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新闻与传播新女性与旧道德:中国近代女性社会地位变迁——以《良友》画报的女性形象为视点□张旖华要:近代以来,中国女性逐步摆脱了男性附庸的角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旧社会“男尊女卑”的思
想逐渐被人们摒弃,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认可。本文以《良友》画报女性形象为视点,探讨中国旧社会传统思想对女性的约束、 近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发展历程、《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新女性思想的进步意义,从而诠释中国近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关键词:《良友》;女性形象;“男尊女卑”;旧道德;新女性;社会地位一、 绪论理信条.不仅规范社会,还约束女性,从而导致了女性地
位的全面低落,沦为男性附庸。《诗经》中曾写道:“乃生男子, 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男女共出生时便被定义
(一) 选题背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全球范围内为民主、自由、平 等而战的民权运动不断炸开,不仅各国人民的阶级意识开始 苏醒,要求男女平等的女性意识也逐渐自我觉醒。在中国,延续
为“璋”“瓦”之另从中就可以看岀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2. 婚姻地位。女子家庭地位的下降是在周朝或是儒家
思想的出现时而形成的。周朝时期,已婚妇女地位卑下.婚姻
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是怎样 动摇的?女性思想的开化、地位的变迁又是怎么样展开的?自辛
关系的维系全部取决于丈夫的好恶。“嫁者,家也,妇女外成, 以出适为家。”周朝已经完全实行从夫方居的居处原则,成婚 后女子脱离父宗,加入夫族,已婚妇女称谓改变,即是隶属于
亥呼吁民主自由、捍卫的思想启蒙和推翻帝制、反对
、民族的社会运动后,不仅仅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 巨大影响,在妇女史上也留下了光辉一页。民主自由思想
夫的象征。尽管之后秦汉时期女子婚姻地位有所提升,唐朝 时期女子地位相对较高,但在之后宋朝时中国封建礼教形成
的传播对于女性运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除了中 法令颁布的影响,在酝酿过程中,各种先进报刊的创办也
发展.禁锢妇女思想、残害妇女身心的缠足恶习及禁止再婚
改嫁等都可以看出对妇女的不尊重甚至是蔑视。明清时期, 统治者基于维护腐朽制度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提倡,民间 守节一生、殉夫从死的妇女大量涌现。为中国女性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二) 选题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女性形象的角度 出发,结合《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深入剖析中国近代女性 地位的变迁,真实再现了中国近代人们向往自由、争取平等、 女性追求自主、自尊自强的情境,对当今的女性应该如
3. 经济地位。衡量一个人的经济地位,一般是将其在社
会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在家庭中的财产所有权、支配权、继 承权作为判断尺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如果没 有,一个人就会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女性经济地位的
何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并求得自己的价值具有指向意义。不导致“男尊女卑”现象的出现,也是其社会地位低下 的根源。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中.女性几乎只 禁锢于家庭这个小小的范围中,没有的经济地位,因
(三) 研究现状新女性主义思想是发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在继承传
统女性主义、吸纳后现代主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提出实现男女差异性平等、建构女性意识、产出世界上所有
此必须依附于男性生存。4. 人格缺失。在这种男尊女卑传统人伦文化的影
响下,中国女性逐渐形成了一种病态人格。她们习惯于自
不平等现象与制度的理论主张。这些新的理论主张不仅仅促进
T女性主义发展的自我超越.而且对于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转
换、灌注人类新的精神立场与价值观念具有深远意义。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不敢越雷池半步,她们一味顺从、容忍,
