答案:C
解析:氧化酶试验主要用于肠杆菌科与假单胞菌的鉴别,前者为阴性,后者为阳性。奈瑟菌属、莫拉菌属也呈阳性反应。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最终呼吸酶。具有氧化酶的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再由氧化型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色的醌类化合物。
54. 下列链球菌中CAMP试验阳性的是 A.A群链球菌 B.B群链球菌 C.C群链球菌
D.F群链球菌E.G群链球菌
正确答案:B
解析:链球菌中CAMP试验阳性是B群链球菌的特点,可以与其他群相鉴别。
55. 克柔假丝酵母菌天然耐药的是 A.5-氟胞嘧啶 B.两性霉素B C.氟康唑
D.伏立康唑E.伊曲康唑
正确答案:C
解析: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
56. 芽管形成试验阳性的真菌是 A.克柔假丝酵母菌 B.热带假丝酵母菌 C.光滑假丝酵母菌
D.*滑假丝酵母菌E.白色假丝酵母菌
正确答案:E
解析:芽管形成试验是将假丝酵母菌接种于0.2~0.5m1人或动物血清中,37℃孵育1.5~4小时,镜检有无芽管形成。
57. 常用于纸片法药物敏感性测定的细菌接种方法是 A.平板划线分离法 B.斜面接种法 C.液体接种法
D.穿刺接种法E.涂布接种法
正确答案:E 解析:涂布接种法常用于纸片法药物敏感性测定,也可用于被检标本中的细菌计数。
58. 腐生葡萄球菌天然耐药的药物是 A.头孢他啶 B.庆大霉素 C.阿米卡星
D.新生霉素E.阿莫西林/棒酸
正确答案:D
解析:腐生葡萄球菌对新生霉素天然耐药。
59. 肺炎链球菌形成“脐窝状”菌落的原因是产生了 A.溶菌酶 B.凝固酶
C.耐热核酸酶
D.磷酸酶E.吡咯烷酮芳基酰胺酶
正确答案:A
解析:肺炎链球菌因产生自溶酶,在培养48小时后会出现“脐窝状”菌落。其余选项均为葡萄球菌产生的酶。
60. 能形成“卫星现象”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肺炎链球菌E.鲍曼不动杆菌
正确答案:B 解析: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起培养时,可见到靠近葡萄球菌菌落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远离葡萄球菌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小,这种现象称为“卫星现象”。
61. 结核分枝杆菌革兰染色不易着色的原因是 A.蛋白质 B.蜡质 C.多糖
D.脂质E.荚膜
正确答案:D
解析: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大量脂质,因此革兰染色不易着色,故常用抗酸染色。
62. 具有“拟线粒体”之称的是 A.内含体 B.核糖体 C.质粒
D.中介体E.荚膜
正确答案:D
解析:细胞膜内陷可形成细菌特有的结构,称中介体或间体,它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相应也增加呼吸酶的含量,可为细菌提供大量能量,其功能类似真
核细胞的线粒体,故有拟线粒体之称。
63. 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时需要的生长因子包括 A.I、Ⅱ B.Ⅲ、Ⅳ C.V、X
D.Ⅷ、ⅨE.Ⅻ、Ⅺ
正确答案:C
解析: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时需要X因子(高铁血红素)和V因子(辅酶I或辅酶Ⅱ)。
. 常用的酸性染料为 A.伊红 B.亚甲蓝 C.碱性复红
D.结晶紫E.异硫氰基荧光素
正确答案:A
解析:常用的酸性染料有伊红、刚果红等;BCD均为碱性染料;E为荧光染料。
65. 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不同的生化反应为 A.七叶苷水解试验 B.美蓝 C.高盐
D.发酵山梨醇试验E.盐还原试验
正确答案:D 解析: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不同之处在于山梨醇发酵试验,粪肠球菌分解山梨醇试验为阳性,屎肠球菌不分解山梨醇试验为阴性。
66.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A.直径为0.5~1.5um
B.革兰阳性球菌,呈单个、成双、短链或成簇排列 C.有鞭毛和芽胞
D.某些菌株能形成荚膜E.细胞壁有葡萄球菌A蛋白,具有抗原性
正确答案:C
67. 肺炎克雷伯菌天然耐药的药物为 A.头孢菌素 B.妥布霉素 C.阿米卡星
D.多黏菌素BE.氨苄西林
正确答案:E
解析: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天然耐药;对A、B、C、D一般是敏感的。
68. 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不同的生化反应为 A.鸟氨酸脱羧酶试验 B.盐还原试验 C.山梨醇
D.阿糖胞苷E.氧化酶
正确答案:A 解析: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不同的生化反应包括鸟氨酸脱羧酶试验普通变形杆菌阴性,奇异变形杆菌阳性;吲哚试验普通变形杆菌阳性,而奇异变形杆菌为阴性;因此可通过鸟氨酸脱羧酶试验和吲哚试验鉴别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
69. 下列微生物何种不具有细胞壁结构 A.军团菌 B.支原体 C.衣原体
D.分枝杆菌E.螺旋体
正确答案:B
解析: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胞外存在形式——原体有细胞壁,有一致密的拟核,网状体形式无细胞壁。
70. 有关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特性中,哪一项不正确 A.动力,25℃阳性,35℃阴性 B.动力,25℃阴性,35℃阳性 C.革兰阴性直或球杆菌