甘于向命运低头;她们胆小、怯懦,缺乏自主精神;她们 目光短浅.封闭无知,将自己的终身完全依附在男子身上,她
二、 中国III社会传统思想对女性的约束(_),,男尊女卑”思想雏形们丧失的是自己的人格和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三)旧社会传统思想的演变历程“男尊女卑”原本出于《易经》,说的是天乾地坤、天尊
鉴于社会生产效率的低下和由来已久的男权社会等 级制度惯性延续,试图挣脱家庭束缚、冲破世俗偏见而追 求和男人同权的中国女性,自然远望伊人在水一方,溯汹
地卑,天行万千气象、地生万千生命,男阳女阴和谐一体传 承人类社会的概念。其主要表达的是在社会活动和生命传 承中,男人和女人都要恪守自己的位置,承担自己的天职:
男人要“尊”,就是刚强、勇猛、有担当、可以依靠;女人要
从之道阻且长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成文于
商周时期前后一千年左右,以《关雎》《兼霞》《子衿》等为代 表的优秀诗歌作品大量描述年轻女子对爱情的痴迷与向往, 反映出远古时期真挚朴实的民间生活场景;《周礼》是对贵族
“卑”,就是包容、内敛、有爱心、可以亲近。(二)对女性的约束1.社会地位。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
也随之诞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剩余产品的掠夺.出现了战 争。男性的先天优势就逐渐显现,成为了主要力量.拥有了大 量的财力,妇女的地位也逐渐下滑、被替代,从而进入了父权
行为方式的规范约束,自然是不会有意贬低女性地位的,但 是根据客观事实生存环境的性别分工却是越来越具体了、即
便是秦汉以后新型地主豪族取代了古典贵族,开始把社会真 正带入男性时代,成功男人的标志就是“封妻荫子,光耀门 楣”,盛唐时期这种文化传到日本至今,尤其是隋唐以后,科社会。为了巩固和强化男性的支配地位,制定出了一系列宗
192 I RADIOS TV JOURNAL 2019.01考取士使大量寒门学子登堂入室,更是把报效国家荫庇子孙
作为人生终极目标,女人因为不能直接振兴家族抵抗外侮, 所以渐渐在家族内部地位旁落,尤其是衰败的家族男人渐渐
变得不耐烦,把在社会竞争中的委屈和怨恨都发泄在了女人 身上,开始曲解经典压制女性,甚至物化女性并当作家族出 人头地的工具。”孟母择邻”“岳母刺字”这样歌颂女性的美好
故事再也不会出现了。“男耕女织”是中国式的性别和谐,“男 外女内”是中国式的性别分工,“夫妻双双把家还”是中国式
的幸福,男人属于社会、女人属于家庭,这是性别天职。 “三纲五常”是规定社会人伦关系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分别描述了“庙堂”“江湖”和“家庭”三种社会环境下 的行为规范;“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被称为五常,更是
家族内部人伦关系以及指导思想的精彩呈现。“三从四德”
“纳妾休妻”等古代社会广为诟病的社会现实。三、 中国近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历程(一)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男女平等”的追求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逐渐出 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也使得民智开化,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封建礼教的迂腐,开始了批判和否定。 关于男女平等观念的提岀始于明朝李贽的思想,李贽批判
程朱理学和孔孟之道,主张自由并肯定了女性的地
位,他主张妇女婚姻自由、反对妇女守节的吃人礼教、反对 一夫多妻制。尽管他的思想在当时惊世骇俗,但现在看来
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文化上的映照,为以后的妇女 运动起到了促进作用。(二) 妇女运动1. 中西方文化碰撞初期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的侵入以一种强硬的手段使中国
人开始梦醒,中西文化观念的碰撞也促使人们对中国古代
“男尊女卑”观念进行反思,人们开始关注女性的地位问 题。2. 太平天国时期的女性地位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天赋”、民主、自由平等
的思想也引入了中国。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主张男女平 等,不仅制定了一套女官制度,允许妇女参政,还组建女 军,将男女将士并列一视同仁。太平天国组织妇女学习生 产技能参加生产劳动以保障其经济地位,并主张一夫一妻
制、禁止缠足。3. 戊戌变法时期的女性地位康有为、梁启超在发动戊戌变法时男女平等的思想已 逐渐为人所接受,维新派主张赋予女性应有的权利并提出
“天赋”、男女平等,并倡导男女“共治”即共同管理国 家。这股开化之风撼动了封建礼教,女性地位也得到了相
对提升。4. 辛亥时期的女性地位辛亥胜利后,中华颁布《王子癸丑学制》.提
升了女子受教育的层次、扩大女子学校的规模,对女子教 育十分重视。四、 《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一)《良友》画报背景近代一百年间,上海的形象变化很大,从十九世纪七