D.最适生长温度为28~29℃E.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
正确答案:B
解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革兰阴性球杆菌,35℃无动力,22~25℃有动力。
71. 克雷伯菌属在普通培养基上菌落特点为
A.菌落大,呈黏液状,相互融合,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 B.常扩散生长,出现迁徙生长现象
C.中等大小、圆形、凸起、灰白色、湿润、光滑菌落
D.圆形、隆起、光滑湿润、不透明,菌落初呈白色,随后因种不同发展成黄色、白色或柠檬色E.扁平粗糙型菌落
正确答案:A
解析:克雷伯菌属营养要求不高,在初次分离培养基可形成较大、凸起、灰白色黏液形菌落,菌落大而厚实、光亮,相邻菌落容易发生融合,用接种针蘸取时可挑出长丝状细丝。
72. 泡沫样脓性白带多见于 A.霉菌性阴道炎 B.滴虫性阴道炎 C.卵巢颗粒细胞肿瘤
D.非特异性阴道炎E.宫颈癌
正确答案:B
解析: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常有凝乳状白带,官颈癌患者白带带有血丝,卵巢颗粒细胞肿瘤患者会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不正常阴道出血,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但非泡沫状或凝乳状。
73. 钩端螺旋体培养所需培养基是 A.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B.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C.戊烷脒选择性培养基
D.柯氏(Korthof)培养基E.三恩培养基
正确答案:D
解析:钩端螺旋体营养要求较高,常用含10%兔血清的Korthof培养基,兔血清除促进其生长外,还有中和代谢产物毒性的作用。戊烷脒选择性培养基用于炭疽杆菌的培养及初步鉴定;巧克力平板是营养培养基;麦康凯平板是中等程度选择性培养基;三恩培养基用于培养利什曼原虫。
74. 实验室认可体系应包括下列要素除外 A.权威的认可机构 B.规范的认可文件 C.明确的认可标准
D.有关的法律法规E.完善的认可程序
正确答案:D
解析:实验室认可体系包括:权威的认可机构、规范的认可文件、明确的认可标准、完善的认可程序及合格的评审员。
75. 实验室认可是指
A.为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所建立的相应管理体系
B.用于确定(直接或间接)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要求的活动,包括抽样、检测和检查;符合性评价、证实和保证;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上述活动的综合
运用
C.权威机构对检测或校准实验室及其人员是否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的检测和(或)校准所给予的一种正式承认
D.权威机构对某一组织或个人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作出正式承认的程序E.第三方对产品/服务、过程或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的程序
正确答案:C 解析:实验室认可是指:权威机构对检测或校准实验室及其人员是否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的检测和(或)校准所给予的一种正式承认。
76. 下列各项中最易出现问题、潜在因素最多、也是最难控制的环节是 A.分析前的质量管理 B.分析中的质量管理 C.分析后的质量管理
D.全过程的质量管理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输,此过程大部分在实验室以外由医生、护士等完成,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控制,所以分析前的质量管理是最容易出现问题、潜在因素最多、也是最难控制的环节。
77.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变异 A.年龄 B.妊娠
C.昼夜节律
D.月经E.血液标本溶血
正确答案:E 解析:检验前变异包括生物变异和非生物变异两大类。生物变异具有不可控制的特性,包括年龄、性别、昼夜节律、季节变化和海拔高度、月经和妊娠。非生物变异是指临床医生从开出检验医嘱开始,到检验程序终止步骤中的每一环节所造成变异,这类变异可通过每一环节的标准化操作加以控制。
78. 关于样本采集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腹血”是指被采血者在样本收集前应禁食至少12小时 B.细菌培养血液标本应在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时采集
C.病毒性感染抗体检查,在急性期和恢复期,采取双份血清检查对诊断意义较大
D.细菌培养血液样本对已用药的患者,应立即采血,以防带来更大干扰E.下午进行OGTT试验测定的血糖结果高于上午的测定值
正确答案:D
解析:血培养采集标本时间:最好在未使用抗生素或下次抗生素使用前。
79. 管理过程通常由以下哪四个方面组成 A.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咨询服务 B.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C.人力、资金、设备、信息
D.准确、及时、经济、安全E.观察、统计、报告、纠正
正确答案:B
解析:管理过程通常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阶段组成。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咨询服务为检验过程质量管理的四个方面。人力、资金、设备、信息即临床实验室管理的资源。准确、及时、经济、安全属临床实验室部分工作准则。观察、统计、报告、纠正是控制阶段中的活动;