新闻与传播视听八十年代开始,上海给人们的突出印象,一是洋,洋货充 斥、洋房栉比、洋人满街;二是奇,水能自来、钟能自鸣、灯 赛月亮;三是妙,煤气灯、德律风、跑马.种种西物西事,洋、
奇、妙混合在一起,使得上海放射出与中国其他城市迥然
不同的色彩。回顾老上海,自1843年正式开口通商,伴随 着商业的日益发展,中外商贾流动、人口聚集,人们的生活 方式日趋商业化、城市化,妇女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其 中《良友》画报虽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妇女杂志,但在这份
画报中却处处都有女性的身影。(二) 《良友》画报简介《良友》是广东商人伍联德先生在上海创办的一份大型
综合性画报。《良友》画报1926年2月创刊,创刊号初版3000 册,两三天内售空,再版2000册不足应付,又再版,总共7000 册,在当年,是个可观的数目了。第一期封面是日后红极一时
的电影明星胡蝶。《良友》画报中所报道的人物相比当时各类 报刊是独树一帜的,其中包含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 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中政学商各界之风云人物、社会 风貌、文化艺术、戏剧电影、古迹名胜等无不详尽记录,可称
为百科式大画报。当年就有评论说:“《良友1册在手,学者专
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其高深。”《良友》在世界五大
洲都有销路,赢得了“良友遍天下”的美誉。世界各国大图书 馆也都竞相收藏《良友》,作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渠道。(三) 《良友》画报内容当时的《良友》画报,主要有这四部分的内容:一是介
绍具有新闻价值的名人,如当时广东的风云人物。之 后这个栏目经过完善和发展,成为《良友》画报很重要的时
事部分;二是国内外电影介绍,电影一直是《良友》画报报 道的重点。在此之后,良友公司新创办了一份专门报道电 影方面情况的《银星》;三是体育类新闻,最早是报道全国
足球锦标赛,以后远东运动会、奥运会都是《良友》画报重 点报道内容;四是时尚类新闻,关注时下人们生活方式方 面的新变化,包括女子新潮饰品、时装发布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良友》具有现代性、艺术性和娱乐
性。就在这样一份具有现代都市文化特点的杂志中,有相
当一部分内容是为了争取女性受众。每期中除了优雅的摩登 封面女郎外还包含一些女性化妆品广告的刊登、时装发布等
内容,都从各个方面勾勒出了当时语境下对新女性的角色定
位。女性不仅为《良友画报》的封面锦上添花,她们的照片或
插图与文字交织呈现,引领着读者进入编者营造的时尚之都 氛围。1.封面时尚女郎现代时尚生活类杂志封面也会刊登当下名人,其中大都
以著名或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为主。而《良友》画报具有先见
性地按照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延续了晚清名妓 小报所建立的传统。但与晚清名妓小报不同的是,《良友》 画报所刊登的是当时社会的新女性。除了电影明星胡蝶还 陆续出场大家闺秀或著名电影明星、女运动员或是抗战时 的妇女形象。最初,《良友》的封面上,封面女郎还没有占据全部版 面,从第25期开始,封面女郎的照片突破边框,充满整个 封面。当时的上海还具有租界文化,由于上海市维新派报 刊活动的中心,清顽固派意欲扼杀,但也无法直接插
手,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租界对报
视听 2019.01 I 193视听新闻与传播刊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庇护作用,租界内的新闻自由度比中国 宽松,西方资本主义的新闻自由、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家的女子那样,要健康,要积极.要讲科学,还要和男子一
样投身到这个世界的事务当中去。从经济角度上,女性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而拼命
也使得报刊办报更加自由.从而人们耳濡目染也具备了自由 思想。《良友》画报中所展示的现代女性形象以及现代生活为
丁-作.并通过财产积累或者社会地位摆脱了对男人的依
读者提供的是一种超现实的想象空间,以满足大众对于都市 靠.但是这显然不能算是女人的成功。(二)现实意义及启示生活的想象。时下女性受众也会争相模仿《良友》封面女郎的 穿着打扮或是其所表达的女性自立自强形象。而对于男性受 众而言,封面女郎则成为其心中的完美女性。全社会对女人养儿育女这一社会分工价值的不认同,
导致了女人不得不和男人竞争自古以来都是男人承担的
2. 报道内容中的女性时尚女郎不但占据了《良友》画报的封面,还占有其报 道的女性专题内容。第50期,在《最新式住宅陈式》的文章 中,刊登了几幅当时最为流行的家居装饰照片,其中有西
社会工作,能够幸运胜出的只是极个别女性,而且她们的
付出是同龄女性的无数倍,也是同龄男性的数倍,而其中 最大的付岀往往就是耽误了“养儿育女”的母亲天职的履行。 女人最伟大的价值就是母亲,全社会的男人都必须承认母亲
式的现代家私,有壁炉、沙发、地毯和最新潮的摆设,几乎 的价值超越一切,而无条件尊重女性、保护女性、赞美女性, 给予他们温暖和谐的家庭和安全美丽的社会环境.是男人的 天职。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关爱生命传承”.所以中
每个照片都可以找到女性的身影,她们或与几个闺蜜促膝 交谈,或独自享受惬意的家居生活。第107期中,我们可以 看到,杂志向我们所展示的是六位着西式服装的女士,并
华传统文化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女性赞美,社会发展中会 有一段迷失了的弯路.男人为了所谓的社会地位和丰功伟绩
有了日装和晚装的区别。画报中的妇女尽管穿着洋服,住 花园洋房,吃咖啡奶酪,但是我们看到,尽管女士们摆着十 分新潮的姿态,而背景却是传统的中式风格.掺有中国传 统文化元素并具有中国画的意境。忽略甚至是伤害了女人,这是男人的错。只有全社会大力复
兴中华传统文化,恢复中华民族优良生活传统,恢复中华好 男儿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气概.矫正他们功利的价值观,才有
3. 广告中的女性《良友》画报中的广告主要有香烟广告、日用品广告 (如牙刷、牙膏、牙粉、肥皂、洗衣粉等)、化妆品广告、电器
可能重新进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和谐社会
阶段,让女人活出光彩夺目的幸福模样。广告、药物广告、食品广告等,其中也有很多女性身影,比如
六、结语《良友》反映了中国近代女性寻求自我的心路历程。
曾刊登“威廉士大医生红色补丸”这则广告,其画面基本都是
一夫一妻,有时会出现孩子和老人,这其中都是家庭元素,所 暗示的是“健康是幸福家庭的第一要素”。我们可以注意到, 妻子的形象一贯被塑造成健康的、照顾全家幸福生活的角
其中所出现的女性形象不仅诠释了当时女性运动的影 响,也体现了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人民内心萌芽成长的心路
历程。至今,《良友》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份 杂志,我们可以看到它所呈现的或是致力于宣传的新女性形
色。再看白金龙香烟的广告.一个窗明几净的家中,精致的妻 子为惬意地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丈夫送来香烟,而旁边的4 行字“美人可爱,香烟亦可爱.香烟而为国货,则尤可爱”,在这
象是丰富生动的。女性要实现自我必须要依赖于女性自身独 立和女性修养的提高。女性作为家庭核心成员之一,家庭和
幅广告中,女性又被塑造成温柔贤良的形象。这些广告具有 谐也依赖于女性,无论是时尚、妩媚还是自然健康,倾心于
的共性就是其中出现的女性形象都是来自于较高阶层的。 事业或是专注于家庭,《良友》所呈现的女性都是与中国传
这些女性不仅是摩登的也是高雅的。《良友画报》中还会岀现与传统最为背道而驰的形象.即
统三从四德下的女性完全不同的形象。主张个体完善.家 庭和谐.那么社会则会更和谐。面对现实,应进一步提高女 性的社会地位,女性的发展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参考文献:1. 张仲礼.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社会•空间[M].上海:上
愈加暴露的女性身体照片。从1926年创刊开始就出现不少 身着泳装的女子照片。到1929年(第40期卅:现第一张女子 裸体画像背对着观众,侧立于一面镜子之前,旁注赞叹了她 身体的自然之美“健康的身体是美的首要原则”。第二幅裸体
女子背面的油画出现在第47期上(1929年5月)。到51期出 现了两幅女子正面裸体的照片。一幅题为“莲沼之女”,坐于 船舷的女子表情自然且显出积极;另一幅题为“蒲柳之姿”, 这一组摄影的主题为“健而美的体格”。我们可以想见,当时
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296.2. 张晓光,杨光,陈秀娟.传统妇女观与中国女性社会地
位问题探究U].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36-39.3. 伍联德.良友一百期之回顾与前瞻山.良友画报,
在画报上刊登这样的油画与照片.并非是可以完全不加顾虑 的。但或许也正是这些稍显出位的照片才能显示编者的这样
1934-12(100).4. 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M].上海:生
一种姿态:西化的观念、现代性的意识、与以往缠足小脚完全 不同的审美意识.即是健康与自然。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五、新女性形象的现实意义与启示(一)新女性形象定义所谓新女性,当然与过去那种旧式的妇女有所不同.
1930-1945[M].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马光仁.上海新闻史(1850-1949) [M].上 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1997:56&(作者系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她们所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是相夫教子、在三妻四妾中争 风吃醋。她们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也应该如西方国
194  RADIO&TV JOURNAL 2019.01