80. 关于量值“溯源性”的确认,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测量范围平均值的溯源性 B.测量范围内各点的溯源性 C.测量范围内检测限溯源性
D.参考范围外各点的溯源性E.参考范围内各点的溯源性
正确答案:B 解析:临床检验量值溯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测量范围内各点的溯源性需经过确认,而不是“单点”的或平均值的。确认方法是用常规测量程序与参考测量程序同时,以足够数量的、有代表性的、分别取自不同个体的实际新鲜样本,对每份样本重复测量后,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二者所得结果的接近程度是否可以接受。
81. 关于干扰物质对测量过程的影响或干扰的形成,以下描述哪个正确 A.干扰物通过与检测试剂竞争或抑制指示反应
B.干扰物可以改变样本基质的物理性状,如黏度、表面张力、浊度、离子强度等
C.干扰物发生与被测物相似的反应
D.在免疫化学反应过程中,干扰物结构与抗原类似,而与相应抗体发生交叉反应E.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E
解析:干扰物质对测量过程的影响或干扰的形成,可通过以下方式:①干扰物通过与检测试剂竞争或抑制指示反应;②干扰物具有与被测物相似的性质,如荧光、颜色、光散射、电极反应等;③干扰物可以改变样本基质的物理性状,如黏度、表面张力、浊度、离子强度等;④干扰物可通过屏蔽金属离子(激活剂)、结合活性位点、氧化巯基等改变酶(被测物或试剂)的活性,也可在反应过程中竞争酶反应的关键底物;⑤干扰物发生与被测物相似的反应;⑥在免疫化学反应过程中,干扰物结构与抗原类似,而与相应抗体发生交叉反应。
A、甲醛 B、甲苯 C、麝香草酚 D、浓盐酸 E、冰乙酸
82. 尿液Addis计数常用防腐剂
正确答案:A
83. 尿液类固醇激素检验常用防腐剂
正确答案:D
84. 尿蛋白定量检测常用防腐剂
正确答案:B
85. 尿管型常用防腐剂
正确答案:A
86. 尿醛固酮测定常用防腐剂
正确答案:E
解析:甲醛对尿中细胞、管型有固定作用,用于Addis计数的防腐;甲苯可在尿液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组织尿液与空气接触,常用于尿糖、尿肌酐、尿蛋白等化学成分防腐;浓盐酸用于17羟、17酮类固醇激素测定的防腐;冰乙酸用于24小时尿醛固酮测定的防腐。
A、铜蓝蛋白 B、转铁蛋白 C、结合珠蛋白 D、巨球蛋白 E、C反应蛋白
87. 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诊断有较大意义的是
正确答案:B
88. 可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的是
正确答案:E
. 主要功能是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正确答案:C
90. 对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有较大意义的是
正确答案:A 解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原因是缺铁,转铁蛋白是反映机体铁代谢的较好指标,CRP为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一多糖的蛋白质;结合珠蛋白主要功能是与红细胞中释放的游离血红蛋白结合;铜蓝蛋白是铜代谢的关键蛋白质,肝豆状核变性就是铜在肝和豆状核沉积而导致的疾病。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危象 C、红血病 D、白血病前期 E、营养不良性贫血
91. 不出现骨髓象巨幼样变的疾病
正确答案:A
92. 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疾病
正确答案:E
93. 出现血红蛋白尿的疾病有
正确答案:B
94. 哪个病的病程最短
正确答案:D
A、甲基红试验 B、盐还原试验 C、明胶液化试验 D、杆菌肽试验 E、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95. 属于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的是
正确答案:A
解析: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产生甲酸、醋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值降至4.5以下,加人甲基红试剂则呈红色。
96. 属于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的是
正确答案:E
解析:有的细菌可利用丙二酸盐作为唯一碳源,将其分解生成碳酸钠,使培养基变碱。
97. 属于抑菌试验的是
正确答案:D
解析:A群链球菌对杆菌肽敏感,可抑制其生长,可作为鉴别试验。
98. 属于酶类试验的是
正确答案:B 解析:盐或亚盐作为呼吸酶系统中的终末受氢体,能使盐还原的细菌从盐中获得氧而形成亚盐和其他还原性产物。
A、ISO151 B、ISO15190 C、ISO17025 D、ISO17011 E、ISO15195
99.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是
正确答案:A 解析:《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是指ISO151。
100.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是
正确答案:C 解析:《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是指ISO170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